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散曲的演变、民歌的升华和现代诗歌的演变看当代诗歌风格的塑造_诗歌论文

从散曲的演变、民歌的升华和现代诗歌的演变看当代诗歌风格的塑造_诗歌论文

论怎样创立当今的诗体——从散曲的演化、民歌的升华和当今诗歌的进化说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今论文,诗体论文,散曲论文,民歌论文,诗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491(2010)02-0096-06

中国诗歌已经走过三千多年的历程,在各个时代的诗人们都创造了无愧于自己时代的诗体,并借助于那些诗体的确立,创造了一代又一代诗坛的辉煌,留给后人一笔笔宝贵的诗歌财富。时值当今,诗人们应该怎样创立自己时代的诗体?这是时代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今每一个诗人都应该引以为己任的要事。笔者试从散曲的演化、民歌的升华和当今诗歌的进化说起,以期能够引发同道一起讨论,共同回答时代给我们提出的问题。

一 散曲源于民歌

在中国的古典文学史和诗歌发展史上,散曲的形成和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晚,做为一门学科,形成也比较晚。中国的古典诗可以说起始于《诗经》、楚辞。形成高峰,第一个是在唐代,就是唐诗时代。第二个高峰在宋代,就是宋词时代。继宋词之后形成的第三个高峰在元代,就是元曲。也就是说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诗歌的三大高峰。其中元曲的内容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韵文形式。散曲套数构成了杂剧最基本的形式,四套成一剧。中国古诗的诗体有多种,诸如骚体、乐府、古体、近体、绝句、律诗、长短句、曲子词等等,但是它们有一个总体名称——古诗(词),它们有一个总的特点——讲求句式和韵律。

古诗(词)的终结形式是散曲。散曲兴于元,盛于明,衰于清。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散曲这种艺术形式在元代形成,是中国古典诗歌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史以后,在金元时期新的民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当然这种新诗体也继承了前代诗歌,尤其是唐诗宋词的传统。但是散曲的形成、发展,来源主要是民歌。

我们之所以说散曲继承了唐诗、宋词的传统,因为散曲的曲牌有一部分就是由唐宋时代的民歌和宋词的词牌演化过来的,这是从它的艺术形式来说。但是为什么又说散曲主要来自民歌呢?因为文人创作的作品,到了一定的阶段后,不适应形势、不适应时代了,不能得到民众的欢迎了。因为它不能反映民众的心理、民众的愿望、民众的要求,只成为少数文人团体或一些人曲高和寡、互相欣赏的东西,脱离了大众。脱离了大众就没有了生命力,所以具有无穷创造力的民众又会重新创造出种种新的形式,形成时代新的民歌。文人发现了民间创造的这种新的形式后,又从中汲取新的营养,再经创造,就形成一种新的形式了。散曲就是这样在金元时期逐渐形成的。具体说元代散曲的形成,就是因为蒙古族统治中原后,带来了一些胡乐,胡乐就是少数民族的音乐,这种风格的曲调融入到华夏,使旧的宋词不能适应这种情况,所以在中国北方就出现了新的歌曲。早在明代,人们就已认识到这一点。明代著名学者徐渭在其所著《南词叙录》中说:“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著名曲论家王世贞在他所著《艺苑卮言》一书即明确指出:“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

众所周知,所谓诗,所谓词,最初都是可以唱的,唐诗、也是可以唱的,因为后来音乐失传了,只留传下来文字形式。宋词也是这样,词牌本来是歌唱的标识,因为音乐失传了,就只留下了文学形式。元曲也是唱的,即散曲也是唱的。元曲的曲牌留下来了,但唱法现在只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因为当时没有像现在这样先进的录音设备,所以音乐、曲调没有留传下来。文献记载的唱法也只是一种记载,而没有原声。

