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宏观控制及其把握_宏观调控论文

论宏观控制及其把握_宏观调控论文

试论宏观调控及其力度的把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试论论文,力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是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转的必要条件。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地发展,必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这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宏观调控,是指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通过采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的一种管理方式。这包括组织市场的协调和经济的运行,引导经济的发展,以便求得资源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达到在国民经济总体上的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为微观经济的运行造就适当的宏观环境,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有效的宏观调控。这是因为宏观调控具有市场补充,市场矫正,市场导向和平衡协调等经济功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要保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反对垄断和保护公平竞争,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兼顾社会公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自然与社会环境等等。这些问题,都不能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企业和个人的自发行为来解决,主要是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及法律的指导和规范来解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市场机制是通过商品的价格信号显示出来,而价格的变化又总是由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数量变化所引起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正是从价格的变动中可以观察到商品品种,数量的市场需求,从而以市场实现中的信息为依据,制定参数,预测未来,以次进行资源配置。正是这样,运用市场经济对社会资源起基础性作用,就能使经济活动更好地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把社会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同时,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这些方面无疑地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也要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个微观经济主体都是要按照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状况进行各自的资源配置,这虽然大致上可以形成社会供求关系的均衡,促进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但社会资源的配置毕竟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要通过人们的经济活动来实现。由于各个微观经济主体注重自身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方面不利于一些非盈利性的社会公共品以及一些需求弹性较小又属于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生产和经营;另一方面在经济活动中会出现一些过度竞争和垄断,以致于也会出现市场失误,市场失灵,甚至发生经济危机。这些问题表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因此,为了弥补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的“缺位”,矫正在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领域和作用过程中出现的某些调节偏差,协调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和计划导向,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的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宏观调控的认识,有几点必须注意:

第一,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不是对立的,宏观调控更不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复归。我们要建设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古典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是具有坚强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逐步实现规范化,法制化的健康有序的现代市场经济。这一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亦可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它们曾经历了一个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以前,在西方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和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的古典经济自由主义,他们的中心思想都是主张经济自由,即“自由放任”,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完善的,市场机制能自动调节社会生产,通过市场的自行调节,经济可以实现均衡增长,从而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任何干预,主张任其自由竞争,自由发展。而这种自由竞争,终未能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与市场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终于酿就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这次大危机宣告了以自由放任为中心的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终结。以政府干预为中心内容的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凯恩斯倡导的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为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在西方经济学中成为主流学派。虽然凯恩斯主义理论基础上西方国家经济干预政策,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矛盾。但它对矫正市场调节的缺陷,确保宏观经济的顺利运行,缓和经济危机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70年代初西方国家严重的“滞胀”现象的出现,西方国家又抛弃了凯恩斯主义,转而求助于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新自由主义等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这些理论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过度”干预,在整个80年代,成为西方国家经济学界主要的潮流。这些理论虽然为西方国家摆脱“滞胀”的困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做为经济自由化的代价,又带来了资产,收入分配的恶化等一系列新的经济难题,致使西方大多数国家在80年代后期处在不景气状态。从九十年代开始,这些反对政府干预的观点失去市场,西方发达国家又开始出现加强宏观调控和国家干预的迹象。从美国克林顿政府上台后所采取的不同于里根政府和布什政府的经济政策上就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点。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史表明,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反复,但国家的宏观调控仍然是必要的,尤其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则更是如此。现代市场经济中本身就具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组织、协调全国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活动只有遵循这个目标,才能健康,有序地进行,才能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是有重要区别的,它们在调控对象、调控范围、调控方式、调控手段、调控组织等方面均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是宏观,微观不一统,管得过宽过死,直接规定企业的微观决策,而且主要采用行政手段,通过“长官意志”和行政命令来配置社会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则是一种间接的调控方式,国家主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调控市场来引导企业,充分尊重和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政府只是调节市场调节不到和调节有偏差的地方,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因此,我们应当看到这个区别,不能把加强宏观调控看成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复归。

