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捐赠建设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_哥伦比亚大学论文

普利策捐赠建设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_哥伦比亚大学论文

普利策捐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始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哥伦比亚论文,始末论文,新闻学院论文,普利策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一二年,著名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Columbia Journalism School)迎来了百年华诞。与中国的习俗不同,哥大新闻学院的院庆没有指定一个特别的日子举办“百年院庆大会”,而是举办了一系列院庆活动,包括学者论坛、新闻学五十年五十事,该院网站一年来陆续报道了美国各大报纸、纽约市的庆祝活动……好不热闹。

根据美国新闻史学界的共识,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是由沃尔特·威廉斯(Walter Williams)在一九○八年创办的密苏里新闻学院。爱波尔德(Hans Ibold)考证,威廉斯提议创办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最初动议可以追溯到一八九九年,这时的威廉斯身兼《哥伦比亚先驱报》(Columbia Herald)主编及密苏里大学校董会负责人(University of Missouri’s Board of Curators)。所以,从历史意义而言,哥大新闻学院并不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新闻学院。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其“风头”却盖过了密苏里新闻学院,这多少与其创办者报业大亨约瑟夫·普利策(一八四七年四月十日——一九一一年十月二九日)相关。

然而,普利策为何要捐建这样一所新闻学院?为何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难道真的是因为哥伦比亚大学有意撇清与“黄色新闻大亨”的关系,才将该学院成立时间推迟到普利策逝世之后?按照国人的习惯,要追溯历史,必然要有生辰时日,哥伦比亚新闻学院除了建成于一九一二年外,有没有确定的成立日期呢?

创办一所新闻学院

普利策建立新闻学院的构想,始于一八九二年。这一年,普利策接办《世界报》第九个年头。在这九年中,普利策通过发行价格战(将报价从原来的四美分降至两美分,迫使其他报纸从三美分降价)、言论版立场(以“真正的民主”为主旨)以及内容(增加关注社会劳动阶层内容的新闻)、版式(发明“报耳”等)上等诸多方面的革新,打垮了戴纳的《纽约太阳报》、挤压了贝内特的《纽约先驱报》的增长空间,弄得此时仍藉藉无闻的《纽约时报》在这种格局下举步维艰,几近破产。正是看到自己事业的辉煌时期,也为了迎接其接办十周年的庆典,普利策向当时的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塞斯·罗(Seth Low)提议创设一所新闻学院。

在那个时期,新闻业仍维持着一种“师徒传承”从业的惯习,对于正规的新闻教育,业内并不认同。对于大学而言,新闻是一种实践性的行业,而当时的大学主要以哲学、神学等形而上的学科为主,新闻教育显然无法攀上这个“高枝”,因此,哥伦比亚的校董们拒绝了普利策的动议。

转眼间到了一九○三年,由于普利策眼睛彻底失明,且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听不得任何的“噪声”,已无法胜任《世界报》的日常管理,因此,普利策建造了一艘“自由号”游艇,终日游弋在欧洲和北美,“遥控”《世界报》的运作。此时处于“自我放逐”状态的普利策重拾创办新闻学院的想法,并且决意将其付诸实践。此时的普利策已没有了当年的“意气风发”,之所以属意创办新闻学院是因为希望“教育报纸的作者和编辑以报业的理念”,“将新闻业从一个行业转变为一个为公共利益而奋不顾身的专业”。

一九○三年的春天,普利策向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巴特勒(Nicholas Murray Butler)和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Charles W.Eliot)博士提出动议。有了上次哥大“闭门羹”的教训,普利策这次更寄希望于哈佛。他派自己的私人医生霍斯莫大夫(Dr Hosmer)亲赴坎布里奇镇,游说哈佛。哈佛的回复十分谨慎。相反,哥大校长巴特勒比较积极。当年的三月二十七日,巴特勒将此动议提交给“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委员会”,并于四月六日提交给校董会并获通过。

