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用户制作内容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容论文,用户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谁在制作网上内容?
网络技术颠覆了传统受众的概念,受众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内容贡献者”或“内容制作者”,博客让个人门户成为可能,播客/视频共享让个人电台、电视台成为可能,而炫客则是互联网用户将博客、播客、个人相册和闪客技术完美地融合起来。网络新技术的形成对新闻传播模式冲击是非常大的。博客、RSS等新型传播手段将信息传播主动权还给了大众,为个体提供了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一个独立空间,形成了个人信息管理的一种自媒体。最大的在线传播市场已经出现,因为内容制作的费用极低,不用为内容提供者付费,图片无需处理,不用纸张,也不需发行频道。因此,目标最明确的、最容易衡量的广告方式也会随之而来。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报纸是文字的传播载体,是制作文字供读者阅读各种新闻的渠道;电视是观众观看视频新闻的唯一来源。然而,现在人们在网上可以制作文字新闻、视频新闻、FLASH新闻、幻灯片新闻、个人网站、博客及图片收集等等。传统媒介机构与网络时代传播者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是一个机构,一个组织或一个团体来做的,而网络是供个人施展的平台,个人能在网络平台上借助免费软件完成报纸和电视的编辑、制作和发行工作。可以说,内容制作、新闻制作的模式完全被颠覆了。提供免费制作文字、图片的网络工具服务提供商如Blog,Flickr既是一个网站,也是网民的社区。它是一个集工具、内容、发行为一体,完全网络化的信息提供频道。
传统的大众媒体、主流媒体,其优势是有新闻源,有公信力,有记者报道,最主要是有绝对的发布优势,如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或杂志等等,实现了内容为王的一统天下的格局。面对互联的网络,面对网民的创作热情,面对媒体使用的简易技术,任何人制作内容都可以发布是所有媒体机构及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从受众到用户的嬗变
数字化时代带来的一个最大变化是媒介传统意义上服务对象的角色转变,即媒体面对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仅仅具有选择或者不选择权利的被动的受众,而是产生一种“用户型”的全新受众模式。麦克卢汉认为:“一切形式的货物运输和信息传输,包括隐喻的运输和交换。每一种形式的运输都不只是简单的搬运,而且涉及发讯者、收讯者和讯息的变换和转换。”①自大众媒介产生以来,受众是传播媒体的内容发送目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受众完成了向用户蜕变的过程,拥有了像传播媒体那样的发布能力。大众传媒时代,受众是新闻传播机构船上的乘客,而现在,他们则有了属于自己的船。过去产生分化的受众如今可以彼此相互联系,与世界进行交流的工具会轻易获取。过去,读者是报纸发行对象;如今,用户有了一个廉价的出版方式——Blog,能告知全世界。Blog的功能是点击出版,超链接,按逆时间排序,易于使用,“零技术,零编辑,零风险”。曾经,听众只能按照电台的调频来听喜爱的广播;如今,播客将电台给了听众。使用者的制作能力甚至超过广播台的制播人员。曾经,拍摄、剪辑和发布视频是属于电视的专利,只有电视台有能力为观众提供电视画面;如今视频制作对于用户来说也是触手可及,而且“前观众”参与制作的网络视频内容既好又快。曾经,编辑是受众的新闻把关人,决定什么是头条;如今,用户可以自己编辑新闻,自己选择主页的内容。凡此种种深刻表明,用户制作内容正极大程度上改变着传统新闻的传播模式。
受众的被动接受信息的缺陷在互联网时代已经逐渐消失。新闻是一种对话,不是独白,是共同分享事实,共同回答问题、表达思想和意见。微软公司技术政策高级指导Andy Moss说,“用户制作内容”将意味着用户真正在创造自己。随着摄像机和编辑设备价格的不断下降,在线网站将使业余爱好者也能够制作出精良的作品,还能因此获得赞助。这种根本性改变将会由13岁到20多岁左右的年轻人引领。Moss认为:“我们是在个人电脑上成长起来的,而他们是和互联网社区一起成长起来,并能创作自己的内容。这是另一种全面的转移。”默多克也有同感:“女儿是数字土著,我是数字移民。”Myspace,Facebook等社会网络站点备受瞩目也就毫不奇怪了。