明代散曲在元代散曲以后又出现了一个繁荣阶段,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蒙古族被汉族打败,元朝灭亡,朱元璋建立了新的王朝。所谓“南乐群体”(实际就是南方汉人音乐群体)的音乐风格特点跟北方的不一样,这种民间流传的新的乐声,文人要去适应。明代到处传唱新的民歌的时候,文人认识到明代的小曲,也就是民歌,是不朽的,所以要向民间学习、创造,形成了明代的散曲繁荣。同时,随着时代进化,明代一些文人注意到音乐的问题了。像明代一个大的散曲家,也是音乐家,也是个王子、皇族,叫朱载堉,他发明的12韵律,就是西洋乐器钢琴的启蒙,可以说钢琴就是按照咱们中国人的乐律来创造发明的。也就是说明代人注意到音律,出了许多音乐家,他们开始对在元代形成的散曲进行评价,散曲的文学艺术价值得到了认识。对于散曲理论上的研究正是散曲脱离民歌的母体,经过元明二三百年的发展繁荣之后,从明代开始的。元代散曲虽然兴盛,但它只是创作,理论上的研讨很少,散曲真正的理论研究、评价、提高,是在明代。这方面,中国散曲研究会秘书长赵义山教授著有《明清散曲史》,有专门介绍。①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孙玄龄先生曾经出版了一本书,叫作《元散曲的音乐》。②他所看到的元散曲的曲谱记载,实际上是明代人的研究成果。按照孙先生的曲谱,我们曾经在全国第二届散曲研讨会上举办了一次散曲演唱会,请当时唱流行歌曲的著名歌手、一些大学的教授、一些音乐家、音乐人,共同参与。但是演唱会演唱出来的曲调,不是元代的风格,而是南曲风格,也就是说是明代风格。这种风格类似现在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昆曲。昆曲的年代久远,是明代四大声腔之一。明代的散曲演唱昆曲是主要的,但不是仅仅昆曲,也有其它的声腔。散曲这种音乐的流传,明代的还能摸着一些,元代的就摸不着了。

散曲的产生跟民间的民歌的流传是血肉相连的关系,如果没有民歌,就可以说没有文人的散曲。民歌是源,散曲是流。但是尽管散曲源于民歌,一旦它脱离民歌的原生态样式,而形成一种新的形态之后,它就具有了民歌所不可能有的文学和艺术品格:

第一是规范化,原生态的民歌创作可以由作者随心所欲自由创造,无拘无束自由发挥,因此同一个“曲牌”不同人唱来可以曲调各有不同。至于曲词句式更是格式千差万别。散曲形成后,每一曲牌形式就已经固定,无论谁唱,谁写作都要按照一定的规范,遵守一定的格式和韵律的约束。因此才有“曲谱”的产生。因此写作散曲也可以称为“填词”。

第二是社会化,原生态民歌可以说是自生自灭自由消长的文学艺术。它如果没有经过文人的搜集整理或者加工、介绍,它只能是在某一地域,某一范围内传播,其寿命和影响力都极其有限。而它演化为散曲之后,则迅速成为文人手中流行于时代的写作样式。尤其是一些社会地位比较高的文人学士,他们也把散曲创作当成一种“嗜好”,于是散曲自然而然就由乡野步入庙堂,从狭小的地域而进入广阔的社会。

第三是艺术化,原生态民歌最大的优点就是原生,质朴纯真,不加修饰,它所表现的是一种自然美、朴拙美。因此它也给进一步艺术加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散曲正是把民歌加工之后的文学艺术,它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雕琢美、雅致美。而散曲的艺术化恰恰是其生命力所在。关于这一点王毅教授的《元散曲艺术论》和汤易水先生的《散曲艺术谈》有专门论说。③

