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新的经济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给传统的电力行业带来了冲击,要求电力企业更加积极主动的开展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的标准体系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电力行业管理中,企业标准化是一项基础工作,它是电力企业实现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健全的企业标准体系和科学的标准化管理,既有利于人、财、物和时间的节约,也有利于改善电力企业的生产环境和服务质量,从而建立有序的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最佳的管理秩序和最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力企业;标准体系;建设;运行;分析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电力体制改革,供电企业面临的压力以及竞争力越来越大,供电企业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就需要保持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而要想保证其竞争力能够得到不断提升,就必须从企业电网建设、供电能力提升等硬实力和企业管理能力、服务水平提高等软实力两方面同时来抓,标准化管理作为提升企业管控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基础平台,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对其探索研究和实践创新是非常有意义的。
1.电力企业标准化的概述
1.1电力行业的特点
电力行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公用性,电力供应关系着千家万户,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二,垄断性,电力企业的一个共性是在一个区域只用一家企业,所以电力企业不关注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第三,电能本身不能储存,发、供、用同时进行。所以,电力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发展,需要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
1.2电力企业的标准化管理
1.2.1标准化的涵义
标准化管理是指以标准化原理、控制思维、强化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并重,强调对“物、事、人”的量化管理,突出对市场过程的岗位职责、技术要求、工作程序、操作方法、工作方法和经营管理程序作出科学的统一规定,作为企业员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共同遵守的准则,实现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
1.2.2电力企业的标准化
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所以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统一的流程管理,强化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在电力行业管理中,企业标准化是一项基础工作,它是电力企业实现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健全的企业标准体系和科学的标准化管理,既有利于人、财、物和时间的节约,也有利于改善电力企业的生产环境和服务质量,从而建立有序的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最佳的管理秩序和最优的经济效益。
2.电力企业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2.1标准化工作的培训与宣贯
在电力企业中,建立一套标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不仅需要员工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具有充分的认识,还需要企业拥有一支具备标准化专业知识和标准化管理能力的人才队伍,更需要企业全体干部员工在工作中树立强烈的标准化意识。培训与宣贯是培养标准化管理人才和广泛宣传标准化知识的有效途径。标准化培训可以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开展。“请进来”即企业聘请标准化专家为广大员工讲授标准化基础知识和管理方法,为开展标准化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走出去”即企业指派专职管理人员到标准化管理先进的电力企业单位进行调研学习,学习好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新的工作思路,在实践工作中提升管理能力。标准化的宣贯工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标准化工作思路、方针、成功企业标准化经验等进行宣传与贯彻。持久性的宣贯,可以使标准化理念逐渐深入职工的工作意识中,有助于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思维和习惯,自觉地将标准化工作融会贯通于各项管理活动中。
2.2建立科学合理、结构配套的企业标准体系
2.2.1目的性原则
建立标准体系,首先,要理顺工作关系,理清工作思路,明确标准化目标。其次,要打好基础,充分认识标准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平台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要以标准化为手段,规范各项管理活动,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经营水平。
2.2.2系统性原则
标准体系要充分体现系统效应,必须按系统特性建立,达到四全的要求,即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2.2.3结构性原则
根据电力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可选择功能归口型结构,应体现相互关联的标准的集成性。结构的核心应是技术标准,配套的是管理标准,保证实施的是工作标准。
2.3企业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与完善
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是提升标准化管理的源泉。电力企业达到先进的标准化管理水平,不是一蹴而就能够实现的,而是要在循序渐进、持续改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与提高。一个标准的持续改进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也是企业标准体系从“建立“到“健全”,从“成形”到“成熟”的过程。
3.标准体系的有效运行
3.1以信息化固化标准化体系建设成果
通过信息化固化标准化建设的成果,落实标准化工作要求,是标准化建设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信息化与标准化的融合,也是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的一种体现,是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一种标志。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撑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企业制度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使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有助于将标准固化成员工的行为习惯,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通过信息化固化标准化工作,还能够实现各专业、各层级对于制度的分层、分级管控;实现制度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实现标准化制度体系的持续改进和动态优化;实现利用标准资源进行标准数据的共享。
3.2以定期检查整改机制深化标准体系实施程度
实施标准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一个标准,只有通过实施,才能验证其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没有通过实施而起到规范管理作用的标准,只能成为一纸空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监督检查可以从标准制、修订的合理适用性和标准管理执行情况两个角度切入,具体方式可通过自查、互查、抽查三种方式递进开展。自查的范围可局限于最小的业务单元进行;互查的范围可扩大到关联业务、关联归口部门之间进行;抽查可在企业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专门的检查小组,根据企业实际工作情况,本着重要性原则,有针对性的对企业任何标准进行抽查。
3.3以监督考核机制强化标准体系执行力度
企业应该倡导“发现问题就是成绩,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的标准化理念,鼓励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参加并接受标准化工作的监督检查。电力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考核应纳入企业整体业绩考核体系,可作为一项限制指标,从标准化基础工作、标准体系的建立、实施、监督与改进等几个方面制定考核标准,并计分值考量,最终的考核结果应直接与绩效奖金挂钩。
总结:电力企业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并维持其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才能规范和维护良好的工作秩序,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确保企业的安全可靠运行和持续稳定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优质电力服务保障,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项献。
参考文献:
[1]潘扬,王剑文,陈一飞,吴莹.基于管控层级化的标准化体系探讨[J].大众用电,2017(S2):3-7.
[2]严正仁.创新理念与时俱进实现标准化管理与“三标”体系的有机融合[J].大众用电,2017(S2):12-15.
[3]佟丽明.电力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与有效运行[J].中国标准化,2017(22):194-195.
[4]徐瑞军.浅析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大众用电,2016(S1):22-32.
[5]于淼.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创新[J].大众用电,2015(S1):141-144.
[6]高怡翔.华能杨柳青热电厂标准体系科学再造方案浅析[J].大众用电,2015(S1):75-78.
论文作者:许云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标准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体系论文; 企业论文; 标准化管理论文; 标准化工作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