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流域管理座谈会暨东江流域管理综合研讨会》通讯

《海峡两岸流域管理座谈会暨东江流域管理综合研讨会》通讯

一、《海峡两岸流域经营管理暨东部河川集水区经营管理综合研讨会》简讯(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婷[1](2020)在《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 ——以深圳市坪山区为例》文中提出我国水土保持研究已近百年,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从黄河流域向全国逐步推广至今,具有丰富的治理模式及经验。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发现实施小流域蓄、排、引等水土保持工程也能达到海绵效果。通过对比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有差异、有侧重、有交叠,本质均以节水、蓄水、净水为前提,进而改善生态环境。因此,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为海绵城市拓展流域治理提供应用视角及思路。根据Meta-analysis法定性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建设体系、技术支撑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性。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具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作为海绵城市技术落地的基础支撑,因此,参考其区划、运行管理机制及技术措施体系等初步构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过程中,首次利用水土保持区划的方式方法,结合现有海绵城市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海绵城市区划进行优化,并创新性地将部分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纳入海绵城市流域治理技术体系。海绵城市建设以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参照,以流域为单元进行基础划分,既保证流域范围内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也可避免海绵城市空间尺度的重复,对海绵城市建设范围的边界界定有一定的启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李璐霞[2](2019)在《岔口小流域淤地坝建设的盐碱化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土壤盐碱化会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阻碍着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严重影响了农作物正常生长。近年来岔口小流域的土壤盐碱化问题逐渐突显,对流域内的粮食产量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本文根据流域内各沟淤地坝的特征,利用AnnAGNPS模型模拟了各个淤地坝的地表径流并结合遥感影像选取24个淤地坝进行土壤样品采集,采样深度分别为:0-5cm、5-10cm、10-20cm。进行室内实验,运用ArcGIS、Excel、SPSS软件及AnnAGNPS模型分析了研究区淤地坝土壤盐碱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淤地坝土壤盐化程度较轻,土壤均属于非盐土和轻度盐土,其中辛盛沟、木瓜沟、西域沟内的淤地坝含盐量最大,并且盐化程度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碱性方面研究区轻度碱化土、中度碱化土较多,强碱化土次之,少数非碱化土,土壤碱化度最大为14.67%、最小为7.06%。各土层的碱化度差异较小;(2)研究区总体上淤地坝坝前盐分大于坝后,其中位于辛盛沟的淤地坝坝前坝后差异最大。碱性方面,总体上淤地坝坝前土壤碱化度小于坝后,后神沟坝前坝后差异最大;(3)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研究区淤地坝速效氮、速效钾、累计汇水量与土壤含盐量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而土壤pH值与土壤含盐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另外排水沟会影响淤地坝坝前坝后的盐分含量,有排水沟的淤地坝,坝前盐分大于坝后,没有排水沟的淤地坝,会使水积聚于坝后,导致坝前盐分小于坝后。从碱性影响因素来看,研究区电导率、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粘粒与土壤碱化度均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粉粒与土壤碱化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4)在治盐方面,根据各个淤地坝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清理排水系统,另外利用秸秆、地膜覆盖等方法以及用引洪漫地与垫土压盐相结合来改良流域盐土。在治碱方面,可施用有机肥、石膏、换土压碱、垫土压碱等方法降低土壤碱分含量,使研究区内的碱性土得到有效改良。

汤西子[3](2018)在《“农业—自然公园”规划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规模、分散布局是山地城市边缘区农林用地存在的普遍形式,用地固有属性与山地地域及城市边缘区域特征叠加,使其对于城市与自然系统具有较高的复合服务潜能。适应山地起伏地形及城乡梯度环境变化的小块农田耕地,相较于集约农业生产区,能够提供更为多元且健康的食物选择,确保维持人体复杂机能的各类营养物质供给,小用地影响国民健康大战略;结合山脊、谷地、崖线等地貌单元分布的小块林地,能够为物种提供多元生境并加强大型斑块间的联系,同时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有机组分,维持并调节其中物质能量流动;农林斑块交织布局所形成的区域景观,层次丰富、结构鲜明,为休闲游憩服务打下基础。边缘区邻近城市的区位优势,使山地农林用地提供的复合服务惠及城乡全域,但因斑块规模较小,未达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刚性控制区域的标准,其中小规模农林用地更容易遭到集约农业生产、城市内部环境问题转嫁所带来的蚕食与破坏,甚至成为建设区外围的环境症结。针对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具有高服务价值却未受保护的现状,文章引入“农业-自然公园”的概念,试图以公园的形式,引导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通过用地资源化利用,实现有效保护。整合传统农林用地规划与公园规划的方法与手段,以复合功能为导向,构建形成由小块农田、园地等农业生产用地及小块林地、水体等自然生态用地组成的景观生态网络,并从系统视角,强调其与区域生态系统、城市人工系统的功能及用地衔接,提高区域整体生态系统的服务品质及效能,同时提出优化现行用地管控策略及规划编制方法的可行建议。文章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阐述研究背景并提出以公园形式保护小规模农林用地的合理性,明确相关概念、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路线等。第二部分为第2-3章,奠定理论基础,提出主要策略并形成规划研究框架。第2章分析了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以点带面”、“顺应自然”、“兼顾并蓄”、“纵横衔接”的破题思路,借此引出农业-自然公园的概念,明确公园规划与小规模农林用地复合功能发挥与复杂问题解决间存在的关联。第3章通过对国内外高价值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利用及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总结,奠定农业-自然公园的规划理论与方法基础,并提出公园规划的目标导向及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为第4-7章,从用地选择、空间组织、用地布局、产业引导、规划管控等方面,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农业-自然公园的规划及管控方法。第4章从用地内在属性及关联自然生态过程分析着手,识别对生态系统维持及服务产出具有基础支撑性作用,却未受到有效保护的高价值小规模农林用地,构建公园空间体系。第5章以强化生态系统复合服务产出为目标,通过自然林地生境网络、生态过程支撑网络及农林生产景观网络构建与叠加,形成融合农业-自然公园的地区农林景观生态网络,维持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提升其与城区的联系与服务效能。第6章结合城乡梯度沿线用地功能及空间特征分异,对构成地区农林景观生态网络关键部分的公园枢纽单元进行分类建设引导,实现用地复合利用与保护兼容,建设串联各枢纽单元及城乡空间的复合绿道体系,引导绿色产业发展。第7章通过环境影响评估机制引入,强化与相关规划的横向与纵向衔接,并通过适当利用促进公众参与,实现规划管控措施落地。第四部分为第8章,总结了研究的重点、要点,并提出研究不足。

李萌豪[4](2016)在《风景园林视角下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研究 ——以北京温泉村为例》文中认为新农村建设十余年来,国内农村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整体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与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理念的持续推进,农村传统产业面临着迫切的转型需求。以农业生产为基础,融合“生产、生态、生活”特征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业,为农村产业转型提供了新的方向,也对乡村范围内村落、田野和自然等空间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风景园林学科作为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科学,能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于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定义、特征进行解释。其次,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与文献收集,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加以研究,并针对其中最具借鉴价值的台湾和北京地区发展案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进一步对两地休闲旅游型农村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得出立足于“三农”问题,以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为核心特色,以“产业多元化融合、农民生活品质提升、生态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理念的风景园林视角下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策略,并最终在北京温泉村休闲旅游型新农村规划设计实践中加以进一步探究。在对休闲旅游型乡村规划建设的研究中,主要针对现有策略对区域情况、乡村现状和乡村旅游特征分析的缺失,探讨出一套以前期资料分析为重点的优化途径。并将这一方法贯穿于文中“台湾——北京比较研究”、“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发展策略提炼”以及“北京温泉村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实践”之中。并尝试通过对已有成功案例的深入剖析,在宏观层面的探讨基础上,更为开放性、细致性的探寻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借以希望为现阶段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多样化和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具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李广兵[5](2014)在《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已经有了相对水污染控制的法制体系,跨行政区水环境污染却依然是普遍存在现象。本文从环境法治的视角审视跨行政区的水污染现象,认为基本的法律原因是财产权结构与宪政结构的不完善,只有从财产权制度和宪政体制入手,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完善的跨行政区水污染的法制。文章认为跨行政区的水环境以及法制都是公共物品,传统的政府单一中心提供这两类公共物品都显得不足。在政府也是理性人组成的理性组织的情况下,跨行政区的政府之间的理性博弈依然不能自发地达成集体行动的效益最大化。