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论文_孙汇鑫

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论文_孙汇鑫

保定市城乡建筑设计研究院 071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安全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民用建筑是保证居民居住、生活的根本,其安全性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整体的稳定性。尽管现在的民用建筑具有多功能特点,但其防火效果却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民用建筑中增加防火设计。

关键词:建筑防火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其建筑规模和建造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近些年,由于经济水平发展迅速,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逐渐增高,民用住宅在建筑特点上呈现出集中化和高层化的特点,这一特点的住宅由于楼层偏高,居住人员密集,一旦出现火情无论对救援和自救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行业的从业者,对于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的思路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标准,确保居住的安全性。

1民用建筑火灾特点

通过对以往民用建筑火灾的情况分析发现,民用建筑的火灾特点比较多,比较突出特点第一就是火势蔓延速度快,温度高毒气多。高层民用建筑一般发生火灾后,会出现火灾的快速蔓延,而且一般的火势都是比较猛的。因为高层的建筑本身具有电梯井和排气道,所以会出现烟囱效应,使得火势出现快速的蔓延,再加上通道比较多,蔓延的速度快,火势的控制较为困难。一旦出现火灾,必然会导致周边物体的燃烧,出现大量的有毒气体,导致人员窒息死亡。第二就是高层建筑中的人员一般比较多,进行人员的疏散比较困难,容易出现人员的恐慌和践踏,再加上人们的心理素质较差,场面一般比较混乱。第三就是整体的扑救难度比较大,虽然我国的很多城市已经配备了高层消防车,但是消防车就算是可以到位,也无法实现快速扑救,再加上水压等多方面问题的影响,很容易出现人员的伤亡。

2民用建筑在防火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建设年代较早的民用建筑在功能性方面的表现相对较差,且普遍存在着防火系统不完善的情况,即便是近年新建的民用建筑,也难免存在诸多的防火隐患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材料耐火性较差。建筑企业为实现对于建设成本的控制,所选择的建筑材料普遍存在耐火性差的情况,当出现火灾问题,火情会在短期内迅速扩张。此外,老旧居民楼中普遍缺少灭火设备,甚至未配备灭火器,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降低民用建筑的防火安全性。二是民用建筑的间距较短。为实现土地的最大化利用,新建的民用建筑相对较为密集,当出现火灾时,火情存在着扩张到其他民用建筑上的可能性。尽管老旧居民楼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大,但由于老式小区的整体布局设计不合理,火情扩张速度同样不可忽视。三是居民缺少防火意识。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居民在防火意识上存在欠缺,无论是火灾前期的抢救还是发生火灾时的自救均无法达到标准。此外,在缺少防火意识的背景下,用火、用电不慎的情况比比皆是,且在面对火灾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进行处理,从而最终酿成大祸。

3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明确设计范围

对于民用建筑进行消防设计,是十分复杂而又繁琐的。必须要对建筑自身的各个方面有充分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另外还需要严格的按照国家和行业的要求,利用科学的方式,确保设计防火方案的合理性。在进行建筑防火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的范围,充分的考虑建筑自身的性质和用途,实现建筑的合理布局和结构控制。对于一些比较难以控制的防火位置,要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结合实际的情况,做出合理的针对性设计。

3.2建筑材料的防火设计

价格与质量是建筑企业选择建筑材料时的主要标准和依据,这种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在市场经济引导下建筑企业的必然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不可否认的是,建筑企业过分追逐经济利益的行为却会在无形之中为民用建筑的防火安全性埋下隐患,此外,由于民用建筑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在数量及种类方面较为复杂,当建筑材料燃烧时会产生一定量的有毒气体。有毒气体的存在会影响到建筑内部居民的正常呼吸,从而对居民自救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且还会影响到消防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转变建材选择的原则,优先考虑具有防火性、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建筑材料,要将民用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放在首位,以保证民用建筑的防火安全。

3.3标准层防火设计

对于民用建筑来说,标准层的是整体建筑的根本,在整个防火的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标准层的内部房间,主要是利用实体墙的方式进行分隔,其中的可燃物较少,可以实现一定的火灾阻隔作用。所以在进行标准层设计的时候,可以利用防火墙和防火门,提升整体的隔离性,确保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可以实现即时的隔离。对于安全通道的设计,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应要求,确保安全通道的数量和大小,对于其位置,要进行明显的标准,确保一旦发生火灾,可以让人们及时找到安全通道并撤离。

3.4建筑结构的防火设计

建筑结构的防火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防火墙的位置设置。当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为U字或L字形状时,防火墙需要设置在内转角以外的地方。若需要在转角处设置,则应当确保内转角两侧墙体上的窗口的间距保持在4m以上。若墙体窗口处的防火窗等级为乙级,则可以忽视窗口间距。二是管道井的防火设计。当管道井的高度每升高两侧,需要使用耐火材料做防火分隔。若建筑物的高度高于100m,则每层防火井均需要设置防火分隔。三是楼梯间不能添加疏散门以外的门窗,以免影响到楼梯间的密闭性,避免在发生火灾时影响到人员的疏散。根据相关要求显示,民用建筑所使用的钢筋保护层厚度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一要求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钢筋的耐久性,避免钢筋出现锈蚀现象。但在防火设计的要求下,为避免钢筋因为温度的升高而出现形变现象,则需要适当增加钢筋保护层厚度。

3.5备用消防火栓

现阶段的建筑物设计标准为室内必须有至少两个消防火栓,当其中一个消防火栓出现故障或不足以消灭火灾时,需要将两个消防火栓同时用于灭火,为了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应当适当设计建设另外备用的消防火栓,与其他两个消防火栓连接的水资源供应管道分开,使得当火灾紧急情况发生时,如若其中两个消防火栓出现故障,还可以运用备用消防火栓抑制火情,对建筑防火的突发状况进行有效的预防。

3.6设置合理、实用的消防通道

在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逃离火灾现场可以有效的避免火灾对人们带来的影响,所以合理的设置消防通道对减少火灾带来的伤害。从现状来看,虽然小区基本上都设置了防火隔离门,但是在日常闲置时,隔离门往往都被上锁,火灾发生后安全门反而变成了“拦路门”。同时针对防火通道过窄、不达标等系列问题,设计者在设计初期就应该提高标准,一旦出现不达标的情况,后期物业工作人员也要及时疏散,有效引导,确保火灾发生时居民的安全。

结语

综合来看,导致建筑火灾出现的原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为从根本上实现对于建筑火灾影响力的控制,建筑企业就必须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应用多种防火设计及防火技术,提高民用建筑的整体防火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为建筑居民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袁永红.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思想的创新[J].住宅与房地产,2018(2).

[2]李国亮.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8(40).

[3]张庆亮.关于建筑防火设计问题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6).

[4]蔡坚幸.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6).

[5]黄陈.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6(12).

论文作者:孙汇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论文_孙汇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