用户是积极参与的、可以互动的受众。用户媒体倡导者丹·吉尔默(Dan Gillmor)认为,“以往的受众”是指那些被新闻从业人员用来提高注意力的工具,是单向传输以及自上而下的媒介消费旧模式。前路透社媒介执行官、著名的新媒体专家Jeff Jarvis就受众问题提出了一条媒介法则:“把控制媒介的权利给受众,他们就会利用它。如果不把控制媒体的权利给受众,你将会失去一切。”美联社首席执行官Tom Curley向人们揭示了这一点:“用户自己将决定他们参与媒介的所有关键因素——运用什么样的方式、使用什么样的设备,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BBC掌门人Mark Thompson更是创造了一个术语“积极的观众”,专指那些并不愿意只是被动地,而是积极地投入到参与、讨论、创作、交流以及分享之中的受众-互联网应用者。在网络上,用户倾向于在他们喜爱的空间里创建社区。如果要吸引周围社区的注意力,必须提供给一些新颖的东西,一些高质量的内容就能引起用户的足够兴趣并将他们的创作进行参与、整合。媒介巨头默多克曾就受众这一问题告诫美国的报纸编辑们:受众希望能够控制媒体而不是被媒体控制。博客的创始人之一Dave Winer在1994年的时候就认为:“受众一旦拿到了控制权就再也不会将其归还。”
三、媒体面对用户制作内容的发展路径
面对用户制作内容对新闻媒体日渐强烈的影响,媒体如何有效利用、吸收用户制作内容,这将是摆在媒体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聚合用户内容
让用户参与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工作的一部分。用户制作内容的发展过程,从信息发布历史来看,个人是最早的信息内容制作者。之后,随着借助各种传播工具的发明,由控制传媒机构的人或单位进行传播或信息发布。互联网时代与用户一起创作,不仅要开放内容,还要邀请用户参与创造内容。主流电视媒体应变策略之一就是要推出自己的用户参与视频频道,或把节目放在公共视频制作网站上,如YouTube。
2006年7月31日CNN以CNN Exchange的名义推出自己的用户自制内容网I-Report,以应对YouTube和OhmyNews这样的用户制作网站。该网站依附CNN.com,所有人均可以给这个网站提供文章、图片和视频,同时也可以以邮件的方式提供素材。使用Exchange能为CNN.com的用户创造一个类似一站式的商店,与其他互联网用户分享他们的内容。北京时间2007年4月17日,在美国各媒体报道当地时间4月16日发生的弗吉尼亚校园枪击事件的过程中,博客、拍照手机提供的新闻成为了第一手新闻来源。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生Jamal Albarghouti距事发地不到200米,用手机摄下第一现场,并把素材发到I-Report。枪击事件发生之后,一个网名为icantread01的博客用户在自己的博客上贴出了女友Kate遭到枪击并受伤的经历。随后,加拿大新闻世界、美国全国公用电台以及MTV新闻网的记者都纷纷在他博客里留言,试图与他联系并希望能通过他了解Kate的具体情况。
CNN.com资深副总裁兼执行总编Mitch Gelman说,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用户制作内容对新闻传播的发展具有潜在的巨大作用。各大媒体对博客的兴趣表明,用户的现场资料不仅成为新闻的主要来源,也是记者了解事件详细经过的主要渠道。网络的发展使得新闻中间人消失,现场目击者能够直接迅速地将自己的经历与所有人分享,而记者则需要追踪目击者或者潜在目击者,以便知道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BBC新闻24”推出了被称之为英国第一个完全基于用户制作内容的新闻栏目——“Your News”。该新闻于2006年11月25日试播出,内容包括新闻故事、特写和视频,而且这些节目在电视和网络中受到大众喜爱。“BBC新闻24”主管Kevin Bakhurst说:“Your News将使用大量用户提供给BBC的素材,其中一些是真正具有新闻采集价值的。”BBC显示用户内容则推出聚合网页来完成BBC的资料,包括合适的另类新闻网站、博客、社区网站和官方网站。此外,还引进Wiki,提高更新数据网页,提供全球的大众新闻,在主页增加视频的内容,鼓励更多的记者成为象政治编辑Nick Robinson那样的活跃博客。
