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现三大突破(论文文献综述)
李强[1](2020)在《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影响分析》文中认为新形势下,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国外形势来看,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双向挤压,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发达国家技术输出管制加强,加大了装备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引进的难度。2020年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失序,加剧了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外部困境。从国内形势来看,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而装备制造领域具有产业关联度高、辐射性强的特征,亟需通过装备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本文以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研究主线,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界定,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以2008-2018年沪深A股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并进行测度。在对新一代发展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进行理论阐释与实证检验。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促进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为:一是创建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测度及政府与市场影响效应实证分析的完整链条,有助于夯实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的微观基础。二是构建的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不仅考虑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还考虑了装备制造企业发展面临的去全球化、疫情蔓延等新形势。三是在实证研究设计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将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聚焦于政府和市场,考察了政府补助、研发资助、基础设施、减少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化程度、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并构建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以检验影响机理,丰富了研究视角。本文研究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对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相关理论。首先,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对装备制造企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等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梳理相关理论。在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中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质量问题以及社会再生产相关论述、熊彼特经济发展和创新理论,企业发展相关理论中介绍了竞争优势理论以及企业能力理论,政府与市场作用相关理论中介绍了亚当·斯密市场机制思想、斯蒂格利茨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以及演化发展经济学中政府作用理论。其中企业发展相关理论为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政府与市场作用相关理论为将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聚焦于政府与市场方面以及具体选取哪些指标提供了参考。第二,描述了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条件,对其面临形势进行分析,并介绍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剖析其优势与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为了明晰研究思路,进一步阐释了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理论逻辑,在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时,不仅要借鉴经典理论,还应坚持新发展理念;在对新一代发展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聚焦于政府与市场两个方面,并明确了实证分析的具体指标。第三,构建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以沪深A股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测度。在把握企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经营绩效、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社会贡献、绿色发展五个一级指标的测度指标体系。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对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为实证分析部分奠定基础。第四,对政府支出、基础设施、市场化程度影响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选取2008-2018年沪深A股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3318个样本,构建模型对其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第五,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给出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包括:首先,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状况在2010年后,整体呈先降后升趋势,且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和行业差异。其次基于全样本的研究表明,政府补助与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现阶段处于U型曲线左侧,表现为抑制作用,企业要素密度在政府补助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具有调节作用,政府补助还通过影响企业研发经费投入,间接地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研发资助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且这种影响因研发资助强度、地区、企业类型和规模的差异而具有异质性,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政府研发资助还通过影响企业研发人员投入、要素密度,间接地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电信基础设施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并不显着,电信基础设施会通过提升企业要素密度以及研发投入,进而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即要素密度、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存在。市场化程度影响方面,减少政府干预、提升金融市场化程度和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有助于促进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减少政府干预、提升金融市场化程度通过影响企业自生能力以及研发经费投入,进而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而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可以通过影响企业要素密度以及研发人员投入,进而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最后,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加强创新引导激励、精准布局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殷星坛[2](2020)在《KDW公司客车出口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客车产业是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末,中国客车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国内涌现出大大小小百余家客车企业,他们产品从不愁销路,许多欧洲、日韩国家的客车企业也一度对我国大量出口高端产品,引领了中国客车技术潮流。进入新世纪,中国工业制造水平大幅提高,客车技术大力发展,客车产能已经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随着高速铁路对客车运输市场的强烈冲击,国内客车需求量趋向饱和,市场竞争加剧。中国客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企业在竞争中破产、倒闭,企业数量从高峰时一百多家跌至不足30家。客车企业要想规避国内惨烈的竞争,继续在市场中生存发展,除技术创新、产品研发、降低成本等常规战略外,还必须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品出口量无疑成为客车企业转变产品策略,确保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的新思路。KDW公司成立于1994年,专业从事大、中型客车生产销售。公司成立之初因为产品质量可靠、技术先进成为国内销量遥遥领先的客车企业。2003年公司开始开展国际业务,初期一直平稳发展,领先大部分国内竞争对手,出口销量连年上升。受大环境、国内客车同行竞争以及公司管理等多重因素影响,从2011年开始KDW公司出口竞争力优势逐渐下降,年出口量从近千台逐渐下滑,到2016年海外出口量只有200多台。在国际市场上,KDW仅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销售,而且这些市场多位于亚洲、非洲和中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同一时期,宇通客车、苏州金龙、厦门金龙、厦门金旅和中通客车等国内其他主要客车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大幅提高,他们在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市场突破,出口销量也从一、两千台逐渐上升到六、七千台甚至上万台。论文以KDW公司客车出口竞争力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以及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并基于当前KDW公司客车出口业务现状,剖析KDW公司客车出口竞争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进一步提升客车出口竞争力的策略建议和保障措施。在理论基础部分,论文对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出口竞争力等概念作了说明,介绍了产品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因素分析法和指标分析法。此外,还特别界定了客车产品竞争力的主要构成因素,包括产品技术、产品价格、售后服务和销售渠道等直接竞争力影响因素和间接竞争力的相关影响因素。在案例研究部分,论文首先对KDW公司基本情况和面对的竞争环境做了相关介绍。在KDW公司的基本情况方面,首先对KDW公司进行简要介绍并描述了KDW公司客车出口战略,然后通过与宇通客车、苏州金龙、厦门金龙、厦门金旅和中通客车等主要竞争对手在海外出口年销量和年销售额方面的比较,总结了目前KDW公司海外出口业务发展的现状。然后从KDW公司面临的宏观出口环境、主要竞争对手和公司内部环境三个方面做了出口竞争力的环境分析。其次,论文运用上述出口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结合因素分析法和指标分析法等产品竞争力评价方法,从产品竞争力的5个构成要素方面,对KDW公司和主要竞争对手的数据、图表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列举了KDW公司在技术、价格、服务、渠道和公共关系等方面存在的出口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运用竞争力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提出KDW公司应该在技术竞争力、价格竞争力、服务竞争力、渠道竞争力和间接竞争力方面应该采取的具体策略和为确保这些策略顺利实行的具体保障措施,包括企业人力资源保障、组织机构保障和出口业务风险方面的保障等。
