未来金融形式:继承、突破与创新_金融论文

未来金融形式:继承、突破与创新_金融论文

未来的金融形态:继承、突破与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形态论文,未来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推广,互联网金融出现井喷式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投融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传统金融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将“互联网金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定下基调,指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最早由谢平、邹传伟提出,是一种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可以称为“互联网直接融资市场”或“互联网金融模式”。吴晓求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为平台构建的、具有金融功能链且具有独立生存空间的投融资运行结构。央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将互联网金融定义为一种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是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

      尽管有关互联网金融的界定,学术界和实务界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这种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传统金融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当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金融提供的单一的同质化产品时,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求新的投资渠道。而这一实现过程没有地域限制、没有金额门槛限制、成本低廉,甚至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地享受到定制化金融服务。这是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金融相结合为我们提供的极大便利,也是未来金融业可预见的发展方向。

      可以预见,未来金融将主要是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创新驱动的。当大数据有了云计算的助力之后,数据挖掘就成为信息搜集和创新点开发的重要路径,进而使得数据成为继土地、资本、人力之后的一项重要资源。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地抢占小微企业融资市场,一方面得益于传统银行业在这一领域的留白,另一方面取决于金融行业对数据的应用与创新。众多P2P、众筹企业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并借助数据挖掘筛选原有的客户,开发新的收益点,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然而,传统金融,以银行业为例,拥有的历年数据存量并不比互联网金融企业掌握的少,并且是更为可靠的,但数据显示,目前银行业对内部可用信息的使用率仅为34%,也就是说巨大的数据先占优势并没有转化为传统银行业发展的转型动力。换个角度来看,挑战往往也是机遇,如果未来传统金融业能够有效利用数据资源,未尝不能做得比互联网金融企业要好。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我们强调的未来金融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在金融端的应用或者融合,更多的是一种拥有互联网思维的金融业形态。互联网以一种平等、开放、协作、共享的姿态走入人们的生活,并且这种渗透程度和影响力度已经难以估量了。与其纠结是否单纯地将互联网作为一种手段运用到金融业发展中,不如适时地吸收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数据挖掘和社交网络来开发新的金融增长点,将传统金融推到一个更有效率的水平。

      除了互联网因素的加入,未来金融还表现出混业经营等市场化、自由化的趋势。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金融分业的壁垒被逐渐突破,银、证、保界限日益模糊。另外,各国监管理念也在逐渐改变,金融自由化的思想逐步深入,为混业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准备。另一方面,分业经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金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客观事实。伴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分业监管的逐步放松,未来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必将更为明晰。

      金融业变革应遵循渐进式路径

      虽然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对传统金融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这种冲击是否具有颠覆性是很值得怀疑的。因此,金融创新所引发的金融业变革还应遵循渐进式路径,逐渐实现金融行业的转型升级。

      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不具有足够的力度。之所以这么说,一个原因是尽管互联网企业在近几年发展迅猛,尤其在第三方支付和理财上一度使银行业产生忧虑,但我们必须看到仅就体量而言,互联网金融还难以和传统金融业相抗衡。另一个原因是互联网金融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第三方存管制度。互联网金融缺乏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位,容易触碰法律的边界,也不具备良好的第三方存管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将使其在与传统银行的对抗中处于劣势。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不具有持续性。首先,互联网金融存在着监管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产生的风险累积将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阻碍。金融业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专业类机构,具有高杠杆、高风险的特征,缺乏合理的内控机制和监管措施,很有可能造成系统瘫痪,进而损害公众利益。这一特征并不随着金融服务的信息化而有所改变。其次,虽然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引入使得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得以优化,解决了部分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互联网载体的这种固有的虚拟性使得身份识别、资金流向和合约执行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对称性,在某些方面增加了潜在风险。最后,传统金融正在不断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消化吸收,积极推动产业变革。在受到互联网企业的冲击,感受到以技术和数据为基础的创新驱动带来的巨大利益的情况下,传统金融业已经开始涉足互联网和大数据。加上原有的数据存量和资本实力,传统金融业这种涉足将反过来威胁原有互联网企业的网络和数据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其根基。

