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新防务战略分析--兼论印尼与中国在地区安全领域的合作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印度尼西亚新防务战略解析——兼谈与中国在地区安全方面的合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度尼西亚论文,防务论文,中国论文,战略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99(2007)05-0004-06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安全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恐怖主义、自然灾害等新安全问题改变了传统的将地缘安全、军事安全等问题作为国家防务战略全部基本内容的特点。印度尼西亚地处马六甲海峡,有134个民族和2亿多人口,且与亚洲多个大国相邻。特殊的地理位置、众多的人口、复杂的内部民族关系与周边关系决定了印度尼西亚面向新世纪的防务战略发展趋势。

一 新防务战略的概念诠释

印度尼西亚的国家防务战略是以多个战略要素为基础的综合战略体系。这一综合战略体系依其所体现的不同内容形成四个具有内在关联的层次(见图1)。其中,处于最高层次,也就是第一层次的是国家的理想;居于第二层次的是国家的战略目标;第三层次的战略内容是国家利益;位于第四层次的主要是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国家繁荣等具体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目标。这四个战略层次彼此贯通,相互呼应。国家理想是其余三个层次战略内容的战略起点;国家的目标不仅决定着国家利益的具体内容,同时决定着国家理想的实现;国家利益是国家理想和国家目标的集中体现;国家安全、国家经济、国家繁荣既是国家利益的具体化,也是国家理想和国家目标的基本内容。

图1 印尼国家防务综合战略体系的构成

印度尼西亚的国家防务战略主要包括印尼对国家安全的理解和所要实现的安全战略目标。由于国家安全是具体表达印度尼西亚国家理想、国家目标、国家利益的一个方面,因此,它也随着国际战略环境的发展和印度尼西亚国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目前,印度尼西亚的国家安全内涵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它们分别是为了实现国家综合安全目标,主要针对外部威胁而制定的地区防务战略;为了确保印度尼西亚国内安全,主要针对恐怖主义活动等非传统安全内容制定的国家安全预防战略;为了保障公共安全而推行的防务改革战略以及为保护人的生命和尊严不受侵犯而制定的防务赋权战略(见图2)。

图2 印尼国家安全的内涵

因此,印度尼西亚的新防务战略是一种综合性的国家安全战略。它不仅覆盖国家领土的每一个部分,而且包括国内社会的各个方面。印度尼西亚的防务战略不仅涵盖国家独立、领土完整等基本内容,而且还包含保障人民生活安定、保证国家生命力的永存等战略任务。印尼是“千岛之国”,且国内民族众多,所以,印尼的国防战略还特别强调实现国内每一种力量都积极致力于国家安定和平的目标,使国内各邦、各民族普遍都有安全感。

二 新防务战略的基本原则与内容

由于印度尼西亚的新防务战略主要基于国家安全战略而提出,因此国内外基本情况就成为这一战略的重要依据。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岛之国,国家呈长条形分布于东亚南部边缘,且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相邻,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隔海相望。印度尼西亚这一独特的地缘政治特点决定了它的基本战略原则和内容。

在战略总原则方面,印度尼西亚首先遵循全球安全的准则。在全球战略安全的前提下,印尼不仅积极推进地区安全机制的创建,还要将外交事务、国内事务、安全防务、法律,甚至人权政策等纳入国家整体防务战略。此外,印尼防务战略还将吸取诸如“巴厘岛事件”等教训,充分认识非安全问题的根源,以创建地区安全预警机制,将防务战略与国家繁荣和国家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印度尼西亚在发展防务战略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东盟的作用,并将其视为自己地缘政治战略的基本内容。面向未来,印尼将积极支持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设,致力于“东盟身份”(ASEAN Identity)的相互认定和“信任建立机制”(CBMS)、“预防性外交”(PD)的发展,并积极推动地区内冲突解决机制的建立。

为实现战略目标,印度尼西亚所建立的新防务战略体系是一个同心、多层级的战略体系。在这个战略体系当中,印尼的人民安全是全部战略的核心目标和核心任务,印尼的武装部队是完成这一核心战略的主要力量。围绕这一战略核心,印尼的国防战略分为国家内部层面和国外地区层面两个层级。在国家内部层面,印尼的武装力量和本国的国防工业支撑起印尼全国军事与非军事的综合性总体防务体系;在国外地区层面,印尼主要通过与东盟国家的协作网络,以及“东盟+6”战略,运用军事和非军事的要素(如:经济、文化、身份认同等)来保护和维持国家利益。