第二,宏观调控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对市场“失效”的纠正和补充。诚然、宏观调控具有对市场的矫正和补充的功能,但是,宏观调控的功能决不止于此,它还具有经济的导向和协调平衡等功能。宏观调控从整体上确立起社会经济发展的调控目标,依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对市场经济活动的运行从宏观层次上进行方向上的预测和政策指导,确定在一定时期要发展什么,限制什么,并对不同的产业部门确定不同的经济政策措施,从而为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指明发展方向。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同时,宏观调控还对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各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等进行协调和平衡,具有保持市场经济总体运行和谐与稳定的功效。可见,宏观调控决不是单纯地对市场“失效”纠正和补充的权宜之计,而是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不能把市场经济同市场简单地等同起来,从而不能把“市场失误”看成“市场经济失误”。市场经济同市场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不能混同,搞市场经济离不开培育和发展市场,但不能认为有市场就有市场经济。从历史上看,自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社会分工,有了不同的所有制或各经济主体不同的利益关系,就出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从而就有了市场,而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较为发达的阶段才出现的。从经济内涵来看,市场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是市场经济的载体,诚然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但市场经济除了蕴含着市场以外,它还具有市场主体自主性、市场关系平等性、市场活动竞争性、市场发展开放性,市场运行有序性等一系列特征。可见,市场和市场经济是有区别的,两者不能混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会出现“失灵”“失误”,但这并不是市场经济的“失灵”和“失误”。宏观调控对市场“失误”的矫正和补充,不是对市场经济的“失误”矫正和补充。明确这个区别,就能更好地认识宏观调控对市场“失效”“失误”的矫正和补充,不是外在于市场经济的力量,而是市场经济本身的内在要求。

二、宏观调控中力度的把握

在宏观调控中,必须十分注意调控的力度。因为任何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都不可能是无负作用的,判断调控效果的大小,必须从它对整个经济运行系统所起的作用来考察,看其得失的比较,为了更好地发挥调控的效果,减轻其负作用,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握好宏观调控力度的强弱问题。如果宏观调控力度把握不当,可能会导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矛盾加剧,会引发经济循环的失常和经济运行的大波动。在宏观调控力度的把握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调控手段正负刺激的选择与配合。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正负刺激,来促使和诱导其行为符合国家的计划目标。所谓正刺激,是以奖励或更大的经济利益来诱导其行为。所谓负刺激,是以惩罚或抑制其利益来驱使其行动。在宏观调控中,正负两种刺激手段都是必要的,问题是如何选择与配合。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信号是微观生产经营与消费的调节者,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价格上升会带来企业的利润上升正是促使其扩大投资与生产的正刺激;价格下降引起企业利润减少正是促使其紧缩生产与投资的负刺激。宏观调控就是要创造条件使正负刺激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发挥作用,并通过这种正负刺激来调整生产结构,从而达到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再如,经济的发展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但在提高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上,是选择通货膨胀条件下大幅度提高货币工资;还是选择在物价稳定条件下小幅度提高货币工资,前者属于正刺激,后者属于负刺激,这当中也有正负刺激的选择问题。鉴于稳定物价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标志和条件,如果物价上涨幅度过大、通货膨胀严重,势必会导致社会供求总量的失衡,影响经济协调,持续地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贻误我们加快改革的时机。为此,我们选择后一种作法。只有在稳定物价的条件下,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才是实际的提高。所以在宏观调控的手段上,不能认为正刺激会无条件地优于负刺激,正负刺激的选择要依据具体经济活动而定。宏观调控就是要针对不同情况,选择正负刺激两种形式或配合并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第二,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时间与经济空间。由于经济活动运行中,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运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具有不同的经济内涵,因此,必须把握经济时空的变化趋势,适应经济时空的特点。所谓的经济时间,是指一定的经济活动所需经历的时间。经济时间不同于自然时间,它在不同的时点上具有不同的经济内涵。如果说自然时间是可以无限分割的,而对经济时间来说,由于一定经济活动的各种变量往往都对应于一定的时间间隔,因而它总有一个最低的不可再分割量。例如,经济活动的波动周期,固定资本的更新周期,以后不少经济周期的变化都带有一定的规律性,都有一定的时间范围,这些均属于经济时间。所谓经济空间,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物资、能源、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等所有经济要素的组合状态。经济空间不同于自然空间,在不同的经济空间内,各种经济要素的组合状态是不同的。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在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不同地区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差别,因此,要注意不同空间内的不同的经济内涵。宏观调控就是要适应经济时间和经济空间的特点,较准确地把握经济时空的变化趋势。当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开始暴露和发展时,一方面要根据经济时间的特点,把握时机,适时地出台有关的调控措施,不能等到问题无法解决时才采取措施,避免大的失误和经济的严重失控。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经济空间的特点,在规范化调控的同时,采取必要的差别性的措施。这样,及时地消除经济生活中的各类矛盾,才能更好地降低宏观调控的成本,提高宏观调控的成效。

