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工商学院 吉林长春 130507
摘要:我国大学生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于“体”的发展,高校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体育课上。大学生体育保健是大学体育课中的一项教学内容。根据大量数据调查,现实情况是我国各个地区的高校均存在大学生体育教育欠缺和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不完善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三方面:部分高校不够重视、教师教学不够负责任、大学生应付课堂内容。传统的体育保健主要针对部分患有慢性疾病和有某些身体缺陷等原因而无法参加普通体育课学习的同学,帮助这些同学通过适量的运动进行身体保健。然而事实上,所有大学生都应该了解并学习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以保证能够更加安全、积极、健康地参加社会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活动。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保健;分析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大学生正处于青春阶段,朝气蓬勃、精力充沛。高校教育中对于一名合格大学生“体”的发展的重心主要放在体育课教学上。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的教授是大学体育课中的必要内容。根据大量数据调查,现实情况是我国众多高校均存在大学生体育教育不重视的问题,因此导致了许多大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不完善,有许多大学生运动过于剧烈产生运动性疾病的事例。那些有某些身体缺陷以及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等原因而无法进行剧烈运动的同学,无法正常参加普通的体育课学习,于是高校中出现了传统的体育保健课堂。大学生体育保健的课堂内容包括瑜伽、太极拳、初级形体操等比较轻柔、放松、舒缓、拉伸的运动形式和象棋、围棋等益智类游戏。
1.大学生体育保健的重要性:
大学生体育保健课对于那些身体异常和临时性或永久性带病、体弱或者对体育运动有自卑感的学生,主要目标在于可以通过保健课教育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健康恢复。其中,疾病包括脾胃病、失眠、肥胖、小儿麻痹症、心血管病等。由于缺乏科学的运动常识,这部分同学会主动避免运动或者运动不当造成身体损伤。运动应当是积极向上、让人充满活力的。大学生体育保健课不仅传授体育运动的正确运动形式,体育老师更因材施教,根据每一位同学的身体素质情况和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制定出最合适他们个人的运动项目的计划,并对运动项目的顺序、强度、重复次数、时长以及注意事项等做出正确的安排。发展到不同的康复阶段又要及时调整运动计划。专业的体育保健是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医务指导和管理,矫正其错误的运动姿势和习惯,消除运动自卑感,提高运动效率,实现更高更快更强。因为每位同学的身体素质实际情况都不同,甚至相差甚大,所以只有私人订制各自的运动方案并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手段,才能在避免运动受伤的前提下,爱上运动,以更好地康复和增强身体素质。接受正规的大学生体育保健教育是必要的,让运动者对运动强度、各项体育活动的姿势、运动伤害护理都有一定的认识,可以让人受益终身。
2.现今大学生体育保健课所存在的问题:
2.1体育医疗保健专业教师数量少。很多高校的体育保健课上课教师为普通体育老师,而并没有进行过系统化的正规体育医疗保健知识学习。大学生体育理论课堂学习是大学生获取、学习和掌握体育保健知识的主要渠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育局颁布的先关文件里明确规定了体育保健课的开课要求,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等。然而,实际情况中,由于教师自身素质不达标,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认真负责地按照大纲规定来教学。不乏很多教师本身对保健知识的学习就不深刻,不重视。
2.2教学没有因材施教。体育保健知识是体育与医学卫生两方面知识的结合体。内容主要包括:运动性疾病、运动损伤、医疗保健等多个部分。大众化的体育教学无法发挥每位同学的个性,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对待课堂的情绪。上课内容过于轻松,让同学们习惯性懒散。再加上考核制度普遍不严谨,许多同学在结课后并没有学习到多少实质性有用的知识。
3.大学生体育保健的注意点:
大学生大多处于青年阶段,在这个时期的体育保健十分重要,保健不当会加剧身体状况变差,严重的还会对中老年时的身体健康带去严重不良后果。大学生体育保健的注意点总结如下:
3.1高校应加强“因材施教”的体育保健教育,针对不同体质的同学做不同教学安排。社会和高校对体育保健的重视会带动大学生群体,提高其自我保健、强健身体和生理健康意识,提高疾病的康复几率。高校要保证具备丰富多样的体育器械可供选择。随着运动计划的实施,若身体明显出现康复,可多接触几项体育运动,如排球、跳绳、踢毽子、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量稍大的体育项目,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快乐地运动。
3.2体育保健教育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循序渐进,切莫着急。运动量要从小到大,运动时长要从短变长,舒缓到适中,逐渐稳步调节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只要适当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康复情况不断进行体育保健内容的调节,就可以让身体和生理适应正常的运动,强身健体。即使出现不良反应,也要知道如何安全应对和合理调节。在不同季节也应更换适合该季节的运动方式。
3.3体育保健还必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有规律的事情。虽然体育保健课并不能每天都上课,但是老师应该循循善诱学生每日或隔一日就进行体育保健,严格贯彻制定好的运动计划,不可松懈。大学生体育保健的目的绝不是换取一个成绩或学分,而是真正对大学生有益的一项教学。只有学生自己意识到并真实体验到体育保健带给自身的好效果,才能主动自觉坚持保健。乐趣和效果是坚持的两项必备因素。
4结语:
总结来说,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了解自身的身体素质状况和对自己有益的体育保健知识,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改善体弱和疾病、身体缺陷带来的困扰。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应该积极主动学习并准确了解不同体育项目对应的可能导致的运动损伤,并培养良好的体育保健习惯,来预防运动性疾病的发生。为了改善大学生对体育保健认知不完善不准确,意识不到位、行动又欠缺的现状,教育部门有必要加大力度于此方面的教育和宣传,以提高广大大学生的体育保健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鄢行辉.大学生体育保健课实施运动处方的教学研究[B].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年.
[2]孙洪涛.聂劲松. 大学生体育保健分析[A].体育文化导刊,2009年.
[3]姜一春.大学生体育保健课的现状及教学对策研究[A].课题成果,2012年.
[4]王清.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诊断和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
论文作者:张智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体育论文; 大学生论文; 身体论文; 高校论文; 保健知识论文; 同学论文; 教师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