就战略基本内容而言,由于新世纪以来,印度尼西亚面对的内外威胁日益庞杂,因此,国家防务的内容也日趋多样化。在应对传统威胁方面,印尼新防务战略的任务不仅包括抵御敌人入侵本土,抵御敌军军事封锁,抵抗多军种侵略性攻击,防止国家任何区域成为轰炸目标,防止国土被他国侵占或使用等,而且还包括防止国家军队内部分化,武力剿灭他国在境内恶意派遣的雇佣兵,镇压国内暴乱和颠覆活动,阻止各类间谍活动,反对带有强权政治色彩的人道主义干涉等一系列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政治形势的发展,非传统安全对一个国家防务战略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近年来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势力,预防和防止部族冲突,解决边界纠纷,打击海上武装恐怖活动、海盗、非法武装走私,阻止非法捕鱼、非法开发海洋资源、非法移民以及解救海外难民,抵御自然灾害等都成了印度尼西亚新防务战略的重要任务。

三 新防务战略的外部环境

印尼新防务战略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亚太地区各大国之间地缘战略综合而成的地缘战略形势。由于所有这些战略的内容无不涉及沟通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之间的战略水道,而印度尼西亚又是地处马六甲海峡等战略水道的重要国家,因此,所有这些大国战略都成了影响印尼国防战略的重要外部因素。

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周边一带的大国有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这些国家中,美国是北美、拉美、加勒比地区唯一的主要力量,是对亚太地区有着重要影响的国家;中国是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地区大国和未来的超级大国;日本虽然目前处于美国的领导下,但是正在显露出成为一个“正常国家”的种种迹象,并不断显示出在战略方面独立自主的力量;俄罗斯是欧洲地区大国和对亚太地区有着重要影响的大国;印度按照其地缘战略的说法,将是印度洋的守护者;澳大利亚的目标是成为大洋洲的领导者和守护者。

在这些国家战略利益的交错下,作为一个扼两洋四大战略水道的群岛国家的印度尼西亚是无法避开外部战略环境的影响而制定自己的安全防务战略的①。目前,仅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船舶每年就达到 5000艘以上,经过船只承载的货物总量将近世界货物贸易的30%,而每天船只承载的石油就达 1100万磅,日本石油进口的80%都要通过马六甲海峡②。

马六甲海峡具有如此重要的战略价值,因此也就成了亚太大国和世界大国的战略焦点。在这种情况下,各大国亚太地缘战略的构想均成了影响印度尼西亚重要战略利益所在地——马六甲海峡及海峡周边地区安全的重要因素。对于马六甲地区安全而言,美国的战略构想是通过发展美日同盟构建亚太安全共同体,将整个东亚西太平洋地区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体系的控制当中。中国提出了和平发展的战略,该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保证周边和地区稳定,其中必定也包含了在这一战略方针下通过某种和平的方式加强马六甲海峡及周边安全的设想。由于日本提出了近海安全的海军防卫战略,将维护近海安全的军事战略范围推进到超过1000英里的程度,因此,日本对马六甲海峡的战略目标是明确的。俄罗斯在上世纪末提出东向战略,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关注这一地区局势。印度一直致力于发展海军,并在2004年提出海军新作战方针,尤其强调了海军东进战略的实施,从而,其海军战略的影响已经开始超越印度洋,逐渐向马六甲海峡周边和西太平洋地区渗透。澳大利亚是印度尼西亚的邻国,也是友好的合作伙伴,但是由于受到与日本、美国、印度战略合作的影响,其对马六甲海峡的影响也日益增强。

在上述国家当中,美国、印度、日本等国对马六甲海峡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并且一直在积极地推动一种安全战略合作模式的形成。中国和俄罗斯对该地区的影响尚未显现。印尼作为一个经济改革还没有完全完成的发展中国家,妥善处理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其新时期国防战略的重要内容。

四 新防务战略的内部环境与基础

相对于复杂的外部环境,印度尼西亚国防战略的基础还有待于进一步建设。全球化的冲击和国内安全事务的新变化为印尼的防务战略提出了许多新挑战。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资本主义对世界的影响渗入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安全问题也由过去平面两维的状态转为纵横交错的三位立体状态。在全球化的时代,每一个国家的得失都越来越超越了传统的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由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能力的相互渗透和影响,大国、强国拥有着相对于弱国、小国更多的优势,因此,后者在丧失对权利和利益保护能力的情况下成为愤怒群体,极端主义情绪、激进运动、分裂主义、恐怖主义以及跨国犯罪便随之而来。

