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认识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部管理论文,体制改革论文,院校论文,高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00)06-0001-05
党的十五大尤其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后,高师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这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内部发展的客观需求。
一、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目标思路
为什么要搞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我们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认识的
首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高师院校必须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人类即将跨入新世纪,未来的时代是科技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不仅是一个本身发展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国家命运、民族复兴。特别是高师院校,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母机”,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要实现江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转变”,要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现在,国有企业大力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减员增效,用工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府机关正在实行以机构精简、裁员一半为特点的机构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许多科研单位在搞全员聘用,待遇与科研立项和绩效直接挂钩;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步建立,住房、医疗、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纷纷推行,等等。这些为高校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既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又增加了外部压力。作为以传统模式长期运作的高校,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改革的浪潮,高教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在“共建、调整、合并、合作”的方针指导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招生制度、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也有新的举措。这一系列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变化,对高校内部进行资源重组和体制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面对高师院校目前仍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弊端,必须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各高校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进展,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目标和要求,各校的侧重点不一,力度大小不一,还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阻碍,成效并不显著,至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机构设置、编制管理上仍缺乏规范和程序,随意性较大;人员结构不尽合理,非教学科研人员比例过大;用人效益不高,生员比、生师比较低,人力、财力、物力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现象比较突出,挫伤优秀人才积极性、造成人才流失;学校办社会,大量应当由社会负担的工作没有从学校分离出去,过多地占用了学校的编制和经费。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客观上影响着高校自身的发展,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我们确定这次改革的基本目标是:盘活人力资源,优化队伍结构,建立有效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要求真正改出干劲,振作精神,激发热情,调动积极性;切实改出效益,改出新面貌,观念要转变,机制要转换,机构要精简,编制要紧缩,人员要分流,质量要提高,活力要增强。基本思路是:以教学为中心,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精简和调整学校内设机构,改革和调整教学科研组织方式,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转换机制为核心,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强化岗位意识,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破除专业技术职务和领导职务终身制,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升能降”的激励竞争机制,创设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增强办学活力,改善办学条件,逐步提高教职工生活待遇。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流动有序、充满活力的教职工队伍,全面提高我院办学效益和整体水平。
二、实现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目标面临的问题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师院校的改革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我们要重视解决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观念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在计划经济制约下,许多方面都没有真正形成竞争激励机制;许多陈旧的观念仍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教师职业的“身份制”,职务聘任的“终身制”,人才管理的“身份化”,分配中的“大锅饭”,仍然约束着高校的改革。由于旧的观念十分顽固,使得改革每走一步都异常地艰难。从高校领导层来说,有的存在求稳怕乱思想,瞻前顾后,怕出问题,有畏难情绪;有的存在观望等待思想,改革的意识不够强,缺乏“敢为人先”的闯劲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因而,改革是被动式、表面化的,只在数字上下功夫,机制改革上缺乏力度,甚至每个阶段的改革思想和目的不清晰,措施不得力。从教职工来说,有些人缺乏危机感,压力不大,竞争意识不强,认为改革只不过是搞形式,走过场,不管怎么改,总得给我一碗饭吃;有些人心存顾虑,不敢主动参与适合发挥自己作用岗位的竞争;有些人不能以平常心态对待分流、下岗等问题,心理失衡,感情失调,行为失范。
