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白改黑施工改造技术论文_吴泽

吴泽

广东广基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湛江 524000

摘要:掌握并实施市政道路白改黑施工改造技术,对城市道路的安全性和质量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本文结合某市政道路工程为例,简要阐述了该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概况,分析了旧水泥混凝土道路“白改黑”改造技术,介绍了可调式防沉降井盖的施工技术,并说明了透水水泥混凝土在人行道中的应用,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技术;透水水泥混凝土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基础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对道路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一些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长时间使用后破损严重,影响了行车的安全。如何使用白改黑道路改造技术来改善道路的质量和行车条件成为了施工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此结合实例进行讨论分析。

1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概况

某改造工程长1.7km,是双向混行四车道,旧路利用率较高,水泥路面总体较好。改造后的为双向6车道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将成为重要的对外交通通道,路面改造势在必行。

2 旧水泥混凝土道路“白改黑”改造技术

2.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处理技术

该路面改造工程全线共有轻微裂缝板块10块、中等裂缝板块7块、严重破坏板块22块。本次在进行病害处理的施工过程中,考虑到铜盘路的交通无法封闭,且工期短,故针对不同的病害类型分别采用了几种处治方法。

2.1.1 路面裂缝处理

裂缝维修根据损坏严重程度分别处治。当板内有裂缝且板内无错台时,则不需要换板,否则应进行换板处理。对于裂缝宽小于1.0cm的缝,先用清缝机进行清缝,然后用环氧砂浆进行灌缝。清缝时,缝壁应垂直,如缝宽小于0.5cm,则扩缝宽度为0.6~1.0cm,深度2.5~3.0cm;如缝宽大于0.5cm,清缝后采用环氧砂浆直接进行灌缝处理。当缝宽大于1.0cm时,若裂缝处无翻浆,说明基层未受影响,在不影响行车安全及舒适性的前提下,可在清缝后采用环氧砂浆灌缝。处理后的混凝土板应满足弯沉与弯沉差的技术要求。

2.1.2 错台处理

对于板与板之间发生错台的地方,如果混凝土板与板之间发生错台,且错台位移在5mm以下,可以不进行处理;如果错台位移在5~10mm之间,可以采用磨平机磨平;如果错台位移大于10mm,则需清除位置低的一块。

2.1.3 板块脱空处理

当混凝土板板角弯沉测试(BZZ-100)在20~40(0.01mm)时,该混凝土板视为脱空,先将混凝土板破除后,清扫基层表面松散部分,露出坚实基层表面,然后采用C35混凝土进行换板处理。

2.2 “白改黑”路面改造技术要点

2.2.1 填缝料施工

先采用切缝机、清缝机清除接缝中旧的填缝和夹杂的砂石、凝结的泥浆等,最好是缝壁有新的刨面,再使用压力大等于0.5MPa的压力水和压缩空气彻底清除接缝中的尘土及其它污染物,确保缝壁及内部清洁、干燥。缝壁检验以擦不出灰尘为灌缝标准。

灌缝深度不小于设计深度。灌缝的饱满度应为夏天与板面齐平,冬天为凹液面中心低于板面1~2mm。填缝必须饱满、均匀、厚度一致并连续贯通,填缝料不得缺失、开裂和渗水。

2.2.2 防水卷材的施工

在旧沥青混凝土加铺层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设置应力消减层,具有延缓和抑制放射裂缝产生的效果。

⑴基层处理:找平层应平整、密实、干净、干燥、含水率≤9%,不允许有起砂、掉灰现象。

⑵基层冷底油的涂刷:施工前先将冷底油搅拌均匀,然后将冷底油均匀涂刷在路面纵横缝需贴防水卷材处,涂刷宽度应略大于卷材宽度。

⑶待冷底油溶剂挥发后方可开始防水卷材施工。

⑷起始端卷材的铺贴:将卷材置于起始位置,对好长、短方向搭接缝,展开卷材1000mm左右,掀开已展开的部分,开启喷枪点火,喷枪头与卷材保持50~100mm距离,与基层呈30~45°角,将火焰对准卷材与基层交接处,同时,加热卷材底面热熔胶面和基层,至热熔胶层出现黑色光泽,发亮至稍有微泡出现,慢慢放下卷材平铺于基层,然后用排汽锟压实使卷材与基层粘结牢固。

⑸搭接缝施工:在热熔粘结接缝之前,应先将下层卷材表面的隔离纸烧掉,以利搭接牢固严密,长边搭接宽度为80mm,短边搭接宽度为120mm。

⑹操作时,由持枪人手持烫板柄,将烫板沿搭接粉线后退,喷枪火焰随烫板移动,喷枪应离开卷材50~100mm,贴靠烫板。移动速度要控制合适,以刚好熔去隔离纸为宜。

2.2.3 车行道路面结构加铺

根据路面现场病害情况,将旧水泥板进行换板、裂缝修补及全面积铣刨0.5cm混凝土并清扫等处理,然后清除水泥板接缝填缝料,并重新采用填缝料填缝和灌缝,再沿水泥混凝土板纵横缝中心处铺设0.5m宽防水卷材,然后洒布改性乳化沥青0.6~1.0kg/m2粘层油,施工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C防水层,接着洒布粘层油改性乳化沥青0.3~0.5L/m2,施工调平层5~12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C,最后洒布粘层油改性乳化沥青0.3~0.5L/m2,摊铺

