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走--评普京访华与中俄关系_中俄关系论文

百步走--评普京访华与中俄关系_中俄关系论文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评普京访问中国及中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俄关系论文,百尺竿头论文,中国论文,评普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2月1日至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既是中俄关系发展的继续,同时也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中国刚刚开完党的十六大,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已开始工作,他们将继承由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所确定的基本路线,把中俄友好与合作关系不断推向新的阶段。俄罗斯总统此时来访并与中国领导人签署《联合声明》等文件,对中俄关系的过去予以全面总结,对两国关系的现状共同“把脉”,对双方共同面临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进行“对表”,充分体现了两国业已建立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纵观中俄关系10年来的发展,正如江泽民主席所指出的,两国关系在上世纪90年代连续迈上了三大台阶。进入新世纪后,两国政府和人民决心继续致力于中俄世代友好这一主题,2001年7月,两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该条约以“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永不为敌”的战略思想为核心,全面总结了上个世纪中俄关系的历程,并对未来双边关系发展确定了指导原则。普京总统此次访华中,在与胡锦涛总书记会晤时,将政治交往、经贸合作和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相互配合视为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三大支柱”。从中俄关系的历史和现状看,这一总结完全符合两国关系实际。展望未来,只要双方共同努力,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加固这三大支柱,两国关系必将更加稳固,合作领域还将更加宽广。

政治互信至关重要

中俄之间有文字记载的交往已有500多年,作为两大邻邦在这其间既有文化交流,友好往来,也有意识形态纷争,边界冲突,乃至兵戎相向,这种历史一直绵延到上个世纪80年代。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获得独立后,如何结束过去,面向未来,特别是随着新世纪和新千年的到来,如何构筑中俄间的新型国家关系,已经成为两国领导人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值得庆幸的是早在苏联解体前夕,中苏已就两国关系正常化和东部边界划分达成共识,签署了有关协议。叶利钦当选俄罗斯总统后,宣布继承中苏之间已签订的各项协议。1992年12月,叶利钦总统首次访华,与江泽民主席签署《关于中俄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决定将中俄关系提升到“互相视为友好国家”的新阶段。1994年9月,江泽民主席访俄时,两国元首签署《中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4月,叶利钦总统再次访华时,两国宣布将“平等信任,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确定为中俄关系发展的方向,并将双边关系进一步确定为“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政治关系的不断提升标志着双方相互信任在逐渐加深,这对加速解决中俄边界划分、保障边境地区和平与稳定、密切两国外交、军事、安全等各方面交流创造了良好前提。

普京总统主政后,十分重视中俄政治关系的继承和发展,不仅全面履行两国签署的各项协议,而且采取积极措施为中俄关系注入新的活力。2000年7月,普京总统访华,签署《中俄北京宣言》,强调中俄将在新世纪全面深化双边关系,通过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其它各级各部门间的定期互访和会晤,促进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政治制度的两大邻国能够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为此,普京支持江主席提议,双方共同起草一份条约,将两国关系迄今取得的成就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2001年7月,两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使双边关系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在新条约的基础上,中俄高层和民间的往来、各类磋商和交流更加频繁,支持中俄世代友好已成为两国最大的共识之一。俄罗斯支持中国的统一大业,支持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采取的各类措施;同样中国也支持俄政府为打击车臣非法武装和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所作的努力。两国领导人从不对对方的国内政策说三道四,在对方国家遇到重大天灾人祸时都互致慰问、同情甚至予以力所能及的援助,每逢对方国庆或其他重大喜事时都致电祝贺。这些举措都表明,双方都在从相互信任出发处理两国关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双边关系中一些原来可能造成麻烦和冲突的问题也因此化解或转向积极解决,中俄关系已成为世界上最坚实牢固的大国关系之一。