赵玉娟[3](2019)在《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美国遭遇“337调查”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时代,高新技术产业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性产业,高新技术的竞争也逐渐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重中之重,以利于各国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话语权。中国一直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例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化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出口到美国市场的高新技术产品越来越多。美国作为科技强国,为了保护本国高新技术企业,遏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维持霸主地位,频繁对中国采取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337调查”就是其众多贸易保护手段之一,是美国限制和阻止国外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一种防御性武器,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美国“337调查”的主要被诉方。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对美国“337调查”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然后分析了美国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发起“337调查”的现状,并分别从美国和中国两个方面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美国遭遇“337调查”的原因进行研究。其次,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泊松回归模型,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美国遭遇“337调查”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从泊松回归模型最后结果来看,美中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逆差额、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在美国的专利申请量都对美国对华高新技术产品发起“337调查”影响显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对美国对华高新技术产品发起“337调查”影响不显着。最后,文章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美国遭遇“337调查”的应对策略,以维护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合法权益。
郭细根[4](2017)在《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分权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群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城市群确定为城市化主体形态,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自戈特曼大都市带学说建立以来都市圈、都市连绵区、超级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等城市群相近术语不断出现;当前从技术形态上识别与规划城市群成为研究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尤其是空间的生产角度研究城市群近年逐渐增多。论文从空间的生产与空间关系出发,运用空间多维综合TPSNF(Territory 领域、Place 地方、Scale 尺度、Network 网络、Function 功能)分析框架抽象概括出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揭示城市群多维空间内在关系,认为实体空间是极核,网络空间是通道,功能空间是结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成为城镇体系主要形态,起到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论文以区县(含市辖区)为基本单元,运用多维综合TPSNF分析框架对政府作用明显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展开实证研究,包括都市区视角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劳动功能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探讨了TPSNF框架下政府如何运用尺度重构实现城市群空间的统一。实证研究与发现:(1)在都市区视角的实体空间识别中,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定15个都市区,在此基础上识别城市群实体空间,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由核心区、扩展区、边缘区以及核心区内部的绿心组成,核心区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昌九江都市区以及环线内所有地市,扩展区为除核心区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规划地域,边缘区为除核心区和扩展区外的湘赣鄂全境。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跨省域、多中心、环状圈层特点,这与2013年湘赣鄂三省内工矿、餐饮、银行大量POI数据核密度拟合结果高度吻合。(2)在分支企业投资的网络空间联系中,运用2013年湘赣鄂经济普查数据分离出母子公司并匹配地址,构建268×268联系矩阵,从区域内、全国以及行业层面,其中行业又细分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性服务业),研究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并用Arcgis软件将其可视化。联系以省内为主独立组团,武汉、长沙、南昌核心作用显着;跨省联系稀疏且以服务业居多、制造业联系并不明显;地理邻近性、行政等级和区位交通等在投资联系中起决定作用,对区外省域在长江中游及湘赣鄂投资作用更加突出,湖南与珠三角、江西与长三角、武汉与京津冀联系最为紧密。(3)在劳动空间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中,通过城市(地市、省会)、开发区(国家级、省级以及新区新城)以及产业企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500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不同尺度、不同主体展开分析;空间成本作用下开发区、产业、企业显着集聚、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利用空间成本差异时功能定位存在竞争,关键在于形成合理化分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4)在城市群治理与协调发展中,立足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认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累积叠加以及政府差异化政策的推行。272区县1999-2015年人均GDP的Theil指数2010年后逐渐变小表明城市群战略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空间Markov转移概率表明区域发展马太效应的存在。TPSNF框架下包括柔性区域规划以及刚性行政区划在内的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的工具手段;网络化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间合作、非政府组织培育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有效推动了城市群空间的统一。
耿振[5](2017)在《山东省外贸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分析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与推进,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频繁,国际间实物形式和非实物形式的贸易实现了快速发展,交流渠道也得到了拓宽。关于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研究一直是国际贸易学和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焦点。山东省作为东部沿海省份,依托空间地理优势和省内产业发展,其贸易规模逐年扩大,贸易结构逐渐实现优化。产业结构上山东省逐渐由现有“二三一”向“三二一”逐渐转变,并且随着产业开放度的提高,对外贸易和产业的联系日益密切。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文献挖掘,针对国内外学者对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和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和整理。随后本文总结了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之间相互影响的途径。在针对山东省近年来产业数据和贸易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之后,本文将山东省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进行合理分类,针对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和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动趋势进行初步相关性分析。随后构建山东省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指标,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构建VAR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动态角度分析山东省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相互影响作用情况,并得出山东省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情况,进口商品结构可以对本省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正向冲击,而本省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进口商品结构产生负向冲击。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两个角度分析影响山东省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主要原因。在外部需求方面,本文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界限对山东省对外贸易数据进行分段讨论,分析山东省分类出口贸易商品的数量和比重变化。随后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山东省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以经济危机为界限前后关联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山东省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联性得到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商品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度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在内部需求方面,本文将本省的产业结构分类进一步进行细化,引用邓氏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本山东省内部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山东省消费结构的调整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山东省消费结构得到一定改善,但是整体层次较低,这阻碍了山东省由外需主导型向内需驱动型贸易结构的调整。