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如何体现与落实论文_李秋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如何体现与落实论文_李秋萍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黄田镇中心小学 542800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相关,对于理解数学学科本质、设计数学教学以及开展数学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直观 量化 实践

本文就自己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核心素养如何体现与落实分享如下。

一、图形与几何的概念教学应从直观开始,充分发挥几何直观作用,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完善提升、逐步生成概念,落实学生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素养,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概念的建立,是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舍去物理背景地看问题,抽象出实物的数学属性的过程,要通过几何的直观性,让学生能够“看得见、说的清、想的通”。这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数学认知具有“画面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描述和归纳总结,进而抽象出数学模型。

如三角形的概念教学,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图案,进而观察三角形的特点,有三条边、有三个角,再在纸上画出三角形,进一步提炼出有三个顶点(每两条线相交于一点),三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封闭图形、线段端点相连)。然后通过出示简单的图形加以判断,强化认知,学生能够准确地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理由是什么?哪些不是三角形,什么原因?这样学生听到“三角形”这个词,头脑中就会出现不同的三角形形象,想像“围”的涵义。

学习三角形的高也可以用这种策略。先让学生观察、比较两个三角板哪个高一些(一条直角边为底),变换方式(斜边为底)再比一比,看看哪个三角板高,通过这样实物情境的直观导入,让学生在直观的高低比较中,初步建立“高”的第一印象(三角形最高点到底边的上下距离),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比高低时比得是两个三角板的哪一部分?结合实际情况观察归纳得出:当一条直角边为底时,比的是另一条直角边(从锐角顶点到直角顶点的线段);当斜边为底时,比的是从直角顶点到对边的距离。再引导比较两种情况的相同点,比的都是从顶点到对边的距离,逐步抽象出高的实际含义。这样将生活中“高”的经验和课堂教学联系,同时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三角形的摆放方式不同,高是不同的,进而理解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认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图形的公式推导计算要以度量为基础,形成量化意识,发展学生数感、运算能力、数形结合和数学模型等素养

人教版教材“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很多教师让学生课前制作了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将其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就是三角形的面积,从最便捷的倍积角度引导学生明白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但若从等积的角度思考,可能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和规律总结,因为学生在此之前学习长方形的面积时,是从等积度量得来的;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时,是从等积割补的角度去理解的,即在教学时,选取了斜率45°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这样会出现斜角刚好占满半格的情况,通过割补凑成满格,进而得出每行的格子数和有这样的几行,得出结论每行的格子数乘行数就得出有多少个格子(即面积);或整体割补,拼成长方形,得出每行的格子数乘行数得到共有多少个格子(即面积),从而推广到一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若运用延续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用度量的思维解决新问题,还会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将三角形转换成学过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时,有的是高转变成了原来高的一半,所以要除以2;有的是底转变成了原来底的一半,所以要除以2;有的是折叠成长方形之后,发现长方形的长是原来三角形的底的一半,长方形的宽是原来三角形的高的一半,三角形的面积是折叠后长方形面积的2倍,经过计算,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再除以2;结合上文中我们的倍积规律再总结,发现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中, 除以2的内涵非常丰富,除以2是不同思路共性的特征,从而抽象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模型。在这样的数形结合及观察比较中,学生的认知和理解会更深刻,同时也能体验到殊途同归的快乐,打开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三、图形的运动要以实践操作为基础,让学生在操作中明晰思路和方法,落实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现实的实物操作经验为基础。由于学生在思维发展的阶段和层次决定了在图形的运动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想象——验证的过程,让学生将运动的过程再现在头脑中。总之,教师要以操作为拐杖,让学生逐步能够在头脑中想象出图形的运动状态,以此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都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语音来表达现实世界,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数学版),2017,1-12。

[2]义务教育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上册,P221。

论文作者:李秋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1月总第1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如何体现与落实论文_李秋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