      综上,无论是受自身弊端所困,还是受到法律制度约束,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融合都将是大势所趋。因此,金融创新所引发的金融业变革还应遵循渐进式路径。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和效率,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未来金融,尤其是融合了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金融,更有可能且有能力为中小微企业服务,推动实施普惠金融,配合供给侧改革的施行,进而促进整个实体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发展。从金融的起源和发展来看,没有实体经济就没有金融。早期金融作为资金结算的工具,并不具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随着金融体系的高级化,开始充当资金中介,与实体经济产生交集。金融的发展更多的依托于信用体系,理论上是可以脱离实体经济独立向前演进的,但实际上,长时间的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演进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并且其中产生的金融泡沫会助长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可见,金融产生于实体经济,并且不能真正脱离实体经济而稳定存在。

      从当前中国的现实来看,由于传统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的供给不足,我国金融业主要的服务于大企业,迫使八成以上的中小企业通过非主流金融体系进行融资。而借助网络和数据技术,未来金融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效率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注入充足的资金,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如果未来金融能够拥有足够低的成本和广泛的覆盖面,加上足够的政策扶持,普惠金融的实现不是没有可能。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从产业源头调节整个实体经济的发展,而金融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金融的风险和机遇

      未来金融的风险。未来金融由于有了互联网技术的加入,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风险。考虑到技术和金融两大因素,我们可以大体将未来金融风险分为两个部分:金融层面的风险和技术层面的风险。

      从金融层面来看,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的风险。一是信用风险。目前国内互联网信用业务整体没有全面有效的监管,亦没有健全的存管制度和消费者保护机制,故而信用风险程度较高。另外,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原有关系型机构的组织方式,却没有施行信息核实措施,很容易产生信用败坏,投资者信心不足,严重的可能导致信用危机。二是信息不对称风险。互联网的虚拟性使得身份确定、资金流向、信用评价等方面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甚至所谓的大数据分析可能导致严重的信息噪音。三是法律与政策风险。现行互联网金融采取混业经营模式,这与现行法律体系的分业监管相违背。另外金融产品创新步伐较快,一些新兴业务还没有纳入相关业务部门,政策调整和法律制度都要求进一步的完善。四是流动性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性、联动性和跨界性的特点,信息在整个系统的传导速度得到很大的提升,然而资金高速运转在危机发生时会加速资金链条断裂,导致流动性风险。

      从技术层面来看,风险主要来自于五个方面。一是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及信息识别和处理问题。计算机技术的高效运作和成果是建立在输入端的真实有效性之上的。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识别和处理机制,即使再高效的运算能力也是无济于事的。二是信息泄露等信息安全问题。金融系统收集了大量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一旦泄露,将给金融体系和整个经济体造成波及不可估量的危害。三是第三方资金存管制度的缺失及可能的资金安全问题。传统银行拥有覆盖广泛的第三方存管制度,能够有效地防范信用风险。但加入了互联网之后,众多P2P、众筹等机构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存管制度,一旦信用风险来临,资金安全难以得到保障,进而损害投资者利益。四是金融基础设施和系统技术漏洞。在未来金融的技术安全问题上,目前还没有相匹配的规范和标准,再加上金融系统的设计和使用上可能没有经历充分的安全测试,上下线工作匆忙进行,最终留下系统的安全隐患和漏洞。五是潜在的操作风险。未来金融仍旧存在操作风险,虽然可以更多地运用计算机技术来代替人工,但计算机本身存在的技术和认知风险依旧难以避免,并且一旦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很有可能波及整个金融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未来金融依托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信息的传播和扩散速度将得到极大的提升,这在危机爆发前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危机一旦爆发,这种极佳的传导性将成为风险控制的巨大弊端。