washingtonpost.com则推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新的用户自制视频节目“onbeing”,其理念是“让我们彼此更了解些”。这是报业进军互联网后的又一次视频革命,有着不寻常的意义。同样,芝加哥论坛也推出一个网站Triblocal.com,允许本地读者上传故事、撰写博客,取名为“市民投稿”。该网站虽有四个记者,但是内容大部分无需编辑,只要自查就行。②
美联社与一个拥有全球6万撰稿人的新闻参与网站NowPublic.com合作,将市民制作内容引入AP的新闻采集系统中,内容包括见证人的叙述及原创内容。2007年2月,纽约时报先后推出用户制作内容网站,一个是汽车收藏站Collectible Cars site③允许注册会员上传他们的汽车图片和关于汽车收藏的故事,同时也允许其他会员的点评。另一个是关于“我们如何相识”的用户内容。结婚夫妻可以在纽约时报的婚礼或庆典网站上Weddings/Celebrations④上传关于他们相识的视频故事。但是,这些内容都要编辑审核。同样,2007年2月,MSNBC也推出了用户制作内容网站FirstPerson⑤,内容包括用户上传的故事、关于身边事情的博客、旅游照片、视频等。
社区自制视频服务网站Magnify.net的总裁Steve Rosenbaum说:“电视的未来不再是内容的制作,而是内容的发现。”电视的未来不再是内容制作,因为内容已经足够充分了。取代它的是内容发现——发现网站独有的受用户喜爱的内容,视频发现是后TV时代的核心。
(二)借助用户创作平台推节目
大媒体青睐YouTube,越来越多的媒体公司开始与YouTube开展合作,包括BBC把节目放在YouTube上,让人们随意浏览和观看。英国广播公司(BBC)与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签署协议,将为YouTube提供新闻和娱乐短片。YouTube将开辟三个专门的BBC频道,包括一个新闻频道和两个娱乐频道。事实上,NBC在2006年的夏天开始了与YouTube的合作,在YouTube上推广其新的秋季节目。YouTube分别与广播公司CBS、音乐公司Sony BMG娱乐公司及宇宙音乐集团Universal Music Group签订协议,在YouTube上播放这些公司的视频内容,其中CBS和Sony BMG与YouTube分享广告收入。Hitwise全球研究总经理Tancer说,这一举措是满足那些在自制内容中使用品牌内容的用户。
从最近的广播电视晚间节目统计的数据显示出可观的增长。与YouTube的合作以来,CBS的“David Letterman脱口秀”增加了200,000的观众,增长了5%。同时,“The late show with Craig Ferguson”增加了100,000观众,增长了7%。虽然与YouTube的合作并不是节目收视率上升的唯一原因,但是双方都认为是YouTube给节目带来了新的重要的电视观众。PBS也加入了与YouTube合作的队伍,在YouTube上加了一个帐户“directors account”,在YouTube有他们的节目网站、网址的链接。对此,PBS的总裁Paula Kerger说,节目的服务要到最前端,即眼球所在之处。一天内YouTube有一亿点击率。而且,YouTube拥有超过7,000万的用户。BBC台长Mark Thompson道出了真言:“我们把节目放在YouTube是为了在全球影响更多的受众。YouTube是一个关键的路径,通过它,我们能让更多国内外新的观众参与。BBC拥抱新的方式来影响更多的受众是很必要的。”
(三)与用户协同参与新闻报道
2005年7月7日,伦敦爆炸当天,BBC收到观众从现场发来的300幅图片,2万封电子邮件。在新闻圈内,大家认同伦敦爆炸是用户参与制作新闻内容的分水岭,BBC制片人Kevin Anderson认为:在伦敦爆炸案中,用户制作内容至少在下列几个方面发挥了新闻报道的重大作用:现场的目击者利用最佳位置告知、展示了现场发生的一切;是大众成员,不是职业摄像师,为BBC提供了当天的新闻图像;“用户制作内容”表示观众不是被动的用户,他们会利用手中的媒介,讲述自己的故事。所以,他们制作的内容比BBC制作、包装的内容更重要。电视台与观众合作是因为传播机构认识到见证者的讲述在某些方面更有力量,这是一种合作,对电视台来说,是多边获取信息源。
