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及处理过程中常见问题探析论文_1李静,2李在相,3沈小英

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及处理过程中常见问题探析论文_1李静,2李在相,3沈小英

1.身份证号:51290119701208xxxx;2.身份证号:51292119680602xxxx;

3.身份证号:51292119740802xxxx;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建设脚步的加快,高层建筑逐渐增加,因此对建筑施工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对施工的安全和质量要求极高。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处理过程;问题探析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城市的高层建筑在不断增多。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也成为了设计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规范和新的标准不断颁布,造成和旧有规范标准的冲突。同时,工程设计中还存在某些较为特殊的问题造成很难依照规范进行处理,因此在高层建筑基础设计过程中常常存在着某些疑惑和疏漏。因此需要对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这对于进一步推动高层建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高层建筑地基基础的特点

在高层建筑地基础基础施工过程中,不仅工程造价较高,而且需要做好前期的地质勘察工作,以此来采取科学全哽的地基施工方案,确保地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垂直荷载,同时还对水平风力和地震力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在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试过程中,对于基础埋深和地基的深度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选择合理的地基基础施工方案,确保整体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具有复杂性、多发性和困难性等特点,施工区域可以遇到不同的土质,这也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同时施工过程中不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或是自然环境变化等,也会对施工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再加之地质结构的复杂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其他施工工序带来影响,从而引发安全隐患。因此在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基础工程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2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1高层建筑地基的选址问题

在建筑地基处理的实际过程中,现场的土层和地形影响着地基的质量问题,在选择地基场址的时候,应该分析考虑土层的类型和地质情况,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建设场址,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效率。因此,高层建筑应尽量选择在地层和地质情况良好的地段,当无法避免时,应进行专门论证研究后再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式。

2.2主、裙楼基础处理方面的问题

受到高层建筑功能等方面的限制,一般情况下层数相对较低的裙房会设置在高层建筑的主楼侧边,这就造成了两楼之间存在沉降差,可能危害到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安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用设置沉降缝,例如两楼基础沉降差通过相应措施后能够控制在许可范围内、经过计算能够明确因为沉降所产生的基础和上部结构出现的内力以及配筋等。若是主、裙楼的层数相差在10层以上的话,就要确保地基基础按照甲级进行设计,同时要按照实际规范进行地基变形设计和验算,并且要进行沉降缝的设置。但是,在一些实际工程中,沉降缝并不适用于高层建筑。因为高层建筑本身的结构压力会使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十分复杂,而沉降缝的设计会对地下室在土层中的嵌固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产生额外的压力负担,不利于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并且高层中沉降缝对于设备、安装以及后期使用都会带来不便,所以在高层建筑中,尽量不留沉降缝,而是用不同的基础类型或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来协调不同地地基条件引起的沉降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及处理措施

3.1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保障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首要工作是地基的建设问题。应该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应该勘测现场的土层和地质的结构,根据勘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的建设进行合理的选址,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相关的安全检查工作,从而保证地基基础建设的质量。

3.2主、裙楼沉降差问题的处理措施

第一,主、裙楼之间设置沉降缝。要确保沉降缝和抗震缝能够统一设置,这样不但满足上部结构抗震方面的要求,同时也能满足不同楼之间的个体沉降要求。要确保主楼基础埋深比裙房的要大,如果两者之间埋深具有比较大的差异就需要规定施工的顺序,要严格遵照先深基础后浅基础的顺序进行。第二,进行沉降后浇带的设置。对于不能设置沉降缝的情况,可以利用主、裙楼间沉降后浇带的设置来处理沉降差的问题。如果主楼基础面积可以满足地基承载力以及变形方面的要求,就可以在和主楼连接的裙房第一跨中设置后浇带。如果需要满足地基承载能力并降低建筑物的沉降量,就可以在离主楼边柱的第二跨中设置后浇带。要按照建筑物封顶之后沉降情况进行后浇带的施工。若是需要在地下室设置沉降后浇带,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因为设置后浇带造成的地下室侧面墙壁内外出现位移变形。若是具有地下水一定要控制好水位情况,完成后浇带施工后才能够实施基础土的填埋。第三,在裙房下部设置软弱层。若是高层建筑施工所在地具有较好的地基条件,一般情况下可将主楼设置为筏板基础,将裙房设置为独立的基础。为了有效解决主、裙楼之间的沉降差,需要在裙房下设置软弱层。通常采用砂石、煤灰渣或聚苯板等作为软弱层的材料。第四,进行桩基础设置。桩基础属于一种承载能力强、变形比较小的基础形式。一般情况下,桩基础主要用在地质情况较差、施工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如果地基情况较差,就可以设置桩基础降低沉降差。按照受力情况不同,可以将桩基础分成承载桩和摩擦桩。对于主楼来说,桩基可以采用承载桩的形式,其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变形相对较小;对于裙房来说,桩基可以采用摩擦桩的形式,通过对摩擦桩长度的调节来处理主裙楼沉降差的问题。第五,进行地基的处理。之所以发生比较大的沉降问题,主要是因为基础中存在相对软弱的层,通过对这些层的加固能够有效提升基础承载能力,减少沉降差。现阶段对于基础下部位置较深的软弱层来说,可以通过高压注浆旋喷法或者压力调平灌浆法进行增强;对于持力层来说,可以通过CFD桩等处理方式进行增强。

3.3地基的处理措施

地基处理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基础的选型和造价。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①对于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处理,在持力层应该放置上面覆盖相对较好的土层,如果上面覆盖的土层相对较薄,尽量不要搅动淤泥;②持力层的选料并不是唯一的,还可选用密实度比较好、性能比较稳定的工业废料或者是建筑垃圾等作为地基基础的持力层;③虽然持力层的选料有很多,但是对于那些对基础土壤有侵蚀性的废料或者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含量大的物质,必须要经过加工处理,才可以用作持力层的填充物。局部软弱土层以及暗塘、暗沟等,可采用基础梁、换土、桩基或其他方法处理。由于影响地基的因素有很多,在选择处理地基的方法时,应该将各项因素考虑全面。比如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在设计地基处理方法时,还应该考虑到建筑整体的共同作用,整体对基础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如果有必要应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加强上部结构刚度和强度的有效措施,目的是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

结语

高层建筑地基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核心所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并对地基进行科学的处理,全面提高地基的稳固性,为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微.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9):254-255,258.

[2]闫先锋,张永才.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及地基处理技术[J].中国房地产业,2018,(16):173.

[3]林冬冬.浅谈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科学与财富,2018,(12).

论文作者:1李静,2李在相,3沈小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及处理过程中常见问题探析论文_1李静,2李在相,3沈小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