      未来金融的机遇。风险和收益往往是并存的,未来金融一方面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风险形势,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巨大的机遇。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利用互联网金融倒逼金融改革,“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首先,利用互联网金融倒逼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尽管很难从根本上动摇传统金融业的根基,但是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业敲响了警钟。交易成本的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支付变革、交易可能性集合得到拓展——这些肉眼可见的好处为互联网企业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使得的传统金融业面临着客户流失和资金流出的风险。种种压力之下,传统金融业为稳固客户和资金、保持金融主导地位必将进行变革。幸运的是,目前传统金融业也确实开始探索和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试图推动技术和数据驱动、实现金融产品的创新,对原有的金融要素进行重组,寻找新的利润点。

      其次,未来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未来金融加入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元素,能够更有效地收集和处理碎片化信息,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进而有助于实现普惠金融。利用网络和数据技术,未来金融可以为中小微企业搭建起直接融资平台,进而撬动更多的民间资本,打破中小微企业的资金瓶颈,实现项目与资金的高效对接。普惠金融的实质是金融的普及化、平民化与民主化,而互联网金融由于极大地颠覆了传统金融的“贵族”特性,催生了“自下而上”的金融内生化与平民化力量,势必成为实现普惠金融的最佳途径之一。未来金融融合了互联网金融的这一特点,补充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甚至是对个人的金融服务,使得普惠金融的实现成为可能。

      在互联网金融倒逼传统金融的作用下,传统金融产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开辟新业务或线上销售产品的现象日益增多,银行、证券和保险的边界更为模糊,混业经营的趋势进一步加强,这使得未来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金融行业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关系更加复杂。这种联系一方面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延伸了金融产品的可能性边界,另一方面也使得系统性风险能够更加便捷地在金融全行业及整个实体经济中快速积累,加大了风险隔离的难度,也对现有金融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挑战。

      最后,金融监管框架也势必随之改革。2003年,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银监会成立,这也标志着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的建立。但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原有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不断暴露出来,且难以适应现有金融创新和混业监管的趋势,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已是势在必行。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开始将目光聚集在宏观审慎监管上,《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明确监管职责和风险防范处置责任,构建货币政策与审慎管理相协调的金融管理体制。”

      与针对单一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微观审慎相比,宏观审慎是针对系统性风险、金融业的全局运行来说的,主要致力于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大面积金融机构破产,防范金融恐慌。宏观审慎很好地顺应了货币政策的目标方向,能够与货币政策相辅相成,从而起到维护经济和金融的稳步运行和发展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将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完全割裂开来,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微观审慎注重自下而上的个体稳健性,多涉及机构的日常监管;而宏观审慎更强调风险的整体性,管理手段也因风险类型和程度的不同表现出突发性和全局性。另外,由于存在风险的传递性,个体稳定和全局稳定、个体风险和全局风险能够相互传导,所以既需要宏观审慎监管也需要微观审慎监管。因此,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因此未来金融监管需要在区分和侧重之外做到统筹兼顾。

      结合现行金融监管框架的不足和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的特点,我国应该构建由央行牵头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协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发挥好微观审慎监管功能。中央银行在金融系统中具有最后贷款人的功能,应当处于宏观审慎监管的主导地位,从法律和时间上保证央行对市场信息的获取和政策执行。因此,未来应在现有的一行三会的基础上,建立以央行作为牵头方和引领者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通过央行的协调作用加强不同监管机构间的联系,从而将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的协调机制融入监管体系。

      未来金融是以网络和数据技术创新来驱动的,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服务于实体经济,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并推动实施普惠金融的一种金融形态。伴随着市场化改革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混业经营和轻资产化特点更为显著。由于融合了金融业和互联网的特征,它将对金融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

标签:;  ;  ;  ;  ;  ;  ;  ;  ;  ;  

未来金融形式:继承、突破与创新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