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公平问题在当今社会日渐突出,通过调查发现在课堂中教师提问会存在着教育不公平现象,这与学生的职务、成绩、家庭背景以及性别都存在关系。教师需要革新自身观念,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课堂提问 公平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7-012-01
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公平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在宏观政策上,已经在促进教育改革,因此也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公平问题。
一、教育现实存在问题
王充在《论衡.实知》里谈到:“厉心学向,虽小无易。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正体现在课堂提问艺术上。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将整个教学流程丰富化、一体化,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生形成思维的碰撞。
然而,在现实教学情境中,课堂提问存在着机会不平等的现象。教师会在提问时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生提问。而英语是一门需要学生开口说的学科,教师不给每个学生公平的提问机会,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未被提问学生的积极性,导致他们不会说、不敢说,进而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初中时期是学生的心理敏感期,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成长。
二、核心概念界定
(1)课堂教学公平
本文中教学公平包括三个含义:①平等对待,要给予不同家庭情况、学习成绩的学生以同等的待遇,在学习机会、情感态度等方面公平对待;②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心理发展状况,在智力方面也呈现出多元状态,因此教师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个性以及智力状况因材施教,利用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③促进发展,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
(2)课堂提问
英语课堂提问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本文依据对课堂提问细化和分类,认为文章研究应该包含四个维度:提问类型、教师提问学生类型、候答时间、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提问类型分为四种:知识记忆类、理解分析类、综合运用类、评论检视类。学生类型区分在:职务、成绩、家庭背景、性别等因素。
三、存在问题
通过访谈,在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在课堂提问中,老师对待不同学生还是存在着差异的。对待班干部,教师通常会抱有更大的期望,对他们回答问题的等待时间也较长,而对普通同学可能给予的关注还不够。针对女生教师通常提问与记忆类知识相关的问题,而对待男生通常是一些综合运用和拓展类的问题,提问存在着性别差异。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教师更有耐心也更加热情,而对学困生却是很少提问,也缺乏鼓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家庭背景也影响着老师的课堂提问,并不是说金钱直接影响了教师,而是多方面因素使教师更加趋向于家庭条件良好的学生,因为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可能更加匹配。课堂提问中的问题不容忽视,长期存在的话会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参与的积极性会下降。
四、有效措施
(1)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
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随时评价学生的即时学习成果,可以鼓励学生不断进步。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以形成对学生多层次、全方位的认识,而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很大辅助作用。同时,学习成绩不是唯一,还应关注学生的德育、美育,通过多元评价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来实现所有学生的均衡发展,在课堂中实现公平。
(2)课堂座位合理安排
推行小班化教学,控制班级内学生人数,保证教师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圆形排列,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来形成和谐的班级氛围。现行的大多数是“秧田式”的座位安排,有利于教师的统一管理和监督,但是会给学生一种压抑和拘束感。同时,教师也会给予前几排同学更多的关注,所以应该保证座位的流动性,定期更换位置,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平等的享受教育资源。
(3)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观念转变对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起到指导作用。作为课堂管理者,教师对实现课堂提问中的教育公平有着关键作用,教师要清楚认识到在课堂上平等回答问题是每个学生的权利,教师的理念对于学生养成积极的公平意识和社会规范行为具有一定影响。教师应树立教育公平理念,与学生之间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避免对个别学生的喜好显露在课堂之上,对其他学生产生影响
(4)完善教学设计方案
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教育平等理念,在每个提问环节给予每个学生平等参与课堂提问权利。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性别、背景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我。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同伴、小组讨论等多种活动形式,转变提问的形式和对象,让学生在讨论中生成答案,形成集体认可的提问和回答。针对学困生,教师要学会增加自己的耐心,积极与他们交流,可通过提问简单问题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关注,从而实现整个课堂提问的公平性。
五、意义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在提问中体现的教育公平问题对整个社会的公平问题研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聚焦至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教师提问领域,通过访谈分析当前教师课堂提问不公平现象,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性建议,以期能为教学公平理论添砖加瓦,助力教师打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如果他们能够看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改变和提高教学现状。希望这能给教师一些启示,转变他们对于课堂提问公平性的认识,对自己的教学环节进行反思,保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古德,布罗菲著,陶志琼等译.透视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王丽娟.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论文作者:杨晓晓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公平论文; 平等论文; 评价论文; 机会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