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波[1]2002年在《榛子花期物候与开花结实促进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榛子经济林培育过程中存在的结实率低、空壳率高等实际问题,采用田间试验调查和温室试验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对当地平榛和引进榛子品种的花期物候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在试验分析生长调节剂对榛子花期物候和结实状况以及果实饱满度与品质影响的基础上,从人工授粉等物理和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多效唑以及微量元素B处理等化学方法方面,研究和提出榛子开花结实的促进技术。 研究结果表明:(1)平榛的雄花比雌花开放的时间早,花期较雌花提前12d。棚内4个引进榛子品种的花序物候动态与棚外相比,雄花序开放时间提前3~6d,雌花序开放时间差异不大。生长调节物质对雄花和雌花开放时间的影响无明显规律性,只是个别品种的个别处理表现出花期的提前和推迟。棚内和棚外的4个引进榛子品种雄花序长度生长的开始期和高峰期存在明显差异,并表现出与雄花开放动态相一致的规律。从总生长量上看,各处理组合对各个引进品种的叶生长量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并呈现出以低浓度或低剂量的处理组合促进叶生长效果明显的趋势。(2)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榛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累计值,对单株雄花序数量影响极为显着;而对单株雌花序数量无显着影响,这说明赤霉素在促进榛子花芽分化方面,促雄效果较突出。不同浓度6-BA处理对榛子净光合速率及开花结实的影响均未达显着水平,这也许是由于其浓度选择使用不当造成的。不同剂量多效唑处理对榛子叶片的光合作用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对新梢的高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新梢粗度有一定促进作用;对单株雄花序数量和结实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对雌花序数量及结实数无显着影响。(3)土壤中大量元素N和P以及微量元素B的含量对平榛果实饱满度具有显着影响,并且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土壤施硼显着地降低了榛子的空壳率,并能够对榛子单株雄花序数量、雌花序数量、结实数和结实率,以及降低空壳果数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且显着提高了果仁重量和果仁中的N及蛋白质的含量。(4)榛子需授粉才能结实,其结实不受雌雄搭配不当或雌雄花期不遇的影响,但从相对值上分析,不同授粉处理对榛子结实仍有一定程度促进作用;榛子的花粉能正常萌发,但之后,花粉管停止生长,花粉管中的雄配子体逐渐萎缩,最后花粉管死亡;另外,雌花在受精前,有相大部分的花柱干枯死亡。这可能就是虽然授粉,榛子依然空壳的原因所在。
宋锋惠, 史彦江, 罗青红, 卡得尔, 吴正保[2]2008年在《杂交榛开花结实特性观察试验研究》文中提出以引进27个品系的杂交榛为试验材料,系统观察各品系生长物候、花期物候和结实特性。结果表明:杂交榛在伊犁河谷的霍城试点于3月上中旬进入开花期,花期持续20 d左右;不同品系间花期存在差异,大多数品系雌花盛花期均比雄花盛花期晚1~6 d。受气温等因素的影响,在天山北坡的玛纳斯试点开花期比霍城试点晚10 d左右,花期短5 d左右。不同品系在不同试点的结实性能有所不同,霍城试点多数品系平均株产量比玛纳斯试点高。这为选择确定伊犁河谷及天山北坡经济带适宜种植的杂交榛优良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曹宇, 成文博, 徐树堂, 刘长权[3]2012年在《沙地平欧杂种榛子花期物候学观测》文中研究说明以章古台地区沙地栽培的4个品种(系)的平欧杂交榛为试材,进行连续3年的花期物候观测调查。结果表明:平欧杂交榛在章古台地区一般于3月底4月初进入开花期,花期持续时间为11~14 d;雌花初花时间一般稍晚于雄花初花时间1~4 d,但盛花期都有重迭;另外,不同品系间花期持续时间、盛花期重迭时间存在一定差异。
