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保护与现代科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科技论文,档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用最科学的方法保护好档案,是现代档案人经常探索的课题。当今世界上创造了很多保护档案的设备和方法,现笔者就本人了解的国内外档案保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谈一点自己的观点。
一、档案库房与防虫防霉——库房无窗化
档案库房是档案保护的首要条件,如何将库房建成能抑制虫、霉繁殖生长的恒温恒湿库房,是档案人面临的难题。一旦档案发生霉变、虫蛀,档案就很难恢复原状。要控制霉变的发生和发展,我们首先要了解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才能研究。以下以危害档案的窃蠹卵生长发育规律的统计表来说明:
档案窃蠹卵孵化率、历期与温湿度关系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抑制窃蠹卵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3℃,最佳相对湿度为55%。(上表为重庆市档案馆技术部研究的成果)在我国,特别是南方,夏天有很长一段时间为高温高湿季节,特别适合霉菌生长繁殖,为了控制霉菌蔓延,有很大一部分档案馆采用安放防霉药的方法。此法虽然对防霉有效,但对人也有害,目前世界一般的做法是控制库房温湿度。现行一般档案馆(室)都有空调和抽湿机,只要库房围护结构上再改进一点,就能将温湿度控制在需要的状态。
笔者仔细观察过国内、国外各种不同类型新建的库房,发现无窗档案库房比有窗更能控制好库房温湿度。以青岛市档案馆为例,1996年投入使用,库房没有窗户,依靠中央空调来管理库房,温湿度很稳定。德国汉堡市档案馆是1994年开始使用的,也设计成无窗型,墙体很厚,中央空调,库房能恒温恒湿。上海市档案馆虽然有窗,但设计成双层窗,而且墙体很厚,温湿度控制得也非常好。
我国现在一般的档案库房都采用围廊结构,这样的结构应该很容易控制住温湿度。经常看到一些单位的库房温湿度超标准,主要是窗户密封性能差,室外漏到库房内的空气带来过多的湿气。南方某军队档案馆的库房是围廊结构,他们将围廊窗户改成双层结构,一般情况下,窗户全部关闭,只有在室外温湿度适宜库房需要时,才开启,效果很好。
罗马国家档案馆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笔者参观过这座始建于17世纪的古老建筑,在我看来,这幢建筑本身就象一本档案,记载着好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二层楼高四合院式的建筑400年以前是一个大学,就在这座历史悠久的档案馆内,档案保存完好,库内没有任何防虫防霉药剂,也没有一点霉味。意大利是一个地中海沿岸国家,夏季很潮湿。它虽然没有按现在的档案库房标准进行建造,但稍经改造后作为库房用,依靠电脑控制空调和抽湿机来管理库房的温湿度,确保了档案库房的安全,他们的经验足以证明任何库房都能控制好温湿度。
二、档案库房的换气与净化——静电净化空气
上一节中,笔者撰述了密闭库房的益处和优势,但是这种方法也有缺陷,最大的问题是门窗长期关闭,很容易产生氡气等有害气体,于人体不利。实践证明,在目前科技条件下,可通过净化空气进行解决。
首先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通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室外空气符合档案温湿度要求时,利用风机进行通风,也可以打开门窗让它自然通风,以期达到换气目的。
自然通风空气新鲜,节省能耗,但它受到外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每天都进行。空气净化器的出现解决了长期封闭库房的空气净化问题。
现在一般情况下有两种空气净化方法,一种是化学法,另一种是用静电法。美国公司在几年前就在上海推行化学方法来净化空气,通俗的说法是空气中有怎样的有害物质,就找一种可以与它进行中和反应的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以期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具体的做法是让空气通过安装了有化学物质的过滤网,有害气体就可以被非常有效地清除了,不足之处是有些化学物质不能再生,要不断地更换过滤网,而且要事先了解有害气体的成份,才能有针对性地安装相应的过滤网,它的优势是清除有害物质特别高效,而且可以在军事上应用。
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做法是用高压静电净化法来净化空气。上海市档案馆技术部与有关单位联合研制了一种空气净化器。
此法的原理是让空气通过一个高压静电场,当空气中带电的微粒经过电场时,由于高压静电场的作用,带电粒子会被带高压静电的电极吸收,同时在静电场的空气进出口处安装一层有活性碳组成的网状过滤网,使不带电的中性微粒被过滤掉。此法的优点是高压静电场可以重复使用,只要经常进行清理即可,缺点是净化的效果没有用化学方法效力高。
目前,安装空气净化器的场所逐渐多起来了,医院、汽车、办公楼等都在使用。档案系统使用也在增多,深圳市档案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市档案馆等单位早几年已安装好了。
