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观察交经繆刺法治疗颈椎病引起的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患者均经交经繆刺法针灸治疗后评效。结果:32例中痊愈25,有效5例,无效2例。结论:交经繆刺法治疗颈椎病引起的耳鸣疗效满意。
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以来,我院采用交经繆刺法,治疗颈椎病引起的耳鸣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交经繆刺法;颈椎病;耳鸣
【中图分类号】R76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1-028-01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系我院门诊及住院部病人。32例,女27例,男5例;年龄51-70岁,平均64.9岁。病程1个月至12个月,平均3.875个月。经CT和(或)MRI证实为颈椎间盘不同程度的后方突出及颈椎骨质增生。
2 治疗方法
选取患侧耳门、听宫、听会、翳风配合双侧中渚、外关、足临泣。患者取坐位,穴位皮肤区域裸露并进行常规消毒。除中渚穴采用斜刺外,余穴均采用直刺,以得气为准。1日1次,连续10次为1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参照《耳鸣程度分级与疗效评定标准的探讨》(1)拟定。痊愈:耳鸣消失。有效:耳鸣程度缓解。无效:治疗前后耳鸣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自动放弃治疗。
3.2治疗结果 本组32例患者,采用上法治疗,针灸时间最短5d,最长20天。10天为1疗程,均于20天后照上述标准评定,结果痊愈2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93.75%。
4 讨论
耳鸣指患者自觉耳内鸣响。耳鸣有虚实之分:凡突发耳鸣,声大如潮,按之鸣声不减或加重者,多属实证,多因肝胆火盛,上扰窍所致。若渐觉耳鸣,声音细小,闻如蝉鸣,按之鸣声减轻或暂止者,多属虚证,常由肝肾阴虚,肝阳上扰所致。颈椎病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推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2)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其中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如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本篇文章主以介绍治疗耳鸣。
交经繆刺法:由于十二经脉的循行是左右对称的,有的还具有左右交叉的特点,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又提出了“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的配穴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灵枢.针官》所记“巨刺”、“繆刺”相类似,故称“交经繆刺法”。经络在人体,呈左右对称分布,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在病理情况下,如果一侧虚而不足,另一侧就显得实而有余。反之,如果一侧实而有余,另一侧就显得虚而不足。这就可以用左右配穴法来补虚泄实。《标幽赋》云:“交经繆刺,左有病而右畔取”。左右配穴法既可以左右交叉取(左病取右或右病取左),也可以左右对称取(左右同取)。(3)
耳门穴、中渚穴、外关穴、翳风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穴。均有缓解治疗耳鸣的作用。耳门穴出《针灸甲乙经》。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分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有通气机、开耳窍作用。是治疗多种耳疾重要的穴位之一。翳风穴位于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在耳后动、静脉,颈外浅静脉;布有耳大神经,深层为面神经干从茎乳突穿出处。有聪耳明目、疏风通络的作用。配听宫、听会主治耳鸣、耳聋。中渚穴为手少阳三焦经输穴,有疏气机、利耳窍的作用。为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外关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指出外关穴为手少阳之络,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三焦经。有疏解少阳、通络、调阳维之功。外关穴配足临泣,有治疗耳部疾病的作用。(4)
足临泣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听会穴位于耳屏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深层有颞浅动、静脉和面神经丛等;浅层布有耳颞神经和耳大神经。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有疏风清热、开耳窍的作用,配听宫、翳风主治耳聋、耳鸣。《医宗金鉴》:“主治耳聋耳鸣,牙车脱臼,齿痛,中风瘛疭喎邪等证。”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耳鸣。
听宫穴位于头部侧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中,耳门穴的稍下方即是。分布有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布有面神经及三叉神经的第三支的耳颞神经。是手、足少阳和手太阳三经之会,可治疗耳鸣、耳聋。
耳门穴、中渚穴、外关穴、翳风穴、听宫穴、听会穴配伍具有聪耳开窍的作用。故选取上述穴位,采用交经繆刺法可有效地治疗颈椎病引起的耳鸣。
参考文献:
[1]刘蓬. 耳鸣程度分级与疗效评定标准的探讨.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杂志[J],2004,12(4):181-183.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55.
[3]石学敏.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23.
[4]罗永芬.腧穴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8.
论文作者:易宏波,刘慎义,佟宜涵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5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5
标签:颈椎病论文; 交感神经论文; 穴位论文; 疗效论文; 神经论文; 少阳论文; 耳门论文; 《系统医学》2015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