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书:科技创新源头活水论文

刘应书:科技创新 源头活水

LIU Yingshu: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Driving Source of Development

供稿|李伟 / LI Wei

内容导读

他在高海拔变压吸附制氧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原创性、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创造了青藏铁路15万建设大军高原病发病率最低、零死亡的世界奇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他率先研发成功和推广应用贫煤、贫瘦煤高炉喷吹成套技术,经济和环保效益显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开发了个人、医用保健制氧机、应急消防救援呼吸设备,并实现产业化,为天津“8·12”大爆炸的消防救援人员提供了呼吸救生保障;他在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下,开发了能源气体净化提纯技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控制雾霾天气的发生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他教书育人,成绩显著,多次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师德榜样。这位潜心科研、成果突出的优秀科技及教育工作者就是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应书。

“营改增”前后企业税负变化主要取决于可抵扣进项的多少。通常来说,“营改增”后企业会更倾向于增加外购行为,因此,企业总税负很可能会下降。企业总税负的下降及将外购的货物劳务与服务用于提高企业的优势项目或用于研发等方面,会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使得企业盈利能力提高。基于此,本文做出以下假设:

1978年,在科学的春天里,18岁的刘应书离开家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矿业大学,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伴随着国家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刘应书个人成长成才、发光发热。经过40年的时光雕琢,58岁的他已经功成名就:担任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气体分离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气体分离设备行业协会理事、气体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研究开发、气体分离、人工环境、新能源与环保等领域的专家。他主持和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5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国家专利55项,“国际先进”以上科技成果鉴定6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22项,制定国家标准3项,科研成果产生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200余亿元,为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多次获得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师德榜样等荣誉称号。

天路英雄

2006年7月,从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传来消息:在青藏铁路建设全线的高原生命禁区内——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海拔最高的风火山隧道施工过程中,我国成功研制和应用了高海拔变压吸附制氧供氧技术,中国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创造了无一人死亡、无一等级事故、高原病发病率最低的世界纪录。这一奇迹是由北京科技大学和中铁建二十局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创造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带头人就是北京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刘应书教授。

2010年刘应书获得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修建的青藏铁路,其中最为艰苦、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当属位于昆仑山至唐古拉山之间的风火山隧道,其垭口海拔为5010 m,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含氧量仅为内陆平原的50%,天气变化无常,温差常达50℃左右。“六月雪,七月冰,一年四季分不清”是风火山的真实写照。就是在这几乎不可能生存的“生命禁区”地带,还要进行最为艰苦的铁路施工,其艰难可想而知。

在这里要修建的“风火山隧道”全长1338 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也是青藏铁路建设的重点工程。“在5000 m高原上行走就像挑了上百斤的担子。尤其是到了晚上,由于缺氧,几乎无法合眼,睡不成一个囫囵觉。”这是在风火山施工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普遍感受。隧道施工不但粉尘多,而且大型燃料式机械装载、运输设备耗氧大,再加上局部通风效果差,因此工人施工环境中含氧量更少。

宿冰餐风抗缺氧,当代愚公胜天神,

在现网已建有EPON网络的区域内,叠加一套GPON网络。采用二级分光模式配置,按照1:32的分光比严格控制所承载用户数。在渗透率高的区域,现有分纤箱的旁侧,新建二槽分纤箱,新建配线光缆,主干上行光缆;

2001年7月,刘应书带领课题组人员,开始了高海拔变压吸附制氧的研究工作。在海拔4000 m以上的高原地区就地制氧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没有文献可供参考,更无技术可供借鉴。实地调查了解到,铁路建设单位已购置的国际先进的小制氧机在真正上山后却不能正常工作,制氧浓度只有30%左右。此时,如果按照科研程序再建立模拟高原条件的实验室,条件和时间上都是不允许的。因此,问题的解决只能靠科研工作者们在现场进行开发研制,没有其他途径可走。于是,刘应书带着课题组人员携带着自主研制的高原制氧实验装置,冒着健康可能会遭受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危险,从西宁出发,途经格尔木、纳赤台、西大滩,翻越昆仑山,跨过不冻泉,深入可可西里腹地五道梁、北麓河,直至风火山,摆开了战场。沿途,他们气喘吁吁地搬运制氧装置和各种测试设备,反复测试气压气温、氧气流量浓度以及实验设备运行参数,采集各种数据,探讨高海拔对制氧的影响,寻找高原制氧的规律。