根据以上实证结论和山东本省实际情况,本文最后将从贸易结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三个角度为山东省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罗文华[6](2016)在《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三十年来,中国医药产业飞速发展,由过去的缺医少药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制药基地,基本满足了中国国内市场的药品需求。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医药产品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而且大量占据中国医药的高端市场。相对于欧、美、日等国而言,中国医药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十分突出,医药产业结构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优化医药产业结构是实现中国医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本论文首先分析了全球医药产业发展状况,揭示了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结构窘境,全面梳理了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对中国医药产业结构及优化路径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理论探讨和界定,接着从投入要素角度充分论述了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动力机制,结合中国医药产业实际,构建了中国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的医药产业结构状况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然后结合专家访谈和文献研究,构建了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通过分层分类大量的问卷调研,对影响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并提炼出影响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最后在对美、英、日、印等典型国家的医药产业发展历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目标,构建具体优化路径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结论是现阶段中国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良好,中国医药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正在由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但与此同时,中国医药产业结构在满足用药需求、资源投入、市场有序度、新药研发、科研投入以及市场集中度等方面都有待提升,其中需求拉动的供需平衡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键,良好的医药管理及政策可以促进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技术改进有利于促进医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医药产业政策和新医改制度是影响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因素,政产学研协同可以在医药产业结构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应该根据大道定理以满足国内用药需求和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同时考虑资源禀赋和环境约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立足于中国国内医药市场,又积极融入全球医药创新的大环境,对接和融合全球价值链和中国国内价值链,大力推进医药技术创新、改革医药政策和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走自主型的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路径。本论文的创新点,一是按照中国医药产业结构的突出问题-结构评价-影响因素分析-目标确定-路径构建-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形成了一个严格的逻辑整体,实现了对我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系统性研究,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二是将医药产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突破了以往研究局限某一个子行业或子产业的情况,不仅研究医药产业整体状况,而且对医药产业结构内部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针对性分析;三是充分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重视实证研究,利用统计分析、实证调研、因子分析、层次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医药产业结构的现状、优化度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对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机制和国外医药产业发展历程及结构演变特征进行定性分析,并将这两种方法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的构建,使得对策建议更加科学合理。
王启洋[7](2015)在《以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机制及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外贸易发展失衡是我国近年来贸易摩擦频发、外汇规模持续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对外贸易失衡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利于外汇储备管理和国内货币政策效果发挥、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实现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正不断形成。在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对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强。国际经验表明,对外直接投资能够缓解投资母国对外贸易失衡的问题。在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对外贸易失衡现状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多个角度揭示了对外直接投资母国贸易效应传导机制,并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结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以及国际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梳理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理论和实证研究显示,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替代、互补以及互动三种关系。第二,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失衡现状。从规模,区域分布、产业分布、主体分布以及投资方式五个方面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贸易顺差的规模、来源、对象三方面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失衡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及危害。第三,揭示对外直接投资母国贸易效应传导机制。从投资母国的角度出发,对对外直接投资母国贸易效应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不同层面进行研究,揭示其传导机制。第四,实证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贸易效应。对我国总体对外直接投资、对不同区域直接投资以及不同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第五,分析不同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及其对母国贸易的影响。结合文献,对日本、美国、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进行划分,研究各国不同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贸易的影响,以及政府所采取的措施。第六,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以及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国际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联合国以及商务部发布的报告,对我国对外贸易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环境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第七,提出政策建议。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8](2012)在《关于印发《东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东府办[2012]146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办理。东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一、规划背景与意义(一)背景:当前,国家和地区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竞争。高技术产业的发达程度,是决定一国或地区相对于他国或地区能否享有生产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以及能否取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力量。当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特别是
冯德祥[9](2012)在《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冲突协调的实证研究 ——以山东日照为例》文中认为人类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和科技进步的同时,付出了人口过度膨胀、陆地资源日渐枯竭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沉重代价。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加快调整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同时,也努力为扩大经济发展空间,寻求新的资源替代源泉,而地球上只有海洋才可能为人类提供新世纪所需要的一切。发展海洋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点,不论是发展空间,资源和地域安全上都十分重要。我国在海洋上拥有巨大的战略利益,当前我国安全的主要威胁也来自海上。必须高度重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发展权益。“蓝色经济”是开发、利用、保护海洋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各类社会生产活动的总和,是以海洋经济为主体,以海陆统筹发展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型经济形态,具有开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日照市成为山东半岛的蓝色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蓝色海洋经济,以日照市为代表,研究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冲突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运用生态经济学、城市生态学、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系统研究了日照市城市现状、发展规划和循环经济市建设实施方案。在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协调发展度模型函数定量分析日照市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日照市目前属于优质协调环境滞后类型并发展趋势良好。