因此,需要借助治理理论,从单中心治理向多中心治理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文章重点从法律制度建设的视角讨论了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本文以我国现有的跨行政区水污染法制的现状为基础,借鉴了经济学有关外部性的分析逻辑,尝试着构建了类似的法律分析框架,指出导致现有法律失灵的基本原因是责任不明确,缺乏应有的追责机制。因此,制度建设的关键步骤是建立政府责任的可审性及违法责任的监督与追究机制,重点是启动社会的力量,赋予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权利。文章在介绍了国际国外跨区域的公共治理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在对策上给出了完善环境产权制度、将现有的各地自发的政府间合作模式制度化的建议,以及公众通过公益诉讼参与环境治理的制度建设的建议。前者重点指出要建立《地方政府合作关系法》,将现有的政府和干部考核制度法制化,明确环境质量的约束条件。后者重点指出要培育环境保护组织,加强能力建设,提供环境公益诉讼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蒋颖[6](2013)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休闲农业是具有多种功能的新型产业,它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关联产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传承历史文化,提高环保水平具有长远现实意义。如何使北京市门头沟区在强有力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有效地将人文旅游资源与休闲农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产业良性快速发展成为本文研究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研究对象,以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种理论为支撑,首先,采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北京市各区县休闲农业发展进行研究,总结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其次,运用SWOT进一步分析该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概况;再次,采用问卷调查、数理模型建立、因子分析、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定量的方法分别对其市场需求及供给进行分析研究,从消费者、经营者角度探求提升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最后,运用产业效果分析及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等定量方法对其发展效果、发展综合水平及所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判断。此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动态分析、规范方法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力图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把握规律,探求休闲农业发展的先进产业模式,从而为宏观调控、规范指引、科学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通过全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北京市门头沟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基础及发展优势,但目前发展规模小,产值不高,在北京市排名较为靠后。第二、消费群体支持度较高。休闲农业客源主体行为具有相对独立、关联性,客源主体行为影响因素及其行为效应对休闲农业市场需求具有相互交叉作用性。市场客源群体是休闲农业发展壮大的市场拉力之一。第三、当地经营者对休闲农业发展持支持态度,从当地经营者角度看,地区经济促进、环境意识提高、就业季节性影响、房价上涨、农副产品销售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闲农业影响感知较为强烈,与之相对的,物价提高、生活消费增加等感知较弱。第四、从发展效益分析得出休闲农业对地区GDP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与第一产业关联性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但作为独立产业的经济助推作用还未明显体现,产业机构及规模有待进一步发展;对农民收入增加、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成效显着;生态环境因原有产业结构影响遭到了一定破坏;外来文化冲击加速,乡村文化优势逐渐消失。第五、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分析得出,该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处在基础阶段,在经济基础、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政府扶持、土地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存在突出的问题,今后应在科学规划的指引下及先进经验的借鉴下,多方位奠定发展基础,明确发展方向,全力推进该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步入持续发展的中、高级阶段。

庞辉[7](2013)在《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作为战略要地的城市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文明”一词既可是指有人群聚居且具有一定经济文化的区域,也可是指文化相近的人类群体。在人类历史中曾涌现过众多的“文明体”,它们在岁月的合,最终汇成了今日多彩的世界。磨砺中不断发生着碰撞抑或融判断人类文明是否出现的三驾马车,分别是城市、文字和国家制度。其中,城市作为人类进入文明世界的核心体,浓缩有众多珍贵的信息。从步入文明的那刻起,我们的祖辈便执着于城市的经营,这也使城市成为人类社会的“黑匣子”。研究各类“文明体”的兴衰,必离不开对相应城市的解读。而研究城市的演进,则也有助于我们更清晰的知晓为什么有今天的社会。城市空间是城市的外化表现,它以或实或虚的形式,左右着穿行其间各色人物的情感与行为。在当今城市的研究领域,其空间营造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理清一座城市的空间营造史,可以使我们更有机地把握该城未来的走向,这也使得城市空间的营造研究,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主要课题之一。作为省会城市,南昌坐落在赣省疆土的中北部,而自南向北纵贯全城的赣江,更是为人类早期文明驻足南昌提供了基础。从豫章最早修筑边城算起,南昌城的建制已绵延走过有两千余年的风雨。在南昌城依旧健壮的体魄中,隐含有吴、越、楚等多个文化因子的基因片断,在闽、粤“苗蛮”同中原“华夏”的反复争夺中,各类文化因子在冲突中或此消彼长,或交汇融合,最终以不同的方式浸染到南昌城市空间的各个层面。今天对南昌城历史的探究,有利于我们从文化及战略的层面去审视南昌城的营造进程。本文撰写的初衷,就是希望以对南昌城市空间营造沿革的审视,挖掘南昌空间营造的影响因子,探索南昌空间营造的内在规律与特性,并以之为基础而对南昌未来城市空间的经营进行预测。本论文系以历史进阶为行文之线索,将全篇分划为五编:第一编为绪论,主要论述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及研究手段。本部分以南昌自然地理为基础,在分析南昌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国内、外城市空间领域的探索成果,从地域文化和战略地位的视角,对南昌各历史阶段的空间营造给予剖析,解读其空间尺度等营造特征的大体成因。第二编为南昌城市空间在古代阶段的发展研究,本部分分三章予以论述:第二章介绍秦代以前南昌地区的城市起源及相关营造,探讨百越文化、吴越文化及荆楚文化对南昌地区空间演绎的影响。第三章所叙述之内容,起于西汉而终于五代,主要是探讨在这一段时间段中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历史。本阶段为南昌城市空间建设的重要时期,由于稳固南疆及经济交往的需求,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南昌成为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重要的交汇点。本章主要讲述中原文化对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的推动,同时揭示其作为军事重地和经济要道的营造特点。第四章的时间起止为由北宋至晚清(1859年),主要阐述宋、明、清时期南昌城的营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南昌在本阶段的军事斗争中屡次成为争夺的重点,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也因其军事需求而发生着变化。本部分的论述,主要是在军事攻防的基础上,结合南昌城在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重要作用,分析南昌城市建设的营造特点。第三编为南昌近代城市空间的营造研究,本部分包含有一章:第五章所涉时间段为由1859年至1919年。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作为江西省会的南昌因维新思想而促成了一系列的变革。由于九江开埠的影响,南昌作为经济要道的优势不复存在,南昌开始推进自身新型工、商业的发展。在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出现了以近代工、商业为基础的新特征。第四编是以现代南昌城市的空间营造为分析对象,本部分共包含有两章:第六章分析从1919年至1949年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1925年,南昌市政部门编订了《南昌市政计划大纲》,南昌城市空间也由此而进入现代建设的阶段。由于在中国版图中特殊的地理位置,南昌在民国时期成为战争的重灾区。在敌我双方的争夺博弈中,南昌城留下了战争的印记。第七章聚焦于1949年至1979年的三十年,主要探究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历史及其特征。第五编探讨当代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问题,本部分包含有三章:第八章主要是探求自1979年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里,南昌城市建设受市场经济影响而出现的新的空间营造特点。第九章为总结部分,通过对历史上不同阶段、不同主导因子对南昌城市空间作用的分析,提炼南昌城市空间营建的主要动力机制。第十章结合世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研究在多元文化的互动与感召下,南昌城未来三十年的走向,预测南昌在这个时间段中的城市空间营造特点。

王忠诚[8](2013)在《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国家级公益林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的分布格局与森林类型等基本特征,选取江河源头、江河两岸、大型水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四种生态区位的国家级公益林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学、林学、土壤学、生态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运用森林生态野外观测、试验分析、统计分析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等方法,对其水源涵养、固土保肥、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及林木营养物质积累等主要生态效益进行了连续4年(2007~2010年)的定位监测,并运用实测数据对其进行计量,在此基础上对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连续4年对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监测结果表明:①公益林土壤水源涵养效益:江河源头型为411.13~489.07t·hm-2,江河两岸型为423.68~460.51t·hm-2,大型水库型为311.06~436.38t·hm-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型为273.70~354.53t.hm2。②公益林固土保肥效益:土壤肥力指标含量表现为有机质>全K>全N>全P,且有机质含量占到80%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平均含量25.08-34.32g·kg~1,0~15cm范围含量为41.40~55.10g·kg-1,15~30cm范围含量为21.94~39.43g·kg-1,30-45cm范围含量为9.16~11.90g·kg-1;全K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平均含量3.08~4.34g·kg-1;全N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平均含量1.28~2.39g·kg-1,全P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平均含量0.26~0.46g·kg-1。