李宁[4]2008年在《榛子开花结实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榛子(Corylus)是一种利用价值很高的坚果类经济树种。目前在欧洲已经实现了集约化的生产,但是我国的榛子产业发展正处起步阶段,许多基础研究未能展开或还未深入。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榛子主要以野生采集为主,此外在各地的引种和栽培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在我国榛子的栽培中提高榛子的产量和质量是工作的重点。针对这样一种现象,借鉴了其它的果树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改善办法,对榛子的开花结实整个生长过程中的规律进行了研究。从开花物候期、花粉生长的适宜温湿度、有效授粉受精期、果实生长规律、叶片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这五个方面对欧洲榛、杂交榛、平榛这3个种进行了探讨。对3种榛子开花的全过程进行观测,分别统计了雌雄花的物候期和花期长度,并结合试验地的温度条件综合分析。研究得出,榛子盛花期的最适宜温度为10℃左右;雌花芽的萌动温度多为4℃左右,欧洲榛子和杂交榛雄花芽萌动的温度为4℃左右,平榛的为6℃左右。在日低温小于-5℃时榛子雄花芽易发生冻害。3个种榛子的雌花花期长度相近为12d-13d,雄花花期略有差异。控制榛子花粉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观测花粉活力。通过种、温度、湿度3个叁因素正交试验研究。发现不同种榛子花粉活力不同。温度是影响花粉活力的主要因子,在温度不同水平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中10℃度为花粉萌发的最适温度。榛子的不同品系间影响效果相差不大。为有效施肥时间的确定提供了依据。运用人工授粉,来控制授粉时间,调查坐果率。发现3种榛子的有效授粉时间具有一致性,都是在开花后24h到48h间,3种榛子的有效受精期略有所不同。此外不同种间坐果率有显着差异,人工授粉能够有效提高坐果率。在果实受精到成熟这段时间对果实的体积质量,果仁质量进行测量,同时应用液相色谱仪对激素进行测定,得出: 3种榛子果实的体积和质量生长规律都是“快-慢-快”的“双S”型生长曲线。果仁生长是随时间的变化不断增加的。此外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这叁种激素在果实的生长过程中呈一定的规律变化,证实了激素对果实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果实生长季,采集叶片,测定其中矿质元素的含量,通过绘图和统计分析发现: 3种榛子中,欧洲榛和杂交榛各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接近而平榛中有几种元素的含量明显低于上两者,因此可知平榛的长势略逊于杂交榛和欧洲榛。3种榛子中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趋势相近。且Zn~(2+),Ca~(2+)之间,Mn~(2+),Cu~(2+)之间存在着拮抗关系,Mn~(2+),Ca~(2+)之间,K+,Zn~(2+)之间, K+,Mn~(2+)之间存在着一种协同的关系。
段丽娟[5]2009年在《杂交榛开花结实物候期及生理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3个品种杂交榛为试材,利用制图、方差等分析方法,观察了杂交榛不同品种的开花物候期,评价了不同品种花粉的生活力,分析了不同品种雄花序、花粉及果实性状指标,研究了果实及种仁的生长发育过程,对不同品种杂交榛种仁发育过程中叶片和果苞中的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分析,分析了种仁发育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及其变化规律。1.以平榛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1) 3个品种杂交榛在开花物候期上存在差异,杂交榛84-545雌雄花期均最晚。3个品种的雄花散粉期均早于雌花,雌花能够接受花粉进行受精的时间在2~4d之间。(2)贮藏时间和培养基对杂交榛花粉生活力影响都极显着。对于新鲜花粉,10%蔗糖+2%琼脂固体培养基最适合花粉萌发。在低温(4℃)、干燥(含水量<4%)条件下,杂交榛花粉在10d内,萌发率变化不大,10d后萌发率显着下降,到第30d,萌发率仅为1.73~1.86%。(3)杂交榛的雄花序长和粗、单株出粉量、果苞数目、坚果大小在品种间差异均极显着。杂交榛84-545雄花序细长,单株出粉量最低,为33.62g,略高于平榛,其花粉极轴和赤道轴长最长,花粉最扁,萌发率也低,每个雌花序可形成1~6个果苞,坚果不饱满,出仁率低。杂交榛81-19雄花序粗短,单株出粉量最高,为58.77g,花粉形状最圆,萌发率最高,为68.85%,每个雌花序可形成1~2个果苞,坚果最大最重。杂交榛84-254居中。综合上述指标进行评判,叁个品种杂交榛性状强弱表现排列顺序如下:杂交榛81-19>杂交榛84-254>杂交榛84-545。2.杂交榛的坚果和种仁的生长发育过程呈现出明显的“S”型变化。