在新的形势下,印尼的国防战略所面对的外部挑战并不比同一时代的其他国家少。不仅如此,印尼还必须面对领土争端、环境污染、海盗、武装走私、非法移民、非法武装、非法捕鱼、非法砍伐、非法开采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这一系列防务战略必须面对的问题对印尼新时代武装力量的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据新时代面临的战略任务,执行印尼防务战略的主要力量——印尼武装力量的职能被分为外部防御、内部防务两种。其中,对外主要是执行维护国家独立、领土主权完整、国家安全、国家荣誉等任务,以及为了国际和平而采取军事行动。对内,印尼武装力量的职能是采取非战争军事行动,以维护国内秩序,打击武装分裂、武装叛乱、恐怖主义活动,保护边境安全、重要目标安全(如:国会、国家领导人等),确保特殊防御领域的安全和稳定,支持地方政府,保证相关政策的顺利推行,保护国家重要客人 (如:来访的其他国家的总统、首相等),抵御自然灾害或者其他重大灾难。

由于新时代的战略任务变得日益复杂且艰巨,印尼一直致力于发展自己的国防工业。目前,印尼的主要国防科技研究机构有“科技立项与研究局 (ARAT)”、“国家航空航天中心(NAOI)”、“国家原子能机构(NAEA)”等③。在武器装备方面,印尼的装甲技术、弹药与爆破技术、火箭推进技术、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制造技术正在快速地发展。这些技术和研究力量的发展是印尼国防的重要基础。

为了充实印尼的国防力量,面向21世纪中前期,也就是在2028年之前,印尼还要积极增强国防建设能力,争取实现战舰、飞机以及其他武器装备的自给,保证军队的稳定和发展,实现海军和空军的现代化。

五 印尼对外战略与政策

印尼的防务战略包括对外和对内两大部分,处理好对外关系是印尼防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亚洲地区的国际组织非常多,这些国际组织由不同的成员构成,国际组织的战略定位是印尼对外战略和防务战略发展的基础。

在东亚地区,目前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有亚太经合组织、东盟10国与东盟前5国、东盟+6、东盟地区论坛等。为了推动印尼在这些国际组织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印尼有着自己一贯坚持的双边关系原则和多边关系原则。对于双边关系来说,印尼强调两国以国家利益为基础寻求两国发展过程中目标的平衡点,即要在结盟或战争的极端状态之间找到一个两国均能接受的可以达成共识的利益交汇点。在多边关系方面,印尼希望建立一个论坛,在这个论坛里面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执政党都可以通过组成特殊的联盟来推动它们的利益。这些组合是基于许多各式各样的自然的动态的国家利益原则,而不是死板的、无原则的、政治的联盟。

在上述对外原则的指引下,印尼愿意在东盟地区论坛的平台上,积极参与并推动亚洲发展“信任建立机制”(CBM)、“预防性外交机制”(PD)、“冲突协调仲裁机制”(CR)④。“信任建设机制”是一种渐进式的安全关系发展机制。它通常通过共同发表对外原则或者宣言的方式,通过实施政策透明度措施,通过对某些问题建立起约束机制来增加两国的信任。“预防外交”主要针对两国间可能引发的对地区和平稳定造成严重威胁的某些争端和冲突采取预防性措施,预防这些争端和冲突扩大成武装对峙,限制强暴力事件的发生和人道主义问题出现,并预防这些问题在地区内扩散。“冲突协调仲裁机制”主要是预防冲突、限制冲突、终止冲突。

印尼的战略原则来源于1976年东盟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的《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协调一致宣言》,以及东盟建立东南亚中立区的主张。自那时起,印尼和东南亚国家就接受了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接受了所有国家相互尊重独立、主权、领土完整以及民族特性的外交理念;认可了每一个国家都有权利领导自己民族生活、远离外部干涉、暴力颠覆政权、外部政治高压等相互关系原则;确立了互不干涉内政,用和平方式解决争议或者意见相左的问题,放弃使用武力或者威胁使用武力的行为,以及成员之间建立有效合作机制的原则。

基于这些原则,为建立一个亚太地区具有可预测性的建设性的关系模式,东盟创建了东盟地区论坛(ARF)。通过东盟地区论坛的发展,东南亚国家正与东亚其他国家一道建设一个渐进式的、逐步进化发展的、各参与国彼此接近但又保持着所有参与者都感到具有一定舒适度的合作发展模式。由于东盟地区论坛的平台不同于其他安全合作平台,目前还没有强制性的约束,更没有有针对性的军事同盟性质,是一个开放的、为了地区和平而建立的和平安全机制,因此在依托这一平台的前提下,提升“信任建立机制”,发展“预防性外交机制”,提升“冲突协调仲裁机制”的效能成为印尼发展对外安全防务合作的重要选择。