在掌握了宝贵的高原制氧第一手技术资料后,刘应书带领由北京科技大学和中铁二十局组成的现场科技攻关组,开始了大型高原制氧机和高原隧道施工供氧的研制工作。他们夜以继日,一边进行方案论证、工程设计、设备制造以及安装调试,一边对隧道施工现场供氧状况进行反复实验,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和工作困难。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刘应书坚持工作在科研第一线,前前后后登上青藏高原及风火山20余次。

2001年11月28日,经过了2000多次实验,大型高原制氧机以及隧道掌子面弥散供氧装置和隧道氧吧车诞生了。一条特殊管道和弥散装置把氧气送到了施工掌子面,提高了局部氧浓度,相当于把海拔下降了1500 m。特制的隧道氧吧车推进了坑道,施工现场的工人随时都可以吸氧,隧道工程进度因而提高了3倍。2001年冬季,中铁二十局风火山隧道掘进项目是整个青藏铁路工程惟一不停工的项目组。全长1338 m的风火山隧道采用了两台大型制氧机,氧气从隧道的两个洞口源源不断地输送进去,大量的氧气直接弥漫在工作面上,在世界第一高的隧道中形成一个氧气浓郁的地带。一座高原医用氧站兀立在世界屋脊上,天下无双!

政府机构发挥主导作用,相关部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道路和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和整治力度。

机会总是眷顾有所准备的人。2003年,一场席卷全国的“非典”给我们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刘应书的科研带来了机遇。

铁道部原副部长孙永福院士在“中国重大工程成就论坛”上这样评价:“这一成果已在全线得到推广采用,使过去仅在急救时使用的氧气,成为高原铁路建设人员必备的劳保品,为大规模开展高原建设人员供氧提供了完整的成套经验。”

2001年刘应书(左二)在世界上首个海拔最高的制氧站前留影

2002年,刘应书的这项技术入选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的“2002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创新进展”项目。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会公布的评审结果显示,由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刘应书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参加完成的“青藏铁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刘应书在国际国内气体分离与净化领域享有崇高声誉,不仅与美国密歇根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大学和机构进行长期合作和交流,还担任《Chemsphere》《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Energy and Fuel》《Adsorption》《化工学报》等国际及国内期刊的审稿人,担任《中国气体》《低温与特气》《医用气体工程》等期刊杂志的编委。同时还兼任中国气协团体标准委员会主任、中国气体分离设备行业协会理事和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委员等社会团体工作,为气体领域科技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工业废气资源开发利用是刘应书的第二个研究方向。他的工业废气CO2减排、资源化(用CO2做塑料)课题已被先后列为广东佛山市产学研项目、广东省产学研项目以及广东省科技重大专项。

但面对着“生命禁区”的严酷,他依然高歌:

首先,通过TCAD器件仿真提取出SPAD器件的阳极电流IA和光子等效电流IS,计算出量子效率η(λ):

昼捧红日夜踩星,世界屋脊筑长虹,

刘应书教授长期从事气体分离与净化技术的研究。当他从中铁二十局了解到风火山施工工人和技术人员由于严重缺氧而夜间无法入睡导致白天食欲大减、体力不支、健康和生命安全面临极大威胁时,心情无比沉重。他深知,当年为发展青藏高原经济有数千英雄长眠在青藏公路两侧,科技发展到今天,再不能以牺牲工人的生命为代价来换取铁路的延伸。带着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刘应书接下了攻克“建立世界第一高原制氧站”难题的“战书”。