上面层4cmSMA-13C。本次铜盘路“白改黑”改造工程沥青混合料中的石料采用玄武岩拌制,以保证今后路面观感。

3 可调式防沉降井盖的施工技术

城市道路检查井及井周路面的病害存在极为普遍,是制约城市道路质量的瓶颈,是道路建设中难以克服的顽症,严重影响城市道路安全和服务水平,影响道路的平整、美观。本文通过沥青路面检查井防沉降盖座施工技术在铜盘路改造上的应用,解决了检查井周围坍陷、烂边、裂缝、井具破坏、噪声大、舒适性差等缺陷,对同类工程有借鉴和指导作用。施工工艺如下:

(1)根据井盖尺寸及施工需要将路面切割出方形或圆形工作面。

(2)凿除旧井盖及混凝土井环。

(3)旧井盖取出,修整及清洁操作面。

(4)根据需要将不同高度的混凝土调节环固定在检查井顶部。确保混凝土调节环顶部与路面标高距离在12~16cm范围内。

(5)将安装限位井圈套进混凝土调节环中,确保安装限位井圈的高度与原路面标高一致。

(6)为保证井盖能正确地被安装到位,必须保证安装限位井圈的底部是处在被套调节环内的位置。

(7)在操作面表面淋适量乳化沥青,采用沥青混凝土填充操作面。

(8)分层填充沥青,每层50mm厚为宜,每填充一层沥青即用强夯机夯实一次。如此反复,直至填充沥青至与旧路面高度一致。

(9)然后随沥青摊铺厚度调整限位井圈的表面高度,直至沥青结构上面层。

(10)垂直将安装限位井圈小心地取出,避免破坏周围的沥青填充层。

(11)将可调式防沉降井盖框小心垂直放入混凝土调节环,安装时应将井盖打开方向与行车方向相反(按井盖方向标志安装)。

(12)使用压路机将井盖与上面层沥青混合料一同碾压成型,使之与路面浑然一体。

(13)清理干净所有塞在开启口、铰链及透气孔中的残余沥青,以保证井盖日后的正常使用。

(14)施工完毕即可开放交通,无需养护。

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通过法兰面和承插式构造将荷载转移至路面结构层,避免对井体直接施压,大大降低了下沉的可能性,减少了井盖区域下沉及周围沥青层龟裂。井盖和井框接触面平整,胶条采用氯丁胶条,且采用倒梯形镶嵌,能有效的减少震动,防止噪声。提高了道路舒适性、耐久性,改善了车辆行驶质量,效果显著。可调式防沉降井盖框作为一种新工艺新技术,逐步推广应用在新建、改建道路中。详见图1。

图1 可调试防沉降井盖构造图

4 透水水泥混凝土在人行道中的应用

透水混凝土是轻骨料混凝土的一种形式,仅由水、水泥和粗骨料拌和而成。由于没有细骨料,所以在混凝土内部存在着大量较大的孔隙,水可以在硬化的混凝土孔隙中流动。经过科学设计使透水混凝土能在达到要求强度的同时又能透水。由于具有这种特殊性能,透水混凝土做为人行道透水砖的基层逐渐得到应用。

4.1 透水混凝土的要求

(1)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透水水泥混凝土强度指标为:R7≥15MPa

(2)集料应满足:基层压碎值不大于26%;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1.5mm;塑性指标宜小于6;2.36颗粒含量不超过7%。

(3)透水水泥混凝土有效孔隙率≥15%。

4.2 干硬性水泥砂浆的要求

(1)透水砖铺装所用的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应不低于透水砖的透水能力。

(2)干硬性水泥砂浆是坍落度比较低的水泥砂浆,即拌合时加的水比较少,加水量配置砂浆按水泥:砂子=1:3~1:4配置干硬性水泥砂浆,具体配合比应以试验为准。

4.3 透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搅拌: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由于水泥浆的稠度较大,且数量较少,为了保证水泥浆能够均匀地包裹在骨料上,搅拌时间适当延长。投料顺序:水泥→水→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加入10~20mm碎石再继续搅拌均匀。

(2)运输:透水混凝土属干硬性混凝土拌合料,其初凝时间短。从拌合完成到浇筑时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初凝时间,应考虑气温影响,一般控制在十几分钟以内,运输过程中不要停留。

(3)浇筑:在浇筑前先用水湿润人行道找平层。由于透水混凝土中只有水、水泥与粗骨料颗粒,因此,在浇筑时不得过振或夯实,否则将会使水泥浆沉积在底部,破坏拌合物均匀性,形成不透水层。浇筑后,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进行碾压或夯实,使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4)养护:透水混凝土空隙大、水分容易散失。浇筑后要及时养护。当气温较高时,为减少水分的蒸发,浇筑后用塑料簿膜覆盖表面,一般在浇注后1d开始洒水养护,高时应提前养护。洒水时应从上往下均匀淋水,避免用压力水直接冲刷混凝土。透水混凝土湿养时间不少于7d。

5 结语

综上所述,白改黑道路改造技术对保证城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不仅能够明显地改善原来道路的使用性能,并且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对城市基础建设工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我们在路面病害处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雷;佟奇.城市道路改建中“白改黑”工艺的技术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2年21期.

[2]宋军.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技术的应用[J].市政技术,2008年04期.

论文作者:吴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白改黑施工改造技术论文_吴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