总之从民歌到散曲就是一个由“俗”到“雅”的演化过程。“俗”也是美,“雅”也是美,不过两者有很大差异罢了。民歌生生不息,代代永新,当今的创作更是空前辉煌。古典的诗词曲作样式,已经度过了它们的黄金时代,但是今天仍然有人在继续写作。比如散曲就有一些写作者成立了散曲社,像陕西的散曲学会,山西的黄河散曲社。他们分别出版有《当代散曲》和《陕西散曲》等书刊。更有一些诗刊也开辟有散曲园地,还有专门写作散曲者出版有他们自己的散曲集,如四川萧自熙教授的《萧自熙散曲全集》,湖南周成村先生的《一得居散曲集》,还有樊忠英的《憩荷斋诗词散曲集》、孙士焱的《诗词散曲集》等等。正如著名诗人丁芒先生所说:“民族化是旧体诗词的本质性优长,正因为他符合民族诗审美惯性,所以能被废黜多年顿然复兴,并成为当代主流诗体之一。”④“所以元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积极号召当代作家积极写作散曲。”⑤散曲是一种古代诗歌样式,它要在当代继续发展就必须继续演化,与当今民歌结合,出新,从而蜕变为一种新诗体。

二 民歌应当升华

民歌是每个民族传统文学的基本部分,虽然绝大部分民歌的作者姓名无人知晓,但是却并不妨碍民歌以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口口相传,一代一代由古代传到当今。而文人的搜集整理则进一步把民歌形成典籍,他们的模仿创作则把民歌升华,形成一种又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从而构筑了文学艺术的高级殿堂。《诗经》中的《国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多年间,流传于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而后屈原等人对楚国民歌进行了搜集整理,并根据楚国民歌曲调创作新词,于是文学史上就有了“楚辞”的辉煌乐章。到了汉朝,为了观民风,政府就设立了一个名为“乐府”的机构,专门从事民歌的搜集和整理,这就有了“乐府诗”。汉以后虽然再没有政府专门机构搜集整理民歌,但是唐宋元明清历代文人对民歌都在不断学习,从民歌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创作。从而形成了唐诗、宋词、元曲的诗歌时代,而他们仿民歌写作的乐府诗、竹枝词等,也成为他们文学成就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民歌与其他诗歌艺术样式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是作者多为社会基层的民众,民歌是他们在长期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意志、愿望而创作的。

二是形式多为口头创作,民众用口口相传的方式自编自唱自己的歌,以满足生活和情感的需要。并且往往是一人唱,众人和,民歌则在口头传唱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民歌是众人的智慧结晶。

三是内容多为表现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被压者歌其怒,收获者歌其乐,郁闷者歌其思,苦难者歌其悲,热恋者歌其情,要之,一切皆从自己遭遇唱起,顺口而歌其喜怒哀乐。

四是无论曲或词风格皆是自然天成,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无所拘束,无所羁绊,具有无限的自由。

五是姿态品种千姿百态,多种多样。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民歌,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民歌,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民歌。各民族和各地区的民歌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由于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生活方式,使民歌在体裁形式、艺术风格、表现题材、曲调格式等方面都极为丰富多彩。而且民歌具有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无比的创新力。

当今是民歌空前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由于中国空前的统一,疆域的广大,民族的融合,各地、各族、各种方言的民歌都同时喷薄而出竞相媲美,它们讴歌历史,颂扬英雄,倾诉自己的心声,同时共同歌唱自己的新生活、新情感,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民歌在华夏大地广泛传唱。许多民歌人们都耳熟能详。

当今民歌的体裁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等几种样式。内容有:1.讴歌自己的劳动生活。如内蒙民歌《牧歌》、江苏民歌《绣花曲》,还有各种号子,像东北民歌《乌苏里船歌》、苏北民歌《搬运号子》等。2.专门为生活仪礼而唱的歌。如节庆贺喜的赞歌、祭祀吊丧的挽歌以及日常迎亲送友等习俗活动而吟诵演唱的喜歌等。3.表达民众对时政态度的歌,歌颂领袖英雄的歌等。如内蒙民歌《嘎达梅林》,陕北民歌《东方红》。4.抒发民众对生活种种感受的各种山歌小调。如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广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等。5.情歌,本是生活感受的一种,但是它着重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如青海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四川民歌《跑马溜溜的山上》等。6.儿歌,也是生活讴歌的一种,但是歌者却限于儿童,古代称此类民歌为“孺子歌”、“小儿谣”等。著名的民歌《小白菜》就是河北一带流传的儿歌,《花蛤蟆》是山东菏泽地区的儿歌。

