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文本,拓展延伸论文_张爱桂

审视文本,拓展延伸论文_张爱桂

安徽省庐江县金牛小学 安徽 合肥 231521

一、教材简介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选编的郑振铎《燕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清新秀丽,描写生动逼真,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有动有静。生动地刻画了燕子的外形之美,归来之美,飞行之美和休息之美。整篇文章像一副文静优雅而又不失灵动轻快的优美画卷,随着文字徐徐展开,将我们引入清新曼妙的美好意境。与燕子时而盘旋,时而高行,时而低飞,时而眺望,字字珠玑,句句真情,是一幅不可多读的佳作。

课文以《燕子》为线索,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燕子飞行和停歇的顺序记叙的,描绘了充满生机。如:课文画的春天美景,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作者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大胆设想:引导学生循着“燕子”的倩影,按文入境,叩击学生的心灵,带领学生在品读赏析中激活语言,在感悟体验中张扬个性,在延伸中探寻深意,向文本的深处阅读。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正确读写: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三、教学流程

1.开启阅读激发情趣

一节优质的语文课,巧妙切入文本尤为重要,而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对文本内容的高度提炼起着“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总结作用。制造悬念,启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高度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字雅趣熏陶中投入文本,拥抱文本,我作了如下的导入:

(1)出示“燕”从甲骨文到小篆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2)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重点关注甲骨文“燕”根据甲骨文找出燕子身体的各个部位,让学生用四字词语,说说某一部分的特点从中感悟到劳动人民创造文字的智慧。

(3)比较甲骨文与如今文字的演变,感受中华渊源文化和人民创新的能力思考:“四点底”表示什么?表示火:(如煮、蒸、熬)表示尾巴:(例如繁体字:魚、鳥后来为了书写方便简化为一横。)

(4)同学们认为作者会从哪些方面来写燕子?作者又是怎么写的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燕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理趣”和“情趣”相结合导入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让学生用词语说说燕子的特征,点燃了学生“我发现,我要说”的情感火花;对比“燕”字的演变发现汉字的构词规律,催化学生探究兴趣,联系实际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走近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学习体验中潜滋暗长。

2.聚焦细节,品文字

《课标》对中段的阅读提出如下要求:联系要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标准》只提出了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而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上,并没有提出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引导学生,接近或达到《课标》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材解读和教学方法、技巧上巧妙的设计来完成。

《燕子》文字清新、语言优美,在教学第二段时,我采取整体感悟,体验为主的教学策略。首先,借助图片文字结合品析鉴赏,抓住关键词语,“轻轻吹拂”“细雨洒落”感受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紧扣“展开”体会“绿杨烟外晓寒轻”的轻柔清新;驻足“赶集似的”品味“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浓烈欢快。接着引导学生理解“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的含义,通过读、思、悟,让学生体会到春天没有燕子的身影就没有生气,燕子与春光相映成趣”,这样学生才会有感情的朗读,促进对文本语言积累内化的驱动力。

在教第三自然段飞行之美时,从“掠过”一词入手,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学生们从“唧”一声“已由……飞到”慢慢体会到“掠过”就是“快速飞过”之意。接着追问“掠过”除了有快速飞过的意思,还有别的意思吗?学生们读着读着就从“沾、小圆晕”等,词语中发现到还包含“轻轻飞过”的意思。

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驻足于“几痕细线”引导学生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问学生此处的“痕”能换成“根”吗?为什么?学生通过比较朗读体验想像、理解一石激起千层浪,思维瞬间激发异常活跃,发现“痕”字用得极为精妙,写出了天线在高远广阔的天空下,远远看去不那么显眼,淡淡的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只留下道道痕迹,如换成“根”则不能凸显高而远的意境,也无法彰显燕子欢唱于天际,飞翔于苍穹,为春天带来勃勃生机的特点。

四、体验文本的喻意

阅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如何让阅读教学变得有意义、有意思、有意蕴呢?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视角去触击心扉,寻求多维度,拓视野,深层面的教学内容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借助文本背后的文字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发共鸣,本文根据本单元的编排意图,编者意在让学生感知燕子的可爱与春天的绚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三维目标也清晰,这也正是阅读教学的灵魂,萨特曾指出:“阅读是一种不宜引导的创造”。教师要引导学生倾听自然的声音,感触自然的肌肤,呼吸自然的清新,把各种花朵声音动作的极其细微之处指给他们看,学生在此过程中耳闻目睹,亲近大自然,这样的零距离接触胜过一切语言的表达,形成对自然最本真最真切的感受,对大自然的热爱便水到渠成。

五、拓展延伸精髓

“燕子”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表情达意的意象之一,如:杜甫、白居易、李白都有诗句作表达:“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燕子在现代散文的宝库中也不乏其角色。

《燕子》分为两部分,教本教材第一部分作了修改,这一部分描写在春意盎然的家乡,活泼可爱的燕子从南方归来,在空中任情地斜飞掠过,或是在电线杆上随意栖息的画面,那恬静温馨的生活正是作者借燕子表达对家乡春天的眷恋和对燕子活泼机灵的喜爱。在原文的第二部分作者由“离家几千里,离月几万里”的海路上看到海燕搏击风雨,自由翱翔,不畏风浪的坚定的英雄形象,触景生情,从内心抒发了浪迹天涯的游子,顽强信念,为报效祖国的决心,作者郑振铎将自己浓厚情感熔铸在“燕子”这一形象中,使我们能透过美丽的文字去触及背后蕴含的深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相机引领学生走入原文去目睹燕子的千姿百态,借助古诗词中的”燕子”感悟其真谛,或歌颂春光景色,或表达思恋情愁,或抒发物是人非,或表现漂泊乡愁,通过创设语言活动情景,古今贯通思揭千载,激发学生对原作的阅读兴趣,在传统经典的浸润中受到文化的濡染,主动从文本内容与表达形式到拓展延伸与主旨意蕴进行纵身深思考。

结束本节课后,我布置了两个方面内容的作业。

第一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目的是让学生积累本课的优美的语言。

第二是观察喜爱的小动物抓住外形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习作方法的迁移运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一定的帮助。

论文作者:张爱桂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

标签:;  ;  ;  ;  ;  ;  ;  ;  

审视文本,拓展延伸论文_张爱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