在网络社会化时代,不应该只是向观众推内容,不应该只是从他们那得到内容,协同工作是一个目标。参与的技术是简单的,但是,参与的文化是复杂的,那才是真正的革命所在。是技术允许我们与以前概念中的观众建立新的、更强的关系,但是如果还要把广播时代的模式用于社会网络变化的时代,我们就会失去机会。我们的观众现在自己决定什么故事是重要的,所以他们要制作内容的平台。正是这些想法促成了Digg、Reddit、Tailrank的出现和新的Netscape主页。渐渐地,人们相信那些他们信任的社会网络用户所推荐的信息,而不再依赖传统的新闻议程。
与用户协同工作是新闻传播机构的目标之一。用户当中,有的是专家,他们掌握事实和各种信息,当信息得到聚合时,对新闻业发展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纽约大学的教授Jay Rosen所说“用户知道的新闻比我们多”。过去,收到给编辑的信是成功的象征之一。现在可以直接得到上千封的邮件,当你打开与公众的对话之门时,也打开了接受批评之门。让用户参与媒体的关键是诚实、透明,而这是传统媒体所缺乏的。对批评的回应是与观众对话不可缺少的部分。传统记者还是有获取新闻的优势,一些事件的报道只有记者才能进行,如政府、军队、大型企业及公司的新闻发布会。无论发生什么变化,记者仍然是一个与大众沟通的重要渠道。记者与新闻报道是共生的关系。报纸的读者在减少,电视观众在分化,培养受众的忠诚度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在协同获取新闻的过程中,公众可以在一个事件被报道之前就参与其中:提供事实、找出问题、给出建议。新闻记者可以依靠公众来帮助报道该事件。新闻记者能够并且应该就此事件作一系列相关工作,例如有关信息来源或者信息来源的博客。在该事件公布后,无论是在网上还是见诸报端,无论是在哪里,公众都能够继续提供修改问题,列出事实和提出观点,更可以通过链接来深入了解追踪该事件。当新闻记者意识到他们在进入和新闻相关的谈话中扮演的角色更倾向于润色者而不是主创者时,协同的意义更为凸显。
(四)为新闻传播提供新的服务功能
随着Web2.0各种技术和应用的逐步推广,Web2.0呈现了新的新闻传播时代的实践图景。关于Web2.0,专家认为,“这种让全民共同决定和编织传播的内容与形式,让每个个体的知识、热情和智慧都融入其中,让人们在具有最大个性选择的聚合空间内实现共享,这恰恰是新传播时代的价值真谛。”⑥
实现新闻的个性化制订功能。如果用户要成为作者和编辑,技术也允许,那么媒体的任务是什么呢?路透社社长Tom Glocer给了三个答案:第一个任务是要成为播种机,第二个任务是成为工具提供者,第三个任务是成为把关者与编辑。
因为人们对各种新闻的需求多了,而且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制订,如果新闻机构不做调整,不提供服务,用户当然会转向能提供自己所需信息的地方,如:My Page、RSS、Blog、Wiki,超链接等等。人们选择多了,要求更明确了。一些门户网站进行跟踪服务,如Yahoo Page等等。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上制定自己需要的内容,整合成一个网页,既方便又实用。但是,如果主流媒体的新闻服务也越来越好,如Guardian,有newsletter、digg、tag、rss、delicious等等,大众更愿意利用这些品牌媒体来制定所需内容。
传播工具变得越来越重要,方便用户创造、方便用户传播、方便用户分享,人们对它的依赖也越来越强。根据ComScore Inc颁布资料表明,Google网站浏览量在2007年3月第一次超过了微软和雅虎。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媒体的作用与性质也不断地发生变化,以搜索见长的Google拥有了世界上最大之一的内容聚合网站。大众现在需要有个性化的或可接近的方式来接受信息。Google可以免费为大众提供各种技术来使用各种媒体渠道,文字、图片、声音,音频、多媒体等。无处不在的网络互联,辅之以日趋精湛的软件工具,服务与技术也是新闻传播的动力⑦。最重要的是Google重视用户的体验。正如其服务宗旨所言,“我们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最好的在线体验,我们根据用户的需要和参与来开发产品。”⑧