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在充分研究分析了日照市的产业结构和重点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日照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为东部沿海中等城市的战略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文章创新思路首次从国家发展蓝色海洋经济的战略高度,探讨了我国沿海地区快速城市化的经济发展必须走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创新方法采用最优化理论与算法进一步优化了协调发展度计算模型,对日照市现状进行了协调发展定量评估和分析,为沿海中等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定量评判参考;在日照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创新应用从低碳经济,碳足迹和水足迹角度,对部分重点产业的发展和邻省相应产业的布局提出具体方案和建议,对日照及周边城市的发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全文共分为十个部分:第一章提出了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介绍了国家发展蓝色海洋经济的战略决策,日照市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重要关键部分,提出了实证研究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第三、四、五章介绍了日照市城市现状、城市发展规划及生态产业规划状况,对城市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环境条件、蓝色经济区空间布局和功能以及生态产业结构布局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第六、七章分析了日照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总体设计思路。第八章收集日照市近几年的经济、环境数据,用协调发展定量评估方法定量分析了日照市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发现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第九章针对上述问题与分析,对日照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容量、排污总量、能量使用权交易、重点产业规模控制以及与周边省市协调发展和低碳经济等进行了实质性的探讨。第十章结论和建议,归纳总结了论文的结论、建议、不足之处以及今后努力方向。
韩笑妍[10](2012)在《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经济一体化继续推进,带动了商品与资本、技术、信息和服务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程度日益加深。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最为显着的表现形式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正方兴未艾。而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促进了要素自由流动和区域大市场的形成,无论国际间还是国内区域合作,都是以分工利益和专业化利益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在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产业对接。产业对接其实是区域间产业竞争与合作的结果,如何进行产业对接对于我国欠发达地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区域经济合作中“产业对接”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国内呼声较高的有:泛珠三角其他地区与珠三角产业对接、京津唐产业对接等;闽台产业对接、粤港产业对接等;国际间比较热的对接有:中国沿边省份与东盟产业对接、山东半岛与日韩产业对接等。就现实情况看,相对落后的地区是产业对接的发动者和支持者,发达地区对产业对接有所呼应,但实际行动并不积极,也没有具体抓手。可以说,产业对接的规模和效率并没有理论预计的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及各种壁垒的存在都是产业对接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同处华北,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具有悠久的合作历史。随着内蒙古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与国内外经贸合作频繁,尤其是与环渤海五省市在对口支援、能源工业、商贸和社会事业方而的合作更加密切。但从繁体上看,这种产业合作主要停留在能源、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层面上,还处于产业对接的初级阶段,缺少统一分工和协调机制。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关系主要是选择合适的产业分工模式,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合力。如何优化区域内部的资源配置,使之形成区域竞争力,实现双方的共赢,是环渤海五省市和内蒙古而对的重要问题。“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京津冀、辽中南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也对内蒙古重点开发区做了明确规定。困家规划的出台为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的产业对接提供了巨大市场潜力和题材。内蒙古与环渤海五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的多层次性使得两区域今后存在着广阔的产业合作空间。本文从产:业对接的视角,探讨如何发挥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要素合理组合的基础上,加强产业合作,沿着观察-实证-分析-判断的研究路线,借助于区位熵等计量方法,分析出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对接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双方产业对接的对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本文注重提出产业对接既要符合自身利益,保障自身产业对接中利益最大化,也要建立符合对接方的利益的合作机制,保障对接方在产业对接中的利益,达到双赢的局面,降低合作的风险与交易费用,提高合作各方的投资回报率和合作项目的成功率。避免陷入围绕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来论述。论文主要内容为:导论:本部分为全文的总括性章节。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特别是论述了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内蒙古如何与相对发达的环渤海地区产业对接的重要价值。接下来做了系统的文献综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进行了布局。第一章:产业对接的相关理论概述。主要对产业对接、产业转移、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产业对接与区域间相互作用等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并对产业对接概念进行界定,提炼出与本文具体研究对象有重叠和可运用的相关理论及规律,并探讨其在内蒙古与环渤海产业对接下应用的可行性。第二章:主要论述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通过对内蒙古经济和环渤海地区在历史上的经贸往来及合作基础进行深入的挖掘,并结合当前两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各自的优势,探讨了产业对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通过对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产业对接的现状和问题的剖析,从供求层面、政策层面和企业成长层面,对双方产业对接的潜力进行挖掘和论证。第四章:重点阐述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原则和内容。通过修正后的区位熵方法确定产业对接的内容,其对接内容包括:工业对接、农牧业对接和第三产业对接。在确定了对接的内容后,就工业、农牧业和服务业对接的重点领域和方式进行详尽的剖析和阐述,提出可操作性的路径参考。第五章: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政策建议,在前儿章研究基础上,结合中东欧国家融入欧盟经济圈的实践,提出加快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现三大突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现三大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高质量发展内涵研究 |
1.3.2 高质量发展测度与评价研究 |
1.3.3 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4 装备制造产业及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框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装备制造企业的概念界定 |
2.1.2 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概念界定 |
2.2 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关论述 |
2.2.2 熊彼特经济发展和创新理论 |
2.3 企业发展相关理论 |
2.3.1 竞争优势理论 |
2.3.2 企业能力理论 |
2.4 政府与市场作用相关理论 |
2.4.1 亚当·斯密市场机制思想 |
2.4.2 斯蒂格利茨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
2.4.3 演化发展经济学中政府作用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条件和理论逻辑 |
3.1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条件 |
3.1.1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
3.1.2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现状 |
3.1.3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优势 |
3.1.4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不足 |
3.2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理论逻辑 |
3.2.1 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 |
3.2.2 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逻辑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
4.1 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形成机理 |
4.1.1 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形成机理 |
4.2 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设定 |
4.3 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的企业高质量发展测度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测度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府支出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
5.1 政府补助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
5.1.1 政府补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
5.1.2 政府补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3 政府补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5.1.4 基于企业要素密度调节效应的实证检验 |
5.1.5 基于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
5.2 研发资助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
5.2.1 研发资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
5.2.2 研发资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3 研发资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5.2.4 基于企业研发投入和要素密度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础设施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