2.机构问题 高师院校一般规模都不大,但由于过分强调工作对口、职能对应,与上级主管部门或政府部门的机构相衔接,造成党政机构设置过多且不尽合理。有些部门职能交叉重复,加上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造成了有的事项相关部门争着管,有的事项相互推诿的局面;有些部门职能单一,工作任务少,但其对应的上级部门或相关文件又强调这项工作,要求单设部门,如监察部门,依据《监察法》高校中没有它所监察的对象,失去了它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但这一部门却在高校中普遍存在。有些高校采取撤销、合并、合署办公、挂靠等措施,虽然压缩了机构,但工作仍然是各管一摊,人员也无太大削减,给人一种缺乏实质性改革的感觉。另外,在机构改革中,还出现基层党组织和机关工作“两层皮”现象。按照《党章》规定,应该设置机关党总支,但由于党组织工作没有具体抓手,呈现无事干的现象,另一方面,机关的评优、考核、卫生扫除等许多行政性事务却无牵头单位,出现有事没人干的现象。
3.队伍问题 在高校中,管理、教师、后勤三支队伍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但教师队伍最关键。高师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师数量不足,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人才、骨干力量偏少,与教育部的要求差距较大。二是由于职评的运作机制、管理程序处在改革时期,“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只能上、不能下,一聘定终身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转变。低职高聘、高职低聘不能真正落实。三是教师队伍难以稳定,优秀人才无力引进。高师院校大部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立或重建的,规模小,底子溥,条件差,在教学、科研条件和优惠政策方面,难以与那些条件好的综合型大学相比,在人才的竞争上,始终处于劣势。师资队伍的现状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课程、重点实验室建设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优秀人才。该留的人留不住,该走的人走不了,想引的人引不来。
毫无疑问,学校的水平和地位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一流大学必须拥有一流的大师和专家。但实践也表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干部队伍。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怎样才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来从事学校党政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对学校管理干部怎样定位才符合客观实际等。
4.分配问题 分配制度改革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体现学校的价值观,其导向将会对教师、干部做学问、做事、做人产生重大影响。怎样改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合理,是广大教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尽管各高校都及时地建立了相应的竞争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按照贡献、业绩和完成任务多少,以及承担责任的大小拉开分配差距,鼓励多劳多得。但是,我们高师院校一方面国家直接投入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性质的局限,应用科研能力不强,校办产业科技含量小,高科技产业少,创收能力弱,能用于支持改革,提高教职工待遇,拉开收入分配档次的经费不足,缺乏经济杠杆,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虽然在收入上有差距,但差距不大。教师体现了按量计酬,但是没有解决优劳优酬的问题;行政人员除了行政级别有所区别外,相同职务中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在收入上体现不出差距来。
5.后勤问题 李岚清副总理指出,后勤是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后勤改革势在必行,后勤改革的实质是事业与企业两大体系的转换。这是非常符合实际的。长期以来,在高校这个特殊环境中,后勤职工工资奖金尽管不多,但旱涝保收,干部是学校任命,服务是等人上门,工作是别人有求于己,经费是行政拨款,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广大师生对“福利型”后勤已形成一些固定的认识,把“公益型”的后勤服务当做“小社会”的保障,习惯于接受无偿服务,因此,每当一些无偿服务转向有偿服务的改革措施出台,往往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一谈到“社会化”就感到生活失去保护伞,失去稳定感,甚至觉得学校对师生不负责任,不保护大家的切身利益等。尽管对目前“小社会”的服务不尽满意,但还是觉得在“小社会”里心里踏实。“公益型”、“福利型”服务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也使学校背上越来越沉重的包袱,影响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只有后勤服务逐步推向市场,使后勤工作按照价值规律运行,才能从根本上解困,才能增强后勤自我发展的活力,从而推动后勤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使广大师生从后勤的全面发展中享受应有的实惠。高师院校由于学校综合实力不强,经济状况大都不好,且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上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没有足够的经费来创造条件,剥离后勤有偿服务的经济实体,重组经营服务实体。依靠高校自身难以完成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有政府行为,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三、正确处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几个关系
在推进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从宏观上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这三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基础。改革必然触及每个人的利益,改革的过程就是利益再调整的过程,可能会涉及到稳定。我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应把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到通过改革推动事业发展,把“蛋糕”做大,为发展奠定基础。遇到难点、焦点问题,不能急于求成,草率行事,激化矛盾。比如,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后,必然会出现落聘人员,因此,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同时要求落聘人员正确对待,不能做出有损于安定的事情。当然,高校的改革不是下岗越多越好,毕竟人员素质总体是高的,关键是优化结构,做到人尽其才,各展其能。必须看到高校是中国政局稳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是从实践中得出的一个重要经验教训。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