2015年,广州博物馆、广州科学馆、 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等文化设施相继正式开工。 广州重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都坐落于城市中心,既是广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提供可供文化服务的物质条件。广州博物馆、广州美术馆和广州科学馆齐聚在广州新中轴线上,广州文化馆坐落于海珠湖北侧,与园林、湖景相结合,体现了广州地方文化的特色。这四大馆在广州新中轴线上形成“3+1”格局,与海心沙、广州大剧院、广州图书馆新馆、广东博物馆、广州媒体港等文化设施一起,围绕广州塔形成“众星捧月”的优美格局。

雪域冻土路基稳,风火山中任穿行,

个人用氧的小型富氧装置研究,国内外尚处于初步阶段。制氧的方法主要有深冷法、变压吸附法、膜隔离法、水电解法和化学法。深冷法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制氧。膜隔离法目前制氧浓度不能超过50%。水电解法伴生易燃气体——氢气,不能长时间工作。化学方法制氧消耗制氧剂,不能连续供氧。因此,这些制氧方法都不能满足SARS患者个人吸氧的微型制氧要求。另辟蹊径,利用制氧新技术尽快研制原料丰富、设备简单、成本低廉的个人用氧装置在当时防治非典的严峻形势下显得非常必要和极为迫切。

古今中外数风流,惟我高原天路雄。

2002年刘应书在他发明的用于风火山隧道的氧吧车前留影

与“氧”“煤”结缘

1960年,刘应书出生于湖南农村。靠着湖南人的干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小好学的他于1978年考入中国矿业大学学习力学,1982年本科毕业后他又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导弹发射技术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冶金建筑科技大学从事教学工作。6年的教学工作丰富了他的实践经验。1991年他继续深造,来到北京科技大学热能系攻读博士研究生,接着又到冶金学院做博士后,师从高仲龙和杨天钧教授从事高炉富氧喷煤技术的研究,于是他与煤和氧结下了不解之缘。

(1)圆叶裸蒴苔 Haplomitrium mnioides(Lindb.)R.M.Schust.余夏君等(2018)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消耗在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中占70%左右。但是,我国煤炭资源从开发、加工到消费的过程大多数采用的是传统的经济模式,对煤炭的利用更是粗放型的。另一方面,炼铁主要需要焦煤,我国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焦煤却很少。研究喷煤技术和工艺,用普通煤代替焦煤,可以提高热效比,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短缺、价格昂贵的焦炭,又可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这也符合国家能源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开展高炉富氧喷媒的研究中,刘应书认识到,随着高炉喷煤量的提高,高炉所需的氧气量就要加大,他把为高炉喷煤提供专用的制氧技术和制氧设备列为自己重要的研究课题。从此,刘应书的科研创新道路再也没有离开过“煤”和“氧”这两个字。

《闲情偶寄》是清代文学家李渔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的“饮馔部”是李渔讲求饮食之道的专著,其中的许多饮食追求和现代食品的安全与健康理念非常吻合。

煤的燃烧离不开氧气,喷煤就必须添氧。所谓富氧喷煤技术,关键两个字就在“煤”和“氧”上。从1991—1996年,刘应书在杨天钧教授等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有关高炉富氧大喷吹的国家“八五”、“九五”攻关项目。1998年高炉富氧喷煤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2年,刘应书和金龙哲教授受潞安矿业集团委托,开展了高炉喷吹贫煤、贫瘦煤的研究,成功地将这种低价值的动力煤开发成为高价值高炉喷吹用煤。既为煤炭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又为高炉喷煤开辟了优质稳定的煤源。项目系列研究成果通过了山西省及行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3项,发表论文3篇,出版专著1本,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山西省及煤炭行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该研究成果已得到大面积工业推广与应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0余亿元。刘应书与他人合作的有关专著《高炉富氧喷煤技术——氧煤混合与燃烧》《贫煤、贫瘦煤高炉喷吹技术开发与应用》也相继出版。

制氧机的诞生

高炉富氧喷煤技术取得的重大成就鼓励着刘应书,也引发他更大的兴趣和进一步的思考:如何将这一技术扩大到民用产品,让其造福于民?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刘应书和他的课题组在小型变压吸附制氧、高原变压吸附制氧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小型医用保健制氧机、家用空气调节制氧机、车载小型制氧机等系列制氧设备和高原制氧成套技术。