当代民歌是一座丰富的文学艺术宝库,各地各族民歌在华夏大地广泛传唱,博得全国民众的喜爱。但是尽管当今民歌创作极大丰富,成就蔚然可观,但是还存在一个亟待提高升华的问题。为什么如此说?那是因为:

首先,即使是广泛传唱的民歌,也是单只零曲,仍旧没有脱离自生自灭的窠臼。也就是说很多民歌仍然是出自民间,不过是因为其乐调独特,因了某位著名歌手选唱,从一隅突现于城市或媒体引起人们极大兴趣,拍手叫好。但是这种曲调下的歌词往往形单影只,不能形成系列,不能成为如古代一只曲牌下有众多文人的创作,成为文学现象,更说不上如唐诗、宋词、元曲那样在民歌基础上形成了时代的诗体,并以这种诗体进行创作成为一种时代的文学潮流。

其次,内容驳杂,优秀的民歌固然可圈可点,但是还有相当数量的民歌是粗俗的。意境浅显甚或卑俗,尤其在民间下层娱乐场所所唱之词更有不堪入耳之嫌。还有一些歌词民谣涉嫌造谣生事或恶意攻讦。另有一些则陷于油滑甚至下流,这些都是民歌中的糟粕。

再者,形式芜杂,这从好的方面说是丰富多样,但是从另一角度言,则是没有规范,还是那种自由散漫状态。因此它就不能成为时代的标定的文学样式,它也不能成为一代文学或艺术的代表。所以民歌就是民歌,而不能够成为一种时代的新的诗体。

鉴于以上状况,当今民歌还需要有一个从民间到文人创作的提高和升华过程。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从民歌汲取营养而形成的诗歌高峰,每一高峰之间相隔二三百年。元曲之后,明散曲有一个复兴,之后古典诗歌基本衰微,也就是说散曲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后一种诗体。近现代革命烽火燃烧,封建王朝灭亡,新时代兴起了新文化,于是自由诗兴起,白话诗发展,诗歌面貌出现了一种新姿态。

但是新兴的自由诗、白话诗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它以“革命”自居,要打烂传统,拒绝接受古代诗歌的遗产,强调过分的自由,实际上一旦没有规矩也就不成方圆。中国语言有自己鲜明特色,那就是四声和韵律,这是世界语言独一无二的。用汉语创作的诗歌理应是最典型的最能反映出中国语言特色的代表,可是自由诗、白话诗却恰恰削弱了这一特点。因为言语是要学习的,会说汉语的人自然而然会四声和韵律,但是要把四声和韵律的技巧运用达到艺术化地步,却不是每一个会说汉语的人都能够掌握的。换句话说把握汉语写出具有汉语特点的诗歌不是每个人天生就会的。自由诗、白话诗和民歌只是强调自然天成,顺口而歌,自然成章,美其名曰“天籁”。可是与古体诗比,民歌和白话诗整体上显得浅俗直白、不耐咀嚼、经不起回味,在诗歌的韵味上自然就先低了一筹。

世上任何文学艺术,都要下一番工夫学习才能掌握其创作技巧。若以为不用学习也能够写出优秀诗歌,只能是自欺欺人。正因为从近现代大兴白话的同时,人们在放弃文言写作,唾弃旧体诗的同时也把自己民族语言的特色——讲求四声和韵律给抛弃了,所以诗歌往往如同白水无滋无味了,也就是失去了它应有的文学艺术的魅力。对此1918年,孙中山先生即言:“中国诗之美,逾越各国,如三百篇以逮唐宋名家,有一韵数句,可演为彼方数千百言而不尽者。”“或以格律为束缚,不知能者以是益见工巧。至于涂饰无意味,自非好诗。然如‘床前明月光’之绝唱,谓妙手偶得则可,惟决非寻常人能道也。”“今倡为至粗率浅俚之诗,不复求二千余年吾国之粹美,或者人人能诗,而中国已无诗矣。”⑥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就是:一方面民歌就像是从古到今一直流淌的大河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无有尽头;一方面民歌在不同时代孕育出一种又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形成一个又一个高峰。从明清以后古典诗歌较比其他文学样式走入衰微阶段,新诗尽管自由,但是不能与古诗争锋,成就没有逾越古诗。但是面临一个新的社会时代,诗歌理应迎接自己新的高峰期的到来。所以当今诗坛应当继承古诗传统,使自由诗尽快扬长避短,在当今民歌升华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足以能代表一个新时代的诗歌样式,一种新的诗体,我们不妨称之为“时调”。