二者虽然在生长速率、发育进程上不同,但生长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品种杂交榛种仁的生长趋势比坚果的生长趋势更为相近。3.种仁发育过程中,3个品种杂交榛叶片和果苞的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即种仁发育初期略下降,之后开始上升,达到最大值后又下降。叶片的各项指标峰值均出现在种仁发育后期(7月20日),果苞的各项指标峰值均出现在种仁发育末期(7月30日),可见,二者存在“源库关系”。种仁生理发育阶段,叶片和果苞较低的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有利于种仁发育,种仁内在物质转化阶段,叶片和果苞糖、淀粉、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有利于品质形成。4.杂交榛成熟种仁中,平均含糖类物质14.4%,蛋白质20.3%,粗脂肪55.05%。种仁发育过程中,糖类物质主要以蔗糖、果糖、淀粉为主,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和花生酸为主要的5种脂肪酸,种仁中主要营养物质含量随发育过程而变化,各有其特点。可溶性糖含量先降后升,淀粉含量先升后降,二者互为消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不同品种间各种脂肪酸的含量不同,变化复杂,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降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
吴正保[6]2008年在《杂交榛在新疆的生长适应性及抗寒性研究》文中认为榛树既是优良的坚果类果树,又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巴旦杏的四大坚果树种之一。为加快杂交榛在新疆地区的优良品系筛选与推广进程,本项研究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开花结实特性、生长量和抗寒性方面进行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调查得出:①伊犁河谷杂交榛于3月上中旬进入初花期,花期持续20d左右;不同品系花期持续时间存在差异,多数品系雌花盛花期比雄花晚1-6d不等。②天山北坡玛纳斯试点杂交榛初花期比伊犁试点晚10d左右,花期天数也短5d天左右。③不同品系的结实性也有所不同,其中26#品系具有早实性。(2)试验表明:①同一品系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量存在差异,26#品系在伊犁河谷逆温带上下限不同立地条件下具有广泛适应性;②同一立地条件下不同品系生长量也存在差异,15#和26#在盐碱地中的生长量高于其他品系。(3)为了解杂交榛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反应,以优选出在新疆具有发展前景的叁个抗寒力不同品系为试材进行抗寒生理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温度的降低,榛子的相对电导率呈现“S”型变化曲线,抗寒性强的品系始终处于最低状态。②榛子枝条内Pro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③可溶性糖含量与低温成正相关,抗寒能力强的品系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抗寒能力低的品系。④MDA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上升,在-40℃低温胁迫下,其大小关系为:7#>20#>8#。(4)通过实验得出:①杂交榛各品系的田间受冻情况存在差异,受冻指数在25~77.5%之间。②抗寒能力综合比较结果为:8#、26#和10#抗寒能力较强;5#、2#和20#抗寒能力中等,22#和7#抗寒能力最弱。
杨亚莉[7]2017年在《华榛人工林生长规律及开花结实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华榛为我国特有的木材与坚果兼用的优良树种,为推广其应用,丰富多功能森林资源,本文对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林龄华榛人工林开展了林分生长特点、林分结构以及开花结实特性等方面的初步研究,揭示了华榛人工林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立地因子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人工林营造关键技术,对华榛人工林的构建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华榛人工林中幼林胸径平均生长量持续上升,胸径连年生长量5~7a快速增长,第7a达到最大值,9a生长速率降低,10a出现生长高峰,此后持续降低;树高生长量前3a生长较慢,6a出现生长高峰,随后缓慢下降;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第4a、6a及9a出现生长高峰,12a生以后快速上升,与平均生长量5次相交;材积平均生长量及连年生长量均持续、均匀增长,两者差异逐年扩大。