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输电线路的状态,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对输电线路的状态及时进行检修,可以有效地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研究分析了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技术。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状态;检修技术
引言: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关乎在民生大计。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作为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的重要内容,已经被列为电网运行维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电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输电线路的检修技术也得到了提高,并且在电网管理制度的升级中对输电线路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输电线路的检修区域,需要将工作责任具体到个人,并且在内部对检修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考核,从而不断提高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相关概论
状态检修技术在使用中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检测线路状态,而是诊断线路状态,在监测过程中需要借助智能软件进行操作,将线路的工作状态展示出来,同时监测防雷装置以及其他各种装备,完成远程控制,收集相关数据,完成记录以及分析,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可以根据数据的结果进行诊断,发现故障以及异常现象,做好处理工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使用智能化的软件以及操作方式能够快速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确定故障出现的原因以及位置,工作人员能够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使用此种方式能够在拥有预见性,实现远程监控,将数据收集并做好反馈工作,将潜在的故障信息监测出来,使用相应的解决方式排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好防范工作。同时,此种方式能够节省检修使用的资金,体现经济性,提升工作效率,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减少,减轻压力。
2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作用
2.1提高经济效益
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可以分为状态检修和运行检修,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提高状态检修的质量,可以降低运行检修的人力和物力。在严格执行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制度后,输电线路的故障发生率明显下降了很多。总的来说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工作,很好地促进了电力企业实现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发展目标。
2.2预测性
在我国多数的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都是采取事后处理,就是说当输电线路出现了故障报警时,才对有关的输电线路进行性能的检修,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并且在故障发生之后才对相应的线路检修,很可能输电线路的故障已经严重。在故障发生后进行故障的检修,还可能对周边的用户造成用电的影响。在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对输电线路中隐藏的安全隐患,进行很好的发现,并且对可能出现的电力故障进行很好的预测,然后在状态检修的工作时间,就将可能发生的电力故障和隐藏的安全隐患,进行很好的养护处理,从而有效保障输电线路的状态良好。
2.3目的性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对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是有一套规章制度的,但是由于该规章制度已经明显落后于我国电网的发展,在过去的电力输电线路检修工作规章制度中主要是以输电线路运行的周期进行检修,也就是说在输电线路运行了多次时间之后,就会采取对应的检修计划。像这样固定检修工作时间的制度,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很多的输电线路由于长时间没有得到相应的检修,从而使得该线路的输电效率大幅度的下降,并且出现重大电力事故的概率明显的增加,给电力企业和用户都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在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工作制度落实之后,所有输电线路都是按照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营状态,制定具有目的性的检修计划,也就是说状态检修的工作目标就是及时的发现输电线路中的安全隐患。这样具有针对性的检修,提高了输电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分析
3.1绝缘子的检修
输电线路检修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了绝缘子的瓷瓶出现了脱落和锈蚀的情况,需要及时对绝缘子进行更换调整,从而保障输电线路中的绝缘子可以发挥出应有的工作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绝缘子的清理
在上段中我们讲到了由于空气中的尘埃和潮湿的环境,造成的电离层,给绝缘子的性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在绝缘子的性能出现严重的下降时,才会对相关的设备进行更换。在绝缘子的性能有一定的下降,只需要进行清理时,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需要对相关的绝缘子进行一定的处理。
3.3绝缘子的更换
在电力材料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环境下,不同材料的绝缘子存在很大的性能差距,比如说伞形的绝缘子的性能就远远好于钟形的绝缘子,因此在绝缘子更换的过程中需要安装性能较好的伞形绝缘子,这样可以实现输电线路中的绝缘子的升级改造。
3.4输电导地线的线伤处理技术
在输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导地线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输电线路在户外运行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了雷雨的天气,雷电产生的巨大电压,会对输电线路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减低该影响的范围,就需要利用导地线将高压雷电导入到大地中之中,从而保护为了输电线路的运行稳定性。
3.5导地线的缠绕处理技术
在电网中导地线的处理技术还有一种就是缠绕处理技术,该技术是目前导地线线损处理中比较常见的方式,在输电线路检修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导地线出现了一定的线损,可以采取单丝缠绕的方式,对损伤的导地线进行处理[1]。通过单丝缠绕的方式,可以保障修复的电力材料与原有的导地线,进行了很好结合,这样才可以保障导地线修复的质量。
3.6导地线修补处理技术
在电网系统中的导地线出现故障的时候,工作人员发现导地线的损伤位置只有外部绝缘层出现了一定的破裂,内部的导线股仍旧保持中生产的状态,没有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这样的线损情况就可以采取导地线的修补施工技术,在修补的过程中首先就是受到损伤的位置进行一定的平面处理,然后对内部的导线进行一定的保护,最后就是利用同规格的导地线材料进行修补处理,保障该区域的导地线性能的达标[2]。
3.7导地线切断处理技术
当导地线出现严重的损坏时,为了确保修复的质量,一般对损伤严重的区域采取切断的处理,在导地线切断之后利用新的导地线对切断的两端进行连接,为了确保连接处的质量,在连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套管和缠绕两种工艺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导线连接的过程中需要对导地线的质量和规格进严格的筛选,一定要选择最合适的导地线和有关的套管,从而保障导地线切断之后连接的质量和性能标准。
3.8塔杆的检修技术
在输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塔杆的质量也是保障系统安全的重要内容,在塔杆质量检修的过程中主要是检修塔杆底部的混凝土塔基是否出现了裂缝[3]。还有就是塔杆中的钢筋连接处有没有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会慢慢影响到输电线路安全稳定性,因为随着裂缝的不断扩大,最后很可能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给电力企业和周边区域的用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生活影响。因此说在塔杆检查的过程中一旦了有关的裂缝,要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结语:
以上是对配电线路故障的研判流程分析经验,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理论的不断更新发展,配电线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更多应用。配电运检专业人员将与时俱进地学习完善对配电线路故障的研判分析,不断提升配电运检管理水平,为进一步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和安全运行水平做出更大努力。
参考文献:
[1]张佟欣.如何做好高压输电线路的运维工作[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0):44-45.
[2]陈少锋.输电线路运行管理工作初探[J].中国高新区,2017(01):89+91.
[3]叶文海.基于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的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3):177.
论文作者:孙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线路论文; 地线论文; 绝缘子论文; 状态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