六 印尼对中国的战略认识

中国与印尼的合作关系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古代。先知穆罕默德曾说过:“要向中国人学习。”中国的伟人孙中山博士说过:“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两大伟人为发展印尼和中国关系的发展所作的预言就要在当代实现。

当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是拥有核武器和太空技术,有13亿人口,不仅是和平崛起走向超级大国的亚太大国之一,而且是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印度尼西亚是东盟和“不结盟运动”发起国之一,是世界伊斯兰国家重要成员之一,是与恐怖主义作斗争的主要国家之一,是拥有2.5亿人口(90%为穆斯林)的世界中等国家和东南亚地区大国。

中国在东亚的战略地位与影响和印尼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与影响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多年来,印尼一直积极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在对外战略、台湾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等热点问题方面,印尼都积极支持中国,并对中国的战略作用予以充分的肯定。

对于中国最敏感的台湾问题,印尼一贯认为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要比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更有益于东亚地区的和平发展。台湾问题包含了中国内地的政治因素、台湾岛内的政治因素以及美国的因素。台湾问题和平解决或者因为武装冲突而引发中美等大国战略对峙对东亚地区和印度尼西亚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印尼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表目前还掌握在中国内地方面。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将持续到2030年,然后中国的优势开始显现。这一战略优势的转换应当是解决台湾问题所要参照的日程表。相信中国领导人能够和平统一台湾,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避免中美对峙而引起全球性冲击。

印尼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坚持两岸以和平方式统一,避免中美冲突的外交原则。印尼认为,中美关系不仅是战略竞争关系,而且也是战略伙伴关系。印尼承认美国当前在亚太地区发挥着“地区稳定之锚”的作用。印尼能够理解并能接受中国、日本、印度、韩国等国的崛起态势。同时,印尼也认为,随着东亚国家的发展,亚洲的未来一定会产生一种新的平衡。在新的亚洲格局中,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将承担更重要的角色,这将有利于保持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稳定。印尼则将通过东盟的发展,找到自己未来的角色。

对于目前世界关注的朝鲜核问题,印尼的观点是朝鲜半岛自1950年以来一直是热点地区。两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同的政体相互对立,停火但没有停战。当前,拥有现代武器装备和美国驻军支持的南韩与有核武器的北朝鲜基本处于军力平衡状态。

根据印尼的观察,目前对朝鲜半岛局势影响最大的两个国家是中国与美国。由于中国不仅是六方会谈的关键成员,而且与南北双方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因此,六方会谈和会谈的继续发展都将离不开中国。印尼愿意与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建立和维持友好的关系,但是,印尼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并不大,更多是双方关系发展的协调者和对话者。印尼多年来一直关注北朝鲜的发展,也注意到北朝鲜当前的“先军政治”。印尼对朝鲜半岛局势的观点同样是希望最终实现和平统一,而不是继续武装对峙。印尼希望南北朝鲜从德国统一中获取经验,并借助地区内信任建立措施、预防性外交、冲突决议协调仲裁机制积极发展两国关系。

七 印尼与中国安全合作的设想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安全合作不仅基于上述两国对于和平发展战略的共同认识和对彼此在地区战略作用的认可,而且还基于两国在自然状况以及政治状况方面的相似性。印尼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不仅地处大陆板块运动的频繁地带,多火山和地震,而且还是洪水、海啸的重要受害国。在 2004年9月26日爆发的印尼海啸中不仅有 166,080人死亡、7,839人受伤、6,245人失踪,产生了50万吨灾后垃圾,而且导致印尼灾害当地 70%政府处于瘫痪状态。在那次海啸过后,37个国家提供了支援,其中包括一些国家的海军部队和大量的非政府组织。那次救难堪称世界最大的跨国非战争军事人道主义行动。

与印尼相似,中国也是一个饱受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国家。目前,印尼正在准备建立应对灾害、负责救灾和人道主义帮助的快速反应部队,并且希望借助东盟地区论坛或者“东盟+6”等平台,在双边和多边框架下实施对外合作。

除了自然灾害的联合救灾之外,印尼和中国都是反对分裂主义和恐怖活动的国家,在反分裂和反恐怖活动方面也存在着多方合作的可能。就当前两国和东亚地区面临的恐怖主义活动而言,其活动和特点已经非常复杂了。从印尼对恐怖活动典型案件的研究来看,2002年后印尼国内的恐怖活动已经不再是单一恐怖组织了。几乎所有的恐怖组织都与国际恐怖组织建立了联系,具有高超的伪装和逃避技能。他们不仅经常变换攻击目标和地点,而且还不断补充新成员并进行训练。这些恐怖组织与普通的国际犯罪不同,他们有国际目标,有国际协作者,有特殊的意识形态和思考方式,经常以自杀性爆炸来实施恐怖活动,并且与宗教没有任何联系。

