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弥漫的阿富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阿富汗论文,硝烟弥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9.11事件与阿富汗战争
2001年9月11日,美国——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遭受了建国200多年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立即将目标锁定于隐藏在阿富汗的沙特富翁本·拉登身上,确信是本·拉登策划了9.11恐怖事件。
2001年10月7日当地时间20点左右,在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拒不交出本·拉登的情况下,美、英两国军队开始从空中和海上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发动大规模军事攻势。21世纪的第一场现代化战争——阿富汗战争打响了。饱受战争蹂躏的阿富汗人民又一次面临战争的考验。
从10月7日到11日上旬的一个多月间、美、英等国同塔利班控制的重要军事目标和前沿阵地发射了数不清的导弹和成千上万吨炸弹,但塔利班政权岿然不动,对美国交出本·拉登的强烈要求置之不理。但从11月上旬开始,或许是为了保存实力,或许是处于其它战略方面的考虑,塔利班主动撤出了它所控制的重要城镇,在短短几天内消失得无影无踪。此后,几年前被塔利班推翻的“北方联盟”长驱直入,重返喀布尔。
2001年12月6日,在德国波恩召开联合国“关于建立塔利班后阿富汗临时政府”的会议。此后不久,阿富汗临时政府正式宣布成立。
2002年1月下旬,美国宣布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取得了胜利。以美国的实力,摧毁一个装备极其落后的塔利班武装犹如以石击卵,似乎并没有任何值得炫耀之处,而美国执意要捉拿的本·拉登和塔利班领袖奥马尔却至今“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令美国政府依然寝食不安,难解心头之患。有人猜测,本·拉登和奥马尔仍然隐藏在阿富汗崇山峻岭中的某个山洞中。也有人认为他们早已离开了阿富汗,或许在菲律宾,也可能在车臣。还有人认为,他们也许已在美、英军队的狂轰滥炸中丧生。但猜测终归是猜测,本·拉登和奥马尔去向不明,留给世界一头雾水。
二、大国利益的交汇点:阿富汗地理位置的地缘战略价值
阿富汗介于西亚、南亚、东亚、中亚4大地理区之间,是一个面积为62.23万km[2],人口不足2000万的内陆国家。由于它处于连接中东和远东具有重要意义的内陆通道上。素有“中东的桥梁”之称。从很早的古时起,阿富汗便不仅是亚欧大陆各民族之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而且也是亚洲北部游牧民族南下印巴次大陆和伊朗高原及两河流域的必经之地。
重要的地理位置,使阿富汗自古以来就成为列强竞相角逐的场所。古代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很早就统治过阿富汗,而后波斯人、蒙古人和突厥人相继入侵,阿富汗在混战中度过了1000多年。18世纪中叶以来,英国殖民者和沙皇俄国在此展开激烈的争夺。沙俄一向凯觎阿富汗,将它看作是南下印度洋、取得不冻港的必经之路。而英帝国主义则将其看成是维护英属印度统治的重要屏障,侵占阿富汗一个世纪之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霸世界的需要,又在阿富汗展开长达半个世纪的争夺。1979年,苏联为了打通经阿富汗进入印度洋的陆上通道,控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石油宝库波斯湾,悍然入侵阿富汗,对阿富汗进行了长达10年的军事占领。直到1989年2月15日,苏联在阿富汗的全部军队才撤走。
冷战结束以后,中亚和里海地区以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的“热点”,阿富汗也因其邻近中亚的地缘优势再次成为大国关注的战略要地。1994年塔利班成立初期,美国看准了塔利班会成为未来阿富汗社会的一支决定性力量,为了控制阿富汗这个“中东桥梁”,使其成为美国在中亚地区和俄罗斯争夺的前沿阵地,便向塔利班提供了不少财力、物力支持。塔利班的许多武器装备,甚至包括导弹也来自美国。塔利班攻陷喀布尔建立政权后,美国原计划予以承认,只是后来发现其一系列政策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和美国的价值观念,加之塔利班崛起后,也不再听从美国的指挥,美国才在最后时刻改变了主意。9.11事件后,美国之所以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本·拉登及其“基地组织”成员策划了袭美事件的情况下,悍然发动对塔利班的军事打击,名义上是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其实质仍然是意在中亚。从这个意义上讲,9.11事件正好为美国提供了进驻阿富汗,逼近中亚的机遇和借口。但无论如何,从开始时美国对塔利班的大力支持到如今对塔利班的军事打击,历史和美国这个自诩为“国际警察”的超级大国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阿富汗见证了千百年来大国势力在这里的交汇和碰撞,使其成为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和横亘在大国之间的缓冲地带。
