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酊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1546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心电图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心电图检查,筛选50例心电图呈ST段抬高者为对照组,50例心电图呈非ST段抬高者为观察组,对两组共100例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30%,而观察组非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月的对症处理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所恢复,观察组5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其中,2例患者仍伴有轻度憋气症状;对照组患者死亡1例,5例伴有轻度憋气。结论:心电图是临床上用于诊断心梗的最主要诊断方法之一,早诊断能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electrocardiographic diagnosis o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the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7 January 2016.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electrocardiogram was given. 50 cases of ST segment elev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50 cases of 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were observed and 100 cases were compared to two groups. Rather.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the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elev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30%,while the incidence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the non ST segment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1 months of symptomatic treatment,the symptoms and signs of the patients were recovered,and 5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well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Among them,2 patients were still accompanied by mild suffocation symptoms,and 1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5 cases with mild suffocation were found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electrocardiogra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agnostic method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Early diagnosis can grea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wor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electrocardiogram;diagnosis
心肌梗死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属急重症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大汗,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患者自觉剧烈性疼痛。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发病机制主要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冠状动脉自身内膜炎、血管痉挛,导致血流中断,局部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患者病死率高,并发症多,患者发病若症状较轻,可因病情不严重而未及时来院就诊,延误治疗,错过最佳溶栓时机,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发展。因此,及时诊断、及早救治对挽救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院前急救等医疗操作中,没有检验设备的协助诊断。因此,单纯依靠心电图作为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对心肌梗死的定性、病变部位的判断、病变因素的分类以及病情评估具有突破性作用。心电图携带方便,使用简单,具有无创、便捷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并且,典型的急性心梗死患者心电图检查可提示ST段抬高、QRS波改变等特征,对临床诊断十分重要。由于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多伴有下壁和后壁梗塞,并且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临床症状不突出,给予心电图检查,甚至缺乏特异性。因此,容易在临床上存在一定的错漏率,对疾病造成一定影响。临床多在心电图的基础上给予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冠脉造影等方法确定诊断。现对笔者所在医院入选的100例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心电图检查,观察组50例心电图呈ST段抬高,对照组50例心电图呈非ST段抬高。其中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50~75岁,平均(60.0±3.5)岁。发病时间2~30 h,平均(10.0±1.5)h。临床表现:心前区持续疼痛15例,心慌10例,头痛8例,放射性左肩疼10例,恶心、呕吐5例,心力衰竭2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51~74岁,平均(62.0±4.5)岁。发病时间1~28 h,平均(11.0±2.5)h。临床表现:心前区持续疼痛14例,心慌11例,头痛7例,放射性左肩疼11例,恶心、呕吐4例,心力衰竭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检查方法
由两位资历较深的心电图医生进行,嘱患者取平卧位,给予12导联心电图,并进行心肌肌钙蛋白、心肌酶谱检测,对病情复杂和严重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要根据病情需要及时给予抗休克、抗心衰治疗。
1.3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关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AMI的诊断标准,至少具备以下几项基础标准中的3项即可诊断[1]:患者有典型的持续性胸痛或伴随症状,如心绞痛持续时间大于30 min,出现典型的缺血性胸痛病史;QRS波在V5、V6、Ⅰ、aVL导联呈RS型;QRS波在V5、V6、Ⅰ、aVL出现病理性Q波或两个、多个相邻导联出现原发性ST-T改变,如ST段抬高被认为是诊断的可靠指标;有V1~V6导联中至少2个相邻的导联ST段抬高≥0.1 mV;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的动态改变,如: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酸激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等指标大于参考值的2倍或以上;QRS主波向上的导联ST段抬高≥0.1 mV,在V1~V3导联ST段压低≥0.1 mV,QRS主波向下的导联ST段抬高≥0.5 mV。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表现Ⅱ、Ⅲ、aVF导联还会出现的病理性改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30%,而观察组非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与预后
上述所有患者经过心电图检查均明确诊断,积极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如:口含硝酸甘油,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保持安静,保证充足的睡眠,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根据病情适当给予溶栓治疗,对于心动过缓的患者可肌肉注射阿托品,对伴有室性早搏的患者可给予利多卡因静脉给药。对于心前区疼痛明显者,可给予吗啡等镇痛药缓解疼痛症状。经过1个月的对症处理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所恢复,观察组5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其中,2例患者仍伴有轻度憋气症状;对照组患者死亡1例,5例伴有轻度憋气。两组预后比较,观察组非ST段抬高组患者的预后显著好于ST段抬高组患者。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出现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情况导致不稳定的粥样斑块溃破,出现的心肌坏死,是心血管病中的危重病症,患者起病急,发病迅速,病死率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分为典型与不典型表现,不典型症状:患者在发病初期,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顽固性呃逆,主要于迷走神经受病变处的心肌刺激有关[2]。疼痛部位多成放射性,如:左肩部、下颌、颈部或上腹部持续疼痛,不能缓解。由于位置偏离心脏,因此,人们容易忽视。而心肌梗死典型的临床表现则是严重的持续性胸骨后疼痛,口服硝酸甘油后,症状不能有效缓解,甚至并发休克、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诱发右心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疾病的轻重缓急、梗死范围与完全闭塞部位、快慢及有无侧支循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有关。因此,及早发现梗死病灶,实施有效的救治,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心电图诊断是心肌梗死治疗的必要手段,具有使用方便、无创等优点。对于心肌梗死实施心电图检查典型表现为:ST段抬高、QRS波改变,同时,也存在少数不典型的心电图改变病例现象。因此,有效识别急性心梗患者的心电图挽救大量濒死的心肌,从而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是临床诊断的重点。QRS波改变反映出严重缺血或梗死区域,一般于发病8 h后出现,心肌再灌注治疗开始后,2 h 内原抬高的ST段回降50%,高尖T波代表患者急性期,心肌再灌注治疗后12~24 h在心电图ST段抬高的导联上出现T波倒置,通过心电图监测心肌梗死中坏死Q波的变化,能有效预防心肌梗死,避免诱发心脏电生理紊乱。因此,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病死率较高。在临床诊断上为有效避免漏诊和误诊,对可疑心肌梗死者,加作后壁导联和右胸前导联,必要时采用18导联描记。若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持续性胸痛,合并出汗、呕吐、恶心等临床症状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主诉、入院表现、既往史、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等综合判断,因为对于患者病情严重,存在多发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向量容易发生中和,导致描记、捕捉不及时,或描记时间不当。因此,认真做好预后评估,对可疑的心电图反复检查,明确诊断,动态观察及对比分析,掌握心肌梗死早期心电图的细微表现,为患者提供及时治疗。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30%,而观察组非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后比较,观察组非ST段抬高组患者的预后显著好于ST段抬高组患者。
综上所述,心电图是临床用于诊断心梗的最主要诊断方法之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给予心电图常规检查,及早给予对症处理,能大大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疾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台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8(6):675-687.
[2]叶任高,陆再英.临床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83-287.
论文作者:姜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患者论文; 心电图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心肌论文; 症状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