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缺陷理论的新发展——新凯恩斯学派市场缺陷论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凯恩斯论文,缺陷论文,市场论文,学派论文,论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者对市场缺陷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福利经济学家的微观市场缺陷论,它认为,在微观经济领域,由于垄断、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等问题的存在,市场机制往往并不能自发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则是凯恩斯主义者的宏观市场缺陷论,它认为,自由运转的市场在宏观上并不能自动地协调社会总供求的均衡,有效需求的不足会导致失业和经济波动。然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市场缺陷论本身有一个基本的缺陷,即缺乏相应的微观基础。凯恩斯主义用需求不足和名义工资刚性来解释失业的存在和延续,却没有很好地说明名义工资刚性背后的厂商行为基础。而自80年代以来产生和发展的新凯恩斯学派则致力于从经济主体行为出发,为凯恩斯主义宏观市场缺陷论提供严密的微观基础。我们将从劳动市场、商品市场、信贷市场等方面阐述新凯恩斯学派的基本论点,并进行简要评价。
劳动市场缺陷与失业
新凯恩斯学派着重从微观的劳动市场进行考察,通过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工资粘性和劳动市场的无效性,解释了失业形成的原因。
几种主要的劳动市场缺陷理论包括:
1.隐性契约论。隐性契约是指风险中性的厂商与躲避风险的工人之间所存在的某种稳定收入水平的非正式协议。它被用来解释工资粘性和非自愿失业。早期的隐性契约论是以完全信息为假定的,它认为,工资和就业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劳动、服务和货币的交换关系,事实上,这是一种更复杂的关系:在厂商与工人风险意识不对称的情形下,工人用劳动、服务交换来的是一个保险契约,它保护工人的工资收入免受随机的、可观测的劳动边际收益产品波动的影响。这里,工人的工资事实上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对应工人的劳动边际收益产品,另一部分则是厂商向工人提供的保险金额,这一金额可正可负,正数表明厂商向工人支付了保险赔偿,负数则表明事实上是工人反过来向厂商支付保险费。在这一模型中,工人工资不再由劳动边际收益产品决定,工资的变动出现了粘性,这使得劳动市场不能自动出清。在总需求减少时,由于工资不能迅速调整,厂商对劳动的派生需求减少,从而会出现失业。
隐性契约论近期的发展则是以不对称信息为假定的,即契约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厂商对劳动边际收益产品状况比工人拥有更多的信息。这时,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厂商可能会谎报当前生产状态的性质,如将有利的状态说成是不利,以增加工人向厂商支付的保险费。因而,要纠正这一缺陷,必须寻找一种保证厂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讲真话的契约形式,而“固定工资——可变就业”契约恰好适合这一要求。在这一契约中,厂商保证工人获得固定水平的工资,但在不利状态出现时可以解雇工人。如果厂商把有利状态谎称为不利状态,就意味着他要解雇一部分有效率的生产工人,因为此时这些工人的劳动边际收益产品较高。如果厂商把不利状态谎称为有利状态,他又将承担低生产效率的损失,因为他不得不继续雇佣一些劳动边际收益产品较低的工人。由此可见,厂商并不能从撒谎中获得利益。然而,正是在这种“固定工资——可变就业”契约下,工资变动出现粘性,失业成了需求减少冲击下的一种必然现象。
2.效率工资论。效率工资论认为,在一定限度内,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依赖于厂商所支付的工资水平。工资越高,则劳动生产率越高。由于工资削减将损害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因而在面临经济的冲击时,厂商首先要做的是改变雇员数量,而不是调整工资水平。粘性的高工资使市场难以自动出清,出现广泛的非自愿失业情形。新凯恩斯主义者主要从以下几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效率工资的微观基础:(1)怠工模型。给予工人较高的工资,将使其因怠工而被解雇的成本增加,从而促使其提高工作努力程度,减少怠工行为。(2)劳动转换模型。劳动者工作的高转换率会给厂商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表现在:厂商监督、管理、培训工人的费用会增加,新旧工人的交替过程会降低厂商的生产率。因此,厂商需要给予在职工人较高的工资,减少劳动转换率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3)社会模型。工人的努力程度取决于一种“公正工资”观念。他们认为实际工资达到其公正工资水平时,感到受到了公正待遇,会增加努力程度作为回报。为了使工人保持努力程度,厂商不轻易降低工资水平。