③固碳释氧效益:阔叶混交林固碳效益为1.87~7.45t·hm-2,其中马尾松林固碳效益为3.09t·hm-2,杉木林固碳效益为0.99-3.16t·hm-2;植被释氧效益为2.62~20.11t·hm-2,其中阔叶混交林释氧效益为5.04~20.11t·hm-2,马尾松林释氧效益为2.62~4.98t·hm-2,杉木林释氧效益为2.68~8.52t·hm2。公益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效益由于植被类型的不同存在一定差异,土壤固碳效益明显大于非公益林植被固碳效益。④林木营养物质积累效益:公益林乔木树种各器官中,树叶营养元素(N、P、K、Ca、Mg)含量最高,叶中5种元素平均含量为0.598%~0.923%,树干营养元素含量最低,树干中5种元素平均含量为0.079%~0.151%。营养元素总积累量为48.92~174.31kg·hm-2,阔叶混交林营养物质年平均积累量为75.08~174.31kg·hm-2马尾松林为48.92kg·hm-2,杉木林为55.77~89.36kg·hm-2。⑤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从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及Shannon-Wiener指数对公益林乔木及灌草多样性水平进行分析,由于样地森林类型差异较大,乔木多样性水平差异也较大。(2)四种生态区位类型国家级公益林2010年的生态效益物质量和价值量计量结果表明:①林木营养物质积累量:大型水库型公益林为115.04kg·hm-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型公益林为81.54kg·hm-2、江河源头型公益林为75.08kg·hm-2、江河两岸型公益林为64.14kg·hn-2。其对应的价值量分别为:1079.46元·hm-2、717.52元·hm-2、1262.40元·hm-2、561.56元·hm-2。②水源涵养效益物质量:江河源头型为539.79t·hm-2、江河两岸型为515.45t·hm-2、大型水库型为411.28t·hm-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型为379.55t·hm-2。其对应的价值量分别为:4156.38元·hm-2、3968.97元·hm-2、3166.86元·hm-2、2922.54元·hm-2。③固土效益物质量:江河源头型为44.96t·hm-2、大型水库型为43.35t·hm-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型为42.23t·hm-2、江河两岸型为42.10t·hm-2。保肥效益物质量表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40.05g·kg-1、江河源头型为38.73g·kg-1、大型水库型为37.06g·kg-1、江河两岸型为33.97g·kg-1。固土保肥效益总价值为:大型水库型公益林为3063.46元·hm-2、江河源头型为2964.42元·hm-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型为2902.80元·hm-2、江河两岸型为2859.40元·hm-2。④固碳释氧量:大型水库型为56.59t·hm-2、江河源头型为50.22t·hm-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型为43.78t·hm-2、江河两岸型公益林为42.18t·hm-2。其对应的价值量分别为:18918.05元·hm-2、13807.08元·hm-2、14555.95元·hm-2、12283.88元·hm-2。⑤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价值表现为:江河源头型公益林10000元·hm-2、大型水库型公益林8000元·hm-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型公益林7000元·hm-2、江河两岸型公益林5500元·hm-2。(3)国家级公益林2007~2010年生态效益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①水源涵养效益总体呈增大趋势,2007年水源涵养量为320.73~434.81t·hm-2,2010年为362.20~513.91t·hm-2,江河源头型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型公益林受冰雪灾害影响,其水源涵养效益2008年出现波动现象。②固土保肥效益均表现出随年度增大趋势,江河源头型公益林固土保肥效益2007年为36.57g·kg-1,2010年为38.12g·kg-1;江河两岸型公益林2007年为32.43g·kg-1,2010年为34.28g·kg-1;大型水库型2007年为34.56g·kg-1,2010年为36.77g·kg-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型2007年为37.86g·kg-1,2010年为39.65g·kg-1。③林木生物量随时间均呈增加趋势,但由于各年林木生长快慢不同,生物量增加幅度存在一定差异,使固碳释氧效益动态变化规律不明显,江河源头型公益林固碳释氧效益随年度从10.79t·hm-2,增加到10.92t·hm-2,再减小到10.29t·hm-2;江河两岸型公益林固碳释氧效益随年度从7.36t·hm-2,先减小到5.25t.hm-2,随后又增加到7.63t·hm-2;大型水库型公益林固碳释氧效益随年度从11.31t·hm-2增大到16.54t·hm-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型公益林固碳释氧效益随年度从6.35t·hm-2,一直增加到11.26t·hm-2。④不同生态区位类型公益林Shannon-Wiener指数从2007年到2010年呈上升趋势,表明公益林建设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在逐步增强。(4)国家级公益林与非公益林生态效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四大生态区位国家级公益林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0.55%,略小于全省公益林土壤有机质平均值(31.22g·kg-1),而大于非公益林(27.86g·kg-1),全N、全P、全K含量均高于全省公益林与非公益林的平均值。四大生态区位国家级公益林年平均固碳释氧量为9.92t·hm-2,是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年固碳释氧量6.69t·hm-2的1.48倍;林木营养元素N、P、K的年平均积累量分别为25.87kg·hm-2、3.24kg·hm-2、21.17kg·km-2,分别是全省森林林木营养元素N、P、K积累量(分别为14.68kg·hm-2、2.95kg·hm-2、9.13kg·hm-2)的1.76、0.90和2.32倍。湖南省四大生态区位国家级公益林单位面积水源涵养效益为1873.10t~hm-2,是全省主要森林类型水源涵养效益的0.54~0.59倍。(5)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位公益林综合生态效益贡献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表现为:江河源头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型>江河两岸型>大型水库型。单项生态效益评价中:水源涵养效益在四种生态区位类型的排序依次是江河源头型>江河两岸型>大型水库型>国家自然保护区型;固土保肥效益在四种生态区位类型的排序依次是大型水库型>江河源头型>国家自然保护区型>江河两岸型;固碳释氧效益在四种生态区位类型的排序依次是大型水库型>国家自然保护区型>江河源头型>江河两岸型;林木营养物质积累效益在四种生态区位类型的排序依次是江河源头型>大型水库型>国家自然保护区型>江河两岸型;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在四种生态区位类型的排序依次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型>江河源头型>大型水库型>江河两岸型。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级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建立补偿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可以作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公益林提质改造、充分发挥公益林多功能效益等决策的理论依据。

赵中华[9](2012)在《基于AnnAGNPS模型的桃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逐渐成为水环境的首要污染源和第一大污染源。在我国水污染控制中呈现出点源可调整的空间越来越小,而非点源可调整的空间相对增大的趋势。因此,对农业非点源发生机理和控制措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鄱阳湖第一大支流赣江的源头之一,桃江流域人口的81.2%为农村人口,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水体污染的最主要因素。鉴于此,以桃江流域为例,开展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机理和流失特征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和示范效果。本文结合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查询历史资料和已有文献成果等多种手段,建立了桃江流域基础信息数据库。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桃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首先运用氮收支平衡方法在桃江流域及典型研究区两个尺度分别建立氮平衡变化模型,定量分析区域氮输入、输出量以及氮净增量,为后续建立并应用AnnAGNPS模型定量模拟农业非点源氮的发生机理和流失特征提供了参数和重要的边界条件,并为氮的拦截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显示:2006~2008年桃江流域及研究区年均氮输入总量为32992t/a与6957t/a,其中化肥施用输入氮占氮总输入量比例分别为44.94%与44.05%,是最主要的输入源;作物收获氮占氮总输出量比例分别为49.89%与50.78%,是最主要的输出源;氮的输入增量远高于氮的输出增量,氮净增量分别为14945t/a与3167t/a,2006-2007年和2007~2008年氮净增量年增长率分别为桃江流域(9.78%、4.28%),研究区(8.27%、2.83%),呈显着上升趋势;对氮净增量及其去向研究结果显示,桃江流域及研究区氮净增量的分担率分别为水体(64.18%与62.12%)、土壤(30.86%与32.96%)、生物(4.96%与4.93),可见,区域里剩余氮主要以两种方式存在:一是通过地表、地下水径流进入河道,排出流域,进入到水体,污染水体;二是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的污染。农业非点源氮是流域氮的主要来源,对其进行研究已刻不容缓。2.在3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研究区农业非点源污染AnnAGNPS模型,并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模型校验过程及结果显示:1)对不同时间尺度而言,年、月、日水平的模拟精度依次递减,模型对年和月水平的模拟精度较高,对日水平的模拟精度较低。可能是由于,实际暴雨的发生是相对短暂的过程,一般持续时间不足1天(24小时),而由于气象数据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只能进行日事件的模拟,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降雨的强度,并延长了降雨的时间,因此对模型的精度造成影响;2) AnnAGNPS模型对地表径流、泥沙侵蚀及总氮输出的模拟精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地表径流>泥沙>总氮输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泥沙和总氮的迁移是以径流为载体,误差依次累加并有被放大的可能性;3)通过与国内外同行的研究比较,得出影响模型精度的条件主要有流域尺度、地形地貌及流域气候特征;4)年水平和月水平的校验精度满足模型模拟的精度要求,日水平的总氮校验相对误差在50%以内。因此,本文建立的AnnAGNPS模型适用于非点源污染的长期模拟及预测,但并不适宜非点源污染的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3.以2001~2008年的降雨为驱动,将已建立的模型运用于研究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定量预测、污染时空特性分析及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BMPs)的评价。