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刘汉伟,滕先功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刘汉伟,滕先功

即墨市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山东即墨 266200

摘要: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是目前国内科学性和合理性综合水平最高的一种护坡形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水利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从而能够有效实现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目标。一直以来,国家都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不断提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这对于促进生态保护技术持续优化改善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不过一些河道治理过程中,落后的治理方案对于环境保护的是不利的,破坏了河道的生态平衡,难以保证发展的持续性。以下将从多个方面,梳理当前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保护生态环境免遭损害,有利于河道监管和可持续发展,持续造福人民。

关键词:河道整治;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一、水利工程当中的河道生态护坡功能

1、防洪功能。近年来,水利工程当中的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在我国备受关注,其备受关注的原因不仅在于其具有强大的生态优化特性,其中不容忽视的还有生态护岸具有极为强大的防洪作用。由于生态护坡特性是能根据水文状况的变化而随时进行调整,因此对河道中的水循环有极大的干预作用。那么一旦洪水来袭,生态护坡中的植被根系将会对洪水进行阻隔,洪峰的水量也将得到有效缓解,从而减缓洪水带来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当处于干旱期,植被的根部将会将之前阻隔的洪水渗入河道之中,以改善河道中水量不足的问题。根据生态护坡防洪抗旱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植被的选择上,应该选择根系发达的植被,这样将能够极为有效地对总体水量进行调节。

2、具有生态功能。河道生态护坡技术与传统护坡技术相比,具有较大差别。该技术不仅具有传统的护坡防洪功能,又加入了新的生态功能,即维持生态平衡,在护坡防洪的基础上保护了自然环境。生态护坡技术应该以生态保护为主,在遵照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施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护坡施工时,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水文水质条件、气候和植被状况等,选择最适宜的植被类型,为周围的动植物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栖息环境,维持生物链的平衡,实现生物多样性,有效减少其他施工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景观功能。正是因为生态护坡的特性使然,生态和谐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生态护坡工程施工当中,要运用生态护坡技术使整个水域的生态景观得到进一步修复。这就要求生态护坡的施工当中,使用的材料应当从当地进行选择,对有着当地所属的天然材料进行应用,能够使施工所属区域与周边环境和谐,而非格格不入。除此之外,在生态护坡的施工当中,应该尽可能符合当地实际状况,不要渗入过多人工元素,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对生态护坡的景观功能有一定保护。

二、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分析

1、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众多河道护坡施工中,采用植被护坡方式进行生态护坡。其主要是利用多孔混凝土掺拌适量的混合料、粗骨料、水泥等与保水剂相结合,将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充分结合,为植被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增加土壤与岩石之间的连接力。进而提升土壤内部的抗冲击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植被型生态保护及时,其可应用于河道治理工序中发挥其防水功效,改善土壤情况、增加植被成活率,优化改善土壤受侵蚀问题,利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实现水土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在进行生态护坡保护时,需要适当的增加河道周边植被,根据周边生态的具体情况,在保证生态环境与护坡技术和谐发展的前提下,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分析采用生态砖的方式,通过嵌固方式为此技术的应用提供有利条件。在进行植被生态混凝土护坡时,可首先通过联锁式砌块技术,加强生态砖之间的镶嵌封锁能力,进而避免生态砖发生移动性问题。当采用铰接式砌块技术时,需要采用绳索进行连锁型矩阵铺设,通过高效护坡强化生态砖与地面、坡面的契合度,保证生态性的同时,增加护坡技术的适应性,提升护坡计划的整体性、抗冲击性,增强其柔性减少水土流失问题。

2、网格生态护坡。通常说的网格生态护坡,是借助石头、混凝土等材料构造成一个网格结构,网格结构上错综复杂地植入植被,这就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综合护坡,因为它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好,所以在具有非常高的推广和实用效果。并且从美观度上来说,边坡环境的艺术美感也得到了提升。而且就整个施工过程来说,技术难度不大,步骤简单,效率高,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在实际施工方案选择过程中,边坡防护模式的持续发展,必须满足满足河道流域稳定和环境保护双重要求。在一定的资金投入前提下,网格生态护坡技术是最实用最有效的。

3、采用土工材料的生态护坡技术。进行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时,可通过高效结合土工与草皮材料实现土工格、土工网垫两种护坡方式。在实际加工时,需要使用相关材料,通过聚丙烯、聚乙烯等材质与碎石相结合,利用高分子材料将网垫与种植型土壤相配合,并在上面撒上草籽获得新型复合型种植基。网垫结构则是指利用多层网结构通过热熔焊连接各网点,进而通过网状空间增加基土的稳固性。通过网垫方式、网格方式可为植被生长提供充分的发育空间。在网格内填入土壤、砂砾碎石,待草皮生长发育后可与网垫层相互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机构的稳定性增加了护坡摩擦阻力,由此可见,采用网格、网垫等方式可大大巩固土层,加强土壤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4、厚层基材喷薄技术。施工单位可以利用厚层基材喷薄技术,将肥料、种子、土壤等充分混合,然后将其涂在支架表面。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攀附在支架上,等到植物长成后,既具有提升美观度的效果,还能形成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该项技术适用于坡度1∶0.5的边坡,利用厚层基材喷薄技术不仅能够修复已毁坏的植被,还可以保护一些具有特殊土质层的边坡。

结语

水利工程中的生态护坡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生态综合工程,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还能维持生态平衡,实现经济与生态同步、同时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得潜,张伟.乡村河道生态护坡评价方法[J].水土保持通报,2018(06):197-201,208.

[2]高翠云.联锁式生态护坡砖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09):95-97,122.

[3]刘颖.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8):93-94.

论文作者:刘汉伟,滕先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刘汉伟,滕先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