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代信息技术飞速前进,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已经成为当代教育不可阻挡的趋势。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有的综合性学科,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而且小学阶段是建立正确道德标准与培养法治意识的黄金时期。因此,信息技术对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道德与法治;运用
引言
研究借助查阅的相关文献,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意义、当下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现状,并且阐述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
一、含义界定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用来管理、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在计算机的支持下,通过文本、图像、声音、视频进行传输。本文中的信息技术是指一一种较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普遍地运用于各种教学之中。教师一般借助多媒体对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技术进行综合处理,为教学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图文井茂的教学情境。
(二)什么是小学道德与法治
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的根基,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小学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是一门活动型综合学科,具有生活、活动、综合、开放性等特征。从2017年9月1日起,教育部统编教材,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想品德》更名为《道德与法治》,由个人品德教育上升到社会层面的道德和法治的公民教育。道德与法治不仅从名字上有改变,而且在内容上也有所增减,增添了更多法治思想。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有效意义
(一)巧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爱为学问之始”,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心理对于小学生学习新事物,我们可以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看出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是学生主动的、积极的认知过程。并且,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其中多数是道理和观点,是已有的经验的积累和概括,同时还包含着很多法律法规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对于飞速前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教学,让过去传统式的教学,通过,图片、动画等方式,形成情景交融的教学新局面。
(二)巧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不断更新的课程。其内容与时俱进。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提出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探索者。因此,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集材料、视频、图像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可以促进教学的优化。
(三)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德治内容丰富,包括国情、法治、地理等教育,与思想道德有机结合。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学生道德建设,丰富学生对社会和心灵的认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理解和判断能力,形成道德品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信息管理素质与政策水平
领导小学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建设,对于承担学校管理工作,教育学生的领导干部来说,自身信息素质如何,是开展信息化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管理职务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从现在的教育管理部门来看,部分人员信息意识比较薄弱,信息管理能力不强,所以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已经迫在眉睫。
因此,领导干部应该经常参加系统的学习、教育培训,实时更新自己的观念,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领导者的信息管理素质、法治教育观念的提高,才能制定出更利于推动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政策。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分配,同时也能切实监督学校法治教学活动的具体落实。
(二)有效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师的信息素养
影响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整合,笔者通过观察发现教师的信息教学水平和信息素养对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极其重要。如何有效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转变教师观念,加强专业培训。
换而言之,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的辅助工具,而是将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课这门学科的有效融合,不仅仅是内容、形式上的交叉融合,而且还包括思想上的一种改观,改变固有的教育思想、观念。让学生在信息化的环境和资源的推动下,进行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的重新建构与创造。因此,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仅仅只是设备和多媒体的使用,这种观念应该更新,同时学校应该积极安排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完善专业的法律知识,学习如何使信息技术和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有效整合等。
(三)借用信息技术创设合适的课堂情境
当代信息技术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对于其他教学工具来说,信息技术具有形象而直观的教学优势,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创设相关活动的具体情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道德与法治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自身要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其优势,在备课的过程中,积极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在课堂中,毫无声息地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到当前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感悟中理解、掌握相关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同时也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小学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的《上学了》,老师可以让学生齐唱《上学歌》引入课题,然后学生仔细观看《课前准备讲方法》的微课,再让学生模拟如何做好课前准备,与此同时,老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录像功能,将学生刚刚的行为动作直观地呈现在电脑上,并且让同桌互相扮演老师来评价、帮助改正。通过这一一环节,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具体教学中,老师通过模拟课前准备的具体环境,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
(四)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法治意识系统化
法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使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法律,养成自觉守法的习惯。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而且,小学是个人养成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的重要阶段,从小就养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对儿童周围环境、乃至国家、未来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法制教育贯穿着义务教育的始终,所以,小学阶段是最适合培养学生最基础的法治意识。
参考文献
[1]常虹浅谈信息技术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教学实效[J].2018():84-84.
[2]吴秋梅,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祖围:教育版,2013(4):184-184.
[3]佚名.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4]张雷鸣.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71-72.
[5]苏东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教师,2017(22):19-19.
[6]郝耀东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J].考试周刊,2017(88):81-81.
[7]牛浩信息时代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J].时尚报告:学术版(9).
论文作者:敖启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法治论文; 道德论文; 小学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素养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