二是管理体制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关系。在高教诸项改革中,教学改革是核心,体制改革是关键。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必须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要任务,决不能只看到经济效益,只顾眼前利益,搞短期行为,而要把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和谐统一起来,实现质量与效益的同步提高。从高师院校来说,要通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教学评建工作,加强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和教育质量,真正达到教育部的合格评估要求。
三是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的关系。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在于增强内部活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要实现这一目的,除了制定科学可行的改革措施外,强化对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过程管理,是提高改革效益、实现改革目的的重要手段和重要保证。在改革过程中,要确立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同步推进的思想,不断地总结各项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强化管理意识,增强管理能力,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水平,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逐步建立起责权利相统一的科学管理体制。特别要加强系一级管理,只要“严”字当头,规范管理,依法管理,学校各项工作就能上一个新台阶。
四、制定并实施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改革是一种探索,各校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为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我们从实际出发,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精简机构、人员,加强编制管理。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不照搬政府机构的模式,不搞上下对应。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职能交叉的部门,合并职能相近的部门,剥离管理部门的非管理职能。将有些系科合并,有些教研部和科研所挂靠相关系。处级机构从原有的48个(含合署办公16个)调整为23个;处级干部从72名减为60名。进一步明确各系、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合理界定职能,理顺关系。实现治事用人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本着“从严从紧、留有余地”的原则,确定校内各类机构的人员编制。根据不同部门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岗位特点,分别核定。对教学部门,按课时数和学生数计算编制;科研部门根据其承担的科研任务、课题经费的数量,确定编制;其他人员按“满负荷”工作量要求核定编制。各类人员在总编制中所占比例为:教学人员50%以上,专职科研人员5%左右,教辅人员不超过18%,党政管理人中控制在15%以内,后勤服务人员占12%。将全院人员编制分解为党政管理机构人员编制、教学机构人员编制、教学辅助机构人员编制、专职科研机构人员编制、后勤服务机构人员编制、附属机构人员编制六大类,实行分类管理,列入全额预算、差额预算、自收自支三种编制管理序列。根据工作需要,还实行固定编制、临时编制、调节编制相结合,事业编制与企业编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
第二,科学设岗,实施全员聘任。根据学校工作需要,坚持因事设岗、职岗相符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明确职责;按照条件公开、平等竞争、双向选择、满工作量上岗的原则,实行有限期聘任。变“单位人”为“社会人”,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以人设岗”为“以岗择人”;根据教职工队伍的不同情况,分类实施聘任办法,并强化岗位聘任和聘后分类管理。一是教师实行岗位职务聘任制。职称评聘分开,采取学衔资格方式解决教师的职称问题。凡符合条件的教师,可以不受名额岗位限制晋升高一级职务,但只是取得一种资格,教师的聘任上岗要破除论资排辈的陋习,根据其学术水平和教学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潜力来确定,这样才能根据岗位需要选择最佳人选,同时也可强化教师自我奋进、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二是管理人员实行职员等级制。根据岗位职责竞聘上岗,公开招聘,避免一经任命终身不变的状况,有利于激励青年人创新奋进,使干部队伍保持一种活力。三是成立校内人才交流中心,实行聘余人员在校内转岗分流或下岗分流。建立起校内待业保险机制,认真清理和清退临时工,设立轮换岗位,实行人员动态管理,妥善解决轮换岗位人员的待遇问题。支持和鼓励待聘人员到社会上自主创业,并为其创造条件,提供方便。
第三,严格考核,合理分配,强化激励机制。制定科学的、明确的、可操作的考核标准,用定期和不定期、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严格考核,建立符合各类人员的科学合理的评估考核体系。对教师的考核,既看完成课时的数量,也注重讲课的质量,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对党政管理人员,既看承担责任的大小,也看实际工作中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对服务人员既看服务态度的好坏,也看最终的经济效益,不凭感觉、印象等人为因素来作为评价结果。通过履职考核,认真鉴别人才,慎重做出聘或不聘的决定;并将考核结果与晋升、分配等个人利益挂钩,保证分配公平合理,真正起到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目的。在“三定一聘”、严格考核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积极推行校内结构工资制度,将活工资、国家政策性补贴与学校创收用于分配部分一起作为课时津贴、岗位津贴,重新分配,拉开档次,将教职工工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直接挂钩,强化分配的激励功能。在学院财力许可的情况下,逐步提高教职工的工资待遇。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优秀人才实行特殊津贴,使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留得住,引得来。
第四,抓住机遇,加快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问题多,难度大,牵涉面广,单靠高校自身是实现不了的,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加强领导,积极主动地加以规划、组织和推动。作为高校本身,我们目前主要是根据事企分开和“小机关,多实体,优服务”的原则,改革后勤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按行政事业型、有偿服务型、生产经营型分类管理;剥离后勤有偿服务的经济实体,重组若干经营服务实体,不失时机地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不拘形式,不求一致,做到成熟一块化一块。
改革是观念创新、机制创新的过程,是一场革命。解决改革中的问题,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次成功。我们需要在实践中统一认识,在实践中完善政策,在实践中校正失误。
收稿日期:200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