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技术现状及进展论文_李露

龙江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0

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备受人们重视,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更是建设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农村污水治理,这样才能实现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农村污水治理的根源就在于生活污水,因为农村基本没有工业。由于农村资金匮乏、环保意识薄弱等原因,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使用率低,因此生活污水的治理将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技术

引言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的物质生活。但是,由于人们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对于所处的环境污染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致使环境污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对人民群众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是生活污水的“粗放性排放”日趋严重,使之污水融入的河流和地下水资源出现了“水体恶化”,严重地威胁到了村民们的生活饮水安全;生活垃圾没有固定的倾倒场所,随意倾倒和丢弃,造成“垃圾围村”现象的发生。

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农村的生活污水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给水环境、水生态建设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包含的污染要素比较丰富,水体成分比较复杂,导致处理难度增加。因为水体内部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再加上水体流速不稳定,导致污水处理工作受到很大阻碍。其次,农村居民在环保和生态意识方面比较薄弱,对于生活污水处理也缺乏思想重视。同时,农村地区居民居住方式比较分散,导致污水的产生位置也比较分散,给处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2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理方式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很大程度上与污水的收集方式相关,收集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后续水处理方式的选择,在现有收集管理模式中,黑水与灰水一般不单独收集。目前,农村污水的收集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村组处理、分户处理,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方式比较

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3.1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在处理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的工作中,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具体操作是利用人工力量建设人工湿地,所建立的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比较相似,介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是其基本构成,净化水质则是其主要功能。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过程,是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基质、植物、微生物是人工湿地发挥净化作用的3个主要因素。在污水通过人工湿地的过程中,基质的吸附、过滤,植物的吸收、固定、转化、代谢及湿地微生物的分解、利用、异化等过程综合作用,互相关联影响着最终的净化效果。通过人工湿地处理污水,不仅污水的处理质量能有所保证,污水的处理费用也会有所降低。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在大部分地区被广泛应用,主要有3种表现形式,分别是垂直流、表面流、潜流。农村生活污水大多比较分散,潜流和表面流的形式比较常见。

3.2 微动力生化和景观绿地技术工艺相结合

将微动力生化和景观绿地技术工艺相结合,可实现对分散型农村污水的有效处理。生活污水会通过格栅或者集水井流入厌氧水解池中,在微动力设备的作用下,把空气引入微动力好氧池,此时池内就会形成好氧状态。好氧微生物有净化功能,能有效去除污水小分子中的有机物,也能去除其中存在的氨氮。此时污水中某些化学化合物的指标会明显降低。将微动力生化处理系统设置完成后,就可以设置景观绿地,把过滤层、土壤层设置在填料床内,植物的根系有吸附、拦截、吸收和降解的功能,充分发挥植物根系的作用,使农村污水得到精细化处理,保证排放的水体水质达标。水体在厌氧水解池内停留的时间应不小于15h,其中放入高效的生物填料。水体在微动力好氧池的停留时间应在10~12h,同样需要向其中放入高效的生物填料。设置景观带时,要对实际情况有全面的考虑,通常景观带面积设置为200m2左右比较合适。该污水处理系统单位水量的投资费用在2500~3500元,其中不包括网管的费用。

3.3 土壤渗滤处理技术

土壤渗滤处理包括土壤慢速渗滤处理、土壤快速渗滤处理和地下渗滤处理,主要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组合系统处理污水。土壤慢速渗透处理将污水缓慢分布在自然土壤与植物复合系统中,该方法负荷小、处理量有限且卫生条件较差,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较少。地下渗滤系统通过将污水注入到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土层中,改善了地表卫生环境,是目前最受关注的土壤渗滤处理工艺。研究人员针对渗滤系统中填料的成分、配比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在土壤中加入煤渣,在土壤中加入粉煤灰和腐熟牛粪等,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氮磷的去除效果。

3.4 蚯蚓生态滤池

蚯蚓生态滤池是由法国和智利研发的一种人工强化污水生态处理技术,该工艺通过蚯蚓的分解作用和填料表面生物膜的作用去除污染物,近年大量研究将其与植物生态系统相结合。该技术建设成本低,操作简便,适合户级或片区级的小规模应用,但研究表明蚯蚓对TP的去除贡献较小,冬季系统处理效果明显变差,同时蚯蚓和植物的大量死亡使得系统负荷严重增加。资料显示,上海市嘉定区钱门村采用蚯蚓生态滤池工艺,为57户村民处理生活污水,日处理量为60m3,处理后出水可达到一级B标准。

3.5 小型二级污水处理技术

使用小型二级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分散型农村污水,是通过物理反应和生物反应实现的。如果是处理沉淀池中的污水,要首先进行生物处理,之后再执行沉淀处理,处理完成后就可以直接排放污水。该方法的运用能实现对污水的有效过滤。目前,这一技术有2种处理方法,一种是无动力,另外一种是微动力。运用小型二级处理技术,能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而且不会发生污泥现象,处理过程也不需要人工完成,也就是说各项操作是全自动化完成的。目前,该技术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6 稳定塘技术

稳定塘处理技术的原理是发挥菌藻类植物的作用,处理污水中的杂质,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并通过微生物降解、沉淀、过滤有机物。运用稳定塘技术能有效净化生活污水,基建投资较少,运行维护费用较低,操作较为简单。但是,该技术的应用也表现出一定缺点,比较明显的是占地面积较大,污水处理时间较长,在池底容易产生泥污不利于排除和利用等。当前,随着对各种污水处理项目的不断深入研究,建设了各种类型的稳定塘。通过这些稳定塘长时间处理污水,能有效清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同时水中的异味会逐渐消退。

4 结语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目前仍然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它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从地理上看,农村生态环境往往优于城市,因此要重视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从治理现状来看,农村污水处理率较低,仅仅在经济发达的区域实现了全覆盖;污水治理技术不断进步,污水治理模式趋于多元化;我国缺乏统一的治理标准,治理成效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农村污水治理体系尚未完善,运营主体的参与度低,后期维护管理难度高,污水处理的融资难度高。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社会各方要加大对农村污水处理的关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绿水。

参考文献:

[1]于法稳,于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及对策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19,(3):6.

[2]刘雪美.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7,(12):58-60.

[3]胡智锋,叶红玉,孔令为,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对策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1):38-40.

论文作者:李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技术现状及进展论文_李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