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既是重要的施工材料,又是重要的水工建筑结构,其施工技术包括多个环节和各种施工器械,针对工程的不同部位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细节要求较高,温度控制较严,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尤其需要注意施工质量,按照施工设计要求严格施工。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应用
引言
在混凝土施工管理中,计划、技术、质量、成本管理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水利水电混凝土工程施工,在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加强哪一方面的管理都会最终归结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上来。生产管理要以人为本,在努力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的同时,要努力改善生产现场的劳动作业环境,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才得以有序推进。
1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应用中的特点
1.1、工程量大
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工程量通常都要超过几十万立方甚至更多,因此施工周期往往较长,要确保施工质量及进度,就需要运用好各种施工器械和先进技术,从施工可行性和经济性上综合设计施工方案。
1.2、环境影响较大
水利水电工程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大,在气候、气温、水文以及其他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都可能会引发工程的断续,因此不能保证工程的连续性。
1.3、温度控制要求较高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常都是大面积或大体积施工,采取分层或分块进行,实际施工中,往往容易受到来自于温度的影响,从而出现裂缝问题,无法充分保证坝体或其他构件的整体性,因此尤其需要注意温度控制和表面的保护。
1.4、技术复杂
水利水电工程在不同功能和施工条件下,往往会选择不同形式或标号多样的混凝土,在浇筑时往往会和各种金属构件或者预埋构件出现交叉施工,因此需要保证施工的合理性和有序性。
2.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的技术要点
2.1技术
技术是贯彻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的重要工作,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没有技术,就谈不上施工。在砼浇筑施工过程中就包含着一些环节:模板工程、钢筋安装工程、砼拌合、运输、浇筑、温度控制和接缝处理等这些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管理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技术交底不底,质量检验不标准技术开发不积极等问题。技术交底不彻底使施工人员对施工仓号的构造特点、施工工艺、技术安全措施等方面了解不清,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时无从下手,导致施工环节重复,甚至发生重大事故。质量检验不标准,无规范可循,对质量就会得过且过,最终造成质量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技术管理中技术开发很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一味因循守旧,抱紧旧技术不改,这种保守主义观念影响技术的发展,难以提高技术水平。
2.2 技术革新与改造
对于技术革新与改造,在大中型工程施工,有计划、有不周到中都很注重,技术改造围绕提高质量、缩短工期、节约能源、降低材料消耗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对工程施工起到积极作用。小型分散的工程的技术创新则严重不足,亟需加强。
3 混凝土施工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措施及应用
3.1 做好一系列的基础工作,就是搞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
基础工作是企业建立质量体系、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立足点和依据,也是质量管理活动取得成效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转的前提和保证。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信息工作、质量责任制和质量教育工作。
3.1.1 以提供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为内容来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做好标准化工作,必须以“顾客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系统化”原则,应符合权威性、科学性、群众性、连贯性和明确性的要求。
3.1.2 建立质量责任制
建立质量责任制是企业建立经济责任制的首要环节,要求明确规定企业每个职工在质量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以便做到质量工作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考核有奖罚。质量信息,是进行质量方面决策的依据,是改进产品质量、改善各环节工作质量的最直接的原始资料和依据。
3.1.3 统一计量单位
计量的重要任务是以统一计量单位制度,组织量值正确传递,保证量值统一为目的的工作。计量,是关于测量和保证量值统一和准确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
3.1.4 提高职工的素质
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的最重要的要素,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必须从提高职工的素质抓起,把质量教育作为“第一道工序”。
3.2 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就是全面质量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质量控制不严格,使质量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全一多样 ”,即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和多方法的质量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是百年大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
3.3 进行成本预测
对施工中存在的成本控制不严格的现象,要做好事前控制。首先进行成本预测,成本预测就是在某项工程开始之前,对该工程全面进行成本预算。根据确定的成本目标确定计划期内工程的成本,需要抓好定额管理。降低成本途径是多方面的,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开发集体智慧,挖掘潜力,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成本预测的目的是确定降低成本的目标,即确定成本降低率,为编制降低成本计划确定方向,分析和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
3.4 提高企业的信誉
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控制,就是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对工程成本形成的预防、监督和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施工成本费用被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企业生存和发展依靠竞争,而竞争依靠企业的良好信誉,企业的信誉,重要的一条就是靠投标单位的经济实力,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实行科学的、全面的、综合的成本管理。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混凝土施工容易受到施工企业自身素质,以及施工人员业务能力、企业施工管理等多方面影响,导致混凝土工程容易产生一些质量缺陷问题,本文笔者针对上述问题通过自身的工作经验,首先对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的解决策略及措施,希望对读者能够给予意见和帮助,以便于更好的解决所面临的困难和不解。
参考文献
[1]丁建彤.水工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J].混凝土世界.2011(6).
[2]李以友.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风.2012(25).
论文作者:游流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成本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