经贸合作持续攀升

中俄是近在咫尺的邻国,在资源和经济结构上又有很强的互补性,但这种优势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在苏联时期双边经贸额最高才达到11亿美元(1991年)。近10年来,中俄在积极改善国家政治关系的同时,大力推进经济合作关系。两国的贸易额到2001年底已达106亿美元,预计到2002年底可望接近12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来两国政府十分重视合作基础的建设,从改扩建边境口岸和道路设施,到通过相关的法律和规范,一切都是立足于充分开发两国的合作潜力,使之能最大限度地为两国人民造福,同时又着眼于按现代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着眼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为推动两国经济合作1997年双方决定成立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同时还设立了由各专业领域委员会组成的中俄经贸混合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两国各有关部门间的合作事宜及总理会晤的筹备工作。

现在两国的经济合作领域已几乎扩展到各个领域,合作形式也呈多样化。从科技到军工,从工业到农业,从金融到旅游,从合资企业到合作经营。边境和地区间经济合作蓬勃发展,据统计,仅两国的边境贸易额每年就逾20亿美元。一些大型合作项目正在建设或规划中,如俄方中标建设连云港核电站,参加“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建设等。中俄还在中国北京、哈尔滨、烟台,俄罗斯的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等地建立科技园区,努力使双方的科技能力和资金优势相结合,开发在两国国内和国际上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最引人注目的是中俄能源合作项目已经提上日程,按目前的规划,双方将于2003年开始建设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到中国大庆的石油管道,这一项目2005年建成后每年可向中国输送2000万至5000万吨石油,仅此一项将每年增加贸易额65亿美元左右。飞机制造、宇航领域都将有新合作项目出台。这些大项目的上马对中俄经济合作会起到巨大带动作用,由此可以预计2005年后两国贸易额将超过200亿美元。

国际协调效果显著

中俄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在国际事务中的相互协调和支持,这种合作既是两国关系加深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冷战结束后,美国利用其一超独大的优势地位,向世界各地扩展军事、政治和经济势力,企图建立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这一战略企图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希望国际秩序民主化的愿望相违背,也不符合中俄两国希望通过建立多极世界共同维护国际安全的意图。这种战略矛盾反映在国际实践中,就是美国一意孤行推行其全球战略,无视其他国家的正当权益,甚至动辄以武力相威胁。“9·11”事件后,美国更是以保障自身和国际安全为由,提出所谓“邪恶轴心”等谬论,对不听从其令的国家进行武力干涉或以武力相威胁。中俄作为两个世界大国,对国际和平和安全负有重要义务,也有着相当的影响力。两国根据冷战后国际力量对比的实际变化、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以及各自国家利益需求,适时提出了以谋求共同安全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强调一国的安全只有在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中才能得到根本保障,国际安全应在联合国的主导下由各成员国集体协商和共同采取措施加以保障。从这一立场出发,两国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都采取相互协调和配合,有效地维护了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的权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进行了遏制。

可以说,经过近10年的相互合作,现在中俄在解决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立场几乎都是相似或一致的,协调和配合也较默契。比如在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双方立场一致,都希望美朝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在以巴冲突问题上,双方都强调应停止暴力冲突和对抗,寻求和平解决方案;在国际反恐问题上,两国都主张标本兼治,避免反恐演变成不同宗教或文化间的冲突。中俄共同倡导建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更是新安全观、合作观的集中体现,它所奉行的“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及通过对话、沟通、磋商、合作,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做法,联合打击和制止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等危害地区稳定与安宁的恶势力,构筑共同安全空间的成功实践,对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

两国关系前景光明

中俄两国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国家关系,这种关系以理性和两国长远利益需要为基础,因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普京此次访问期间双方签署的《联合声明》也重申,“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中俄各自国内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双方决心恪守《中俄友好合作条约》所确定的方针和原则,不断推进、扩大并以新的内容充实和深化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双方关切的问题上协调立场,相互支持”。我们所处的世界还很不太平,强权政治、恐怖袭击、极端主义、毒品走私、跨国犯罪等都随时可能对中俄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构成威胁,因此,两国在国际领域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不但需要,而且还应加强。中俄都处在经济改革和转型的关键阶段,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良好的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相得益彰,会为中俄关系的未来提供强大动力。两国在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个领域业已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交往和接触,它们将会不断起到“发酵”作用,为中俄关系的全面加深和拓宽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俄关系的未来将是光明的。

标签:;  ;  ;  ;  ;  ;  

百步走--评普京访华与中俄关系_中俄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