6.1 基础设施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
6.2 基础设施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 基础设施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6.3.1 区域异质性分析 |
6.3.2 技术创新能力异质性分析 |
6.4 基础设施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机理的实证检验 |
6.4.1 基于企业要素密度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
6.4.2 基于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
6.4.3 基于企业研发人员投入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市场化程度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
7.1 市场化程度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理论分析 |
7.2 减少政府干预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
7.2.1 减少政府干预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
7.2.2 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7.2.3 基于企业自生能力和研发经费投入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
7.3 金融市场化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
7.3.1 金融市场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
7.3.2 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7.3.3 基于企业自生能力和研发经费投入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
7.4 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
7.4.1 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
7.4.2 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7.4.3 基于企业研发人员投入和要素密度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加强创新引导激励 |
8.2.2 精准布局基础设施 |
8.2.3 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2)KDW公司客车出口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
2.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
3.文献评价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竞争力概念 |
(二)产品竞争力评价方法 |
1.因素分析法 |
2.指标分析法 |
(三)客车出口竞争力的构成因素 |
1.产品技术 |
2.产品价格 |
3.售后服务 |
4.销售渠道 |
5.间接因素 |
二、KDW公司客车出口战略及业务现状 |
(一)KDW公司概况 |
(二)KDW公司客车出口战略背景与决策 |
(三)KDW公司客车出口业务发展现状 |
三、KDW公司客车出口竞争力评价及原因分析 |
(一)KDW公司客车出口面临的竞争环境 |
1.KDW公司客车出口PEST分析 |
2.KDW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KDW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二)KDW公司客车出口竞争力评价:因素及指标对比 |
1.技术竞争力评价 |
2.价格竞争力评价 |
3.服务竞争力评价 |
4.渠道竞争力评价 |
5.间接竞争力评价 |
(三)KDW公司客车出口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1.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不足 |
2.产品成本控制不善 |
3.售后服务不完善 |
4.渠道管控能力有待提高 |
5.公共关系维护和融资能力不高 |
四、提升KDW公司客车出口竞争力的策略 |
(一)技术竞争力提升策略 |
(二)价格竞争力提升策略 |
(三)服务竞争力提升策略 |
(四)渠道竞争力提升策略 |
(五)间接竞争力提升策略 |
五、提升KDW公司客车出口竞争力的保障措施 |
(一)人力资源保障 |
(二)组织机构保障 |
(三)出口业务风险管理保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美国遭遇“337调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从法律角度对“337调查”的研究 |
1.2.2 从非法律角度对“337调查”的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技术路线、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高新技术产品的界定 |
2.1.2 美国“337调查”简介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2.2 自由贸易理论 |
2.2.3 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
第三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遭遇“337调查”的现状与原因 |
3.1 现状分析 |
3.1.1 高新技术企业仍是“337调查”的主要对象 |
3.1.2 专利侵权仍是“337调查”的最主要诉由 |
3.1.3 “专利流氓”日渐侵扰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3.1.4 美国首次对机器人产品发起“337调查” |
3.2 原因分析 |
3.2.1 美中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逆差增大 |
3.2.2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低 |
3.2.3 美国竭力阻遏《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 |
第四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遭遇“337调查”动因实证分析 |
4.1 变量选取及理论假设 |
4.1.1 变量选取 |
4.1.2 理论假设 |
4.2 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
4.2.1 计量模型设定 |
4.2.2 数据说明 |
4.3 泊松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
第五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遭遇“337调查”的应对策略 |
5.1 政府层面的对策 |
5.1.1 增进中美两国战略互信 |
5.1.2 完善知识产权战略制度 |
5.2 行业层面的对策 |
5.2.1 有效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 |
5.2.2 积极发挥律师协会的作用 |
5.3 企业层面的对策 |
5.3.1 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
5.3.2 不断增强企业应诉积极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技术路线 |
1.2.2 研究内容框架 |
1.2.3 研究数据方法 |
1.3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市群研究综述与进展 |
2.1 城市群的涌现 |
2.1.1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 |
2.1.2 城市群涌现的原因 |
2.2 城市群研究脉络与相近概念辨析 |
2.2.1 城市群研究脉络 |
2.2.2 相近概念的辨析 |
2.3 当前城市群研究主要内容与热点 |
2.3.1 当前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
2.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进展 |
2.4 存在的不足与新的方向 |
第三章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TPSNF分析框架 |
3.1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
3.1.1 空间与空间的生产 |
3.1.2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
3.2 城市群TPSNF分析框架与多维空间建构 |
3.2.1 传统区域研究的多维线性分析 |
3.2.2 区域空间关系TPSN多维综合 |
3.2.3 TPSNF框架下城市群多维空间建构与抽象 |
3.3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与统一 |
3.3.1 动力源自城市群增长极功能发挥 |
3.3.2 尺度重构是空间统一的工具手段 |
3.3.3 网络成为空间统一的路径通道 |
3.4 小结 |
第四章 都市区视角下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自然地理环境 |
4.1.2 社会经济发展 |
4.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 |
4.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及内在关系 |
4.2.1 城市实体地域人口的统计 |
4.2.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分布 |
4.2.3 都市区是城市群产生基础 |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范围与结构特征 |
4.3.1 15个都市区界定及其空间集聚分布 |
4.3.2 城市群跨省、多中心、圈层化特征 |
4.3.3 实体空间高度吻合POI数据的拟合 |
4.4 小结 |
第五章 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 |
5.1 城市群网络空间与企业投资 |
5.1.1 网络社会崛起与城市群网络空间 |
5.1.2 企业投资联系与企业网络构建 |
5.1.3 分支企业投资联系数据处理与方法 |
5.2 城市群多尺度分行业的分支企业投资联系 |
5.2.1 城市群区域内省域组团化显着 |
5.2.2 城市群与全国省域差异化联系 |
5.2.3 行业总体与细分的多样化网络 |
5.3 城市群网络空间结节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5.3.1 网络空间结节性呈核心边缘格局 |
5.3.2 影响企业投资结节性的原因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劳动空间分工下城市群功能空间分析 |
6.1 劳动空间分工与城市功能定位 |
6.1.1 劳动空间分工 |
6.1.2 城市差异化功能定位 |
6.1.3 省会核心增长极功能 |
6.2 开发区劳动空间分工 |
6.2.1 开发区的区内集聚分布 |
6.2.2 空间成本主导产业发展 |
6.2.3 开发区合作与转型发展 |
6.3 地方化特色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
6.3.1 产业集群要素类型的梯度发展 |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
6.3.3 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 |
6.4 小结 |
第七章 TPSNF框架下城市群空间治理与协调发展 |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不平等及其原因 |
7.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 |
7.1.2 自然、历史、经济差异累积叠加是内在动力 |
7.1.3 政府差异化政策制订实施成为强大外部推力 |
7.2 TPSNF框架下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
7.2.1 尺度重构是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
7.2.2 柔性空间规划政策的引导塑造 |
7.2.3 刚性行政区划调整成制度保障 |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策略 |
7.3.1 政府合作网络平台搭建 |
7.3.2 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培育 |
7.3.3 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优化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实体空间跨省、多中心、圈层化显着 |
8.1.2 网络空间省域组团与差异化外部联系 |
8.1.3 功能空间成本差异产生要素空间集聚 |
8.1.4 尺度重构促进城市群多维空间的统一 |
8.2 政策建议 |