结果显示:1)研究区2001~2008年年均径流深为579.74mm,泥沙流失152.66×103t/a,非点源氮负荷2781.73t/a;汛期(4-8月)月径流、泥沙流失和非点源氮负荷占全年的百分比分别为64.30%、85.64%、86.34%,反映了水土流失及非点源氮输出主要由高强度降雨引起;2)年水平降雨、径流、泥沙及总氮负荷的年际变化曲线,走势有较高的相似性,且各相关系数(降雨-径流、降雨-泥沙、降雨-总氮、径流-泥沙、径流-总氮)介于0.7825~0.8421之间,揭示了降雨、径流、泥沙、总氮四者之间的密切联系;3)汛期的月降雨、径流、泥沙及总氮负荷变化曲线,同样具有相似的走势,各相关系数介于0.6022~0.9855之间,揭示了四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的同时,也反映了汛期较年水平相比,相关系数波动幅度更大;降雨-径流的R2高达0.9855,说明汛期降雨-径流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径流-总氮的R2为0.6022,在5组之中最低,反映了高强度降雨下,径流中氮含量差别很大,非点源氮的输出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这可能与不同月份农作物的施肥等管理方式有很大关系,不同月份的施肥量不同、农作物生长阶段不同及对氮的拦截能力也不同,同等降雨条件下引起的非点源氮污染差别较大;4)在不同水文年,径流差别不大,而泥沙和非点源氮的输出差别很大,2001~2008年,丰水年径流量、泥沙和非点源氮分别是枯水年的1.4倍、3.5倍和1.8倍,说明泥沙侵蚀较径流和非点源更加敏感,间接说明高强度降雨是造成泥沙侵蚀的主要因素;5)对研究区非点源氮关键源区进行识别,并将五级作为非点源氮污染关键源区;6)平衡施肥对非点源污染氮的削减效果最佳;植被缓冲区的设置对径流、泥沙侵蚀以及氮素流失均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殷鸣放[10](2011)在《大边沟林场人工林多功能评价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文选择森林多功能评价这个当前林业发展中的紧迫课题,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分析,从微观和宏观角度,采用逻辑推理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森林经理学与森林生态学、水土保持学、生物木材学等相关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国营大边沟林场人工林进行了森林多功能评价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是指森林对土壤的保护、形成和促进降水向其渗透的功能。可分解为缓和枯水洪水功能、保护水质功能、防止泥沙流失功能和防止林地崩塌等4项子功能。可采用覆盖土壤表面的森林和植被面积比例指标进行评价。(2)减少温室气体功能是指森林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功能。可以分解为森林吸收、储存二氧化碳2项子功能。可采用蓄积量、生长量、含碳率、木材比重和扩大系数等指标进行计量评价(3)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是指森林为生物物种提供生存与繁衍的场所并对其起到保育作用的功能。可采用稀少性、多样性和自然性等指标联合评价方法。(4)木材生产功能是指森林能持续、高效率的生产良好材质的木材,并确保林分自身健全的功能。可采用形状比、生长量、蓄积量、修枝、林内路网、平均坡度、小班面积、木材缺欠等8项指标评价(5)通过对研究对象15个小班的实际评价,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其中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是以流域为评价对象,减少温室气体、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木材生产等功能均以小班为评价对象,实现了小班层次的评价,为制定森林经营措施打下基础。(6)探索了用雷达图法对各子功能评价结果进行全面表达与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多边形面积表达整体功能的评价方法,并根据雷达图方法进行了森林多功能类型划分,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优势齐备型、稳定平衡型、弱势缺失型等3个类型。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在森林经营框架下实现了小班森林多功能计量与评价。(2)采用简便易行的方法进行子功能计量与评价。(3)采用雷达图法表达森林多功能综合信息

二、《海峡两岸流域经营管理暨东部河川集水区经营管理综合研讨会》简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峡两岸流域经营管理暨东部河川集水区经营管理综合研讨会》简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 ——以深圳市坪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体系及海绵城市概述
    2.1 水土保持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
        2.1.1 水土保持概念
        2.1.2 水土保持发展历程
    2.2 小流域综合治理基础理论
        2.2.1 小流域综合治理概念
        2.2.2 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历程
        2.2.3 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体系
        2.2.4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及总结
        2.2.5 国外小流域综合治理案例
    2.3 海绵城市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
        2.3.1 海绵城市相关概念
        2.3.2 海绵城市国外发展及其主要研究
        2.3.3 海绵城市国内发展及现状
    2.4 海绵城市建设核心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绵城市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系
    3.1 基本概念及核心理论相关性
        3.1.1 基本概念相关性
        3.1.2 核心理论相关性
    3.2 建设内容(实施方法/途径)相关性
    3.3 措施体系及技术支撑相关性
        3.3.1 措施体系相关性
        3.3.2 技术支撑相关性
    3.4 运行管理及效益机制相关性
    3.5 案例调查相关性分析
    3.6 海绵城市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关系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海绵城市体系构建
    4.1 以流域为单元建设海绵城市的优势及必要性
        4.1.1 以流域为单元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优势
        4.1.2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采取流域治理的必要性
    4.2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规划原则及范围划分
        4.2.1 治理规划原则
        4.2.2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范围划分
    4.3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管理
        4.3.1 理念及目标
        4.3.2 管理主体和对象
        4.3.3 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4.3.4 管理运行
        4.3.5 绩效考核制度
        4.3.6 监测评价体系及数据库构建
        4.3.7 宣传推广、民众参与及监督
    4.4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技术及方法
        4.4.1 流域治理基本思路
        4.4.2 以流域为单位基本规划、保护原有生态系统
        4.4.3 生态自然修复
        4.4.4 以流域为单位布控设计,形成综合治理体系
        4.4.5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技术体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实例——深圳市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项目基本情况
        5.1.3 项目现状与问题识别分析
    5.2 以流域为单元的坪山区海绵城市水系(片区)划分
    5.3 以流域为单元的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划分
    5.4 以流域为单元构建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及成效
        5.4.1 建设总体目标及建设策略
        5.4.2 主要建设内容及成本效益分析
        5.4.3 主要技术措施
        5.4.4 管理运行及实施保障措施
        5.4.5 分析与展望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表1 我国部分水土流失类型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附录2
    问卷调查一(新泉井小流域)
    问卷调查二(永安堡小流域)
    问卷调查三(长坑水库小流域)
    问卷调查四(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岔口小流域淤地坝建设的盐碱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盐碱化空间分布研究进展
        1.2.2 土壤盐碱化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
        1.2.2.1 自然因素
        1.2.2.2 人类活动
        1.2.3 盐碱土的改良与治理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条件
        2.1.3 土壤植被
        2.1.4 河流和坝系
    2.2 研究方法
        2.2.1 采样坝设置
        2.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2.2.3 测定方法
        2.2.4 含盐量与碱化度的计算
        2.2.5 数据处理
        2.2.6 AnnAGNPS模型
3 流域淤地坝土壤盐碱化特征分析
    3.1 土壤盐碱化基本特征
        3.1.1 土壤盐碱化分级标准
        3.1.2 土壤盐碱化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
    3.2 各沟内淤地坝土壤盐碱化分布特征分析
        3.2.1 土壤盐碱化分布分析
        3.2.2 土壤盐碱化坝前坝后分析
        3.2.3 土壤盐碱化分层分析
    3.3 各淤地坝土壤盐碱化与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分析
        3.3.1 土壤盐分与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分析
        3.3.2 土壤碱化度与土壤理化性状特征分析
4 淤地坝土壤盐碱化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4.1 土壤盐碱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累计汇水量对土壤盐分影响
        4.1.2 淤地坝有无排水沟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4.1.3 其他土壤因素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
    4.2 防治措施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讨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3)“农业—自然公园”规划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背景
        1.1.1 现时代规划发展亟待农林用地保护
        1.1.2 山地城市边缘区农林用地分布特征
        1.1.3 小规模农林用地复合服务价值体现
        1.1.4 小规模用地蚕食动摇生态功能基础
        1.1.5 既有保护管控效能与复合利用导向
    1.2 农业-自然公园是保护小规模农林用地的有效途径
        1.2.1 概念引入与适应性
        1.2.2 公园主要用地构成
        1.2.3 规划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重点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困境及“农业-自然公园”概念内涵
    2.1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困境溯源
        2.1.1 农业生产破坏
        2.1.2 城市问题转嫁
        2.1.3 规划管控缺失
    2.2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破题思路
        2.2.1 用地保护“以点带面”
        2.2.2 过程整合“顺应自然”
        2.2.3 复合功能“兼顾并蓄”
        2.2.4 规划管控“衔接适应”
    2.3 农业-自然公园规划概念内涵
        2.3.1 规划本体认识
        2.3.2 规划思想内涵
        2.3.3 规划契入途径
    2.4 本章小结