3.失业滞后论。传统经济学一般认为,存在一个固定的、较低的均衡失业率水平,短期的冲击虽然使实际失业率变化,但经过一段时间,它会自发地向均衡失业率回归。失业滞后论则认为,固定的均衡失业率并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失业水平取决于实际失业率的滞后量,并不断变动。例如,当经济中出现负冲击时,实际失业率增加,冲击过去后,失业率并不回到原来的均衡点,而仍停留在变动后的实际失业水平,形成新的均衡失业率,直到另一个冲击再来改变它。由此,这一理论解释了长期、持续失业的现象。在具体分析中,新凯恩斯主义者引入了一个所谓的“局内人——局外人”模型。局内人指的是目前已在职的工人,局外人则指游离于企业之外的失业工人。由于劳动转换成本的存在,厂商在用局外人代替局内人时要付出较为昂贵的代价。因此局内人在劳动市场上拥有较强的市场力量。而且,这种市场力量还因局内人的合作而加强。这里进而可以区分出两种情形。一种是没有局外人压力的工资确定,局内人的力量强到可以不考虑局外人的反应,他们能够单方面地与厂商进行工资谈判。当需求减少时,局内人不愿意削减工资,工资粘性造成失业率增加,且其后也没有回复到某一固定均衡失业率的倾向。另一种是有局外人压力的工资确定,即局外人的存在,通过失业的威胁诱使局内人接受工资水平的降低。这看起来会增加现实失业率向原来均衡水平回归的倾向。但是,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局外人中的长期失业者由于其生产技能的逐步丧失和心理上沮丧情绪的增长,会削弱其在工资确定、调整中的力量,从而局内人的市场力量仍相对强大,失业滞后现象依然存在。
商品市场缺陷与价格粘性
在价格粘性的情况下,市场自发调节供求的机制失效,商品市场不能自动出清。面对需求减少的冲击,由于价格不会下降,厂商只能采取数量调整的方式,造成产量、就业的波动和社会生产能力的闲置。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虽然工资粘性已经从成本方面给价格粘性作了一定的说明,但更重要的还是一些独立的价格粘性理论,这主要包括:
1.交错调整价格论。交错调整价格论认为,在现实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从利润最大化目标出发,通常采用交错方式调整价格。即市场中各厂商都想在观察到其他厂商决策后再改变自己的价格,但是没有一个厂商能坚持到其他所有厂商调价之后,因而厂商调价有先有后,形成了一个交替的时间序列。厂商选择交错调价方式,是因为在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中,这样做比同步调价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交错调价赋予厂商有关间隔期间其他厂商价格和销售量的附加信息,它与厂商原有信息迭加,使厂商近似于完全信息,从而可以采取适当的价格决策而获利。但是,如果经济中盛行交错调价方式,又会引入价格水平的“惯性”(粘性)。因为厂商在交错调价时,更多考虑的是相邻厂商的信息,而不太注重经济总量信息,导致行业性、地区性价格脱离总需求运动的轨迹,价格对总需求变化的反应迟钝、呆滞。
2.菜单成本论。所谓菜单成本,是指厂商改变价格时所要花费的各项技术成本。以直觉来看,菜单成本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但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考察其他条件的相互作用,这种微小的“摩擦”就能产生很大的“价格粘性”。首先,菜单成本的存在,使厂商调价时要考虑调价收益与菜单成本的比较,因而不会连续、频繁地进行价格调整。其次,如果大多数厂商都不进行连续调价,那么单个厂商要调整价格就需要向消费者解释其定价原则,这也产生了一种成本。再次,在厂商采取交错调价方式的情况下,单个厂商即使愿意调价,也不会一次调整到位,因为他需要参照其他厂商的定价行为。在厂商不连续调价的条件下,某种稳定的价格会被消费者认为是正常的水平,它的任何变动都可能导致消费者需求的下降。
