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
(亳州益源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近几年,我国综合国力越来越强,经济实力雄厚,进一步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其运用于电力系统中,不仅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使得建设项目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稳定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整个电力行业的全面管理提供了可能,研究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1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作用
(1)提高控制水平。在如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下,社会用电量需求逐渐变大,每个生产领域对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都有着高标准。电力系统是社会生活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电气自动化就是用来提升电力系统工作效率的技术,其能够对电力系统的信息实现实时控制,工作主要是依靠一根总线将电气设备中的系统进行连接,然后监控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转情况,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的作用。
(2)减少费用耗能。在电力系统中,最大的注意问题就是安全,并且在安全的基础上寻找耗能低且成本低的方式。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加入就很好的改善了这一点,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且减少系统本身的损耗情况。电气自动化技术利用节能的技术减少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成本,有效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3)维护快捷简便。电气自动化技术就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下出现的,其对信息的采集以及处理较为灵活,操作简单,提升电力系统的控制效果,并且在对系统进行维护时较为便捷。
2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模式
2.1分层分布的模式
分层分布模式是指从逻辑角度,进行ECS的划分,主要分为间隔层、通信层和站级监控层。间隔层的主要功能是对设备的开关进行有效的分布,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间隔层主要是对终端保护的测控单元组成。网络通信层是几个分层项目中比较重要的,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所有设备的衔接,使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更加高效。站级监控层需要借助通信网络来实现对这一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汇总,并且将数据传输到测控终端。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并且确保设备的稳定性。
2.2集中化模式
集中化模式的主要原理是进行信号的转化,将强电信号转化成弱点信号,并且利用电缆接入和相应的设备,对电气设备相应的监控。集中化模式一般情况下可以分成直接接入和远程接入两种方式,两种接入方式在功能和原理上基本都是相同的。在进行电气量采集中,集中化模式的特征也是较为突出的,硬接线技术相对成熟,整体的反应速度也是非常快的,然而由于电缆数量的增加,在安装过程中工程量是非常大的,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将会造成成本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在电力工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引入变电站工程,可以对其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测,一旦相关设备出现故障,能够实现自动调整,从而对机器进行全面的升级优化。同时使得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现异常现象,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解决。由于在变电站的实际工作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新型技术,例如电子设备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等,要得到最优良合理的变电站工程,就需要研究出最合适的技术组合。在传统的变电站工程中,工作人员面临着工作内容多、难度大等难点,而引入电气化自动技术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除此以外,由于变电站工作的原理需要用到大量的电气设备,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高压危险地带,工作人员在进行人工操作时,往往面临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取代人工操作,也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最后,由于变电站结构复杂,用到的相关设备数量大种类杂,在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往往要花一定的时间才能找到故障地点和原因,导致了维修不能及时进行。而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则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点,给维修提供了极大便利。
3.2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中,电网调度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很多地区电力资源非配不均匀,导致地区发展不同化。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实现了电网调度的自动化,不仅解决了地区电力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还能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电网调度工作主要是依靠电网调速控制中心来进行的,控制中心有专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其将不同的电力设备进行连接,组成自动化调度系统,对电网实现实时控制。而其中计算机所担任的任务有监控电网运行的情况并且收集相关的数据信息,同时对电网运行的状态进行预测评估,发现不足之处。想要实现计算机的这些作用,需要依靠电力系统的网络技术来控制。
3.3智能电网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其生产运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之所以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对其的具体应用,主要是为了促进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的优化和进步。智能电网技术,作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具体运用之一,一方面,可以对电力系统生产运行中所需的数据信息收集到位,并完善其信息管理,由于其生产运行中涉及方方面面,所以其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智能电网技术不仅可以对其配电、变电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有序的安排,自动化的根据其生产运行中的具体情况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可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也使得其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除了有效的完成通信任务外,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在优化了其电力系统的同时,使得电力系统在完善和规范中,自动化的为其提供最佳的技术体系,规范相关工作要求,有效的降低了其事故的发生率。
3.4远程监控技术
目前阶段,远程控制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这是由于其原理和优良的特性决定的。远程控制技术指的是,通过计算机,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监控并做出分析然后形成电子监控,以供操作人员参考。这项技术具有很多优势,例如其在接收到不合理的指令时,会采取相关的控制措施,这对管理系统的良好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错误。其次,其能够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隐藏的问题,然后结合实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这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除此以外,虽然远程监控设备需要的相关物质传输介质容量很大,但安装远程监控所需要的空间极小,这扩大了远程控制技术的适用范围。最后,远程监控技术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使得企业在较低投资的情况下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这也是远程控制技术逐渐成为工业领域一个主流技术的原因之一。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现阶段的用电需求在不断提升,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高电力的供应量,就需要不断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尽管当前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有关人员也需要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用国外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此外,还要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淼.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及发展方向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7(29):211.
[2]辛璐.关于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28).
[3]李伟.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初探[J].居舍,2018(30):68.
[4]王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生产运行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188-189.
论文作者:李文娟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网论文; 变电站论文; 工作论文; 模式论文; 《河南电力》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