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科学课探究技能
科学教育一旦被看作一种探究式的活动,我们的教学就会产生一些重大变化,教育关注的焦点转向学生的科学学习与素养的发展,而教学的任务则变成如何去支持推动科学探究活动进行下去。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清楚整个探究活动的各组成部分,把科学探究的培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我经历了多年从自然课到科学课的教学实践探索,下面我以《摆的研究》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经历一个个探究活动,从而磨炼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
1 学会发现问题
教学中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增强科学探究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好奇心是推动探究活动的原动力,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也驱使学生去寻求答案。例如《摆的研究》我从学生觉得新鲜、感兴趣的秋千、海盗船摆钟入手,让学生动手玩玩摆,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从平时的生活中从玩摆中发现问题:为什么相同时间里摆动次数却不一样,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问题意识顺应被激发,学生的思维很自然转入对问题的研究上来。学生提出问题后,我们应该及时地给予分析、归纳、比较、评价。选择多数学生感兴趣、有条件可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而且就提问的技巧和语言的表达给予指导。
2 学会猜想与假设
让学生敢于猜想、假设,增强科学探究的目标指向性。在动手实验之前,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假设和预测,促使学生动脑思考研究的问题。当学生提出一个假说时,他会将过去经验中相关的各种信息联系起来,解释现象为什么发生和怎样发生,并非是胡乱猜想。《摆的研究》我让孩子们猜测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摆的速度,怎样影响等。
3 学会制定计划
让学生学会制定探究计划,学会制作实验记录表和统计表,增强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其中对比实验是科学教学中的难点,因为要涉及到很多实验变量条件的识别与控制。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比实验,这不仅所有学生通过科学教育应获得的一种技能,一种思维方法,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方法。《摆的研究》的实验计划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实验计划要“正确、具体”。“正确”指的是要准确确定好对比实验中变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研究摆线的长度,要尽可能控制“摆锤的重量、摆角度的大小、摆动的时间”等不变量因素,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同变化现象是且只是由于变量的不同而产生的。而“具体”则指的是设计的方案需具有可操作性,不仅要明确列出变量和不变量,还要分析要用什么方法改变变量,如摆线的长度具体到多少厘米、摆锤多少克、摆角多少度等,实验计划中有了这些具体的内容,才能保证对比实验的可行性和严谨性。
4 学会使用工具
学会观察,学会使用工具和仪器,学会制作简易科学模型,增强科学探究的本领。我们科学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板块,让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切实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发展成长。这是科学课的主旋律,也是每一节我们思考的主要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访问、测量、收集数据和图片资料等科学探究活动。他们身临其境地获得一定数据证据、现象证据、体验证据,他们就有十足的把握谈论自己的观点。如《摆的研究》我尝试在学习内容、实验设计、材料选择等方面做了处理。如学习内容方面重点定位于“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关系。学会分析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实验设计方面原教材中采用单摆进行对比实验,存在一些弊端,我采用双摆形式,把学生完成一次对比实验时间缩短一倍,提高了效率。
5 学会处理信息
让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记录信息,形成科学研究的成果。探究之中和探究之后,让学生及时整理记录各种资料信息,这既是对探究的一种反思一种应用,也是为他们形成解释,为表达交流作好准备。我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科学活动手册,用于绘图,绘制简单表格,记录观察日记,记录研究发现,记录科技课外资料,画科学幻想画和写科技小论文。《摆的研究》教学中学生要非常严谨地做好数据的记录和整理。本课出现三次运用数据,一是让学生在玩摆后把自己组的数据公布与众,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对问题的假设。二是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要认真记录下自己小组的研究数据,根据数据,形成自己的研究结论。三是在向大家汇报交流时能向大家阐述自己证据获得的经过,依据可靠的数据来解释。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尊重数据(证据),让证据说话的科学态度。
6 学会表达与交流
学生个人或小组经历观察实验调查访问后,对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迫切希望得到肯定与认可。因此,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交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探究结果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口头、书面表达或以代表陈述等形式告诉别人,阐明自己的观点。同时,必须注意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还能批判地接受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例如我在组织学生交流摆线与摆速关系探究后,我组织学生反思交流:大家研究的结果不同,大家觉得问题出在哪里?课余你还将准备研究那些问题?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在研究时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的精神。
科学探究技能的培养是一个从问题的解决到新问题的产生的过程;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科学教师作为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逐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就像父母为孩子示范以后生活所必备的生活能力一样,起初,教师不断给予示范,给予指示,一旦学生自己表现了这些能力教师就要逐步地退出控制,让学生学会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作者单位: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学道街小学
论文作者:章晓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学生论文; 科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变量论文; 数据论文; 证据论文; 技能论文; 《教育研究》2015年8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