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8-138-01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实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顺利实施政治新课程的前提。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际,高中政治教师应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重视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科学素养,体现与人文的结合;注重科学探究,推广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建立多元评价指标,激励学生取得成功”。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教师树立新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思考和实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调整目标定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体现在新课程标准上要求我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在学生导向方面,新课程从三个角度提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特别是“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当前政治教学盛行的两个角度,对实现“更轻松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培养情感,意志,价值观念。”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新课程非常强调要求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实现自我理解,并在反思学习中重构自己的体验,从而形成自己的策略和行动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探索和学习能力。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从价值取向调整,从重视理论知识转移到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不仅应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且应着眼未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和信念,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养成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良好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他们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问题,用自己的实践去改变行为。
二、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和谐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还强调“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认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信息处理的主体和学科知识的构建者。教师从注重理论知识的培训者转变为良好道德品质的推动者、自主学习的导向者,激发其非智力因素,帮助其积极成长和发展,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一个人格平等、民主互动、和谐共存的师生关系。其核心是师生的心理相容,灵魂的相互接受,师生之间真诚的情感关系。其目的是以学生自主的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与老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与信任,充分发展以成就人生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积极的人际关系中,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建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和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喜悦。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创造情境、模拟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真正发挥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交往与沟通中掌握思想政治的基本理论观点、原则与方法,受到思想与情感的熏陶。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不同的意见,充分展示个性特征,勇于思考和追求,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能力。
三、注重教学的生活化与实践性
当代中学生正处于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有独特的思考和理解,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不仅注重获取书本知识,而且还特别关注社会问题,并愿意探讨实际问题。他们已不再是“你讲我听”,“你说我通”的一代。为此,中学的政治教师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教学中要实现从封闭式传授向民主实践式转变,拓宽教学视野,实施多渠道开放教学,营造宽松、民主、开放的环境和教学氛围。
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 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意识,注重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紧密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生活,努力将基本理念、原则和方法融入生活主题。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重视学生的所感、所思、所悟,帮助他们解决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们真正能感受到学习思想政治课对于他们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兴趣,运用知识,提高他们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建立多元评价指标,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思想政治课必须适应形势变化,积极探索新的评价模式。
思想政治课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课程评价要把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首位。过去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础技能的掌握,新的课程要求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课程评价应坚持多元化的原则,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的发展。更要突出对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全面客观地记录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情况,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的变化。教师应该树立发展性评价观念,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充分肯定和客观评价学生的能力,给予学生动力,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使评价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评估过程应该是动态的,不仅要关注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阶段开始,纵观整个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行为的变化。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应包括平时的学习和测试结果,学生学习评价采用观察测验、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思想政治表现评估应更注意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并采用对话观察,描述性评语,学生自评与互评以及个人成长记录等更灵活的方法。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定需要了解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信息,积极探索实施评价的方式方法,客观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维道德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和不同需求,力求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
论文作者:王志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自己的论文; 学生论文; 思想论文; 评价论文; 政治课论文; 注重论文; 教师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8月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