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将历史引向社会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论文_余小敏

挖掘教材,将历史引向社会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论文_余小敏

四川省汶川中学校 623000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先行,在教育中触发学生的思考,在历史教育中让学生在对历史的深入探究中思考社会的发展、社会进步的脉络、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等问题,培养学生直面社会进行思考的能力,是学生应该培养的一项重要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 社会思考 思维能力

一、素质教育、思维能力与社会思考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过硬、能适应时代需求的现代人才。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终生学习的重要能力,需要在动脑中得以培养。

社会思考是学生对于社会的思考。一个人对社会有深刻的理解认识才能真正成长,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偏激,并理性对待各种社会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社会进步。

二、历史学科特色适合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社会的能力

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演进和思考当今社会的学科,它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对过去的空谈,其社会功能是强大的,相关的文章也特别多,一般而言有:对人类社会的整体功能,保存社会记忆,对人类社会总结过去,指导现在和未来;对个人成长有指导作用,使人更具全面素质,看问题更深刻;对现实生活有借鉴意义等。历史作为基础学科、人文学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历史深入的思考必将让学生在综合素质之思维能力方面有所得。

三、对于挖掘教材、思考社会的一些思考示例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或者日清战争,中国和日本均有相关的记载,在教科书上均有所涉及,但对教材处理的不同却让人看到了中日之间教育的差别或者差距。中国在必修一里将甲午中日战争分散到了《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两课,课标要求是“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直观感受到教材对于学生的导向是面对外国入侵,清政府腐败无能,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面对清政府的不作为,中国爱国军官邓世昌、丁汝昌等人浴血奋战,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力图在这个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或者是爱国激情)。在教学后面的作业训练中,关注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的英勇事迹、中国战败的原因等。总体而言,中国着眼于对历史的宏观认识、思考,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但仅仅是对历史的宏观思考,对于社会演进中国与国的综合较量、对政府的认识等深入思考就略显薄弱了,对于史为今用指导社会的思考就更显薄弱了。如果深挖教材,有太多值得我们思考的:

1.关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不深挖教材往往就把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归咎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似乎在那一个时候换一个政府就能取得胜利一样,这种对政府模糊的认识和一刀切的导向只会让学生走向偏激和空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个政府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不能片面说清政府导致了中国的失败,清政府里有也有不少致力于挽救民族危机、抵御外来侵略的人,甚至有很多人在那时候还是有时代眼光的。当深挖教材,再结合近代史的研究,会发现中国没能在战争和后期的谈判中获得优势地位,更多应当是中国历史发展大势所趋,国力的衰弱、制度的落后等(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关于中国近代历史趋势变化有较多的分析),在这种社会大氛围下,清政府更多的责任当在于作为一个从中世纪走过来的大国政府对中世纪已然陈旧而落后的一系列制度没有做好快速的转变,明确方向大刀阔斧地改革,改革力量有限等。深入思考探究延伸,可以引导学生对历史上的政府乃至于今天的中国政府有更多的认识,思考今天的政府优点在哪里,又存在怎样的弊端,该往哪个方向改革才能让中国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国际竞争等。

2.关于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当是多面性的。如:传统观念下,李鸿章是不怎么受认同的,如李鸿章作为“卖国贼”签订《马关条约》、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等显得“史实充分”。事实上历史人物是多面性的,李鸿章在那个时代,深受封建时代的影响,也不乏世界眼光,对旧政府抱有改革之心,力图挽救危机,希望中国不用经历剧痛而向近代社会转变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值得同情的,遗憾的是那个时代像李鸿章那样的人太少)。对此:

(1)对清政府持改革之心,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民族危机是符合当时历史情况的(鸦片战争以后的几十年里,清政府虽然有各种陈旧的制度,有腐败,但当时的中国有更好的选择吗?离了清政府,谁能够稳住中国的社会局面不变乱?——事实上,在中国社会经历几十年的近代化后,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国尚且经历了一个动荡的社会转型期。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偶尔思考如果直接来一场所谓的“革命”(太平天国之类的运动),中国又当如何?要知道并不是越革命越能推动社会进步。(2)李鸿章是一个有世界眼光的人,他对当时世界大势和清政府内部存在的问题是有较多的认识的,所以他成为了洋务运动的践行者,同顽固派有各种论战,也镇压太平天国……可以说,在那种大环境下,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者。(3)关于李鸿章本人也存在贪污。此外,李鸿章在每次签不平等约之前的各种斡旋,尤其是《马关条约》签订前在马关的力争,在这些背后的努力又当是什么呢?当我们把历史人物当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看(不局限于是李鸿章),读懂人性,看他人变得深刻,方能在社会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苛求不偏激,追求高尚,做一个社会认可的人。

3.关于爱国。历史科目常有一个“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情感目标,中国近代史上也有着中国军民的抗争一条线索,要求学生“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现在的学生除了爱国主义情感以外可能还需要挖掘补充理性爱国。我相信,我国需要的不是满怀爱国精神、英勇不屈的激进分子,更需要的是心中有爱国、行动上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做一些对国家民族有利的事情的人。

4.关于课后作业指向。曾经日本教科书课后有一个题:日本跟中国每几十年就打一大仗,19世纪90年代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20世纪30、40年代打了抗日战争(日本称“日中战争”),21世纪如果中国不得不被迫跟日本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结局将会如何?如果中国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如果中国输了,是输在什么地方?将日本的题和中国关注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的英勇事迹、中国战败的原因等考察点比较,从中日之间的练习思考题中可以某种程度上感受到这种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上双方的差距(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这种差距正在缩小,但仍然需要老师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历史更好地和现实结合起来)。

类似的对教材的挖掘和思考当是持续的,惟有将历史同社会联系起来,历史学科的潜在价值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人文学科素质才能更好地提升。

惟有不断思考中的教师才能培养有社会思考的学生,惟有思想深刻、面向未来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性地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中华民族才会不断与时俱进,获得民族在新时代的复兴。

论文作者:余小敏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挖掘教材,将历史引向社会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论文_余小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