应对分裂主义的影响不仅是中国和印尼的战略任务,而且是整个亚洲的战略任务。因为无论东亚、南亚,还是东南亚国家,都有分裂主义者或者独立派存在。在印尼,分裂主义势力活动于巴布亚岛、马鲁古群岛和亚齐省。在印度,分裂主义势力活动于阿萨姆邦与克什米尔。在中国,分裂主义势力的活动目标分别指向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而台湾政治领导人时不时提出的独立政策更是直接分裂国家的行为⑤。在菲律宾,分裂主义势力活动于棉兰老岛⑥;锡兰的分裂主义势力是在泰米尔。缅甸分裂主义势力主要在克伦邦。此外,泰国、老挝也有分裂主义分子活动。

因为恐怖主义活动和分裂主义运动早已超出了具体某个国家的范围,成了一种地区和世界现象,所以,各国间展开积极的合作应对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各国防务战略必将涉及的内容。就反恐政策与战略而言,印尼强调要特别注意营造良好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以扫除恐怖活动进一步滋生的温床。另外,还要建立快速高效的反应机制和在恐怖袭击后快速恢复正常秩序的机制。在宏观战略方面,印尼反对“仅仅杀死蚊子而不用担心沼泽地”的战略,注重发展预防恐怖行动、增强防御的战略。印尼希望通过开放国际合作的通道,增强智能化工作能力,授权公众参与,发挥宗教作用,以及逮捕、打击、审判恐怖分子等方式化解恐怖活动的影响。就反分裂主义活动而言,印尼希望将所有分裂主义者的运动淹没在地区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大潮中。对于这些新的非传统安全的防务问题,两国可以借助“研讨会”、“文件协议”、“指挥演习”、“野战操演”等形式展开合作,加深彼此的了解和友好关系,最终为深层次的安全合作奠定基础。

在前述这些广义的安全领域展开合作之后,印尼和中国将逐渐具备进一步合作的基础。对于进一步的合作,两国可以通过“信任建设机制”、“预防外交”、“冲突协调仲裁机制”来展开。中国和印尼都是东南亚地区中立协定的签字国和东盟地区论坛的成员国。两国对地区安全问题的共同观点和相互理解为两国的合作开放了可能的通道。

对于两国共同关注的马六甲海峡安全问题,印尼的观点是海洋安全合作是海洋合作的一部分。海洋安全包含应对暴力威胁和非暴力威胁双重内容。海洋合作、海洋安全合作、为实现海洋安全的军事合作、海洋政策的相互告知、海洋水体洋面海域上空等的管辖权问题以及海洋合作的立法安排都是海洋安全合作的重要内容。由于马六甲海峡具有既是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共管的领土、领海,又是关系日本、韩国、中国、美国、菲律宾、越南、泰国等国经济安全重要地区的双重特点,因此,印尼希望在面对马六甲海峡安全问题的时候,各国都能够遵循既尊重沿海国家的主权与责任,又理解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国家利益的原则。鉴于历史的原因,印尼更希望东亚和北美的工业国家愿意通过资本投资和知识技术共享形式来打击海盗和海上恐怖主义活动,以实现安全共享。

面向未来,印尼与中国防务在“信任建设机制”、“预防外交”、“冲突协调仲裁机制”的推动下,战略层面的合作不但可以在共同应对分裂主义、与恐怖主义作斗争方面展开,而且可以在国防工业、战略储备和供应、海洋安全、灾难救济、人道主义援助、技术转让、教育与训练等方面走得更远。

[收稿日期]2007-09-25

注释:

①四大战略水道分别指马六甲海峡、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巽他海峡。——译者注。

②根据马六甲海峡周边国海事部门2003年的统计,当年有62,334艘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其中包括超大型油轮3,301艘和载运液化天然气轮3,277艘。——译者注。

③这三个机构的英文全称为:ARAT(Agency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NAOI(National Aviation and Outerspace Institution),NAEA(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④CBM的英文全称为: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s;PD的英文全称为:Preventive Diplomacy;CR的英文全称为:Conflict Resolution。

⑤中国的分裂主义分子主要是疆独、藏独分子,东突组织是疆独势力的一部分,对于要求内蒙古独立的分裂主义势力国内较少提及。——译者注。

⑥菲律宾东南部,或译民大那峨岛。——译者注。

标签:;  ;  ;  ;  ;  ;  ;  ;  ;  ;  ;  ;  ;  ;  

印尼新防务战略分析--兼论印尼与中国在地区安全领域的合作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