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浅述论文_王琴凤

湖北省洪湖市中医院 433200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作为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管控方法实施前阶段,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作为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管控方法实施阶段,分析两个阶段医务人员掌握医患沟通技巧、手术理论及操作评分,医生、护士以及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患沟通技巧、急救理论及技术操作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0.05);观察阶段医生、护士及患者手术满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0.05)。结论:手术室施行护理安全隐患管控方法,有助于降低安全风险,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有利于预后。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民众对于手术等医疗措施的安全要求日趋提高。而不可否认的是,手术室护理风险依然存在,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不同程度的潜在威胁,因此需掌握手术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并施行有效对策,有助于降低手术室安全隐患,保证手术室在民众心中树立了正面形象[1]。本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作为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管控方法实施阶段,分析次阶段内医务人员掌握医患沟通技巧、手术理论及操作评分,医生、护士以及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作为手术室安全隐患管控方法实施前阶段,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作为手术室安全隐患管控方法实施阶段,分别在两个阶段选择15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150例中,男70例,女80例,年龄14-75岁,年龄平均(46.46 11.38)岁;急诊手术治疗患者50例,择期手术治疗患者100例;涉及临床科室,妇科26例,骨科31例,胃肠道51例,泌尿外科27例,肝胆15例。观察组150例,男81例,女69例,年龄16-73岁,年龄平均(46.84 11.65)岁;急诊手术治疗患者55例,择期手术治疗患者95例;涉及临床科室,妇科23例,骨科34例,胃肠道45例,泌尿外科29例,肝胆19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0.05。参与两个阶段研究的医生11人,护士15人,在两个阶段内均未发生任何工作变动。

1.2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手术室安全隐患管控方法,而观察阶段则实数安全隐患管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成立手术室安全隐患管控小组,讨论,建立并完善手术室安全隐患管控制度,明确小组组长、成员,责任岗位及责任人,工作范围等;(2)小组通过讨论、查找安全隐患,并给予有效针对性措施,持续监督,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年终考核挂钩;(3)加强反馈机制,随时对相关制度进行调整。其中本次研究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1)法律意识淡漠,工作态度不够认真,未能足够尊重患者的自尊及隐私;(2)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不够熟练,处理经验不足;(3)术前防范不足,与患者沟通存在障碍,或未能耐心解释其提出的问题;(4)护理操作不够规范,环境消毒不到位,或未严格执行消毒相关制度[2]。对策主要包括:(1)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法规及护理安全等相关培训及学习,定期考核,促使护理人员建立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同时提高专业素养,加强与患者、医生及其他科室的沟通能力,并主动在临床工作中注意保护患者自尊及隐私;(2)加强反馈机制,保证相关制度及电子管理系统的建立、完善,并组织护理人员熟练运用[3]。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观察阶段、对照阶段的医患沟通技巧、手术理论及操作评分,医生、护士及患者手术满意评分等,单项满分均为100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选择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 )表示计量资料,利用 检验,当 <0.05,提示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阶段护患沟通技巧、急救理论及技术操作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详见表1;观察阶段医生、护士及患者手术满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详见表2。

表1两个阶段内护患沟通技巧、手术理论及操作评分比较(分, )

3.讨论

由于手术室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后担任注射、建立静脉通路、传递各类医疗器械及手术器具等相关工作,同时在术后还与各种缝针、针头以及手术刀等锐器接触,这就造成以锐器伤为代表的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较高[4]。其中,根据工作年限分析,手术室护理发生锐器致伤者一般工作年限不足5年,这说明护龄是与手术护理安全隐患之一。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强调安全隐患管理,以患者为护理服务主体,以护理安全隐患针对性护理措施为围术期护理工作指导原则及方案,建立并完善手术室消毒及医务人员无菌操作管理制度,强调手术器械以及相应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提高医护默契度,积极提高护理专业素养,有利于加强围术期护理质量,预防手术室感染[5]。本次研究观察阶段施行安全隐患管理方案,相对于仅施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对照组而言,护患沟通技巧、急救理论及技术操作知识评分均较好,而且医生、护士及患者的满意率相对更高, 均<0.05。

总之,手术室施行护理安全隐患管控方法,有助于降低安全风险,同时通过加强护理人员自身安全防护意识,规范护理技术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制度,有助于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有利于优化预后。

参考文献:

[1]杜淑媛,邱雪梅,黄宇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干预对策[J].贵阳中医学院,2012,34(2):126-127.

[2]王玉梅,肖慧燕.浅谈急诊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9):59.

[3]热汗古丽?阿不力孜,热孜万古丽?阿依丁.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8):221,224.

[4]谭娇元.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2):131,135.

[5]李婉丽,李越,钟洁琦,等.强化手术室管理在控制患者术后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2):101-102.

论文作者:王琴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  ;  ;  ;  ;  ;  ;  ;  

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浅述论文_王琴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