3.弯折需求曲线论。在价格变动时,消费者需求的变动具有一种非对称性:价格提高时需求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时需求增加的幅度。这种非对称性与消费者的搜索成本有关。所谓搜索成本,是消费者搜寻质优价廉的商品时所要付出的成本。如果某一个厂商提价,由于搜寻另一个低价格厂商的成本较小,一部分消费者会转向其他厂商,造成提价厂商的需求减少。而如果有厂商降价,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只是知道有些厂商价格比较低,但并不确切地知道在众多厂商中到底是哪些厂商价格比较低,其搜寻低价厂商的成本较高,因而他们往往并不去进行搜寻,降价厂商增加需求的努力收效甚微。这种需求变动的非对称导致了弯折需求曲线的产生,即需求曲线由一个弯折点所分开的两段构成。当厂商定价与弯折点对应的价格水平一致时,厂商提价肯定会减少一部分需求,厂商降价却并不一定能扩大销路,因此,基于经济理性的原则,厂商会选择将价格基本固定在弯折点水平上,既保证一定的销量,又获得较多的利润。在这里,经济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弯折点不会改变,“钉住”弯折点的价格也就具有了粘性特征。
信贷市场缺陷与经济波动
新凯恩斯主义者还从信贷市场的信息缺陷出发,通过分析“信贷配给”的产生和利率机制的“协调失灵”,阐述了信贷市场不能自动出清并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内在机制。
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信贷市场上银行等贷款者与借款人之间存在如下的信息不对称情形:借款人按期偿还贷款的概率是不相同的,面对众多的借款人,贷款者只能事后(贷款期满后)确定而不能预先知道哪些人会违约。对这种违约的风险,在事前借款人比贷款者拥有更多的信息。同时,贷款者向借款人发放贷款之后,无法控制他们的具体行为。这样一种不完全信息不仅使利率失去信息传递功能,而且使利率的变动引起信贷交易质量(信贷风险)本身的变动。他们提出了“逆向选择效应”和“风险激励效应”来反映利率的这种作用。
1.逆向选择效应。这是指利率水平变动可以改变贷款者所面对的借款人的风险分布的现象。由于有关借款人的信息不完全,所以在鉴别借款人时,贷款者便根据每个借款人愿意支付的利率高低来判断还款概率的大小。这时信贷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与“劣币驱逐良币”颇为相似的现象,即偿还能力大的低风险企业会因为利率过高而退出,偿还能力低的高风险企业才有意向贷款者申请贷款。
2.风险激励效应。即利率提高所具有的“激励”借方更倾向于高风险投资的作用。由于风险的不对称,利率的提高将使获得贷款的借方倾向于采取机会主义的方式,改变自己投资项目的性质使其风险更大。一旦成功,他可以获得较大的收益,而一旦失败,他却可以将投资的风险部分地转移出去。
上述利率双重效应的存在,增加了贷款者的信贷风险,使得在利率上升的情况下,贷款者的预期收益反而下降。此时,为了实现其预期收益最大化,贷款者的理性行为便导致了信贷配给,即信贷市场不完全依靠利率机制而由配给来实现均衡的情形。
信贷配给的存在对宏观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是关于利率机制的重新认识。在信贷配给下,市场均衡利率是使贷款者收益最大化的利率。由于在一定利率水平下,贷款者收益的大小取决于投资项目的风险分布,因而,市场均衡利率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投资的风险项目和安全项目的概率,而并非如传统理论所分析的是资金或货币供求的均衡状况。
由此,新凯恩斯主义者进一步分析了利率在宏观经济中的“协调失灵”。新古典主义者认为,利率能调节储蓄与投资,在经济衰退中自动下降刺激经济复苏,在经济过热时自动上升遏制经济的过度膨胀,具有使经济自发趋于均衡的反周期功能。然而,新凯恩斯主义者则指出,这种“协调机制”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在经济周期中,一般而言,风险项目的风险变化要比安全项目剧烈,它在经济衰退中会有较大的恶化,而在经济高涨中会有较大的提高。这样,在经济衰退期间,借款者的风险差异较大,银行等贷款者可能由于风险的增加而提高利率,而在经济繁荣期间,借款者差异较小而质量较高,银行倾向于以更低的利率提供更多的贷款。在这里,利率机制反而呈现出加速周期到来的功能。
其次,新凯恩斯主义者还分析了信贷配给的“乘数效应”。这是指,外生冲击(如货币供给的变化)和信贷配给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得较小的外生冲击就能产生较大的宏观经济影响,造成宏观经济的不稳定。例如,假设由于货币供给过度紧缩,宏观经济发生衰退,大量企业破产,企业投资减少,经济风险随之大幅度上升。银行等贷款者要控制风险,只有采取紧缩信贷的配给方式,通过提高借款者的质量保证自身的利益。这样,高风险借款者逐步被排除出去,低风险借款者虽然获得了信贷,但也感受到将来可能的更严重的信贷配给压力。因此,他们总是力图保持较多的流动资金,减少当前投资。于是信贷紧缩的结果导致了投资的全面萎缩。这又使得经济衰退持续下去并进一步恶化,造成风险的下一轮上升。风险上升又会导致银行进一步紧缩信贷。经过风险、信贷、投资的一轮轮作用,较小的冲击就会造成宏观经济的较大波动。
