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在从事煤矿过程中,缺少安全管理理念,没有重点对待煤矿通风安全,因此致使出现重大事故,影响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统计,每年煤矿通风事故人员损伤逐年递加,人们对于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错误认知,故为通风安全留下隐患。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通风事故
矿井通风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安全通风应使用快捷、安全等通风技术和措施,排出有毒气体和粉尘,将空气输入到矿井中,有效防止煤矿气体聚集情况。对于瓦斯爆炸事故出现问题原因可能是制度不健全、监控措施不到位、员工缺少安全意识等,若是有通风事故出现,不但造成煤矿企业经济损失,也会威胁到员工的安全。
一、煤矿安全管理现状
目前煤矿企业在挖矿过程中,可能会略了瓦斯的存在,没有认真对待安全问题,对于瓦斯气体的预防和管理,未做好对应检查工作,仅停留在表面检查。即使煤矿有许多监控设备,但没有发挥到实际作用,这对于采煤工作人员来说,影响到自身安全,容易引发事故。这对于采矿的安全管理工作而言,只是局部通风,做简单的通风处理。应在设备上安装通风设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坚持使用,也为监督安全管理设备,让其发挥出作用。工作人员对煤矿未进行有效维护,当设备出现问题也没有及时发现,从而引发事故。只是对煤矿局部进行简单的通风处理,保证大通道的风量,却没有对小通道进行管理,甚至降低煤矿成本。小煤矿依然使用自然风这种情况更加危险。由于煤矿市场经济稳定提升,许多煤矿将废弃的矿区进行简单处理,则再次进行开采。员工在进行采矿作业时,呼吸的空气则可能是回流风道。煤矿的安全并未得到保障,风道并未起到作用。
二、解决煤矿通风安全的有效措施
第一,煤矿周边存在许多小煤矿。煤炭价格持续上升,从而带动着煤矿市场的发展。许多煤矿老板为赚更多的钱,直接在矿井周边开采小型煤矿,这些小煤矿未有正规手续,是煤矿老板随意开采的,去报提供安全方案。小煤矿经常使用压缩成本的办法,开采过程不规范、通风系统简陋等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开采地下煤矿时,并不研究和熟悉地形,没有监控设备,导致生产过程存在隐患;第二,煤矿生产缺少安全性。我国煤矿工作从古至今一直延续,在开采煤矿时,技术设备仅能适用于初期要求,开采进行到后期时,开采范围大、难度高,需要更专业的技术,但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后期开展工作无法跟进专项技术。本应淘汰的设备依旧使用、使用技术改造困难等均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第三,技术不符合标准,相关工作人员缺少专业性、开采人员数量少、力量薄弱、相关设施不到位,许多煤矿只有几个人在进行工作,人员专业认知度不足。当出现安全事故时,缺少相关的经验,让煤矿安全受到威胁。技术人员水平低,煤矿工作在生产中会涉及到通信计算机等许多行业,需要工作有着专业的技术水平。当出现事故时,工作人员不专业,短时间内无法有效解决,只能请专家解决;第四,矿井构造复杂。许多煤矿在底下进行采矿时,地质环境会影响到有关作业,煤层变动容易产生坍塌现象,导致无法进行煤矿作业。通常煤矿开采至少有两个以上安全通道,即进风巷道和回风巷道,但在实际生活的煤矿作业中,由于缺少使用其他生产模式,无法保持两个以上的出口。我国通道管理模块儿目前存在许多类似于不合理安全布置的小问题,并且开采范围大、管理难度高,对于此种现象,应进行通风调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掘作业在规划时因为考虑到通风情况,回采作业又处在对角风中,在进行开采时,巷道风流情况也会产生改变,让开采区域风向不稳定。
三、加强煤矿安全措施
3.1加强管理通风系统
对煤矿生产问题,应先优化通风系统,消除通风系统的安全隐患。第一,要重视安全问题,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安全意识,检验空气是否标准,保证空气可靠。管理得当,有效提高安全意识。作为员工,也应提升安全理念,不可在安全方面产生消极情绪。第二,应制定工作流程,确保生产人员在生产时有章可循。培训员工的知识技能和安全意识,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和维持通风的重要性。
3.2加强管理通风安全
通风安全是一个具备多项专业知识的工作,进行安全管理时任何的漏洞都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威胁到生命安全和财产。因此为营造良好的通风氛围,创建考核规章制度,根据规范要求进行生产。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优化人员的配备结构,对员工应奖惩分明,鼓励员工相互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3.3合理建设矿井通风体系
矿井通风系统是为了输送空气到矿浆区域,同时排放出污浊气体。在安置排风系统时,应先保证生产安全,考虑通风量和通风建设成本,从而达到经济适用的目地。
3.4健全安全事故救援措施
煤矿企业应制定紧急救援方案,预防出现停电、中毒和火灾事故等,描绘井下路线图。应根据要求配备救援物资,建立完善井下应急救援通讯系统,井口和采掘工作应配备隔离式自救器,进行检查和修复。煤矿企业应培训所有工作人员,预防火灾事故和中毒窒息知识,让下井的工作人员熟悉通风安全管理知识,了解井下有毒气体产生原因、分布范围和事故处理方法,同时定期组织现场演练,提高员工应急能力,防止发生事故扩大。
煤矿企业应健全执行事故制度、施救流程和奖惩制度。当有中毒事故出现时,应及时汇报,工作人员要迅速撤离,在救援人员到达前,应实施应急预案,在危险区域应准备防毒面具和自救器等用品,同时由专业人员检测空气质量,让危险区域开启正常通风,禁止擅自施救。当有人员不配电面具或者自救器时,要进行处罚,对于事故应追究刑事责任,禁止盲目施救,煤矿企业要将工作人员安全和煤矿通风放在首位。
结束语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管理工作人员应积极做好安全管理防范措施,以此确保煤矿能够安全运行生产。
参考文献:
[1]展华南.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分析[J].民营科技,2017(05):90.
[2]顾峻岭,董欢庆.浅谈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J].科技风,2015(23):149.
论文作者:刘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煤矿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事故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作业论文; 矿井论文; 员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