8.2.1 利用城市群的集聚扩散、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 |
8.2.2 加强跨省社会经济联系、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
8.2.3 发挥各级政府积极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山东省外贸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 |
第五节 本文不足 |
第二章 对外贸易及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贸易结构分类 |
二、产业结构分类 |
第二节 相关文献及理论回顾 |
一、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二、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三、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 |
四、小结 |
第三节 对外贸易结构相关理论 |
一、传统贸易理论视角下的贸易结构理论 |
二、现代贸易理论视角下的贸易结构理论 |
第四节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
一、产业分类方法 |
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第五节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作用途径 |
一、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路径 |
二、产业结构变化对于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路径 |
第三章 山东省对外贸易及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山东省外贸商品结构发展进程与特点 |
一、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进程 |
二、山东省对外贸易进口商品结构变化 |
三、山东省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
四、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特点 |
第二节 山东省外贸商品结构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一、出口商品集中于低技术附加值端 |
二、高新技术产品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较弱 |
第三节 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进程与特点 |
一、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进程 |
二、山东省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演进 |
三、山东省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演进 |
四、山东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进 |
五、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特点 |
第四节 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一、第一产业存在的问题 |
二、第二产业存在的问题 |
三、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关于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外贸商品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实证分析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关于产业结构与贸易商品结构相关性的分析 |
一、产业结构与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相关性分析 |
二、产业结构与进口贸易商品结构相关性分析 |
第三节 实证分析数据指标 |
一、产业结构数据指标 |
二、出口商品数据指标 |
三、进口商品数据指标 |
第四节 关于产业结构与出口商品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EG两步法协整检验 |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
四、VAR模型构建 |
五、脉冲响应分析 |
第五节 关于产业结构与进口商品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EG两步法协整检验 |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
四、VAR模型的确立 |
五、脉冲响应分析 |
第六节 实证分析总结 |
第五章 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变动深层原因 |
第一节 外需和内需现状 |
一、内部需求现状 |
二、外部需求现状 |
第二节 国外需求对于山东省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
一、经济危机前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出口贸易结构灰色关联度分析 |
二、经济危机后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出口贸易结构灰色关联度分析 |
三、灰色关联度比较分析 |
第五节 省内需求对于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影响 |
一、模型与指标的选取 |
二、实证分析过程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外需与内需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
一、外需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
二、内需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五节 外需与内需对于贸易结构的影响分析 |
一、外需对于贸易结构的影响分析 |
二、内需对于贸易结构的影响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分析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贸易结构调整角度政策建议 |
二、产业结构调整角度政策建议 |
三、需求结构调整角度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6)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全球医药产业状况与发展趋势 |
1.1.2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
1.1.3 中国医药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
1.1.4 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中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产业结构 |
1.3.2 医药产业结构 |
1.3.3 优化路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第二章 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 |
2.1 基础理论 |
2.1.1 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
2.1.2 库兹涅茨法则 |
2.1.3 霍夫曼系数 |
2.1.4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
2.1.5 罗斯托六阶段理论 |
2.1.6 大道定理 |
2.2 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概念、内涵 |
2.2.1 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内涵 |
2.2.2 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内涵 |
2.3 医药产业结构的评价研究 |
2.3.1 医药产业结构的定性评价 |
2.3.2 医药产业结构的定量评价 |
2.4 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1 特定区域医药产业影响因素的研究 |
2.4.2 特定因素对医药产业结构的影响 |
2.5 医药产业结构的优化路径和转型升级 |
2.5.1 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选择 |
2.5.2 医药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
2.6 小结 |
2.6.1 研究内涵层面 |
2.6.2 研究方法层面 |
2.6.3 研究内容层面 |
第三章 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机制 |
3.1 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动力机制 |
3.1.1 需求结构对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 |
3.1.2 贸易结构对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 |
3.1.3 生态经济对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 |
3.2 医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动力机制 |
3.2.1 外商投资导致的技术改进 |
3.2.2 自主创新导致的技术改进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评价 |
4.1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具备的条件 |
4.1.1 医药经济不断发展 |
4.1.2 医药人才不断涌现 |
4.1.3 医药产业政策制度环境不断完善 |
4.1.4 医药产业的集中度日益提高 |
4.2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2.2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评价结果 |
4.3.1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 |
4.3.2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高级化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分析 |
5.1 问卷调研及数据处理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1.3 数据有效性检验 |
5.2 因子分析过程 |
5.2.1 总方差分析 |
5.2.2 指标修正 |
5.2.3 指标加权 |
5.3 结果及结论 |
5.3.1 结果 |
5.3.2 结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国外典型国家医药产业发展历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 |
6.1 美国医药产业发展历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 |
6.1.1 美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历程及产业结构特点 |
6.1.2 美国医药产业结构演进对中国的启示 |
6.2 日本医药产业发展历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 |
6.2.1 日本医药产业发展的历程及产业结构特点 |
6.2.2 日本医药产业结构演进对中国的启示 |
6.3 印度医药产业发展历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 |
6.3.1 印度医药产业发展的历程及产业结构特点 |
6.3.2 印度医药产业结构演进对中国的启示 |
6.4 英国医药产业发展历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 |
6.4.1 英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历程及产业结构特点 |
6.4.2 英国医药产业结构演进对中国的启示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的优化目标、路径选择与对策 |
7.1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目标 |
7.1.1 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 |
7.1.2 提升医药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
7.1.3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医药产业生产效率 |
7.1.4 环境保护 |
7.2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 |