变压吸附制氧供氧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得到了国际高原医学界和铁道部、青藏公司、青藏总指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该事迹被中央电视台、西藏电视台、人民网、光明网、各省报、香港大公报等媒体多次报道,被写进电视剧“雪域天路”、电影“青藏线”和话剧“格桑花”中,还被写入人教版小学生五年级语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中。目前,该成果已广泛应用于青藏高原兵营、哨所、宾馆、写字楼以及宿舍等场所,富氧面积达到50多万m2、受益人群达100多万人。

氧气是SARS患者医疗所必需的重要物资,让SARS患者及时呼吸足够的氧气,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据临床统计,SARS患者每人每天所需氧气多达1.5瓶。而当时为SARS患者供应氧气的方法是医院集中供氧系统供氧或者氧气瓶供氧。这两种供氧方法在SARS这种传染性极强的新型病毒感染者治疗中都存在交叉传染的严重问题。对于集中供氧系统来说,SARS患者使用过程中可以导致病毒污染供氧系统,使病毒从隔离病房蔓延至其他病房,导致可怕的灾难。对于瓶氧系统来说,氧气瓶的频繁更换和反复使用,即使在消毒的条件下,也存在病毒在更大范围和人群中传播的巨大隐患。另一方面,对于不能集中收治的患者以及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患者氧气供应也很不方便。

为了解决SARS患者安全用氧的问题,刘应书提出了微型制氧的思想,研制单独使用的个人供氧器。

丹皮酚为无色针状结晶,气味特殊,熔点49~51 ℃,稍溶于水,能随水蒸气挥发,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紫外吸收特征波长和吸光系数为274 nm(14 700)、291 nm(10 230)和316 nm(6 920)。丹皮酚的CAS号为552-41-0。

刘应书的研究工作表明,可以满足SARS患者连续供氧又具有微型化可能性能够形成个人用氧装置的方法是变压吸附制氧方法。变压吸附制氧是应用分子筛的物理吸附原理,以空气为原料,在患者身边将空气中的氧分离出来,获得高纯度医用氧气。这种制氧机,以无公害的形式产生氧气,只要有电和空气,便可源源不断地提供浓度大于90%的新鲜氧气,制氧设备与制氧过程都与病房外不发生联系,可以彻底消除SARS病毒传播的隐患。制氧机实现微型化后,可以降低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成为便携式产品,完全满足SARS患者个人以及农村家庭、隔离室、观留室等供氧不方便的地方的用氧要求。

刘应书创新性地从分子筛吸附的基本原理出发,以实现变压吸附制氧微型化为目标,开展了变压吸附制氧微型化理论研究。重点研究微型化原理流程、微型化流程中反吹气量的影响规律以及吸附器结构与产品气浓度和产量的关系等理论问题。从理论上揭示变压吸附系统微型化后的流程特征以及重要参数的影响规律,研制出了满足SARS患者要求的个人用氧设备。该研究课题成功地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资助项目。

2007年刘应书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交流变压吸附制氧技术

科技创新源头活水

科研,贵在创新;选题,重在理论联系实际。当前,基于气体分离理论与技术,刘应书教授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生命保障气氛、工业废气资源开发利用、能源气体开发。不难看出,这三方面的研究都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

在生命保障气氛方面,他着重开展的研究:一是高海拔制氧技术的完善和深化,结合各类飞行器机载制氧和高原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需要,集中研究在时空范围内动态变压吸附制氧理论和技术;二是结合建筑节能和环境增氧的需要,开展相对封闭环境制氧供氧技术研究开发,该技术已经用于九寨沟黄龙机场候机楼供氧等工程;三是封闭舱室内空气循环净化,去除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微量有害气体。目前,北京科技大学气体分离工程研究所已经成为我国惟一研究开发变压吸附制氧微型化技术的中心,形成了全国医用保健制氧机行业的技术依托地位。形成了年产300万台的产业化规模,为我国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Q系统是挪威岩土工程研究所(NGI)在1971年至1974年[3-4]提出的岩体分类及支护体系理论。自1974年以来,Q法围岩分类及支护图表经过了两次修订[5-6],最近发布于其官网的手册更新于2015年。不同于国内岩体常用的工程分类方法[7],Q系统将岩体由极好到极差划分为九个等级。