由此,普利策的捐赠落定在哥伦比亚大学。

合约

既然敲定了将在哥伦比亚大学创办新闻学院,那么捐多少钱?这笔钱如何花呢?这就需要普利策和哥伦比亚大学之间达成一致,签立一份合约。

一九○三年四月十日,作为庆祝自己五十六岁生日的一项内容,普利策授意时任《世界报》财务经理的布拉福德·梅里尔(Bradford Merrill)起草一份资助新闻学院的合约。梅里尔在六月二十三日拿出了第一稿,普利策提出了十一点修改意见。由于普利策本人不想向公众公开这份合约的具体内容,因此,哥大对此讳莫如深。幸好,时任《世界报》评论版主编、一九二四年《普利策传》的作者唐·卡洛斯·塞兹详细记述了这一段史实,有助于还原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创建时的情况。

普利策决定捐助二百万美元,在一九○四年六月一日前,先期支付一百万美元,新闻学院成立后三年内再支付一百万美元。

第二期一百万美元的捐款中,五十万将用于设立奖金和奖学金,奖励那些在公共服务、公共道德、美国文学以及新闻教育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具体如何设置,将在新闻学院成立后三年内,由普利策和哥大协商决定。哥伦比亚大学需要提供Morningside Heights的土地,建立新闻学院的大楼。大楼的建设和日后的维护费先从首次捐助的一百万美元中划拨五十万。普利策死后,这座大楼应以普利策名字命名,另外,在楼内竖立石碑,碑上镌刻“纪念我的女儿露西尔”。(露西尔是普利策的第二个孩子,最大的女儿,生于一八八○年九月三十日,一八九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因病去世。普利策共有七个子女,三子四女。其中大女儿露西尔和二女儿凯瑟琳未及成年即夭折。凯瑟琳不足两岁便去世了。普利策对露西尔疼爱有加。长子拉尔夫虽然十分勤奋,在《世界报》中兢兢业业从基层做起,却始终得不到普利策的信任。因此,普利策去世后,将大部分财产〔包括《世界报》〕留给了自己未成年的小儿子,这也是后来《世界报》没落的一大原因。)

这笔资金以“普利策基金”的名义,以利息资助普利策大楼的维护、新闻学院教职工的薪水以及教学经费。

哥伦比亚大学对新闻学院负有技术和专业指导的责任,哥大必须秉持自由精神,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向最为广大的学生提供最高的学位。新闻学院的组织机构、课程设置由哥大制定,但是,必须征得咨询委员会的同意,并采纳其意见。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应由相关领域的杰出记者和编辑组成。具体人选由普利策提名,哥大委任。新闻学院课程可以由哥大根据实践情况的变化增删,以增强新闻学院的实用性。

报考新闻学院的学生,需要考察其通识、人品以及是否有能力完成课业,不需拘泥于其之前的学历,如果学生能圆满完成新闻学课程的考试,应该得到相应的学术能力证明、毕业证书。

一波三折

为了回应外界的质疑,普利策早在一九○二年五月,便撰写了一篇近一万六千字的长文《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The School of Journalism in Columbia University)。更为合适的说法是“听写”。因为此时已彻底失明的普利策无法写作,只能由秘书代为动笔。在文章的开篇,普利策无不悲凉地向读者致歉:“假如我对于这些批评(指对于创办新闻学院的质疑——本文作者注)显得混乱或者重复的话,敬请谅解,毕竟(本文作者加)我是靠声音,而不是笔,来写作本文的,文章的修改是通过耳朵听,而不是自己看——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呀。”文章一九○四年发表在《北美评论》(The North American Review)五月号中。普利策从大学新闻教育的可能性、大学新闻教育的内容、新闻教育的实施、新闻教育的意义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文章的开篇,普利策乐观地预测:“我承认(创办新闻学院)困难重重,但是经过客观的权衡之后,我现在更加有信心这一信念必然会取得成功。在这个世纪结束的时候(指二十世纪),诸君将会接受新闻学院作为高等专业教育中的一个特色,就像法学院、医学院一样。”事实上,普利策的这一梦想在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创立十二年,也就是他去世十三年之后便已实现。根据唐·卡洛斯·塞兹的统计,到了一九二四年,美国的州立大学中有二十九所开办了新闻系,州立学院和学校中有十七所有新闻课程,私人创办的高校中有四十一所进行新闻教育。

为了不让外界质疑新闻学院与《世界报》的关系,普利策明确表示,一旦资助事宜既成,他就将“甩手”不再介入,将新闻学院的大权交由哥大和咨询委员会。眼看着自己的理想迈出了最为艰难的起步,普利策不忘揶揄当年不愿合作的塞斯·罗,普利策在给布拉福德·梅里尔的信中表示,要联系塞斯·罗告知此事,提提当年事。

