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当前数字化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通过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等新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对古建筑的保护功能,并借助地理数据库和三维建模技术建立健全古建筑数据库。当前国内针对古建筑保护的数字化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在进行古建筑保护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提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古建筑受自然灾害的侵蚀和人为的损坏,切实提升对古建筑保护的力度。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数字化;技术应用
引言
文化传承与保护已经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古建筑是人类发展中的重要历程,长期受到时间、环境和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众多古建筑逐渐退出历史的潮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与艺术方式去维护古建筑的原样。如何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古建筑的有效保护是当前众多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当前,国内外专家已经逐步开始了数字技术虚拟化的方式修复和还原了一些古建筑,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利用真实的数据库资料,实现现有的资料与数据建筑永久保存。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形成原有的虚拟环境,突破文物参观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有效地实现文化传承与保护。重要的是利用历史数据库实现古建筑的有效修复,对于数字化技术在古建筑的保护、展示和复原等技术上提供了有效地支撑,为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平台。
1数字化技术在乡村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
一个国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会有文物保存下来,文物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和艺术内容,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民族精神,也是国家在古代综合国力的一种表现。并且,古建筑文物作为国家历史发展的基础,在世界经济体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文物的保护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错误的保护方法非但不利于文物的长期保存,也会加快文物的损坏速度。为了保证文物能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状态,就需要合理的利用技术,而古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物,其修缮工作就成了保护的重点[1]。古建筑文物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可以体现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与人们生活的具体形态,通过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使各个民族汇集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从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古建筑的设计都融入了当时的国家文化,而且,会在现代的建筑设计等方面也产生影响,并会引导人们的习惯和行为。为此,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始终都是迫在眉睫的,对国家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保证着民族思想的统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传统保护方式的弊端,数字化技术具有高逼真、高精度等优势,可以全面地、准确地记录乡村古建筑传递的信息,可以更好地保持古建筑信息资料。所以,必须认识到数字化技术在乡村古建筑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推动国家健康发展,就必须进行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的创新。古建筑文化是一种文化载体,记录着很多历史信息供相关学者研究与探讨,而且比普通的文献资料更具有艺术价值。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可以将古建筑更为准确的记录,也帮助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我国文化,促进了我国的文化传承。
2数字化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2.1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
前文提到当前在进行古建筑三维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过程当中广泛的应用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传统的古建筑测绘方式耗时较长,并且对人力物力具有较高的需求,最重要的是传统的测绘方式很难实现当前对古建筑数据的精确化要求。而在进行古建筑数据测量的过程当中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速度更快,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信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古建筑表面的被测点进行测量,因此能够有效地提升对被测物体的展现力,有效地解决复杂环境或复杂建筑形态的观测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精度更高,由于在测绘过程当中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因此能够有效地提升对被测古建筑物的保护工作,由于很少需要搭建外部脚手架等辅助用具因此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了对人力物力和资金的节约能力。相比于传统测绘数据的保存方式,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对被测古建筑物的数据化资料库的建立,从而长久的保存古建筑的测绘信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性。
2.2乡村古建筑数字化监督与管理
古建筑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乡村古建筑的保护不仅有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对于乡村拥有文化、生态、经济上的多重意义。乡村古建筑保护是整个社会活动与决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系统的思维和方法,依托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根据待检测建筑图像的颜色、形状特点以及文理等,通过数字化系统自带的软件与参照图像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比,针对不同古建筑文物破损情况进行统计,采取有效的保护与修缮方法。并且定期或者不定期对乡村古建筑进行监督与管理,在空间数据库建立基础之上,以数字化形式保持乡村古建筑信息,相关专家可以通过数据库所记载的信息对乡村古建筑的损坏程度进行修缮。
2.3获取数据资源,形成全面数据库
在数字技术的运用前,必须全方位的做好古建筑基础数据搜集,主要包含发展历史背景、演进过程、人文环境信息等,为了确保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必须综合运用以下方式建立健全数字资源的基础数据库:(1)实地调研,通过古建筑实地调研的方式掌握一线基层数据资源,获取有效的古建筑数据;(2)利用现代技术梳理历史文献,通过文献汇总、查找和数据浏览的方式形成历史记录,构建完善的数据资源;(3)利用数据系统综合测量,对获得的数据综合汇总,科学处理现有的数据,实现数据处理的科学性。这是数据信息使用的重要环节,主要是综合考虑古建筑各种数据在历史层面的发展因素与现实保护中的环境发展因素,是对古建筑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了解的过程。
2.4合理运用技术,实现虚拟动态演示
相对于传统技术来讲,数字技术具备明显的交互性,实施效果显著,该项技术引入实施以后,能够根据古建筑修复的角度进行自动调整,对于古建筑保护实施来讲,调整以后的细节与古建筑的保护实施细节都能直观的反应。通过这种虚拟化的自动模拟建筑,实现结构关系、局部构建等层面的虚拟模拟,借助环境光源模拟系统明确外界环境对古建筑造成的影响,同时形成力学模拟,掌握各结构的承重情况。对应的漫游技术和蒙太奇的剪切技术在虚拟化场景打造中的应用,直接为人们带来了视觉化的冲击,古建筑的模拟更加真实。人们可以清晰地掌握各项工艺的实施流程,和文字、图片之间的相互描述符合,展现核心工艺与技术,促进古建筑修复工作的发展。
结语
总的来讲,古建筑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我国历史悠久,古建筑数量众多,不管名气的大小,都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结晶。现代化数字技术运用到古建筑保护中以后,实现科技与传统文化保护深度融合,将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为人们直接带来文化体验,增强古建筑的保护,还能有效地激发广大群众的文化归属感,让广大民众感受到古建筑的魅力,实现各项工作全面、有效落实,进而实现长效发展的格局。将数字技术充分运用到古建筑保护领域,不仅能够保证艺术形态多样化发展,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追求,依靠艺术化技术手法,对于破败、受损、乃至湮没于当代的建筑遗产而言,修复、再现并非一句空谈,而是能够真正化为现实。
参考文献:
[1]任丽俊.数字化技术在乡村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6):297-297.
[2]柳肃.古建筑与古环境综合保护的实践与探索[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1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18.
论文作者:郑宗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古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数据论文; 文化论文; 文物论文; 乡村论文; 有效地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