在能源气体开发方面,刘应书开展的研究:一是生物甲烷提纯。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我们知道,湖泊中的水生植物、人体排泄物、秸秆等都可以制沼,中国一年大约有900亿m3的沼气资源,沼气中约有65%的成分是甲烷,将沼气中的甲烷提纯到96%以上,即成为洁净的高品质燃料——天然气。二是低浓度瓦斯提纯。瓦斯排放在大气中产生的温室效应是CO2的7倍,但瓦斯收集起来却是很好的能源。因此,瓦斯提纯项目的研究既有环保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目前能源气体开发项目已与有关单位开展了合作,进展顺利。

国家的工程建设、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得到了保证,而刘应书的身体健康却受到了很大损害,落下了心慌胸闷、盗汗失眠的病根,讲话时间长了,就大喘气,嘴唇呈现出绛紫色,表现出心室缺氧、受损的典型病症,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

从图1至图6可以看出,环境温度在25℃的条件下,随着相对湿度的上升,不同在制品解吸湿平衡含水率呈升高趋势,且在同一温湿度条件下,不同在制品解湿平衡含水率略高于吸湿平衡含水率。

谈到多年的科研体会,刘应书说:“搞科研要选对方向,要结合国计民生中的重大问题去考虑,去选择。要有毅力,要坐得住冷板凳,只有静下心来,才能踏踏实实做一些实事,集中力量去解决一些问题。”

“要想把科研搞好,就要学会放弃很多东西。做科研的人心态一定要放平,放低。”这是刘应书挂在嘴边的话。

教书育人,行为世范

在外人看来,相对于刘应书曾经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科技大奖来说,近期他所获得的2018年北京市师德榜样奖项,也许只是一个小奖。但刘应书却格外珍惜这份荣誉。自1999年入职北京科技大学以后,作为一名教师,他以在教书育人方面获得认可而感到更加光荣。

20年来,刘应书坚持走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先后开设《创新思维及科学方法》《气体分离与环保、能源及生命安全》《工业生态学》《气体资源学》《热能工程前沿导论》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他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还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指导学生正确处理爱好与学习的关系、理想与专业的关系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受到学生的欢迎。刘应书一直按“礼、信、勤、洁”要求培养学生。“礼、信、勤、洁”是他的学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也是他对学生的一贯要求。对于这几个字,刘应书有自己独到而具体的阐述:礼——做事先做人,要讲礼貌,要懂得感恩,要亲切有礼;信——为人处事必不可少的品质,别人交待你的事情要及时回信,做科研、做学术、做人都要诚信,要守信,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勤——一周有效工作时间要超过60 h,要坐得住冷板凳,做实事,集中力量去解决问题;洁——不仅自身讲究卫生,实验台也要干净整洁,乱七八糟的环境必然产生稀里糊涂的头脑。

2007年刘应书与学生们在实验室

刘应书行为世范:他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从来不高高在上,不摆架子。学生帮他抬东西,完事之后,他总会亲自送到电梯口,挥手再见,直到电梯门关上。刘应书经常对学生说,我们常常有很多和其他师生、同事、单位的合作,要懂得珍惜和感谢这些机会,感恩别人的信任,有这样的感恩之心,才能促成一次次的长期合作,才有成功的基础。

刘应书走近学生,俯下身来,平视,鼓励、帮助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发现学生状态不好的时候,他会放下手里千头万绪的工作,抽时间来和学生谈心,亲切开导,帮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办法;他尊重学生的想法,当学生有了新的想法又患得患失的时候,他从不约束学生,而是给以支持,做坚强的后盾。

