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珍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柳嘉镇第一小学校 644000
【摘要】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有机的同一体。品德教育应该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素质教育中德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对提高全民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德育内容。小学语文老师们的教学工作不能单纯培养小学生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们的德育素养。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教育, 教学活动,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1-066-01
【引言】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育目标,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保证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当下的小学教育工作,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更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接下来笔者就简单地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培养学生热爱的情感
热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它使人产生积极向上动力和热情,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让这种情感伴随学生使学生受用终身。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价值是什么?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的主题。中年级学生讨论这些问题有些晦涩难懂的。让学生伴随《热爱生命》一文中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意义是用自己的爱心让别人快乐、幸福,生命的价值不是索取在于无私奉献。因此会明白我们要珍惜、热爱自己的生命。在《一张老照片的故事》习作中学生通过对这个孩子未来命运的思考,学生们意识到在炮火纷飞的年代孩子生存的可能性很小。进而渴望和平、热爱和平、珍爱生命这种心声就会油然而生。
作文《写奇思妙想》通过口语交际课先畅谈未来科学技术会给人类生活带来更大便利,未来的房子、未来的汽车、未来的衣服等体会科学是改变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因素,学生就有兴趣在作文中设计自己未来作品的样式、特殊功能。通过作文陪养学生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的好习惯。
二、结合教材,熏陶感染
语文教学德育教育中潜移默化是根本的特性。因为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在阅读中感染人,从而对人产生潜在的教育作用。但大部分教材内容所描写的生活情景、思想情感,与学生的经验存在一定的差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要抓住形象,激发学生感情,使学生思想产生共鸣,产生与作者相似的感受。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思想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如课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是一篇说理性散文。我们在让学生掌握散文式说理的方法及散文写作特点的同时,更应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蕴含的哲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从而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再如《一碗清汤荞麦面》中母子三人面对逆境的勇气和努力等都使学生从中得到熏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保持进取、乐观的积极心态。
三、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德育典范
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行和行为素养主要是由教师来培养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意是指,对于作为管理者的语文教师来说,教师的品行端正了,那么即使教师不去要求学生、命令学生端正品行,学生也会主动的从教师身上学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放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来说,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道德模范,教师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权威、就是学习的榜样,其行为习惯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要想保证德育教育的质量,则必须首先自己要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作风,坚强的意志和文明的举止,提高小学生整体道德素质。
四、正确处理德育渗透和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同时还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要坚持适量原则,德育的渗透要坚持一个重要的前提,即不能影响正常的语文教学,所以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在日常备课的过程中,要准确的把握课程的重点,熟悉掌握课程中德育教育的切入点,教师之间可以多进行教学交流,认真的研究课程内容,真正的处理好德育渗透和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坚持教学为主、德育渗透为辅的原则。
小学语文课程教育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是主要方向,德育渗透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操作过程中,不能过于死板,要避免将德育看做是课程文章主题归纳的唯一标准,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抓住教学重点,正确的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来提升自身的语言水平,然后通过教师讲解和个人体会,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教学,循序渐进的引导和影响学生。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文章,来让学生深刻的感受作者或者是文章主人翁的可贵精神,然后将这种可贵的精神转化为自己所有。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深挖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点点滴滴,有机渗透。把德育浸润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使他们从小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论文作者:张淑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学生论文; 德育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生命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1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