3 涵盖小规模农林用地的农业-自然公园相关研究及规划框架构建
    3.1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理论基础
        3.1.1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3.1.2 农业多功能理论
    3.2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探索
        3.2.1 系统整体保护导向
        3.2.2 用地复合利用导向
        3.2.3 法规政策补充护航
        3.2.4 研究趋势及缺口
    3.3 涵盖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的公园目标体系与规划框架构建
        3.3.1 用地保护路径确定
        3.3.2 公园复合目标体系
        3.3.3 公园规划框架构筑
    3.4 本章小结
4 小规模农林用地现状分布模式甄别与农业-自然公园空间体系构建
    4.1 用地识别要点与系统功能发挥
        4.1.1 景观模式与功能产出
        4.1.2 系统支持型景观模式特征
        4.1.3 公园高价值用地识别要点
    4.2 小规模农林用地分布模式及高价值甄别
        4.2.1 生物多样性支撑
        4.2.2 农副产品就近供给
        4.2.3 城郊游憩空间提供
    4.3 自然过程空间模式甄别与关联用地保护
        4.3.1 地表水文过程关联空间
        4.3.2 大气循环过程关联空间
    4.4 农业-自然公园空间体系构建及管控衔接
        4.4.1 公园空间体系构建及组成
        4.4.2 与既有用地管控的衔接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农林景观生态网络特征的农业-自然公园复合服务功能设定
    5.1 景观网络构建与复合功能提升
        5.1.1 生态系统公益性产出类型
        5.1.2 农林网络与服务产出效能
        5.1.3 农林景观网络构建策略
    5.2 融合农业-自然公园的分类农林景观生态网络构建
        5.2.1 林地自然生境网络
        5.2.2 生态过程支撑网络
        5.2.3 农林生产景观网络
    5.3 三网叠合构建地区景观网络及公园空间布局衔接
        5.3.1 地区农林景观网络构建与管控
        5.3.2 公园空间衔接与关键区域管控
    5.4 本章小结
6 农业-自然公园游憩空间组织与小规模农林用地复合利用
    6.1 城乡空间与功能分异及公园应对策略
        6.1.1 边缘区空间及功能分异
        6.1.2 农业-自然公园规划对策
    6.2 公园枢纽单元低影响建设引导
        6.2.1 城乡环境提升型枢纽单元
        6.2.2 田园文化体验型枢纽单元
        6.2.3 城市活动扩展型枢纽单元
        6.2.4 梯度沿线分段控制与衔接
    6.3 复合绿道规划及设施布局
        6.3.1 复合绿道系统构建
        6.3.2 重要网络节点建设
    6.4 公园产业组织及支撑系统
        6.4.1 产业发展契机及策略
        6.4.2 产业发展支撑性系统
    6.5 本章小结
7 凸显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的农业-自然公园土地利用管控
    7.1 环境影响评价与过程管控
        7.1.1 边缘区现行环评侧重与实效
        7.1.2 环评流程优化与评价要点
        7.1.3 影响评价与规划过程衔接
    7.2 城乡规划衔接与落地管控
        7.2.1 城乡规划协调与衔接
        7.2.2 城市增长管控与引导
        7.2.3 边缘区用地管控落地
    7.3 公众参与及用地保护管控
        7.3.1 公众参与导向的管控思路
        7.3.2 公园规划行动者网络组织
        7.3.3 促参与的政策及空间措施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4)风景园林视角下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研究 ——以北京温泉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
        1.1.2. 城乡一体化建设与美丽中国
        1.1.3. 传统农业转型与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与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实地考察研究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4.4. 归纳总结法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1.5.2.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1.5.3. 国内外研究对比
    1.6. 论文研究框架
2. 休闲旅游型乡村理论与发展策略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与乡村
        2.1.2. 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
        2.1.3. 风景园林与乡村景观
        2.1.4. 休闲旅游型乡村与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
    2.2. 休闲旅游型新农村的主要特征
        2.2.1. 生产—乡村旅游为主体,多元产业共同发展
        2.2.2. 生活—注重乡村文脉内生性
        2.2.3. 生态—自然景观保护与有机农业发展
    2.3. 风景园林视角下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范围
        2.3.1. 传统乡村建设与乡村景观的研究范围
        2.3.2. 风景园林视角下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探讨范围
    2.4. 国内休闲旅游型乡村发展成就
        2.4.1. 乡村旅游
        2.4.2. 新农村建设
        2.4.3.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互融合
    2.5. 休闲旅游型乡村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5.1. 发展定位模糊
        2.5.2. 乡村产业单一
        2.5.3. 农业价值有待深入挖掘
        2.5.4. 乡村聚落多样性缺失
        2.5.5. 缺乏生态与环境保护意识
    2.6. 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发展策略优化
        2.6.1. 问题的反思
        2.6.2. 发展策略的缺失
        2.6.3. 优化途径——比较借鉴典型案例,探索多样发展途径
3. 台湾休闲旅游型乡村发展策略分析
    3.1. 台湾休闲旅游型乡村发展概况
        3.1.1. 休闲农业领域
        3.1.2. 乡村建设领域
        3.1.3. 相互融合发展
    3.2.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历程
    3.3.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特征分析
        3.3.1. 种类齐全,配套设施完善
        3.3.2. 休闲农业与乡村社区共同繁荣
        3.3.3. 辅导和监管体系完备
        3.3.4. 民间自发性力量作用突出
        3.3.5. 重视自然生态保护
    3.4. 台湾休闲农业相关政策研究
        3.4.1. 法律法规
        3.4.2. 行政支援
        3.4.3. 活动推动
    3.5.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策略分析
        3.5.1. 注重产品开发与创意,软硬件兼顾相互配合
        3.5.2. 由点到线并扩展到面发展
        3.5.3. 完善辅导与监督机制,引导正确发展方向
        3.5.4. 促进居民的积极参与
        3.5.5. 推动生态旅游,落实资源保育
    3.6. 台湾乡村建设发展的融合与发挥的作用
    3.7. 台湾冬山乡中山休闲农业区案例分析
        3.7.1. 区域概况
        3.7.2. 冬山乡中山村概况
        3.7.3. 规划内容分析
        3.7.4. 村域空间分析
        3.7.5. 发展策略分析
    3.8. 小结—台湾的启示
4. 北京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发展策略分析
    4.1. 北京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发展概况
    4.2. 北京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4.3. 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特征分析
        4.3.1. 区域特色鲜明
        4.3.2. 休闲旅游产品种类丰富布局合理
        4.3.3. 政府主导,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4.3.4. 经营主体多元
        4.3.5. 基础设施完善
    4.4. 北京乡村旅游相关政策分析
        4.4.1. 计划规划
        4.4.2. 政策规范
        4.4.3. 活动推动
    4.5. 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4.5.1. 明确区域特色
        4.5.2. 突出乡村旅游创意化与国际化发展
        4.5.3. 强调政府多方位的推动与宣传
        4.5.4. 规划引导,标准化管理
        4.5.5.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4.6. 北京新农村建设的融合与发挥的作用
        4.6.1.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
        4.6.2. 打下经济与农业发展基础
        4.6.3. 提出发展改造的途径
    4.7. 北京巨各庄镇蔡家洼村案例分析
        4.7.1. 区域概况
        4.7.2. 蔡家洼村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概述
        4.7.3. 规划内容分析
        4.7.4. 村域空间分析
        4.7.5. 发展策略分析
    4.8. 小结——北京的启示
5. 比较与反思
    5.1. 比较
        5.1.1. 发展进程比较
        5.1.2. 发展特征比较
        5.1.3. 相关政策比较
        5.1.4. 发展策略比较
        5.1.5. 乡村建设融合性比较
        5.1.6. 具体实施与运营的比较
    5.2. 分析
        5.2.1. 共同点
        5.2.2. 差异
        5.2.3. 共同面临的挑战
    5.3. 反思
6. 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理念与原则
    6.1. 发展理念
        6.1.1. 农业生产为核心,产业多元化融合
        6.1.2. 农民利益为重点,生活品质提升
        6.1.3. 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生态环境优化
    6.2. 发展原则
        6.2.1. 农业生产为基础原则
        6.2.2. 多样性与特色性原则
        6.2.3. 统筹规划原则
        6.2.4. 尊重农民发展需求原则
        6.2.5. 因地制宜原则
        6.2.6. 可持续发展原则
    6.3. 发展要点
        6.3.1. 休闲旅游型新农村
        6.3.2. 风景园林视角
7. 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发展策略
    7.1. 前期资料分析阶段
        7.1.1. 区域背景条件分析
        7.1.2. 乡村现状条件分析
    7.2. 综合分析与研究
        7.2.1. 现状资料汇总
        7.2.2. 优劣态分析(SWOT分析)
        7.2.3. 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性分析
        7.2.4. 乡村景观可游度分析
        7.2.5. 小结——问题提出与对策研究
    7.3. 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规划
        7.3.1. 发展战略与定位
        7.3.2. 功能定位和产业规划
        7.3.3. 结构与分区规划
        7.3.4. 空间布局和用地规划
        7.3.5. 基础设施规划
        7.3.6. 景观系统规划
        7.3.7. 游憩系统规划
        7.3.8. 生态格局规划
    7.4. 小结