能源2015级学生王翼修完《气体分离与环保、能源及生命安全》新生研讨课后,给老师写信表示感谢:“刘老师,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您这样的大师,我们既敬畏又仰望。您对我们学生,关爱关照,既重视求知,又重视做人。感谢您平安夜给我们准备的小礼物,感谢您的教诲和陪伴。在您的身边,如沐春风!我不知道怎么表达我内心的叹服和感恩,惟有更加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王翼同学没有食言,大学四年,在节能减排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中,他都获得了好成绩,并获得国家奖学金。大学毕业时,他的学习成绩名列全年级第三,顺利获得推荐免试入学保送研究生资格。类似王翼这样,以刘老师为榜样激励自己前行的学生还有很多。

“精力充沛”这个词用来形容刘应书,可以说是相当准确,他每周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他要求学生做到的60 h。毫不夸张的说,梯队里几乎每个学生都曾在凌晨两三点收到过老师的回复邮件,有时候是关于工作的下一步安排,有时候是精雕细琢修改的论文。大到选题把控,小到标点符号的使用,一篇文章,他通常要改3~5遍才放心。在他的影响下,实验室夜晚常常灯火通明。他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激励团队人员,培养和打造了一支学风严谨、求真务实、勤奋刻苦、团结协作、战斗力强的科研与教学团队,刘应书梯队的研究生党支部多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团队人员先后多次获得三好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十佳学术之星称号、中国博士后创新计划、特聘副教授等项目和荣誉。

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之余,刘应书还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发展,刘应书在青年教师进入课题组之初便帮助他们规划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方向,在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中,结合自身的经历进行指导。他还不定期地与年轻教师开展思想交流,解决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以及生活中的各种困惑。

在科研工作中,刘应书经常就科研方向与学术问题与青年教师开展讨论与交流,协助青年教师与海外知名学者建立联系。青年教师申请课题时,刘应书对选题方向进行指导,对项目申请书进行反复修改。在他的帮助下,梯队青年教师都分别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除了开展纵向课题、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刘应书还积极引导青年教师科研工作面向社会,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把科研成果用于解决实际的生产问题。为帮助青年教师与社会需求接轨,刘应书亲自引荐他们与企业接触,签订横向课题,并帮助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遇到的沟通以及技术问题。刘应书常说,我这个年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为年轻人建平台、搭梯子,把我们手中的科研像接力棒一样传递下去。

张清元觉得,唐小芹是孤儿院里最漂亮的女孩。她比那帮小家伙要大一些,但比张清元要小。黎院长就叫她小芹子。小芹子是一个从下江逃难来的女人留在河口的。张清元第一次见到小芹子是在河口。他之所以能记住小芹子,是因为她的嘴唇上长有一颗鲜亮突起的黑痣,圆圆的。他听大人们说过,那颗痣就叫美人痣,乍一看有些刺眼,但看过之后就觉得这女孩漂亮,过目难忘。

2017年刘应书与美国工程院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杨祖保教授指导研究生

“他是我们的人生导师,是我们的榜样,更是我们的知心伙伴。”同事们和学生们的肯定,就是刘应书获得的最高荣誉,最大奖项!

结束语

智慧、聪明、精力过人……种种赞誉之词用在刘应书身上都不为过,但又不是最为贴切。他为人朴实,感情真挚,把对祖国、对人民最纯朴的爱,体现在科研的攻关、教书育人的平凡工作中,把人们常以为是固执的“秉性”变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创新和钻研精神,把一项项荣誉,一个个奖项当成人生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作为攀登科学高峰的一级级台阶,作为教书育人的一个个站点,以此为基础,永不停歇,奋力向前!

然而,即使朱棣身为帝王,迁都也有重重阻碍:北方不是产粮区,整个国家的行政中心迁过去,粮食难以供应;河道不通,许多生活用品无法运达;更有众多臣工的亲朋故旧、社会人脉都在南方,一旦北迁,半生经营付诸东流,他们又如何愿意?故而他迁都的想法一提出,就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

DOI: 10.3969/j.issn.1000-6826.2019.02.001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 100083

作者简介: 李伟(1963—),女,汉族,编审,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校报主编,E-mail:lihuhu1018@163.com。

标签:;  ;  ;  ;  ;  ;  ;  ;  ;  

刘应书:科技创新源头活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