第三,宏观调控中可控度的把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人们认识水平和控制能力的提高,对经济运行最终将是可控的。但就一定阶段而言,宏观调控主体对经济运行的控制程度与范围又是有限的,而且不同经济领域的可控度也是有差异的。宏观调控要取得成效,必须对经济活动作好预测,对经济活动的态势都要有大致的估计,每种情况可以控制到什么程度,要事先有数。要根据每种情况可能达到的可控度的程度,相应地采取不同的调控措施和可能的对策,使调控达到最佳效果。以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来说,长期来看,改革的深化和整体推进将会使我国经济中蕴藏着的巨大潜力释放出来,推动经济的更快发展,这是必然要发生也是我们所希望发生的。但从近期看,由于改革将会改变某些方面现有的运行秩序,调整一些经济利益的格局,从而又可能会给经济的运行带来一些暂时性的影响,给社会带来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推进投资体制,财税体制,计划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另方面要加强宏观调控,抑制过高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控制固定资产新增项目,切实加强金融秩序的监管,遏制一些“泡沫经济”现象,加强对物价的调控和监督以稳定市场,以此尽可能消除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保证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当然,由于经济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时偶然性较大,因而可控度就不可能十分精确,一般只能进行方向控制和幅度控制。应当允许有一定的模糊度的存在。

第四,宏观调控中各经济杠杆系统要协调配合。经济杠杆系统是宏观调控中实际发生作用的系统,包括财政,税收,信货、价格、劳动工资等子系统。经济杠杆的作用机制是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利益诱导,以调节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的配置,促进经济的正常运行,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各个经济杠杆之间,由于调节作用范围和着力点不同,从而其作用力也不同,有的可能是同向的,有的又可能是反向的。例如,财政杠杆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政府预算支出的增减来调节有效需求,以及对某些供给“瓶颈”提供各种形式的财政补贴来增加有效供给;税收杠杆主要是通过增税或减免税来调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金融杠杆主要是由中央银行通过金融系统和资金市场,调节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产生资产组合调整效应,以刺激和收缩有效需求等等。因此,各个经济杠杆在发挥其作用时,都要从宏观经济调控这个大系统的目标出发,搞好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而这种协调配合,不是简单地要求各个经济杠杆要同向着力,有时反向着力也是必要的,重要的是掌握好各自分寸和力度,在大系统中产生良好的合力。前几年,我国经济一度趋于过热,“泡沫经济”现象也不正常地出现。国家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采取多种经济杠杆协调配合,而且力度把握比较适当,没有采取全面紧缩的“硬着陆”措施,而是采取了“点刹车”的“软着陆”措施,从而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这一宏观调控过程中、各个经济杠杆的协调配合,既治理了金融等领域过乱的秩序,又抑制了经济生活中的一些过热现象,保障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由此可见,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各个杠杆系统应依据各自的经济职能协调配合,既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标签:;  ;  ;  ;  ;  ;  ;  ;  ;  ;  

论宏观控制及其把握_宏观调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