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护理的效果观察探讨论文_王凯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东院 急诊科 448000

【摘 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数据库中选择时间段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选择符合要求患者84例,纳入研究开展实验,通过两组均分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实验组(n=42)。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则实施急诊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血红蛋白量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分别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量和止血时间,实验组明显更优,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抢救时,应用急诊护理,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并且还能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量,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护理;临床效果;临床急救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胃、食管、十二指肠、胰胆等部位出现病变而导致的出血,其最关键的症状就是吐血和大便颜色变黑,还可能由于血容量减少而导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最多见的一种急性病症[1]。该病的死亡率超过8%,所以应该引起重视,发现症状立即就诊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休克、死亡的发生率[2]。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配合良好的治疗方案,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本次研究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对救治效果和抢救成功率造成的影响,现将成果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数据库中选择时间段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选择符合要求患者84例,纳入研究开展实验,通过两组均分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实验组(n=42)。对照组中患者的性别信息包括(男:23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52-7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信息数据为(64.1±5.6)岁;实验组中患者的性别信息包括(男:20例;女:22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51-7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信息数据为(62.9±6.2)岁;本次研究已告知所有患者家属,且签署相关同意书,对比患者的基本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含分诊、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协助医生进行医治等。实验组患者则实施急诊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开首先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应当做好预见性护理程序设置,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当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并敏捷操作,尽可能做到快中求稳的急救处理,对患者的生命进行抢救。首先患者在入院后,医务人员应当快速判断患者病情,并建立起两条有效的静脉通道,恢复患者的周围循环。同时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输血准备,并根据患者的躁动状况合理应用镇静剂,降低患者的出血量。

当患者入院后,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基础的低流量吸氧,缓解患者的组织缺氧状况,并监测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患者应当保持平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医务人员还应当及时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血液和血凝块,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

而如果患者出现休克状况,护理人员应当适当抬高患者下肢这种操作,有助于患者的静脉血回流,同时对于休克患者护理人员还应当加强巡视力度,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以做好相应的针对性护理。

在患者病症状况恢复且准备出院时,医务人员应当告知患者出院后的禁忌事项和注意事项,并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抢救教育,使患者家属再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时,能够予以急救并保留患者的联系方式,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以保证患者的术后恢复。

1.3 评价标准

记录所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评价患者的病症恢复时间和血红蛋白数值。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进行分析后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而实验结果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实验结果中,患者的病症控制时间以及血红蛋白数值变化均应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数据记录,若p<0.05,则说明实验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分别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量和止血时间,实验组明显更优,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对比

3讨论

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诸多,其中最多见的就是由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所引起,任何一种疾病都可能导致血管破裂,且一旦破裂病情将会很快发展,应立刻采取治疗措施,才能降低出血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3]

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现代护理工作人员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能力,急诊护理工作随着医疗发展而逐渐优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急诊护理流程[4]。急诊护理主要是通过及时的抢救,提前备好急救所需物品、设备等,并随时观察病情的变化,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工作疏漏[5]。

综上所述,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抢救时,应用急诊护理,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并且还能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量,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马丹,侯丽,蔡媛媛.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08):756-758.

[2]吴琼玉,黄玉,王庭学,吴玉妹.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护理的效果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01):163-165.

[3]张仙.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诊护理探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03):111-112.

[4]雷菊蕊,钟淑琼,吕华.症状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13+115.

[5]兰玉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与护理[J].中外医疗,2010,29(06):10-11.

论文作者:王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护理的效果观察探讨论文_王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