简要评议
1.新凯恩斯学派市场缺陷论与福利经济学家的微观市场缺陷论相比较,在分析角度和政策主张上具有明显差异。新凯恩斯学派在分析中虽然同样从微观领域着眼,但最终都归结到失业、经济波动等宏观经济影响的层面。原有的微观市场缺陷论主要关注市场在某一局部(如公共产品、自然垄断行业)的缺陷或失灵,强调政府采取微观经济规制的办法来解决。而新凯恩斯学派则认为市场缺陷是总体上的,强调运用货币、财政及价格、就业政策来干预经济运行。
2.新凯恩斯学派的基本理论特色在于,在不从根本上触及理性人假设的前提下,小心翼翼地寻找宏观市场缺陷的微观基础。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分析,大多仍是从行为最大化假设出发,这样在解释市场不能自动出清的理由时,只能从不对称信息、非完全市场等外部约束条件上找原因,通过劳动转换成本、搜索成本等“摩擦”因素的引入来说明。有一些新凯恩斯主义者提出“近似理性”假设,即认为行为主体依循给自身带来很小损失的次优原则行事。但这种近似理性也没有触及行为最大化假设的根本,因为在近似理性模型中,主体行为偏离最优只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动力,或者存在某种阻碍因素。这样,一方面,新凯恩斯主义者从外部约束入手分析市场缺陷的微观基础时,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分析角度。但另一方面,由于难以越过行为最大化假设的“雷池”,其理论分析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并被认为是向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让步和复归。事实上,行为最大化假设本身也正在受到多方面的冲击。总的来讲,新凯恩斯学派市场缺陷论还需要在分析前提和分析方法上有更大的突破。
3.新凯恩斯学派市场缺陷论的实证分析色彩较弱,缺乏足够的经验数据的支持,但一些理论分析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还是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缺乏经济计量基础是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模型受到批评的原因。用微小的菜单成本来解释产量和就业的大幅缩减等理论观点也受到了质疑。但是,有不少理论观点,如劳动市场分析中的效率工资论、失业滞后论,从高工资的效率激励作用和局内人在工资制定中的市场力量等角度较好地解释了西方国家的高工资与高失业率长期并存等现象。
4.新凯恩斯学派的有些论点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实践也有可资借鉴之处。例如,交错调整价格论等价格粘性理论有助于我们分析我国前几次通货膨胀形成中出现的物价惯性等一些新特征,从而可以采取相应的价格政策及货币、财政政策。又如,信贷配给论说明,利率机制并不能自发协调信贷市场上的资金配置,信贷配给的存在可能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这启示我们,一方面,由于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国有商业银行的机制转换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金融市场信息不完全更加严重,因而并不能急于实现所谓的金融深化和利率市场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以信贷可得性为核心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注重对银行信贷量的调控,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
标签:凯恩斯主义论文; 凯恩斯论文; 失业率论文; 凯恩斯经济学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 信贷配给论文; 微观经济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经济学派论文; 风险成本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局内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