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莫亮

佛山市德富福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和即将面对的各种问题,并结合国际惯例和西方发达国家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适应与国际接轨和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形成工程造价机制的有效方法,也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必由之路,并且对建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理论及工程量清单计价环境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提出了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工程造价管理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研究的目的

在不断完善和成熟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分析研究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论,强化工程造价的约束机制,规范建设工程造价的计价行为,进一步深化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全过程管理,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保证项目管理制度下三控(投资、质量、进度)目标的实现,使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得到有计划、最充分的利用,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工程建设各阶段得到更广泛更有效的应用提供一些借鉴经验,这就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1.2研究的意义

传统定额计价模式的计价依据是预算定额,预算定额中的“量”和“价”都是稳定的,这就使市场竞争中最活跃的因素“价格”固定化了,严重遏制了竞争的全面性,在工程承发包中不利于投资的控制。还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起伏波动,及在招投标中的盲目压价等原因,在实施过程中容易产生腐败,严重阻碍了建设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工程量清单计价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实现了量价分离,很好地体现了“统一量,竞争费”这种报价模式的优越性,使得工程造价更贴近实际,更符合市场价值规律。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工程招标、合理低价中标机制,有效地避免了招标中的弄虚作假和暗箱操作,有利于公平竞争与建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造价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造价管理。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就要把只注重项目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预算定额模式变为以设计和招投标为主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上来,并对建设项目各阶段采取不同的行之有效的造价管理控制方法,变以前的被动消极地反映工程造价为能动地影响和控制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上来,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先进性和效益性。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深化我国工程造价改革,规范建设市场秩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建设市场有序竞争和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是转变政府职能,适应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的客观需要。

二、工程造价的构成

2.1我国现行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组成

建设项目总投资包含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两部分。建设项目总造价就是项目总投资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造价由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贷款利息六部分构成。

根据建标〔2003) 206号文,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四部分组成,其详细费用项目组成如表2.1所示。

2.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的构成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造价应包括清单所列项目的全部费用,即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共五项内容,其费用组成如表2.2所示。

三、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应用的现状分析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于2003年7月1口颁布实施,湖南省全面实行应该是在Zoos年左右,中间经历了从定额模式向清单模式的过渡阶段,目前主要应用在建设过程的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在招投标阶段包括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及投标报价的编制;在合同签订阶段主要包括工程合同价款、工程计量与价款支付、索赔与现场签证、工程价款调整等专项合同条款的约定;在施工阶段主要是做好工程量清单规定的所有内容,并按合同约定全面实施;在竣工结算阶段主要是要求妥善处理工程造价中的索赔与争议,如实反映施工内容,并按合同约定客观公正地完成工程造价的结算。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中,GB5O5OO-2OO3计价规范显现了一些不足:如在工程量清单形式、内容、编排结构等方面不尽合理,工程量计算规则不够合理规范,与招投标、施工合同等配套文件存在相悖的地方[[35]。住建部于2008年7月发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O5OO-2008,与GB5O5OO-2003相比,完善了工程量清单组成,丰富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内容,调整了附录各专业结构,增加了实用性强的条文说明。

四、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和方法措施分析

工程造价是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工程量,一旦设计图纸确定,工程量就基本确定,这是作为工程造价计算依据的最基本要素。尤其是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后,工程量清单编制成为工程计价的核心内容,设计图纸作为工程量计算的基础,成为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关键。工程量清单是建设方招标文件的主要部分,是施工方计算投标报价的依据,可见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开展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4.1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意义

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必须重点突出,一个项目的所有费用不但包括建设成本,还包括后续的运营维护成本。所以在设计阶段必须全面考虑工程建造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降低了建造成本就相应提高了维护成本,见图3-1。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阶段,是约占工程项目建设周期1/4的技术设计结束前的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投资的可能性则为5%-35%,见图3-2。很显然,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以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

五、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与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5. 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是实现建设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从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角度来说,控制造价潜力最大的阶段在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在实践中,往往把施工阶段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最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工程付款控制、工程变更费用控制、预防并处理好工程索赔、挖掘节约工程造价潜力以实现实际发生的费用不超过计划投资。

5. 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具体措施

严把建设程序关,工程项目的建设包括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等几个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则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预算再到竣工结算价,整个计价过程是一个由粗到细、由浅到深、前者制约后者、后者补充前者的环环相扣的过程,从理论上说,结算价不能超预算价,预算价不能超概算价,概算价不能超估算价,但实际情况往往与之相反,竣工结算价远超施工合同价,施工合同价也远超概算价。所以说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将审批的投资估算作为下一步指导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依据。

正确计算设备、材料用量,合理确定设备、材料价格。设备及材料费一般占工程预算造价的60 %一70 %,设备、材料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最基本物质。因此按施工设计图正确计算材料用料,合理确定材料单价,在施工阶段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对于按实结算的工程项目,要与设计人员充分沟通,避免超范围设计与施工单位不合理变更,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量和工程造价的正确计算;对于在招投标阶段未计入报价的主材单价,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师和甲方管理人员要多方了解市场信息,合理确定材料单价;只有做到量价合理,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六、结束语:本文通过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各阶段的应用分析,研究得出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优于定额计价的一种新的计价模式。主要表现在:有利于从政府定价转化到市场定价,有利于公平竞争和风险合理分摊,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工程索赔价的管理,有利于建设单位合理控制投资,有利于计价人员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_50_500-200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宣贯辅导教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2

[2]湖南省建设厅,湘价字「2002]578号,关于颁发《湖南省建设工程计价暂行办法》的通知[M] , 2002.3

[3]龚维丽主编,工程建设定额基本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15

论文作者:莫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基于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莫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