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对小学生而言,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和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经过自己的语言组织,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始阶段,小学生一进入三年级,就普遍感觉到写作文的困难,主要是因为学生从写话到写段,字数有所增加,还有从单纯的写话到一定的描写,语言上还需有所提高。我们在教学中有不少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甚至有害怕写作文的心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无从下笔。虽然我还是一名教学新手,但在这短短的教学时间里,我不断的在思考、在琢磨如何让三年级学生在写作文时不那么犯愁,教师在批改的时候也不至于那么费劲,也不至于从头改到尾。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3-4年级的习作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那么,结合教学目标怎样才能让孩子的写作水平迅速得到提高呢?我认为要指导好学生的写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很重要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树立起信心特别重要。所以教师在设计作文课时,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入手,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如在写作前运用录音、投影等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各种班级活动开展的实况等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声、形、色的感观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引导学生看、听、说、写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习作的信心。
二、得法:注意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
1.在观察中指导习作。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观察事物,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在作文教学时,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习作三──秋天的图画,其中有对水果的描写,可以让学生看一些水果的图片,使学生对水果有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对水果的色彩、形态、果、肉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还可以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到了正式写作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从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各方面去描写。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事物的方法。
2.鼓励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
3.言之有序,指导学生写作时按一定的顺序写。三年级的小学生初学写作,往往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很少顾及写作的顺序。在平时的练笔过程中,我们应该提醒学生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写。
4.范文引路,了解重点段落的写作方法。读写结合是传统作文教学的一条宝贵的经验,在三年级具体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段落,进行讲解,说明写作的方法和好处。然后贴船下篙,进行相似的模仿练笔,这样学生就能够慢慢学会如何下笔,怎样写具体了。
5.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三段式”写法。三年级的小学生初步学习写作文,很难考虑篇的概念。所以老师应及时提醒学生我们是要写一篇文章,而不是写一段话,使学生竖立写篇的概念。我认为,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应该是让学生认识“三段式”,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三段式”写法。
三、指导读书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有些学生虽然读书不少,但作文水平却迟迟没有提高。这是为什么呢?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学生不是潜心研读,而是凭着兴致,基本没有情绪、意志力的参与。因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读书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在阅读中充分调动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做到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这样就容易在思想认识和语言积累等方面有所收获。另外,还应该要求学生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及时地摘录下来,让孩子多接触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谚语等。孩子脑子里的词汇丰富了,写作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四、注重家校结合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更不是语文教师一个人的任务。所以,教师要与家长取得联系,引起家长的重视。让家长和老师携起手来共同担负起指导、帮助孩子写作的责任。比如周末或节假日家长带孩子出去旅游时,可以让孩子讲讲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然后再让孩子写下来。另外,家长也要教育孩子留心生活、注意观察,可以给孩子布置观察作业,如“课间十分钟”、“老师的外貌”、“校园的一角”、“我的爸爸妈妈”等。也可以让孩子种盆花、养只猫,观察植物如何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观察动物的跑、跳、走、吃、玩、睡,然后写出观察日记。长期训练,孩子就会养成注意观察事物的习惯。
有了以上的环节,虽然刚开始很慢,很费力气,但是一旦坚持引导,用耐心慢慢地引导,量变才能达到质变的飞跃。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用不了多久,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
论文作者:张素素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5月总第3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学生论文; 习作论文; 事物论文; 自己的论文; 写作文论文; 兴趣论文; 就会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5月总第3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