三、“战争泥潭”:阿富汗地理环境的军事意义
阿富汗境内山地高原面积广阔,绝占国土总面积4/5,平均海拔900~1200m。高大的兴都库什山脉从东北向西南斜贯全境,绵延2000km。其中段平均海拔多在3000m以上。高耸的山地、复杂的地形不仅阻断了交通,限制了人们的交往,而且阻挡了从印度洋南来的暖湿气流,使这里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仅300mm左右。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夏季骄阳似火,冬季雪深风寒。全国大部分地区全年都处于干旱少雨的状态,只有极少数河谷和绿洲适合于农耕,耕地仅占国土面积的0.2%。
从军事地理角度来看,崇山峻岭遍布全境,沙漠、戈壁、高山、峡谷以及恶劣的气候条件,使这里后勤给养供应困难,不利于大兵团和机械化部队展开作战,且许多石灰岩山地拥有众多的天然溶洞,它们像一个个迷宫曲曲弯弯在地下绵延数千米甚至数十千米。这些溶洞有的规模很大,甚至可容纳上千人的兵力;有的内部大出口小,掩藏于灌木丛中,一般很难发现,利于开展游击战争。历史上,阿富汗人民便充分利用其复杂的地理条件多次抗击侵略者。从1838年到1939年,阿富汗人民曾3次成功粉碎了英国殖民者发动的侵略战争。其中1840年英国从开伯尔山口入侵,遭到阿富汗人民的顽强抵抗。1842年1月,英军从喀布尔仓皇南撤,沿途遭到阿游击队的袭击和暴风雪的困扰,1.5万人的侵略军全军覆没,只有1个印度士兵生还。此后英国殖民者又发动了两次侵阿战争,但同样处于阿富汗游击队的汪洋大海之中。1979年到1989年苏联十年侵阿战争期间,虽然出动了数十万部队,但阿富汗游击队凭借有利的地形,与侵阿苏军周旋于高山峡谷之中,并伺机袭击,使苏联占领军深深陷入阿富汗战争的泥潭之中。到1988年,苏军在阿富汗战场上伤亡达3.5万人,耗资达450亿美元。苏联某些舆论曾公开承认,苏联侵阿“是在一个错误的地方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正因为如此,阿富汗历来就有“战争泥潭”和“入侵者的坟墓”之称。
在鉴于此,本次美、英发动对塔利班的战争以来,尽管他们清楚地知道,要想活捉本·拉登和奥马尔,仅靠远程打击和狂轰滥炸而不投入地面部队是无济于事的,但美、英等国还是不敢轻易派大批地面兵力入侵进驻阿富汗,以免重蹈苏联覆辙而陷入阿富汗战争的泥潭。
阿富汗境内以及与周边国家间的重要隘口和险关,更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价值。
作为一个内陆国家,阿富汗与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巴基斯坦和中国6个国家接壤,边界线总长达5412km,但却只有9条主要通道:阿中边界全长92km,有3个重要的山口,即南瓦根基达坂、东克克吐鲁克达坂和托克满素达坂。海拔均在5000m左右,其中以南瓦根基达坂最为宽阔,道路平坦,是我国通向阿富汗的捷径和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冲。阿巴边界全长2200余km,有3个险关通向阿富汗:一是从巴基斯坦白沙瓦经开伯尔山口通向阿富汗东部重镇贾拉拉巴德再到阿富汗首都喀布尔(20世纪初英军三次入侵阿富汗均取道该山口)。二是从加兹尼穿过托奇和戈马尔通道的山口。三是从巴基斯坦的奎达向北,通过杰曼和博兰山口直达塔利班发源地坎大哈。阿伊边界全长820km,其中最便捷的路线是从伊朗的泰耶巴特进入阿富汗的赫拉特,然后沿哈里河谷向东到达恰赫恰兰和喀布尔,历史上沟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便取道该路线。阿与中亚的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3国的边界总长2300km,主要有东、西两条通道:东线是从乌兹别克的铁尔梅兹到马扎里沙里夫、直通喀布尔路线,西线是从土库曼斯坦的库什卡经赫拉特到坎大哈路线,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便取道这两条路线。
上述通道形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开展游击战争和进行伏击作战的理想场所,也是阻挡外部入侵的天然屏障。
四、复杂的人文环境:阿富汗长期动乱的内部根源
