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低压供配电系统;可靠性;研究
1建筑电气设计低压供配电系统概述
1.1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供配电系统的要求
建筑工程中供电电源的可靠性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供电电源方面,其主要是因为高层建筑中会应用很多的负荷,包括一级负荷与二级负荷,因此对线路的要求非常高。不仅如此,为了更好的确保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能,需要重点加强安全系数控制,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维修操作。在进行变配电装置设计的时候需要重点加强维护工作。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会有很多地下层,在设计的过程中会选择将总配电室设计在地下一层。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整体性能,因此需要重点加强研究。
1.2建筑低压供配电系统的特点
1.2.1建筑工程结构更为复杂,有许多功能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高层建筑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其特点,提高设计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将大大增加电力消耗。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继续加强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1.2.2建筑工程低压供配电系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在施工质量和安全方面。高层建筑结构相对复杂,这将大大增加低压供配电系统的难度。供配电系统设计是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需要重点加强研究,以更好地保证设计水平,为以后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2低压供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2.1变压器及保护装置
变压器是一种能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因此,在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中,经常会出现变压器。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和使用方式非常重要,将影响低压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变压器的安装位置是根据楼层高度来确定的。在许多高层建筑中,建筑物的电气系统存在许多问题。低压供配电系统出现问题的频率比较高,有的没有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导致泄漏发生时监测失灵,有的安装的安全装置不合格,不能起到监测的作用,从而增加了发生安全问题,如触电事故、泄漏火灾等。不安全问题的出现,如建筑物的使用或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2.2漏电原因
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漏电保护措施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漏电保护器的使用状态,二是漏电保护器一直处于非正常状态,功能丧失。二是保护装置长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导致保护装置灵敏度降低,保护装置功能降低。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漏电保护装置是低压供配电系统正常运行的有效措施和手段,能有效防止触电和漏电火灾的发生。具体过程是当电流短路,感应器温度上升到临界值时,会自动跳闸,切断电源,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此设置可以有效地保护用户的生命。
2.3负荷密度分布不均
影响负荷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用户数量。在高层建筑或复杂建筑中,底层用户通常使用商业用电,而高层用户使用住宅用电,因此用户负荷不同。显然,商业用电负荷大于居民用电负荷,居民住宅用电量也有所不同。所有用户都使用家用电器。很多,有的很少,所以当负荷密度不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分配方式,或者根据用户的分布情况联系起来,用隔离器来解决这个问题。
2.4接地设备的质量
接地装置是建筑用电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地设备的质量严重影响低压供配电系统的使用安全。在许多高层建筑设计中,施工单位不重视接地设备的质量,接地处理不到位。由于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接地方式混乱,难以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高层建筑中,如果接地不按国家标准运行,使用的设备质量不合格,就会出现低压供配电系统的问题,系统安全问题的风险也会增加。
3提高建筑电气设计低压供配电系统可靠性的方案
本部分以某高层建筑为例,对低压供配电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仿真方法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高层商业建筑工程,共20层。地下两层是停车场。地上一至五层是商店,六层是餐饮场所,六层是办公楼。与普通建筑相比,这类建筑的电气系统设计难度更大。负荷密度是影响建筑电气方案设计的主要指标。结果发现,商场负荷密度为100w/m2,车库负荷密度为15w/m2,办公负荷密度为60w/m2。考虑到建筑功能复杂,本工程决定对低压供配电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供配电的可靠性,提高业主的电能质量。
2.2设计方案
2.2.1接地设计。将TN-C系统、TT系统及IT系统应用到建筑低压供配电系统的接地设计中,可有效提高接地水平,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以TT系统为例,用该系统设计接地时,电气设备应采用自己的接地极,不与PE线连接。这种接地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故障电压从PE线进入房屋,提高业主用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根据it系统的接地方式有多种接地方案。设计人员可以采用直接接地的方法使低压配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但电源中性点不接地。另外,电源中性点可采用电阻接地方式接地。实践经验表明,采用这种方法接地时,其电阻应控制在1000欧左右。此时,低压配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同样可采用该方案接地,以提高低压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本工程采用TN-S系统,强弱电共用接地,接地阻值不大于1Ω。
2.2.2变压器设计。本工程中,建筑的高度较大。为确保高层用户能够正常用电,在何位置设置低压供配电所较为重要。以800kV·A变压器为例,当变压器本身重量达到2.5t及以上时,变压器应采用电梯垂直运输布置在相应楼层。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变压器运输方案有电梯运输和现场组装。变压器采用电梯运输方式布置,对电梯性能要求较高。因此,本工程决定采用现场组装的方式在相应楼层安装变压器。为了提高供配电的可靠性,计算变压器的负荷率和供电半径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当变压器负载为80%时,供电半径一般可达200m,当供电半径大于200m或供电容量大于500kw时,应采取附加措施,合理布置变压器。本工程在一层设置变电站,方便变压器运输。低压母线分段,两台变压器相互连接,提高供电可靠性。并保证变电所至顶井配电箱供电半径不大于200m。
2.3可靠性评价
为判断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本工程设计完成后,通过调试对低压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调试。与解析法和人工智能方法相比,仿真法更适用于低压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因此,本项目决定将仿真方法应用到可靠性评估过程中。整个建筑满负荷运行后,在48小时内每1小时提取一次低压柜智能仪表的参数,并用仿真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案,所有低压供配电设备均能正常运行。运行48小时后,未发生故障。建筑物低压供配电系统一年内未发生安全问题。实践证明,该方案有效地提高了低压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结束语
在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加强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研究,认真落实相关改进措施,将促进现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建筑内部电气设备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混凝土施工复杂度高。因此,在设计实践中,应优化低压供配电运行环境,优化相关电气设备选型,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贾彩玲.浅析小区低压供配电的应用与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9(8):125.
[2]邓绍秋.建筑电气工程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探讨[J].智能城市,2019,5(3):118-119.
[3]张超.建筑电气设计对低压配电系统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8):60-61.
[4]刘国芳.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32):125-127.
论文作者:范飞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低压论文; 系统论文; 供配电论文; 建筑论文; 可靠性论文; 变压器论文; 负荷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