7.2.1 外向型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
7.2.2 内向型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
7.3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
7.3.1 医药产业政策角度 |
7.3.2 药品法规监管角度 |
7.3.3 医药制度改革角度 |
7.3.4 企业自身角度 |
7.3.5 社会因素角度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全文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全文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图目录 |
附件二 表目录 |
附件三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调研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目录 |
致谢 |
《中国新药杂志》期刊论文录用证明书 |
附件 |
学位论文自愿预先检测申请表 |
(7)以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机制及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框架 |
1.2.2 技术路线 |
1.3 主要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理论研究 |
2.1.1 替代关系理论 |
2.1.2 互补关系理论 |
2.1.3 互动关系理论 |
2.2 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
2.2.1 国外实证研究 |
2.2.2 国内实证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失衡现状 |
3.1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 |
3.1.1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
3.1.2 对外直接投资分布 |
3.1.3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
3.2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政府宏观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2 企业微观治理存在的问题 |
3.3 我国对外贸易失衡现状 |
3.3.1 贸易顺差规模逐年扩大 |
3.3.2 加工贸易是贸易顺差主要来源 |
3.3.3 发达国家是贸易顺差主要对象 |
3.4 我国对外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
3.4.1 对外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 |
3.4.2 对外贸易失衡的危害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外直接投资母国贸易效应传导机制分析 |
4.1 微观层面传导机制分析 |
4.1.1 跨国公司多国市场战略阶段 |
4.1.2 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战略阶段 |
4.2 中观层面传导机制分系 |
4.2.1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调整正效应及其贸易传导机制 |
4.2.2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调整负效应及其贸易传导机制 |
4.3 宏观层面传导机制分析 |
4.3.1 不同经济环境下对外直接投资母国贸易效应 |
4.3.2 不同类型国家间对外直接投资母国贸易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计量分析 |
5.1 总体贸易效应 |
5.1.1 模型及数据 |
5.1.2 实证分析 |
5.1.3 结果讨论 |
5.2 区域贸易效应 |
5.2.1 模型及数据 |
5.2.2 实证分析 |
5.2.3 结果讨论 |
5.3 行业贸易效应 |
5.3.1 模型及数据 |
5.3.2 实证分析 |
5.3.3 结果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经验 |
6.1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经验 |
6.1.1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 |
6.1.2 对外直接投资母国贸易效应 |
6.1.3 政府作用 |
6.2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经验 |
6.2.1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 |
6.2.2 对外直接投资母国贸易效应 |
6.2.3 政府作用 |
6.3 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经验 |
6.3.1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 |
6.3.2 对外直接投资母国贸易效应 |
6.3.3 政府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环境现状与发展形势 |
7.1 国际经济贸易及投资的现状与发展形势 |
7.1.1 世界经济现状与发展形势 |
7.1.2 世界贸易现状与发展形势 |
7.1.3 世界跨国投资现状与发展形势 |
7.2 我国对外贸易国际环境现状与发展形势 |
7.2.1 对外贸易国际环境现状 |
7.2.2 对外贸易国际环境发展形势 |
7.3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环境现状与发展形势 |
7.3.1 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环境现状 |
7.3.2 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环境发展形势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政策建议与展望 |
8.1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 |
8.1.1 促进产能过剩制造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 |
8.1.2 推动处于衰退期制造业产业对外直接投资 |
8.1.3 培育并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对外直接投资 |
8.1.4 增加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 |
8.2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
8.2.1 加速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 |
8.2.2 强化对自然资源禀赋充裕地区直接投资 |
8.2.3 增加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 |
8.3 对外直接投资主体选择 |
8.3.1 加快培育一批大型跨国公司 |
8.3.2 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
8.4 完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体系 |
8.4.1 制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战略规划 |
8.4.2 构建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 |
8.4.3 调整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系 |
8.4.4 完善对外直接投资金融体系 |
8.4.5 完善对外直接投资服务体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着作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9)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冲突协调的实证研究 ——以山东日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相关因子研究 |
1.3.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的现状 |
1.4.3 理论与应用研究展望 |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对象和研究样本的选取 |
1.5.4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发展蓝色海洋经济是我国战略决策 |
2.1 当今世界海洋发展的基本态势 |
2.1.1 人类对海洋价值的认识过程 |
2.1.2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
2.2 现代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建立及走向 |
2.2.1 海洋权益的国际争端日益加剧 |
2.2.2 全球海洋科技发展呈加速趋势 |
2.2.3 海洋科技革命的新动向、新趋势 |
2.2.4 全球产业向沿海转移的加快趋势 |
2.2.5 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
2.3 我国海洋发展的新形势与面临的新挑战 |
2.3.1 我国海洋发展的新态势 |
2.3.2 沿海地区海洋开发方兴未艾 |
2.3.3 海洋开发与保护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
2.4 开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必要性 |
2.4.1 开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作用 |
2.4.2 开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
2.4.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内涵和战略功能定位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日照市现状分析 |
3.1 自然环境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水文与水资源 |
3.1.4 气候资源 |
3.1.5 土壤类型 |
3.1.6 植被分布 |
3.1.7 海洋与海岸带 |
3.2 资源条件 |
3.2.1 土地资源 |
3.2.2 水资源 |
3.2.3 森林和生物资源 |
3.2.4 海洋资源 |
3.2.5 湿地资源 |
3.2.6 能源资源 |
3.2.7 矿产资源 |
3.2.8 旅游资源 |
3.2.9 历史文化资源 |
3.3 行政区划 |
3.4 产业发展概况 |
3.5 产业空间布局 |
3.6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7 中国沿海新一轮开放开发简述 |
3.8 “开”字形中国国土开发新格局 |
3.9 “三主六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框架 |
3.10 “海上山东”战略实施 |
3.11 “一体两翼”与鲁南发展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日照市发展规划简介 |
4.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
4.2 日照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
4.2.1 规划的战略定位和空间布局 |
4.2.2 主要蓝色产业发展数据 |
4.2.3 存在问题及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生态产业发展规划 |
5.1 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
5.1.1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5.1.2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
5.1.3 第二产业(工业)结构调整规划 |
5.1.4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
5.2 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
5.2.1 生态农业的循环链接模式 |
5.2.2 畜牧业——种植业型生态农业模式 |
5.2.3 林果-桑蚕-畜牧联合发展型生态农业模式 |
5.2.4 畜牧业-蔬菜大棚型生态农业模式 |
5.2.5 水产养殖业循环模式 |
5.2.6 城郊型生态农业模式 |
5.3 生态工业发展规划 |
5.3.1 重点发展领域 |
5.3.2 循环链接模式 |
5.4 生态服务业发展规划 |
5.4.1 生态旅游 |
5.4.2 现代物流 |
5.4.3 会展经济 |
5.4.4 科技教育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日照市循环经济建设的必要性 |
6.1 海岸生态特点 |
6.2 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冲突分析 |
6.3 协调冲突的思路和途径—循环经济 |
6.4 日照市环境质量状况 |
6.4.1 水环境状况 |
6.4.2 环境空气状况 |
6.4.3 环境噪声状况 |
6.4.4 固体废物状况 |