三、档案的消毒——无污染消毒
纸质载体的档案消毒法有很多,笔者主要谈一点不用药剂的消毒方法。
目前,比较流行的办法是真空消毒。前一个时期,粮食部门曾介绍过保管粮食用真空充氮气法,可以防霉防虫,档案的消毒也是这个原理。笔者在西欧一个档案研究所看到他们的消毒法。他们将发生虫、霉的档案(暂时没有发生霉变的档案也可以进行消毒)装入一个密封的胶袋内,抽空袋内的空气,再灌入有氮气、二氧化碳、环氧乙烷混合的气体,保存一个月,取出即可。我还看到了消毒前后虫霉发生的比较,效果很好,对人体无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价格也不贵,他们已商业化运作,用一辆车安装好消毒设备,上门服务。
香港特别行政区档案馆从美国引进了一个消毒设备,据香港档案馆蔡长贞馆长介绍,他们的消毒容器是用钢板焊接,一次可以消毒四立方米档案。方法是先将档案装入容器内,真空度抽到0.2%以内,保存196个小时后,再充入氮气,虫害的死亡率可到100%,霉菌可杀死70%以上。但价格不菲,买一台要近200万港币。
上海市档案馆也研制成功了档案消毒容器,并经过了鉴定。该设备消毒效果也不错,原理与香港档案馆的差不多,也是先抽空容器内的空气,达到一定的真空度以后,保存一段时间后充入氮气,消毒的效果见下图,图1是消毒以前的档案上原有的经过培养的部分霉菌,图2是消毒后档案上尚存的部分霉菌,消毒效果很好。也没有污染,对人体无害。
四、档案的修复——机械化
档案修复法有很多种,笔者就国外和国内用机器进行抢救修复的两种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在我们国内,凡是两面有字的档案,一般情况下采用丝网加固的方法进行托裱。在国外,对两面有字的破损的档案主要是用纸浆补洞法来修补,而且比较流行,一般档案馆几乎都装备了此类设备,使用时也很方便。操作时先将要修裱的档案清洗干净,然后放入水槽内,再将用水调和好的混有纸浆的溶液倒入放有要修补档案的水槽内,迅即抽干水槽内的水即可,这时候取出档案,就可以看到档案有洞和破损之处已生成了一层新纸,再将档案凉干,档案就修补好了。
以下二张照片,是采用纸浆补洞完成的,修补的档案补上去的纸的颜色可以自己调节,能做到与原色几乎相同,速度很快,效率也很高,而且修补档案的幅面可以根据需要由用户自行进行调整,北京图书馆就有这样的一台设备。
对单面有字的档案的托裱,安徽省档案馆研制了一台档案托裱机,功效也很高,很适合修裱用宣纸做载体的档案。它的主要原理是摹仿人操作修裱档案的全过程,档案放在宣纸上,经过传送带送入机器内,机器就会自动涂浆,粘纸,烘干,托裱速度比人工快几十倍,很合中国的国情,我感到唯一遗憾的是机器的托裱档案的幅面不能调整,只能托一定长度和宽度的档案,超过一定范围就不能采用机器了。
五、档案库房计算机管理——智能化
档案库房用计算机进行智能化管理是现今的一个大趋势,用计算机几乎可以代替所有人的繁琐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档案馆库房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这里仅介绍计算机温湿度管理和最近面世的硬盘录像机。
我们档案库房管理工作人员,经常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管理好库房的温湿度,没有适宜的湿湿度,档案的保护是一句空话。平时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到库房去统计库房的温度和湿度,并将采集到的数据编制成表格存档,还要根据库房的实际情况开(或关)空调机和抽湿机,节假日也不例外,现在此事完全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完成。不管管理人员在哪里,只要有电话和电脑,就能随时随地进行控制。
它的工作原理是计算机不间断地自动采集档案库房的温湿度数据,存入数据库,并根据事先编制好的程序管理好空调机、抽湿机的运行状态,使库房达到恒温恒湿,当管理员需要数据时,可打印输出。系统扩展后,还可以与门卡、防盗等系统联接,进行安全防护工作。
硬盘录像机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件新品,它与一般的磁带录像机有很多不同之处。我们档案馆一般在阅档室安装有摄像机,用于监视被阅档案的安全,摄像机摄下的信号通过录像机记录在磁带上,我们以往都采用24小时长时间录像机,一盘普通2小时录像带可以录24小时,此录像方式最大的缺点是回放时图形不清晰,有跳跃的感觉。录像带用长了以后,会发生磁粉脱落,清晰度下降等问题。硬盘录像机的出现解决了磁带录像机的不足。硬盘录像机能长时间录像,如同时录四个摄像机的信号,每天录24小时,可以在硬盘上保存半个月的资料。回放的清晰度可以达到我们家中的VCD放映效果。
在我们档案保护技术领域,每天都有新技术在出现,无酸纸、纸张脱酸、新型防霉防虫药剂、恒温恒湿防磁柜等等层出不穷。如托裱用纸,日本就有了新的进展,它的托裱档案用纸,工厂制造时就预先在纸上喷涂了一层肉眼看不见的粘合剂,使用时只要将档案与托裱纸合在一起用电熨斗加温到70℃,粘合剂就会熔化,冷却后托裱就完成了,需要分开时也可象传统的淀粉粘合的档案一样,可进行分离揭开。
一位法国的档案工作人员在与上海市档案馆留学法国人员交谈时说,在法国,档案保护技术的研究比档案历史研究更有发展前途。在荷兰,那里有一个大型的档案保护技术中心在运行,不但为档案部门抢救档案服务,而且还把服务的范围扩大到图书馆、博物馆、文件中心,成为一个商业性的赢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