华榛14a生人工中林胸径生长量1.03cm/a,树高生长量0.9m/a,胸高形数0.44~0.49。(2)华榛人工林根系总质量的98.6%以及0.1cm以下细根质量的88.9%均分布在距地表40cm的土层内,该层土壤肥力直接影响华榛人工林的生长发育。影响华榛幼林生长的肥力因子主要是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影响中林生长发育的肥力因子主要是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3)湘西北地区,华榛实生人工林11a开始结实。其物候特点是:1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花,3月上中旬萌芽,幼果4月中下旬出露,10月上中旬坚果成熟,11月下旬落叶。雌花序着果率89.2%;果序平均着果苞6.4个;出仁率17.3%;坚果千粒重1835g,榛仁千粒重352.9g。不同植株间坚果千粒重、榛仁千粒重差异极显着。果实性状变异系数:果苞数/果序>苞长>苞径>坚果壳厚>榛仁宽>榛仁厚>坚果横径>果形指数>坚果纵径。(4)不同土壤与栽种条件下,华榛生长势存在较显着差异。单株材积生长量依次是山地黄壤林>山地黄棕壤林>石灰土林;中林林分密度与林分平均胸径成负相关,当密度为2433株/hm2时,对14a生华榛中林胸径生长产生抑制。(5)依据生长发育特点,华榛用材林适宜营造在低、中山页岩或是砂岩发育的土壤上,土层厚度40cm以上,造林密度2000~2500株/hm2,株行距2m×2.5m~2m×2m,可与缺萼枫香、杉木、板栗、鹅耳枥、川桂、石灰花揪、长叶石栎、香叶树等树种混交;华榛果用林培育,宜选择海拔400m~800m、页岩(或石灰岩)发育的土壤,株行距4m×4m~4m×2.5m,造林密度600~900株/hm2,主干疏层形为丰产树形;果材兼用林株行距4m×2m~2m×3m,造林密度1200~1665株/hm2,混交10%左右的下层乔木,或营造华榛小块状纯林。
陈凤[8]2014年在《平欧杂交榛结果习性及丰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榛子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干果之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平欧杂交榛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栽培种。人们对于平欧杂交榛的研究刚开始几年,有关平欧杂交榛栽培管理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以平欧杂交榛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杂交榛结果习性,并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氮、磷、钾叶面喷肥对杂交榛枝条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影响。另外,还探讨了不同时期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与产量和果实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及不同时期叶面色彩与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平欧杂交榛的结果母枝主要为中短枝,结果枝也主要为中短枝,为中短枝结果型果树。2、平欧杂交榛的雌雄花数量随着花枝枝长的增加而逐渐增加。3、平欧杂交榛不同枝类的枝条其基本性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60.0cm的枝条营养生长最旺盛,雌花数量最多,辽榛7号为5.64个/枝,81-21为23.63个/枝;30.0-60.0cm的枝条营养生长较旺盛,雌花数量较多,辽榛7号为3.97个/枝,81-21为7.47个/枝;<30.0cm的枝条营养生长最弱,雌花数最少,辽榛7号为0.57个/枝,81-21为1.10个/枝。4、结果母枝各性状因子间与单枝结实量相关性最大的是结果枝数,结果枝各性状因子间与果序座果数相关性最大的是结果枝的粗度。5、重回缩修剪可以改变平欧杂交榛的枝类组成,增加长枝的比例,并增加雌花的数量。6、在生产上可以施用1200mg/L的PP333对辽榛7号进行调控,施用150mg/L的GA3对81-21进行调控。7、平欧杂交榛花芽分化需要大量的可溶性糖和蔗糖积累,分化的过程消耗大量的可溶性糖和蔗糖。