这是一个全新的现象。年轻人总是在线上,以新的方式传播,构筑新的社会环境。以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方法来互动,这种方式对政治的、社会的、社区的、新的商业模式的影响,是无法预测的。
(五)使大众媒介成为大众的媒介
曾经一度占据统治地位的媒体品牌受到挑战已是不争的事实。读者和观众转向新兴媒体获得新闻和娱乐。任何人只要有键盘和网络接口就可以任意上传自己对世界大事的看法。尽管传统媒体想方设法地留住受众——如CBS晚间新闻换成了Katie Couric,还有报业为18-34岁读者群提供免费的报纸——传统媒介公司仍然想尽一切办法在如今分众化、互动性时代里留住他们的受众。“我们真的必须思考互动性的媒介环境和需要与我们交流的读者代表什么。”纽约时报媒介顾问Michael Rogers说:“当这些新媒体到来的时候,一切都将很快分化成两极——报纸和博客竞争,用户自制内容和广播电视竞争。”Rogers说,媒介公司面临的挑战就是要知道如何“留住经过多年建立起来的必要的权威,但同时又能让我们的观众参与进来”。⑨
面对公民的热情与参与,媒体机构应该发挥携手共创的作用,对于突然出现的近亿的用户,除了变革,还应应付如何解除威胁。根据Accenture新的调查,用户制作内容是他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正在变化的媒体景观已经开始了,媒体内容环境变得更分散,用户获得越来越多的控制权”。Accenture媒体与娱乐数字媒体部主管Gavin Mann说:“传统的权威内容提供商为了保证收入稳定,要适应和发展新的商业及挣钱模式。成功的关键是要接收新的内容模式,与传统优势互补。”CBS执行主编Leslie Moonves相信未来用户将拥有更多的选择,技术将继续改变信息发布景观,允许人们按照自己的时间选择内容,无论在哪,无论是哪种方式。目前技术驱动的发布渠道日益增多,新渠道不断呈现。但是没有竞争力的内容,每个新的平台不过是空壳而已。具有一流的内容,又有强有力的全球范围或当地的发布渠道,才能有竞争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内容会来自互联网用户本身。加州研究机构“未来研究所”,Paul Saffo先生说:“我们正处在一个从大众媒体向个人媒体的巨大转变中: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提供反馈并且自己创作内容。”正是由于这些用户自制媒体工具的推出使大众媒体转向大众的媒体成为可能。
凭借新技术的发展,用户制作内容使新闻与媒体的基本构架逐步发生了变化:新闻的控制点日益淡化。无论是谁——目击者、罪犯、受害者、上班族、官员或记者——当新闻事件发生时,都可以成为新闻事件的记录者和报道者。用户制作内容使新闻传播在新闻线索的获取、新闻报道方式的改变、新闻传播功能的转变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这些都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
注释:
①[加]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27页。
②http://www.chicagotribune.com/business/chi-0704181135apr19,0,4387189.story
③http://collectiblecars.nytimes.com/List_Listings.asp
④http://nytimes.com/pages/fashion/weddings/index.html
⑤www.firstperson.msnbc.com
⑥喻国明:《关注Web2.0:新传播时代的实践图景》,《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12期。
⑦田智辉:《google与21世纪媒体》,《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
⑧http://www.bloomberg.com/apps/news?pid=20601103&sid=aBWnEPGLOEWQ
⑨http://blogs.msdn.com/acid49/archive/2007/02/08/the–big–gorilla-of-user-generated-content-in-china-is-video.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