三 时代呼唤新的时调

当今诗坛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由诗、旧体诗、包括词、曲以及民歌各种样式都竞相媲美。大江南北各种诗社、词社、散曲社团数不胜数。诗歌节、民歌节以及各种诗歌、民歌朗诵会、演唱会、研讨会连年不断。还有近年来网络诗歌蔚然勃兴,创作相当火爆,全世界中文诗歌网站大约有数百个,网上诗歌创作数量惊人。一些人认为网络写作的应运而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在网上写诗,作者无需看他人眼色行事,无需迎合什么刊物编辑的口味,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写作的自由。面对此种状况有人说,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样式并立诗坛,中国诗歌的多元格局正在形成。

但是,笔者以为,尽管文坛、歌坛、诗坛都很热闹,就是至今还没有形成我们时代的代表性的诗歌样式——新诗体,新时调。当今诗坛门派林立,各守门户,相互联系唱和稀少,甚至相互攻讦。尤其旧体诗与新体诗、自由诗、白话诗歌团体之间,不仅互不往来,而且彼此睥睨,各自画地为牢。本来相互间各有优长,又有割不断的联系,却偏偏相互挑剔,划界对垒。建国六十年全国性的文坛聚会各种各样,可是就没有以创建时代诗歌为目标的盛会。大家都在创作,不过都在抱残守缺,自筑营垒,都没有共同从时代的最有生命力的民歌当中去学习、去发现、去创作当今的时调。

诗歌界、文学界,众多人士对这种状况都很不满,也曾发出各种呼唤,各种建言。对于旧体诗格律严格,已经成为一种学问,今人嫌其束缚;对于自由诗、白话诗,人们曾以为它能够成为当今的“时调”,可是由于它的形式过于“自由”,语言过于“白话”,诗歌完全成了简单、随意的分行文字,人人都可以随意吟出两句所谓的“新诗”来,人们也日渐嫌其浅薄。

概括言之,人们对当今诗坛的批评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做为一个时代的诗歌,传达的应是一代人的心声,肩负时代的使命。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有自己时代鲜明的特色。可是当今诗歌在这两个方面都表现无力。

2.当今诗歌模仿性太强,冲不出形形色色的光圈,因而缺乏自然的气息,缺乏勃勃生机,缺少真善美与灵性。生涩、怪僻,使诗歌的吟咏性也大大乏味。

3.当今诗歌语言平淡,词汇匮乏,毫无韵味。一些诗简直沦落为说怪话、俏皮话、废话的游戏。有的人写作诗歌完全随意组合语句,简直不懂语法修辞韵律为何物,还美其名曰“口语化”、“大众化”、“通俗化”。

4.从诗歌刊物到文学网站,当今诗歌,几乎千言一词,万众一腔。文笔一致,风格一致,论者还以为这是诗歌走下了殿堂,到了百姓间,已经平民化。这实在是对诗歌生命和灵魂的阉割。

5.当今诗歌的评判标准十分混乱,互相炒作,各自吹捧,好像当今已经有不少著名诗人,不朽名作,其实不过是五光十色的泡沫。诗歌创作充斥了功利化的追求。自我陶醉花里胡哨的形式,乱七八糟的语句,在权利和利益的催化下,歌舞升平,诗歌的道德底线一跌再跌。