8、N:P:K=0.35%:0.18%:0.52%的处理对达维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提高效果最好,N:P:K=0.12%:0%:0.26%的处理对辽榛7号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提高效果最好,N:P:K=0.25%:0.37%:0.26%的处理对81-19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提高效果最好。9、欲使达维单株产量保持在1.OKg以上,幼果迅速发育期叶片K含量应为2.329Kg·g-1以上,种仁发育期叶片Mn含量应为1.169Kg-g-1以上。欲使81-19单株产量保持在1.5Kg以上,种仁发育期叶片的K含量应为15.254Kg.g-1以上,叶片Mg含量应为61.235Kg·g-1以上。10、在新梢快速生长期应用数字图像技术进行叶片N、Mn含量的诊断,在子房膨大期应用数字图像技术进行叶片N、K、Mn、Ca含量的诊断,在幼果迅速发育期进行叶片P、Fe含量的诊断是可行的。
郭永强[9]2004年在《欧洲榛子开花结实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榛子营养丰富,是世界上着名的油料坚果之一。本文以平榛为对照,采用9个品种欧榛为试材,利用方差、聚类及数学模型等分析手段,观察了不同品种的开花物候期;评价了不同品种花粉的生活力;分析了不同品种雄花序及果实性状指标;用Logistic模型,对雄花序和果实的发育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雄花序及果实在树体上的空间分布规律;对欧洲品种种仁的营养成分及酶活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榛子在开花物候上存在较大差异。榛子雄花散粉期早于雌花。榛子雄花序长和粗在品种间差异均极显着,4#品种的雄花序最长、最粗,分别为10.54 cm和6.76 mm,平榛的最短、最细,分别为3.84 cm和5.11 mm。小花数/花序是7#品种最多,平均300.33个,平榛最少,平均为210.33个;雄蕊数/花是1#品种最多,为9.33个,7#和8#最少,都为7.67个;花粉粒数/雄蕊是2#品种最多,5#品种最少,分别为3322.00个和1754.67个;5#品种出粉率最高,为9.02%;7#品种单株出粉量最多,为137.63 g;2#品种花粉极轴长和赤道轴长最长,分别为27.17 μm和25.55 μm,6#品种花粉极轴长最短,为14.76 μm,4#品种花粉赤道轴长最短,为12.86 μm。贮藏时间和培养基对花粉生活力影响都极显着。10%蔗糖+2%琼脂固体培养基最适合榛子花粉萌发。新鲜花粉中,8#品种萌发率最高,为67.95%,平榛萌发率最低,为60.62%。在低温(4℃)、干燥(含水量<4%条件下,榛子花粉在10 d内,萌发率变化很少,10 d后萌发率显着下降,到第30 d,萌发率仅为1.78~2.57%。榛子坚果大小、鲜重,果仁大小、鲜重在品种间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其中1#品种坚果最大,8#品种最小,坚果纵径、横径、侧径分别为2.64 cm、1.70 cm,1.96 cm、1.55 cm,1.98 cm、1.41 cm;6#品种坚果最重,8#品种最轻,分别为3.78 g和1.33 g。6#品种果仁最大,8#品种最小,仁纵径、横径、侧径分别为2.07 cm、1.42 cm,1.36 cm、0.97 cm,1.38 cm、0.86 cm;<WP=6>出仁率(%)和仁含水量(%)在品种间差异不显着,出仁率(%)为33.29~47.11%;仁含水量(%)为30.64~53.49%。榛子每花序可形成多个果苞。1#品种每花序主要形成1~4个果苞;2#、4#、7#和平榛每花序主要形成1~3个果苞;3#和5#为单果苞型品种;6#为双果苞型品种;8#、9#为单果苞型和双果苞型品种。雄花序在6月上旬出现,翌年3月上旬成熟。花序长的生长过程符合模型:y=55.047/(1+11.423*exp(-0.059x)) R2=0.994**;坚果在5月中旬开始出现,8月中旬到下旬成熟。坚果鲜重的年生长过程符合模型:y=4.796/(1+75.846*exp(-0.119x)) R2=0.998**。雄花在树体上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0~400 cm和距主干50~200 cm的冠层内,其花量分别占植株总花量的92.09%和92.12%。坚果在树冠中的分布也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树冠中部,即距地面100~350 cm和距主干150~350 cm处,其产量占植株总产量的72.85%和88.67%,整个树冠上从上到下种子整体上呈“正态分布”。