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论文_杨涛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论文_杨涛

广东南方碱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760

摘要:建筑行业自始至终都属于高危行业,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应运而生,但是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成为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不讨论的话题。主要针对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的基本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产生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施工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建筑施工行业更加安全、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原因;解决方案

1.基于建筑施工安全现状研究

建筑业由于其自身的基本特性,造就了其势必成为安全隐患、事故经常发生的地方,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统计,在城市中基本上88%的建筑工人属于高空作业,其中他们大多数人属于露天作业,在这些人中农民工大约占有90%以上,而且其中大绝大多数都属于外来务工人员。在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中,大多数施工单位都为了缩短工期,使工人加班加点劳动,施工单位在加紧工期的同时并不能保证安全管理措施的齐全。

2.基于造成建筑安全事故的原因的分析

2.1安全问题未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措施施工

由于建设单位给予的施工时间比标准时间短,造成工程施工单位不得不加快工期,在加快工期的过程中,难免一些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个别施工单位不按照相关标准予以实施安全措施,只注重施工效率、工程质量,选择性忽视了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因素,这势必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其次由于加快工期,工人不得不在过多疲劳的情况下进行作业,由于作业大多数处于高层、室外,这又是造成危险的因素之一。

2.2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意识薄弱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阶段从事建筑施工人员当中,只有5%以下的人具有高中或高中以上学历,这些工人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对自我的安全保护意识比较薄弱,而且基本上所有的人员都缺乏相应的基础培训便直接上岗,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低,造成了自身或者他人安全事故隐患。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可以安排在天气因素不能进行施工的间歇进行,以此达到既不影响工期又能使工人在雨天有事可做的目的。通过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安全保护管理评审措施趋待改善

随着不同类型的建筑在我国发生起来,我国现有的安全保护管理评审措施制度不再适应现在的建筑类型,在现在的安全保护管理评审措施只是简单的对过去易发点进行简单的维护,而对现有的建筑类型未有涉及,这就造成了,过去的建筑安全评审措施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安全评审措施的要求。长期以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置安全生产不顾,挤占安全生产费用,致使在工程投入用于安全生产的资金过少,不能保证正常安全生产措施的需要,这也是导致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

2.4开发商的违规操作

对于现阶段的旧城改造工作,大多数开发商私营单位,在没有必要的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私自开工,完全不顾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有的甚至没有施工许可证,大多数企业是通过小型招标、分块承包给这些无证、无安全措施的施工单位的,这就在开发还未开始之前已经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2.5施工单位安全措施落实制度不健全

有的小型单位具有施工许可证、招标手续、土地使用许可证等各种证件,但是在施工安全监理方面,具体的施工责任没有落实到人,知识泛泛的设计某些部门,这样的管理势必会对施工安全造成极大的挑战。有的小型单位私自的把安全保护措施承包给不具有此种能力的单位,这种不健全的安全措施制度势必会影响施工安全。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不规范;资质审查不严,存在无资质和超资质范围施工、违规分包、以包代管问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事故隐患多,尤其是现场脚手架管理不规范,安全风险大,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对现场特种设备进场及使用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疏于监管,把关不严,施工用电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多;现场监理形同虚设,监理过程走过场;应急预案不完整,应急管理不到位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施工安全的解决方案

3.1从管理上严把关、高要求

首先在招标的过程中对各个承建单位的基本资质进行相近的审查,对所有的施工单位的施工许可证、质量安全监督手续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把关,保证在晋级的所有施工单位中,各项证件完整无误。其次,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的监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及时通入使用;再者在施工安全的管理上我们必须保证,严格按照既定的法律法规进行实施,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施工或者加快施工进度。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应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工作职责,并对制订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

3.2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力度

在施工之前,务必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长时间的培训,确保到达一定的技能标准,并颁发相应的上岗证书,予以分配上岗,对测试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再次培训,确保每个上岗人员都能达到一定的技能标准并持有上岗证书。凡进入施工单位的所有人员必须通过一定的安全测试,达到标准方可进入。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工程监理企业督促建筑施工企业落实安全教育培训,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监理的责任之一。重视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的整体安全意识、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操作技能,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和指导,是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机构的一项工作职责,是促进施工企业提高本质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3.3监理单位有效监督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护措施

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受监理单位的约束,监理单位受施工单位的监督,当监理单位发现施工单位存在安全隐患是及时予以制止,并勒令其按时修改,安全隐患重大时,有权让其停产整顿。整个施工单位受到监理单位的约束,而监理人员定期的接受考核评审,在考核评审过程中不合格的人员,暂时取消其监理资格,等其在下次的评审考核中合格之后方可继续监理相关施工单位。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是夯实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施工企业应加大检查力度,使各项目部对安全生产引起重视,并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力者,企业应死盯不放松,或采取罚款、通报批评等措施,直至整改到位。

3.4对于规章制度的完善

对工程的承包,严格进行管理。承包单位必须严格审查其相关资质,确保手续齐全的情况下方可承包给相应单位,承包商承包工程之后,具有被相关单位约束的限制。只有承包商,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进行施工,方可完全拿到所有的项目经费,一旦存在违规现象,不仅吊销其运营资质,而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我们把安全标准与相关责任人的业绩挂钩,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督查相关责任人对安全管理时刻保持警惕。

遵守安全施工规则制度,领导本组安全作业;认真执行安全交底,班前要对所使用的机具,设备,防护用具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改进措施;组织班组安全活动日开好施工前安全会;发生工伤事故要立即向工长报告。

4.结论

在施工安全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从施工人员的角度出发,使施工具有较高的自我保护能力;其次,我们在管理上应该严把关、高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管理的角度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再者监理单位有效监督,促使相应的施工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对施工安全进行有效的实施,最后在此前提下,使我们的规章制度更加的趋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是我们的建筑施工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复杂建设工程项目协同管理机制与方法研究[D].甄志禄.天津大学 2014

[2]工程项目中信任对风险分担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D].王垚.天津大学 2014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张本绍.山西建筑.2009(25)

论文作者:杨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论文_杨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