总之,批评者以为当今诗坛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平庸琐屑之作触目皆是,诗人的作品大多都迷失了诗歌的文字美、音韵美、精神美,把诗歌散文化、平淡化了。为时代所需、真正能触及民众与知识者灵魂痛区、震撼读者心灵的作品是太稀少了。而在诗体上的追求出新有所成就者更是凤毛麟角!所以人们呼吁诗坛亟待有重大的突破,有待逐渐建立新的“游戏规则”。

为此,笔者以为当今诗歌的确需要大力向民歌学习了,向古典诗歌学习,继承传统,发扬传统,改革传统,在古韵律、文言词语基础上结合当今词语今声今韵,创造出一种今人普遍接受、而又不失传统诗歌韵味的新诗体——当今时调,以应答时代的呼唤。

怎样创造时代的诗歌样式?这不是凭空想象能够解决的问题。实际前代诗人已经给我们做出了典范,树立了榜样。既然古代的民歌可以通过文人学习改变样式成为一代诗体,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当今民歌,流行歌曲、通俗歌曲到处传唱,诗人们怎么就不能从中汲取营养产生新变呢?

当今民歌丰富多彩,如前所述,而且文艺界对民歌的搜集整理也下了极大功夫成绩斐然,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民歌汇演也曾举办多次。中央电视台还有专门的“中国民歌”节目。全社会的人们对当今民歌也产生了极大兴趣,由此还产生出一批著名的民歌手和原生态歌手。但是对民歌的关注似乎只在文艺界,也就是说在演艺界和百姓间,而对于文学界、诗歌界则似乎显得无动于衷,好像彼此泾渭分明。人们只注重于民歌的声腔曲调的新鲜,注重歌词的政治意义,而对于民歌给予时代文坛带来怎样的新风,当今诗人似乎表现都比较麻木。

古典诗歌的繁盛出新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有统治者倡导,比如唐诗甚至进入科举考场;二是有上层文人引领创作,比如楚辞、宋词、元曲,正是各有一批上层文人染指,才使其登堂入室;三是有一些独具慧眼的学者文人能够发现民歌的精华优长,钻研汉语的特性并加以阐发,得到广大文人认同,他们带头创作,于是使诗歌出现新面目,比如五七言诗歌的兴起、格律诗的形成,元明散曲的辉煌。当今诗坛这三个方面都不曾形成气候。

但是这也并不是说当今诗人没有做什么努力。据我所知各地诗人和社团都曾为建设我们时代的新时调孜孜不倦地工作。只是这种工作太分散了。笔者以为散曲应该在当今继续演化,而当今诗歌也应该加强进化,继而形成时代的新调。散曲的演化和当今诗歌的进化都应该以当今民歌为基础。

从散曲角度看民歌,小令就是基本的形式。从当今诗歌看民歌,民歌就是自由诗。怎么样使民间小曲、原生民歌由粗、俗、浅、陋变得雅化、精细、有意蕴,向更高程度进一步发展,进而普及全国,实际上就是当今诗人们应该怎样向民歌学习的问题,也就是怎么样使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结合起来的问题。这个过程当然是两步走:首先是仿制,然后是创造。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传统诗词和散曲作者以及当今自由诗、白话诗作者必须要做的工作。

明代文人正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把明代的小曲提高了,雅化了,成为了一代文学,继元代散曲之后,明代散曲进一步繁荣,而且出现了一些大家。

我们今天要做的工作,就是怎么样把民歌升华,能够把它变为正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一就是要把民间的小曲进行收集整理,做到心中有数。在这方面不少地区的诗词学会已经做了基本的工作,编辑出版了各地的《民歌大全》。第二步工作是在这个基础上,怎么样对这民歌进行整理的问题。整理工作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音乐方面的,一个是文辞方面的。文辞方面的工作,也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形式方面的,一个是内容方面的。这两个方面都是重要的,形式离不开内容,内容离不开形式。第三才是创造当今的时调和诗体,这必须在当今民歌的整理基础上进行,还要有一个统一的领导。第四就是全国的诗歌工作者要大联合,展开大讨论,掀起时代新时调新诗歌的创作热潮。这是说从上到下的推进。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各地诗人先从改进本地民歌着手,形成地方气候,再向全国推进。由下而上,这样似乎更容易进行。当然两者能够同时进行最好。笔者以为没有这种进化过程,一代新诗体难以产生!