果仁中粗脂肪、可溶性蛋白、淀粉、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和SOD、CAT以及淀粉酶活性在品种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4#品种粗脂肪含量达67.72%,9#品种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和CAT活性分别达78.98 mg/g、0.68 mg/g、11.47个酶活性单位,6#品种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分别达16.53%和1.8%,3#品种SOD总活性、α-淀粉酶活性、(α+β)淀粉酶活性分别达375.36、3.36和20.38个酶活性单位。根据雄花序长、粗等6个花序性状指标、坚果纵径、横径等9个果实形态指标和粗脂肪、可溶性蛋白、CAT等6个营养成分和酶活性指标,对9个榛子主栽品种进行了Q-Cluster,分别将这9个品种分成了3、3、和4大类。
韩强[10]2014年在《平欧杂种榛亲和性、配合力及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文中指出新疆北疆地区受晚霜、低温、周期性冻害等自然灾害的限制,制约了林果业的发展。平欧杂种榛凭借其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北疆地区得到大力推广,是新疆特色林果业体系亟待推广的新型经济树种。平欧杂种榛具有自交不亲和的生物学特性,可以通过筛选合适的互为授粉品种,结合新疆主栽杂种榛果实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加快杂种榛在新疆地区的推广进程。本文以84-254、82-11、84-310、82-15四个新疆主栽平欧杂种榛为试验对象,对其进行物候观测,荧光亲和性判定,应用双列杂交、测交系遗传交配设计及分析进行亲和性研究,同时还进行了果实生长动态规律的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新疆主栽的四个平欧杂种榛的雄花花期持续时间为13~16d,雌花花期持续时间为10~14d。四个平欧杂种榛品种雄花先于雌花开放。四个杂种榛雄花序散粉的最适日平均温度为11.2℃,雌雄花盛花期都是在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2℃左右的时候。2.双列杂交组合中84-254与82-15、82-11与84-310正反交都不亲和,其他杂交组合正反交都亲和,亲和性最高的为82-11×82-15。3.新疆主栽的四个平欧杂种榛间以等量式栽植是可行的。84-254与82-11、84-310与82-15、84-254与84-310、82-15与82-11这四个杂交组合能互为授粉。从果形和丰产的角度,84-254与82-11、84-310与82-15更适合互为授粉组合。4.对平欧杂种榛测交系果实性状配合力分析,平欧杂种榛82-15的有利正向效应性状最多,负向效应最少,是母本较好的选择。品种(系)84-5的果仁叁径均值、果仁重、出仁率、果腔系数的一般配合力最大,果壳厚是负向效应,其它的性状都是正向效应,品种(系)84-5适宜作为授粉品种。5.新疆主推的四个品种(系)平欧杂种榛果实的叁径、单果鲜重、体积、果仁重等随生长时间的变化曲线与Logisitic生长曲线高度吻合,相关系数R2均为0.98以上,方差分析检验均达到极显着水平。新疆主推的四个品种(系)平欧杂种榛果仁鲜重的速生点是盛花期后105~112d;果实发育从盛花期后到果实成熟需130~140d。
参考文献:
[1]. 榛子花期物候与开花结实促进技术研究[D]. 王文波. 东北林业大学. 2002
[2]. 杂交榛开花结实特性观察试验研究[J]. 宋锋惠, 史彦江, 罗青红, 卡得尔, 吴正保.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3]. 沙地平欧杂种榛子花期物候学观测[J]. 曹宇, 成文博, 徐树堂, 刘长权. 辽宁林业科技. 2012
[4]. 榛子开花结实规律的研究[D]. 李宁. 北京林业大学. 2008
[5]. 杂交榛开花结实物候期及生理特性研究[D]. 段丽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6]. 杂交榛在新疆的生长适应性及抗寒性研究[D]. 吴正保. 新疆农业大学. 2008
[7]. 华榛人工林生长规律及开花结实特性研究[D]. 杨亚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8]. 平欧杂交榛结果习性及丰产技术研究[D]. 陈凤. 北京林业大学. 2014
[9]. 欧洲榛子开花结实生物学特性研究[D]. 郭永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04
[10]. 平欧杂种榛亲和性、配合力及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D]. 韩强. 新疆农业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