普利策信心满满预期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能在一九○四年建成,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由于在咨询委员会人选的问题上,普利策与哥大未能达成一致,致使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的建立推迟了八年之久。

关于咨询委员会,普利策的最初构想,是由十人组成,其中巴特勒校长(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的代表)是一名,另外,《世界报》也派出一名。在给布拉福德·梅里尔的信中,普利策表示自己为物色合适的人选伤神了一年有余。他提名《纽约论坛报》的怀特洛·里德(Whitelaw Reid)、《布鲁克林鹰报》主编克莱尔·麦克尔威(Clair McKelway)、埃默里·史密斯(Emory Smith),认为应该首先征得这三人出席咨询委员会,如果这三人拒绝担任职务的话,他将考虑取消资助。在这三人同意之后,普利策建议,由他们三人再举荐合适的人选,选人的准则不应凭个人亲疏好恶,而应考虑其是否有能力胜任这一职务。至于其他五名成员,他建议考虑《纽约时报》的米勒(Charles Ransom Miller)或诺里斯(Norris),《纽约太阳报》的切斯特·洛德(Chester Lord)或米歇尔(Edward Page Mitchell),在征得贝内特的同意之后,可以考虑《纽约先驱报》的瑞克(Reick),还有《波士顿环球报》的泰勒(Charles H Taylor);除了东部、纽约附近的报人外,普利策认为也可以考虑西部的人士,他提名诺耶斯(Noyes)、帕特森(Patterson)以及《芝加哥每日新闻》的劳森(Victor F.Lawson),还有被自己安排在《圣路易斯快邮报》的琼斯(George S.Jones)、斯普林菲尔德,《共和党人报》的鲍尔斯(Samuel Bowles)以及纽约《晚邮报》的弗拉德(Oswald Garrison Villard)。

哥伦比亚大学校董以及巴特勒校长由于担心外界对新闻学院的非议,建议在人选问题上谨慎些,不要过于仓促。此时的普利策接受了这一建议,并且表示,可以将咨询委员会的成员扩充到十五人,不过,他需要补充哈佛校长查尔斯·艾略特、康奈尔大学校长安德鲁·怀特(Andrew White)。出于“常春藤名校”之间的竞争,哥大校董岂能坐视哈佛和康奈尔校长坐地“摘桃”,因此,艾略特和怀特的提名迅速被否决。一九○四年八月十一日,普利策彻底失去了耐性,他电告具体联系哥大的梅里尔:“电告巴特勒,我坚持提名。提名不能改。最终决定。”巴特勒亲笔致信普利策重申立场,并且建议在当年十月前拿出普利策和校董都满意的人选名单。

普利策原本计划让哥伦比亚大学以巴特勒校长的名义发表一份合作声明,但是,此时,他已经无法再等待了。他命令梅里尔在八月十四日发表公告,说“出资者已经选定艾略特、里德、麦克尔威、劳森、泰勒出任咨询委员会委员”。想来一招“米已成炊”。不过,梅里尔并未执行。十五日普利策再次施压。最终在十六日,哥大妥协,巴特勒发表声明,接受巴特勒、艾略特、怀特、里德、麦克尔威、劳森、泰勒、鲍尔斯为咨询委员会成员。

面对哥大方面的诸多顾虑,普利策措辞强硬,电告巴特勒希望他能明白自己在此活动中应尽的责任,下了最后通牒。然而,普利策的“硬拳头”次次打在了哥大的“软棉花”上,因此,普利策在他有生之日不再筹谋此事。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八日,普利策在“自由号”上平静辞世。一九一二年七月二日普利策夫人为新闻学院大厦奠基。同年九月三十日,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正式成立。翌年九月十三日,新闻学院正式搬进了“普利策大楼”。

新闻学院的咨询委员会最终由十二人组成:《世界报》的约翰·西顿(John Langdon Heaton)、琼斯、巴特勒、鲍尔斯、劳森、麦克尔威、米勒、米歇尔、里德、泰勒、美联社的斯通(Melville Elijah Stone)、费城《新闻报》的威尔斯(Samuel Calvin Wells)。艾略特、怀特最终依然未能入选。

标签:;  ;  ;  ;  

普利策捐赠建设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_哥伦比亚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