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型深基坑中钻孔灌注桩及内支撑支护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宋海鹏

超大型深基坑中钻孔灌注桩及内支撑支护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宋海鹏

37148119910216xxxx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的数量日益增长,对工程的质量和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具备操作简单、所需施工设备少、施工速度快等多种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工程中,充分发挥施工技术的作用,提升基础工程的质量。本文着重研究超大型深基坑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内支撑支护技术的方法,希望能提升施工效果。

关键词:内支撑支护技术;超大型深基坑;钻孔灌注桩;应用

1 前言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我国的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灌注桩技术是指在工程现场使用机械钻孔、钢管挤土、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随后在其中放入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从而做成桩的一项工程技术,其承载力大、相邻干扰小、占地面积小,属于各类工程中最为常见的一项施工工艺[1]。钻孔灌注桩以及内支撑支护技术作为基础工程的典型施工技术,具备良好的适应性,能够应用在水文、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的工程中,有利于提升工程整体质量,因此,施工团队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2 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流程

钻孔灌注桩以现代化机械设备为基础,在准确计算位置的前提下,通过钻孔的方式,钻取对应的尺寸、深度的桩孔,彻底将桩孔中钻渣抽取完之后,于孔内及时放置钢筋笼,并利用导管进行混凝土灌注,经过养护后形成高强度的桩基。整个施工过程较为简单,便于操作,适用于不同工程。钻孔灌注桩技术必须按照标准的施工工艺来进行施工,如果其中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后面的整个工程进度与工程的质量。

2.1 准备工作

在施工之前,首先施工单位应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实地勘察,调查和分析影响钻孔等施工环节的因素;其次,按照施工标准,检查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设备,保障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施工前应把桩基区域的软土地基、杂物清理干净,对其进行换填,平整好土地。

2.2 测量定位

根据深基坑平面布置图、单位工程轴线布置,对工程的高程基准点、测量控制单进行标识、保护。常用的测量定位仪器有水准仪、全站仪、塔尺等,在确定基坑后再开始施工。施工方要根据施工图纸在现场进行桩位的测量和放线,在桩位中心绑点记录标志桩,以便进行桩位的恢复与核对。同时还需要检查其他设备的工作运行状况,选择合适的钻桩机来进行安装和调试。只有在施工前将前期的各项工作做到完善,才能确保工程中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能够安全、可靠、平稳的实施。

2.3 埋设护筒

(1)护筒的原材料大多为钢板卷,钢板的厚度根据孔径大小决定,通常为4—8mm,护筒内径应适当大于桩径,约200—400mm,高度应比地面高0.3m,上部可以开设1—2个溢流孔[2]。

(2)护筒埋置深度:黏性土中应超过1m,砂性土壤中应超过1.5m,高度需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针对软弱土层,如淤泥等,可增加护筒埋深,护筒的顶面可超出地面500mm。

(3)护筒连接位置要求没有突出物,且应耐压、耐拉、不漏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钻孔、清孔施工环节

钻孔、清孔是钻孔灌注施工技术的关键,通过回转钻机、冲击钻机等钻至桩的既定设计标高位置后停止,核对钻孔的位置、直径与深度,待其都合格后开始清孔。开钻过程中应慢速钻进,如果出现停钻的问题,也应保持孔内泥浆的粘度、密度。

2.5 制作安装钢筋笼

制作钢筋笼后,应对主筋间距、钢筋骨架长度、钢筋材质检验、箍筋间距、直径进行检查。主筋间距允许偏差在10mm左右,而钢筋骨架长度允许的偏差在100mm左右,钢筋材质检验需要符合设计的要求,箍筋间距允许偏差在20mm左右,直径偏差是10mm。

2.6 混凝土的灌注过程

灌注混凝土的工作应持续进行,可通过垂直导管法注入混凝土,导管的厚度应超过3mm、直径控制在20—30cm。完成灌注过程中,对孔深、桩体质量、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 使用钻孔灌注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确定孔深、桩位,根据工程的施工图纸,于地面准确标出钻孔位置,通过轴线找到钻孔位置的中心线,确定桩的位置,将误差控制在5厘米之内。同时,也应科学测量地面标高,确定灌注桩的深度,以提升整体强度。

3 内支撑支护技术

大型深基坑项目必须考虑基坑的挡土和止水要求,因为施工条件限制,大型深基坑项目一般不容许放坡开挖,必须对深基坑实施挡土和止水措施,即基坑支护[2]。目前工程所采用的支护结构型式多样,通常可分为桩(墙)式支护体系和重力式支护体系两大类;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和具体情况,这两类又可派生出各种支护结构型式,目前桩(墙)式支护体系应用较多,支护结构型式常见的有:土钉墙或复合土钉墙,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止水帷幕、加芯桩(SMW工法)),高压旋喷桩(独立止水帷幕或与其他桩咬合形成复合止水帷幕),旋挖钻孔灌注水下混凝土桩,全套管钻孔咬合桩(超缓凝素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和配合上述工法的锚杆(钢筋锚杆、钢管锚杆)及锚索和内支撑等。

现阶段,常见的支护类型有以下几种:第一,锚杆支护。在土地、岩体中对一端锚进行固定,另一端则与各种形式连接,施加预应力。此种支护技术在大多数施工中均可应用,但是在有机质土、50%以上液限的黏土层、密度小于0.3的砂土地基中则不适用。第二,复合土钉综合支护。对土钉墙、深层搅拌水泥土桩、高压旋喷桩等进行综合应用,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填土、黏土地基中。第三,地下连续墙支护。属于钢筋混凝土墙体的一种,常内应用在软土层地基中。第四,钢板桩支护。对钢板桩进行连接,使其成为钢板桩强,此技术对打桩有严格的要求。第五,柱列式灌桩支护,此技术需确保桩与桩之间空间的合理性才能实施。

4 结束语

如今钻孔灌注桩以及内支撑支护技术已经在国内的工程中运用得越来越广,在施工技术与施工的经验上也随工程数量增多有了显著的提高。 钻孔灌注桩技术和内支撑支护技术在我国也日益成熟,但由于钻孔灌注桩技术难度系数大,使得仍旧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问题[3]。因此,在实施中还必须强化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严格的按照各项标准工艺来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提高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军.超大深基坑施工中钻孔桩及内支撑支护技术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6(11):191-192.

[2]沈亮,杨大龙.基于钻孔灌注桩设计技术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9(32):230.

[3]陈小山.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内支撑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2,17(24):111-112.

论文作者:宋海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8

标签:;  ;  ;  ;  ;  ;  ;  ;  

超大型深基坑中钻孔灌注桩及内支撑支护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宋海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