8. 北京海淀区温泉村休闲旅游型新农村规划设计
    8.1. 温泉村概述
    8.2. 区域背景条件分析
        8.2.1. 区域经济水平
        8.2.2. 区域农业基础
        8.2.3. 区域旅游资源
        8.2.4. 区域客源市场
        8.2.5. 相关上位规划
    8.3. 温泉村现状条件分析
        8.3.1. 自然资源
        8.3.2. 社会文化状况
        8.3.3. 区位条件
        8.3.4. 农村核心资源
        8.3.5. 村庄布局形态
        8.3.6. 土地使用现状
        8.3.7. 基础设施条件
        8.3.8. 乡村居民与企业个体意愿分析
    8.4. 现状综合分析
        8.4.1. 优劣态分析(SWOT分析)
        8.4.2. 问题提出与策略研究
    8.5. 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规划
        8.5.1. 发展战略与定位
        8.5.2. 功能定位和产业规划
        8.5.3. 结构与分区规划
        8.5.4. 空间布局和用地规划
        8.5.5. 基础设施规划
        8.5.6. 景观系统规划
        8.5.7. 游憩系统规划
        8.5.8. 生态格局规划
    8.6. 小结
9. 总结——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的再思考
    9.1. 研究成果
    9.2. 创新点
    9.3. 对于本次研究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跨行政区水污染
        二、行政与行政区
        三、跨行政区
        四、公共事务
        五、治理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一、我国的水问题现状
        二、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研究综述
        二、跨界管制研究综述
        三、政府间关系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重点
第二章 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水资源特性及公共资源产权理论
        一、水资源的特性
        二、公共资源产权理论
    第二节 流域水资源管理理论
        一、流域的社会经济特征
        二、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原则
        三、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目标与内容
    第三节 公共事务的治理理论
        一、治理理论
        二、整体政府理论
第三章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的现状
    第一节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的法律与政策框架
        一、我国流域管理的历史和现状
        二、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的法律、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的政策和法律的不足
    第二节 我国治理跨行政区水污染的实践
        一、设立环境督察中心
        二、探索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的制度化路径
        三、开展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合作的实践
    第三节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的主要问题
        一、流域立法滞后,流域机构法律地位不明确
        二、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差,缺乏统一的执法手段
        三、水环境管理呈现体制性分割状态
        四、缺乏流域性涉水产业发展的统一规划
        五、缺乏多元社会主体参与治理的方式与途径
        六、现有管理制度激励不相容
第四章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的法律问题解析
    第一节 跨行政区水污染成因的法律分析
        一、一个分析框架
        二、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的法律原因
    第二节 水资源产权制度
        一、我国法律有关水资源产权的规定
        二、我国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的产权机制分析
        三、水资源产权制度的功能
    第三节 管理体制
        一、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
        二、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管理体制困境
        三、造成管理体制困境的因素
    第四节 追责机制
        一、传统单中心治理结构下的追责机制
        二、多中心治理结构下的追责机制
第五章 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国际及外国跨界水污染治理实践
        一、有关国际河流立法的经验
        二、外国流域管理的实践与经验
        三、国外流域管理经验对跨界水污染治理的启示
    第二节 国外跨行政区政府间合作治理的经验
        一、《欧盟水框架指令》下各国政府间的跨界河流合作治理
        二、北美地区跨区域、跨部门环境合作治理
第六章 完善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的法律对策
    第一节 建立健全水资源环境产权
        一、生态环境用水的产权管理
        二、排污的产权管理
    第二节 完善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的政府间合作制度
        一、合作原则
        二、合作途径与形式
        三、监督考核机制
        四、纠纷解决机制
        五、立法完善
    第三节 健全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的社会监督机制
        一、公众参与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的必要性
        二、公众监督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的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6)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动态评述及其趋势
    1.4 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内容
        1.4.2 主要方法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4 技术路线
2 休闲农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2.1 休闲农业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的休闲论与休闲经济理论
        2.1.2 县域经济理论
        2.1.3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2.1.4 沟域经济发展理论
        2.1.5 体验经济理论
        2.1.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相关概念研究
        2.2.1 休闲农业相关概念概述
        2.2.2 休闲农业的类型
        2.2.3 休闲农业特征及功能
        2.2.4 休闲农业发展原则
3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3.1 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3.1.1 发展概述
        3.1.2 阶段划分及特征
    3.2 北京市与国内部分省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3.2.1 华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概况----以北京市为例
        3.2.2 华东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概况----以上海市为例
        3.2.3 华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概况----以广东为例
        3.2.4 华中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概况----以湖南为例
    3.3 北京市门头沟区与市内其它区县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3.3.1 北京市农业发展概况
        3.3.2 北京市休闲农业基本布局
        3.3.3 区县休闲农业发展条件研究
        3.3.4 区县休闲农业发展结果研究
    3.4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借鉴及启示
        3.4.1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借鉴及启示
        3.4.2 国内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借鉴及启示
    3.5 本章小结
4 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发展概况与SWOT分析
    4.1 发展概况
    4.2 SWOT分析
        4.2.1 优势分析
        4.2.2 劣势分析
        4.2.3 发展机遇
        4.2.4 面临挑战
    4.3 本章小结
5 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市场需求分析
    5.1 客源结构分析
        5.1.1 调查问卷设计
        5.1.2 调查问卷发放情况
    5.2 客源行为分析
        5.2.1 消费者行为动机分析
        5.2.2 消费者认知行为分析
        5.2.3 消费者决策行为分析
        5.2.4 消费者体验行为分析
        5.2.5 消费者满意度分析
    5.3 客源市场定位与细分
        5.3.1 客源市场定位
        5.3.2 客源市场细分
    5.4 本章小结
6 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市场供给分析
    6.1 供给现状
    6.2 经营主体分布及经营模式
    6.3 经营者满意度调查
        6.3.1 休闲农业发展对当地经营者影响调查研究方案及实施
        6.3.2 对当地经营者影响调查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发展效益评价
    7.1 经济效益
        7.1.1 对当地经济总量的影响
        7.1.2 对当地农民收入的影响
        7.1.3 对当地农民就业的影响
    7.2 社会文化效益
        7.2.1 客源规模
        7.2.2 客源到访频率及逗留时间长短
        7.2.3 客源基本特征
    7.3 环境效益
        7.3.1 自然环境承载力
        7.3.2 生态系统的保持及恢复
        7.3.3 资源的永续利用
    7.4 本章小结
8 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8.1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8.1.1 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
        8.1.2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8.2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评述
    8.3 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8.3.1 整体思路
        8.3.2 评价的实施
    8.4 本章小结
9 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9.1 存在的主要问题
        9.1.1 经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9.1.2 社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9.1.3 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9.1.4 系统支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9.2 发展对策及建议