与其复杂的地理环境相比,阿富汗的人文环境同样错综而复杂。历史上,印度雅利安人、马其顿人、塞族人、安息人、希腊人、匈奴人、突厥人、阿拉伯人和蒙古人先后进入阿富汗地区,虽然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仅仅是阿富汗的匆匆过客,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留在了阿富汗的崇山峻岭之中,或与世隔绝,或与当地人同化,融合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即使哪些在语言、习俗等方面十分相近的族群,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阻隔之后也变得陌生起来。不断发生的大规模民族迁徙和长期的战乱以及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种族、民族和部族,构成了阿富汗社会结构的基本网络。对于大多数阿富汗居民来说,国家是抽象的、遥远的,而部落和家庭才是具体的和最值得效忠的。
阿富汗究竟有多少民族,迄今众说纷耘。有人认为阿富汗有20多个民族,也有人认为至少有30个以上,还有人认为远不至这个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各民族又分为若干个大部族或集团,下面又分成众多的小部族或家庭世系。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各部族间相互隔绝,语言不通,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
普什图族亦称阿富汗族或巴克同族,是阿最大的民族,约占总人口的50%(美国战略预测中心数据为38%),又可分为杜兰尼普什图人和吉尔扎伊普什图人两大分支。普什图人性格倔强,组织高度发展,在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领域里占有统治地位,其传统居住地区为喀布尔省和其周围地区,以及邻近巴基斯坦的东南部边境地区;塔吉克族是阿富汗第二大民族,约占总人数的25%,也有人认为占30%,主要分布在阿东北部与塔吉克斯坦毗连处;哈扎拉族是阿富汗第三大民族,约占总人口15~20%,集中分布在阿富汗中部的巴米扬、塔加卜一带;其它较大的民族还有乌兹别克族,占6~9%,主要分布在北部马扎里沙里夫、席巴尔干、迈马纳一线;土库曼族,集中分布在北部靠近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界一带。此外还有分布于东部的努里斯坦族和西南部的俾路支族等。
阿富汗是一个传统的伊斯兰国家,居民中有98%为虔诚的穆斯林。从教派归属上看,大约有84%的居民属逊尼派,15%属什叶派,另有1%属其它教派。每一个教派又可分为许多支派或组织,如逊尼派传统主义组织、逊尼派原教旨主义组织、什叶派组织等。其中,逊尼派传统主义组织又进一步分为3个支派,逊尼派原教旨主义组织分为4个支派,什叶派组织则分为8个派别。
复杂的民族、宗教构成直接影响着阿富汗政局的稳定,阿富汗的政治军事派别也是围绕民族、宗教和地理因素而建立的。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武装,民族的内部事务由各自的首领管理。前国防部长马苏德直到2001年9月遇刺身亡之前,一直从他位于潘杰希尔谷地的基地指挥着他的塔吉克族军队。另一军事头目杜斯塔姆领导的则是以乌兹别克族士兵为主的部队。塔利班成员大多是杜兰尼普什图人。吉尔扎伊普什图人也有自己的武装。长期以来,在面对外来侵略、国破家亡之机,各派武装往往能拚弃前嫌,联合起来一直对外。一旦异族入侵被击败,各派武装立即为争夺地盘相互倾轧,导致冲突和内战频频发生,政府像走马灯似的频繁更迭,使阿富汗人民长期生活在战火和硝烟之中。
1919年阿富汗独立以后,由于受复杂的民族、部族和宗教矛盾的影响,政局长期不稳。1929年7月,右翼宗教势力联合部分部族武装进行暴动,推翻了阿鲁曼拉王朝。同年,出生于王族的纳第尔自法国回到阿富汗,击败以巴哈·沙考尔为首的部族武装,自立为王。1933年纳第尔遇刺身亡,其子查希尔继位。1963~1973年,阿政局长期动荡,10年内换过5次首相。1973年达乌德发动政变,推翻查希尔王朝。1978年,亲苏的阿富汗军官发动政变,达乌德政府被推翻。1989年苏军撤出阿富汗后,阿内战随即爆发。1992年各派武装经暂时妥协组成了以拉巴尼为首的过渡政府。两年后,塔利班武装异军突起,经过两年战斗,1996年推翻拉巴尼政府。此后,被推翻的拉巴尼和马苏德再次与其它武装派别结成“北方联盟”,与塔利班武装对抗。长期的内战给阿富汗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在美、英等国的打击下,存在了5年的塔利班政权已被推翻,在联合国主持下组成的阿富汗临时政府已接管政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阿富汗是否会因塔利班的垮台而赢来真正的和平,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