6.5 循环经济市建设的优势条件 |
6.5.1 显着的区位优势,便利的港路交通 |
6.5.2 辽阔的经济腹地,较大的发展空间 |
6.5.3 独特的气候条件,典型的生物资源 |
6.5.4 优越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 |
6.5.5 优美的生态环境,朴素的环境意识 |
6.5.6 扎实的产业基础,良好的发展潜力 |
6.5.7 快速的城市发展,卓越的投资环境 |
6.6 循环经济建设的制约因素 |
6.6.1 区位优势受钳制,交运体系不健全 |
6.6.2 腹地城市欠发达,区域竞争压力大 |
6.6.3 产业结构待优化,骨干辐射带动弱 |
6.6.4 要素资源不充足,资源保证程度低 |
6.6.5 治污设施不齐备,局部环境压力大 |
6.6.6 城市化水平较低,保障体系不完善 |
第7章 日照市循环经济总体设计思路 |
7.1 设计原理 |
7.2 战略定位 |
7.3 循环经济市建设框架 |
7.3.1 结构框架 |
7.3.2 空间框架 |
7.3.3 时间框架 |
7.4 一、二、三产业循环方案 |
参考文献 |
第8章 协调发展定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
8.1 协调度 |
8.1.1 协调度的定义 |
8.1.2 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 |
8.2 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8.3 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 |
8.3.1 指标数值标准化 |
8.3.2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函数 |
8.3.3 确定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 |
8.3.4 确定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 |
8.3.5 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类型及判断标准 |
8.4 日照市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 |
8.4.1 指标的选取 |
8.4.2 指标的指数计算 |
8.4.3 指标的权重计算 |
8.4.4 综合效益指数的计算 |
8.4.5 协调度的计算 |
8.4.6 协调发展度的计算 |
8.4.7 计算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9章 日照市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
9.1 发展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
9.1.1 近几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
9.1.2 环境容量和排放总量 |
9.1.3 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 |
9.2 重点产业规模控制建议 |
9.2.1 海洋产业及规模 |
9.2.2 港口建设和规模 |
9.2.3 日照钢铁有限公司的规模和环保要求 |
9.2.4 山东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规模和环保要求 |
9.2.5 华能日照电厂规模和环保要求 |
9.3 和连云港协调发展问题 |
9.4 低碳经济—碳足迹和水足迹 |
9.4.1 能源总量和发展经济的矛盾 |
9.4.2 发展太阳能,潮汐能和风能初探 |
参考文献 |
第10章 结论和建议 |
10.1 结论和建议 |
10.1.1 良好的协调发展现状有利于发展蓝色海洋经济 |
10.1.2 实施能耗、排污总量控制,实施能耗量和排污量交易制度 |
10.1.3 对日照市重点产业及企业提出规模控制指标和建议 |
10.1.4 日照市自然条件和现状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 |
10.1.5 提出与江苏省连云港协调发展建议 |
10.2 不足之处和建议 |
博士期间完成的文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1 2007年日照市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统计表 |
附表2 2008年日照市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 |
附表3 日照市2009年近岸海域监测结果统计表 |
附表4 2010年日照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统计表(注:pH无量纲,盐度单位为‰,其余单位为mg/L) |
(10)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五、创新与不足 |
六、论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产业对接与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产业对接概念界定 |
一、产业对接的内涵与外延 |
二、产业对接的分类 |
三、产业对接的策略 |
第二节 产业转移理论 |
一、产业转移的含义 |
二、产业转移的分类 |
三、产业转移的特点 |
第三节 产业承接理论 |
一、产业承接的含义 |
二、产业承接的类型 |
三、产业承接点的选择 |
第四节 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
一、发达与欠发达区域产业对接基础理论 |
二、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
第五节 产业对接与区域间相互作用 |
一、产业对接的区域间相互关系 |
二、产业对接中区域间的决策博弈 |
三、产业对接的区域效应 第二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历史条件及现实基础 |
第一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历史条件 |
一、自然环境与地理区位 |
二、延续几千年的部族冲突与融合 |
三、历史上的交流与互利 |
四、同处新中国成立后的“华北区”及经济上密切联系 |
第二节 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 |
一、“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经济发展状况 |
二、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因素和优势产业 |
第三节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状况分析 |
一、环渤海经济圈概况 |
二、环渤海经济圈结构与比较优势 |
三、“十一五”期间环渤海经济圈的特点 |
第四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一、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必要性 |
二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链的互补性和对接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与区域合作现状 |
一、总体现状 |
二、主要领域和形式 |
第二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特征 |
一、对接的自发性与低层次性 |
二、重政府轻企业 |
三、低效率 |
四、各种壁垒因素的存在 |
五、政策与法律体系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潜力分析 |
一、供求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
二、政策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
三、企业成长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第四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原则和内容 |
第一节 产业对接的原则 |
一、发挥比较优势与互利共赢 |
二、实现内蒙古可持续发展 |
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
四、企业为主、政府引导 |
第二节 产业对接的总体构想 |
一、内蒙古的区位功能定位 |
二、产业对接的阶段性 |
第三节 产业对接的内容确定 |
一、区位熵模型与修正 |
二、农业产业对接 |
三、工业产业对接 |
四、第三产业对接 |
第四节 内蒙古工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
一、内蒙古工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
二、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
三、内蒙古工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
第五节 内蒙古农牧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
一、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
二、环渤海经济圈农牧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
三、内蒙古农牧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
第六节 内蒙古服务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
一、内蒙古服务业发展的特点 |
二、环渤海服务业发展情况 |
三、内蒙古服务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第五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中东欧国家融入欧盟经济圈的经验借鉴 |
一、欧盟成员国的产业对接经验 |
二、对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启示 |
第二节 培育区域共同市场 |
一、要素市场对接 |
二、消费市场对接 |
三、市场管理体制对接 |
第三节 产业规划对接 |
一、规划体系合理对接 |
二、规划流程与制定方式对接 |
三、规划协调机制保障 |
第四节 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
一、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
二、总体上加快构建区域物流业发展格局 |
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对接 |
第五节 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
一、地方政府间的密切合作与有序引导 |
二、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
三、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
四、推动企业优化重组与合理兼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后记 |
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现三大突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影响分析[D]. 李强. 吉林大学, 2020(03)
- [2]KDW公司客车出口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D]. 殷星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美国遭遇“337调查”的研究[D]. 赵玉娟. 广西大学, 2019(01)
- [4]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D]. 郭细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5]山东省外贸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分析研究[D]. 耿振.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3)
- [6]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D]. 罗文华. 沈阳药科大学, 2016(05)
- [7]以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机制及政策研究[D]. 王启洋.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8]关于印发《东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J].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东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2(10)
- [9]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冲突协调的实证研究 ——以山东日照为例[D]. 冯德祥. 东华大学, 2012(05)
- [10]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D]. 韩笑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标签: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