        9.2.1 经济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9.2.2 社会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9.2.3 环境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9.2.4 系统支持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9.3 本章小结
10 本文结论及展望
    10.1 结论
    10.2 本文创新部分
    10.3 有待深入研究部分
    10.4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作为战略要地的城市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第1章 绪论
        1.1 关于课题
        1.1.1 题目的选定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临水系城市空间形态演绎的研究概述
        1.3.1 国外临水系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1.3.2 国内临水系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1.4 研究范围、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技术手段与创新点
        1.5.1 核心任务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5.4 研究创新点
        1.6 地域背景
        1.6.1 南昌市自然地理大略
        1.6.2 南昌市社会人文环境概述
        1.6.3 南昌市军事地位概述
        1.6.4 南昌城市建设大略
第二部分 古代南昌空间营造活动的研究
    第2章 先秦及秦代南昌空间营造活动的研究
        2.1 我国战国及其之前的南昌空间营造
        2.1.1 战国及其之前南昌区域的遗址发掘状况
        2.1.2 战国及其之前南昌地区的文化博弈
        2.1.3 战国及其之前南昌地区建筑模式
        2.2 我国秦代南昌空间营造
        2.2.1 秦代南昌地区的军事地位
        2.2.2 秦代南昌地区的文化博弈
        2.2.3 秦代南昌地区的空间营造
    第3章 汉至五代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3.1 五代以前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因子
        3.1.1 汉朝影响南昌空间发展博弈因子的分析
        3.1.2 六朝影响南昌空间发展博弈因子的分析
        3.1.3 隋、唐、五代影响南昌空间博弈因子的分析
        3.2 五代以前南昌地区的空间营造
        3.2.1 汉代南昌地区城市空间的营建
        3.2.2 六朝时期南昌城市空间营造之研究
        3.2.3 隋至五代时期南昌城市空间营造之研究
        3.3 汉至五代时期南昌城市空间尺度研究研究
        3.3.1 体
        3.3.2 面
        3.3.3 线
        3.3.4 点
    第4章 宋至晚清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4.1 南昌宋以前的历史时代背景
        4.2 宋至晚清影响南昌空间发展博弈因子的分析
        4.2.1 宋至晚清南昌在地域政治上地位
        4.2.2 宋至晚清南昌在地域经济上的地位
        4.2.3 宋至晚清南昌在地域文化上的发展
        4.2.4 宋至晚清南昌在地域军事上的地位
        4.3 宋至晚清阶段南昌地区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4.3.1 体
        4.3.2 面
        4.3.3 线
        4.3.4 点
        4.4 小结
第三部分 近代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5章 1859~191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5.1 近代南昌发展的历史背景
        5.1.1 维新思想在南昌的影响
        5.1.2 九江开埠对南昌的影响
        5.1.3 新型工、商企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5.2 1859~1919年的南昌空间营造研究
        5.3 小结
第四部分 现代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6章 1919~194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6.1 1919~193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的研究
        6.1.1 五四运动对南昌产生的影响
        6.1.2 1919~1939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南昌的影响
        6.1.3 1919~1939军事斗争对南昌的影响
        6.1.4 1934年开始的新生活运动对南昌的影响
        6.2 1939~194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6.2.1 1939~1945军事较量对南昌城市营造的影响
        6.2.2 1945~1949军事较量对南昌城市营造的影响
        6.3 1919~194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尺度的研究
        6.3.1 体
        6.3.2 面
        6.3.3 线
        6.3.4 点
        6.4 小结
第五部分 现代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7章 1949~197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营造
        7.1 1949~197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的维护
        7.1.1 1949年军事斗争对南昌产生的影响
        7.1.2 1949~1959年对南昌城市的维护、设计及营建
        7.1.3 1959~1979年对南昌城市的维护与设计
        7.2 1949~1979年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7.2.1 计划经济体系下南昌城市空间营造
        7.2.2 1949~1979年南昌房地产业的发展
        7.3 1949~1979年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尺度分析
        7.3.1 体:城市突破“团型”限制向外拓展,形成“熊掌”状结构
        7.3.2 面:工业区的逐渐形成
        7.3.3 线:南北主轴及四条主干道的形成
        7.3.4 点:由集会广场向纪念广场的转变
        7.4 小结:伴随道路的增长而发展的城市
    第8章 1979~200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8.1 1979~200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的维护
        8.1.1 1979~198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的维护
        8.1.2 1989~199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的维护
        8.1.3 1999~200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的维护
        8.2 1979~2009年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特征解析
        8.2.1 市场经济作用下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理念
        8.2.2 南昌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8.3 1979~2009年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的尺度分析
        8.3.1 体:从一江两岸到一核五片
        8.3.2 面:工业用地的分布日渐合理
        8.3.3 线:道路体系日益完善
        8.3.4 点:火车站
        8.4 小结
    第9章 南昌城市空间营造过程中的历史动力机制
        9.1 多文化交融下的空间营造
        9.2 军事斗争影响下之南昌空间营造
        9.3 经济体制影响下之南昌空间营造
    第10章 展望:南昌城市空间未来建设预测
        10.1 2009~2039年多种文化交融下的城市空间
        10.1.1 南昌中低收入群体居住问题解决:保障性住房营建
        10.1.2 文脉的延续:南昌历史老街区的延续
        10.1.3 经济与生态间的平衡:南昌城市建设的低碳发展
        10.1.4 英雄城文化品牌的打造
        10.2 未来南昌城市空间尺度展望
        10.2.1 体:“一江两岸、两核八片”的城镇空间骨架
        10.2.2 面:复合文化交织下的城市空间拼贴
        10.2.3 线:“三环”、“十一射”营造半小时经济圈
        10.2.4 点:复合文化交织下的空间标志
        10.3 小结:多种文化交融下之南昌开放式空间博弈
        10.3.1 南昌将携手他城打造中国经济之第四级
        10.3.2 营造多种文化交融下城市空间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公益林生态效益研究进展
        1.3.1 国内研究进展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3.3 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生态功能与效益研究
        1.3.4 国内外公益林生态效益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采集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湖南省概况
        2.1.2 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建设保护概况及主要生态区位类型
    2.2 试验地概况
        2.2.1 江河源头型:桑植县五道水镇
        2.2.2 江河两岸型:湘潭县湘江沿岸
        2.2.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型:湖南鹰嘴界国家自然保护区
        2.2.4 大型水库型:资兴市东江湖水库
    2.3 数据采集
        2.3.1 数据来源
        2.3.2 数据采集
        2.3.3 试验方法
    2.4 公益林生态效益物质量与价值量的计量方法
    2.5 数据分析与处理
3 公益林生态效益监测结果与分析
    3.1 水源涵养效益监测与分析
        3.1.1 水源涵养效益监测指标
        3.1.2 江河源头型公益林水源涵养效益监测与分析
        3.1.3 江河两岸型公益林水源涵养效益监测与分析
        3.1.4 大型水库型公益林水源涵养效益监测与分析
        3.1.5 自然保护区型公益林水源涵养效益监测与分析
    3.2 固土保肥效益监测与分析
        3.2.1 固土保肥效益监测指标
        3.2.2 江河源头型公益林固土保肥效益监测与分析
        3.2.3 江河两岸型公益林固土保肥效益监测与分析
        3.2.4 大型水库型公益林固土保肥效益监测与分析
        3.2.5 自然保护区型公益固土保肥效益监测与分析
    3.3 固碳释氧效益监测与分析
        3.3.1 固碳释氧效益监测指标
        3.3.2 江河源头型公益林固碳释氧效益监测与分析
        3.3.3 江河两岸型公益林固碳释氧效益监测与分析
        3.3.4 大型水库型公益林固碳释氧效益监测与分析
        3.3.5 自然保护区型公益固碳释氧效益监测与分析
    3.4 林木营养物质积累效益监测与分析
        3.4.1 林木营养物质积累效益监测指标
        3.4.2 江河源头型公益林林木营养物质积累效益监测与分析
        3.4.3 江河两岸型公益林林木营养物质积累效益监测与分析
        3.4.4 大型水库型公益林林木营养物质积累效益监测与分析
        3.4.5 自然保护区型公益林木营养物质积累效益监测与分析
    3.5 不同类型生态公益林生物多性分析
        3.5.1 生物多样性及多样性指数
        3.5.2 不同森林类型群落生物多样性
    3.6 小结
4 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计量及其动态分析