对于各地地方民歌的整理,一是形态格式化。二是审视内容,淘汰粗俗、浅陋的作品。进而作为当代文人创作,自应当反映时代的声音,抒写对时代的感慨。这些在旧的民歌旋律中也体现不出来。一般老百姓唱民歌往往是唱身边事,不可能要求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唱的是他的真情,是发自内心的,这很宝贵。但是不能只限于此,我们还得放眼全国、放眼世界,看时代、看发展。内容上的创新,讲究艺术创造,就要由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来完成。

至于自由诗、白话诗,前一段有人写“朦胧诗”什么的,写一个字就是一首诗,实在是有些玩笑文学,而报刊上竟然还登载出来有人叫好,这多少令人啼笑皆非。自由诗发展到如此地步就更加说明它必须规范化,应该规范化了。

规范格式并不很难。比如民歌的格式,有一些规范起来不需要费很大力气。像陕北《船夫调》:“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这个歌曲如果把它的衬字去掉,就是一个完整的曲牌,这个曲牌的名字就可以叫“船夫调”,它的格式实际上就是一种小令。它实际上就是7、7(6)、7(6)、7句式,就是七言诗的句式。这首歌去掉衬字后,句式可以变成:“天下黄河几道湾,几道湾(来)几只船,几只船(上)几只杆,几个艄公把船扳”,这是很整齐的句式,再把它的平仄关系理清,作为一个样板,就是一个曲牌了。在这种句式上允许加衬字,传统上就是虚字可以加,这个曲牌就可以定下来了,这是很有规律的一种。如果诗人对此格式认可纷纷仿作,它不就成为一种新“时调”了吗?

各地民歌是很宝贵的财富,需要进一步按照文学的眼光来进行梳理。我们可以从易到难,把它变成一种很规范的曲谱、曲牌的形式,然后推广下去,让它能够形成气候。只要创作的人多了,演唱的人多了,它就能形成一个气候,就能流传开来。可以先从一个地方传唱开。现在全国一些省地都举办了民歌节,但是都还没有从创立时代的新诗体着想,如果以后举办民歌节的时候,有意识地组织同样形式曲调来演唱不同内容,邀请全国各地的诗人赛诗创作、请歌手演唱诗人的创作,不就是一种新诗体的创造和传播吗?

以上说的是句式、格式问题。形式方面还有一个音乐问题。过去有人说,民歌是山间野调,山间野调就是原生态啊!原生态要保护,也需要进行提高。民间喊两嗓子就是歌吗?第一次听新鲜,第二次听可以,第三次人家就敢说这是什么东西,就不要了,不爱听了。质朴是它的特色,但它的优美欠缺些。昆曲另外一个名称叫“水磨腔”,就是它能耐得住人寻味,耐得住挑剔,你越琢磨越有滋味,所以它能够几百年来传唱不衰,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是经过反复研究、反复琢磨,南北融合,音乐家几代人的努力形成的。

我想把各地民歌格式化,实际上就是把民歌文学化的升华工作。这是很有意义的,而且也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这个工作很值得做。把古典诗歌的终结形式散曲进一步演化,把当代自由诗白话诗进化,把广泛流传的当今民歌升华,使全国的诗人以及诗歌研究者都联合起来,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我想一种新时代的新诗体——时调必定会脱颖而出,那时必会迎来中华诗歌再一次的空前的辉煌!

注释:

①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③《散曲艺术谈》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元散曲艺术论》岳麓书社1997年版。

④《当代散曲》2006年第3期。

⑤陕西日报2008-4-21。

⑥http://www.xshdai.com网《孙中山对“白话诗”颇有微词》。

标签:;  ;  ;  ;  ;  ;  ;  ;  ;  ;  ;  

从散曲的演变、民歌的升华和现代诗歌的演变看当代诗歌风格的塑造_诗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