    4.1 主要生态效益物质量计量
        4.1.1 水源涵养效益物质量
        4.1.2 固土保肥效益物质量
        4.1.3 固碳释氧效益物质量
        4.1.4 林木营养物质积累效益物质量
        4.1.5 公益林保护生物多样性物质量
    4.2 主要生态效益价值量计量
        4.2.1 水源涵养效益价值量
        4.2.2 固土保肥效益价值量
        4.2.3 固碳释氧效益价值量
        4.2.4 林木营养物质积累效益价值量
        4.2.5 公益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量
    4.3 不同生态区位类型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动态分析
        4.3.1 江河源头型公益林生态效益动态分析
        4.3.2 江河两岸型公益林生态效益动态分析
        4.3.3 大型水库型公益林生态效益动态分析
        4.3.4 自然保护区型公益林生态效益动态分析
        4.3.5 不同生态区位类型公益林生物多样性水平动态分析
    4.4 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与一般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比较
        4.4.1 水源涵养效益比较分析
        4.4.2 固土保肥效益比较分析
        4.4.3 固碳释氧效益比较分析
        4.4.4 林木营养物质积累效益比较分析
    4.5 小结
5 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5.1 公益林生态效益综合评价的必要性与评价方法的选择
        5.1.1 必要性
        5.1.2 评价方法的选择
    5.2 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
    5.3 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5.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5.3.2 构造判断矩阵
        5.3.3 单层一致性检验
        5.3.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5.4 计算结果及分析
        5.4.1 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5.4.2 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单项生态效益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5.5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公益林生态效益监测结果与分析
        6.1.2 公益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6.1.3 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6.2 主要创新点
    6.3 讨论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AnnAGNPS模型的桃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农业非点源污染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业非点源研究方法及发生机理综述
        1.2.2 农业非点源模型研究综述
        1.2.3 AnnAGNPS模型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桃江流域的概况
    2.1 流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水情
    2.2 典型研究区的选择
第三章 桃江流域及研究区氮素平衡变化及时空差异性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1 属性数据
        3.1.2 地理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氮平衡变化模型的建立
        3.2.2 氮净增量及去向定量方法
    3.3 结果
        3.3.1 桃江流域氮平衡变化
        3.3.2 研究区氮平衡变化
        3.3.3 氮净增量及其去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桃江小流域农业区非点源模拟
    4.1 模型的选择
    4.2 AnnAGNPS模型的结构及机理
        4.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4.2.2 模型的结构
        4.2.3 模型的机理
        4.2.4 模型主要输入输出参数
    4.3 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4.3.1 地理数据的处理
        4.3.2 模型参数的确定
    4.4 AnnAGNPS模型的参数校准及验证
        4.4.1 模型适用性评价方法
        4.4.2 基流分割
        4.4.3 径流校准及验证
        4.4.4 泥沙校准及验证
        4.4.5 总氮校准及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最佳管理措施模拟
    5.1 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
    5.2 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分布特征
    5.3 农业区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
        5.3.1 识别关键源区的目的和意义
        5.3.2 关键源区识别方法
        5.3.3 关键源区特征分析
    5.4 最佳农业管理措施
        5.4.1 BMPs方案设计
        5.4.2 BMPs效益分析
    5.5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方法
        5.5.1 源的控制和管理
        5.5.2 汇的控制和管理
        5.5.3 技术体系
        5.5.4 政策及立法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
    6.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大边沟林场人工林多功能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可持续发展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1.1.2 森林环境问题与社会环境意识
        1.1.3 森林多功能经营的社会需要
        1.1.4 森林多功能研究的意义
    1.2 森林经营的多种模式
        1.2.1 美国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模式
        1.2.2 德国近自然林业经营模式
        1.2.3 加拿大国际模式林经营模式
        1.2.4. 日本流域管理系统经营模式
    1.3 多种森林经营管理实践活动
        1.3.1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
        1.3.2 碳汇造林与国际碳贸易
    1.4 森林多功能研究状况
        1.4.1 国外森林多功能研究
        1.4.1.1 森林多功能评价与森林原理
        1.4.1.2 森林多功能特点
        1.4.1.3 森林多功能评价的复杂性
        1.4.1.4 森林多功能分类
        1.4.2 国内森林多功能研究
    1.5 多变量评价研究
        1.5.1 复杂系统评价的特点
        1.5.2 多变量的可视化方法
        1.5.3 雷达图的应用
2 研究对象概况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概况
    2.2 制约森林多功能发挥的因素
    2.3 研究区域需求分析
    2.4 研究区域森林主要功能确定
    2.5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5.1 研究目标
        2.5.2 研究内容
        2.5.3 研究方法
        2.5.3.1 数据来源
        2.5.3.2 林木生长量与蓄积量
        2.5.3.3 碳储量计量
        2.5.3.4 生物多样性调查
        2.5.3.5 子功能与整体功能综合评价
        2.5.3.6 评价结果的应用
        2.5.4 技术路线
3 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3.1 评价思路及指标定义
    3.2 评价方法
    3.3 参数计算说明
    3.4 评价结果分析
        3.4.1 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状况调查
        3.4.2 数据处理
        3.4.3 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3.4.3.1 山坡地与河岸地功能评价
        3.4.3.2 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结果
        3.4.4 评价结果分析
4 减少温室气体功能
    4.1 评价思路及指标定义
    4.2 评价方法
        4.2.1 吸收与储存二氧化碳的计量方法
        4.2.2 含碳率、扩大系数、木材密度的确定
        4.2.3 立木材积与生长率、蓄积量模型
        4.2.4 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量计算
        4.2.5 森林储存二氧化碳量计算
    4.3 评价结果分析
5 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
    5.1 评价思路及指标定义
    5.2 评价方法
    5.3 评价结果分析
6 木材生产功能评价
    6.1 评价思路及指标定义
    6.2 评价方法
    6.3 参数计算说明
    6.4 评价结果与分析
7 森林多功能综合评价
    7.1 森林子功能同时表达
    7.2 森林整体功能综合评价
    7.3 森林多功能类型划分
8 森林多功能评价的应用
    8.1 多功能森林经营管理目标
    8.2 多功能森林现地区划
    8.3 多功能森林的诱导方法
    8.4 多功能森林经营策略
9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2 本文创新点
    9.3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海峡两岸流域经营管理暨东部河川集水区经营管理综合研讨会》简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 ——以深圳市坪山区为例[D]. 杨文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岔口小流域淤地坝建设的盐碱化效应研究[D]. 李璐霞.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3]“农业—自然公园”规划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D]. 汤西子. 重庆大学, 2018(09)
  • [4]风景园林视角下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研究 ——以北京温泉村为例[D]. 李萌豪.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5]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 李广兵. 武汉大学, 2014(06)
  • [6]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 蒋颖.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7]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作为战略要地的城市案例[D]. 庞辉. 武汉大学, 2013(01)
  • [8]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D]. 王忠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10)
  • [9]基于AnnAGNPS模型的桃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D]. 赵中华. 南昌大学, 2012(05)
  • [10]大边沟林场人工林多功能评价的研究[D]. 殷鸣放.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海峡两岸流域管理座谈会暨东江流域管理综合研讨会》通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