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关键性措施论文_刘学贤

探究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关键性措施论文_刘学贤

讷河市人民医院化验室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临床血液检验产生的误差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从而总结出相关有效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血液检验科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存在的60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这些患者血液标准产生误差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同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30例患者为血液样本采集因素,占49.2%,10例患者为血液样本检验因素,占23.1%,15例患者自身因素,占16.9%,5例由于血液样本送检因素,占10.8%。结论:影响血液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因此检验人员必须加强对各检验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实验室规程进行操作,从而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临床血液检验误差措施

血液检验作为医院实验室质量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更是一种应用于临床实验室中的检查技术。检验结果是否准确可靠将会对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一般都是由护理人员完成这项工作,但血液标本的送检通常都是由家属进行,由于他们并未意识到标本规范化的重要性,很容易延误血液标本的送检时间,最终造成检验结果出现误差,这样就很难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有效有价值的信息。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针对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关键性措施进行了研究讨论,并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交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血液检验科中60例血液检验标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18-60岁。这些患者大部分来自外科和内科以及其他科室。而在对60例患者进行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发现,有1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受到了污染,另外10例患者的血液由于自身原因导致血液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其余40例患者的抽血量不是过多,就是过少。

1.2方法

静脉采血法:静脉采血法主要包括开放式采血和真空采血,将肘正中静脉作为采血点,医护人员做好采血准备工具,如采血针管、酒精、无菌医用棉以及无菌试管等,使用医用棉沾酒精对肘正中静脉上方皮肤进行擦拭,使用一次性采血针管静脉穿刺,采集血样,然后密封储存血液样本,贴标签后进行检验。

皮肤采血法:首先准备好无菌医用棉、采血针、无菌试管以及酒精等物品,取患者坐立姿势,使其放松心情,给予酒精消毒,使用采血针对无名指指腹位置进行穿刺,采集血液样本;然后将血液样本装入到无菌试管中,冷藏后检验。

2、结果

其中,30例患者为血液样本采集因素,占49.2%,15例患者为血液样本检验因素,占23.1%,10例患者自身因素,占16.9%,5例由于血液样本送检因素,占10.8%。

3. 讨论

3.1采血的基本要求

3.1.1采血用物

通常情况下,常见的采血用物主要包括了抗凝瓶、注射器等。并在实际的临床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采集人员要保证一次性注射器包装完好,并对其有效期进行检测。并且,还要确保抗凝瓶无损坏,充分保障抗凝剂的使用性能。

3.1.2 采血时间 

如果没有对血液标本采集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很可能会对血液检验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终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而一般除了急诊,或是特殊检验项目之外,几乎多有的血液检验都应该在空腹12小时前后进行抽血,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止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发幅度波动。所以,我们在对血液生化项目的正常参考值进行确定时,经常是以空腹血液标本的检测值为准。并且,为了确保检验条件达相关规定要求,患者必须是空腹采血,这也是临床生化血样原则的根本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如果受试对象空腹时间超出了16小时时,就会导致血糖、白蛋白等含量迅速减少,只会血胆红素增加,再加之部分实验并未对采血时间进行明确的规定,致使血液检验质量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需要引起实验人员和检验人员的高度重视。

3.1.3 采血部位 

可以说,采血部位以及姿势是否正确,都将会对最终的检验结果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我们会将体表中的浅静脉作为主要的采血部位,若是肘部静脉不明显时,也可以采集内踝静脉的血液。并且,由于幼儿皮肤细嫩,采血人员在对幼儿颈外静脉进行采血时,应该保证采血部位周围皮肤无溃烂、或是红肿等不良现象出现。但是,在我国临床采血过程中,部分护士为了省事,直接采用了患者静脉注射后针头处的血液,还有一些护士直接在患者输液的统一血管内采血。这样的血液十分稀释,使得测定结果偏高,再加之已经输入了其他药物,势必会造成血液检验误差。所以,在对输血、输液的患者来说,尽量采用侧肢体的采血方法,切忌不可以在静脉注射之后采集针头处的血液。

3.1.4抽血的速度与量 

在采血过程中,采血人员应该对抽血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不能过快,也不可以过慢,如果抽血速度太快,很容易出现气泡,导致血液发生溶血。而速度太慢又会使得注射器内产生凝血。并且,在血液抽取之后,采集人员应该轻轻摇晃,促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结合在一起,以免血液凝固。其次,由于检测目的的不同,血液标本与抗凝剂的使用量比例也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检验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血液和抗凝剂比例进行合理的设定,从而避免因为比例失调而引起的检验误差。另外,当血液比例较高时,血液中很可能会出现微凝血块,这就将会对血细胞分析仪器造成一定的干扰,同时也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反,若是血液比例较低时,其中抗凝剂的含量就会过剩,使得血细胞形态与体积均发生变化,而这些改变通常都会使血液检验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

3.2生理状态 

当患者有着长时间的吸烟史时,其实去中的血球计数的测定结果就会偏高,并且如果仅是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也会导致血糖白细胞导测定结果偏大,甚至在剧烈激动剧烈运动的影响下,体内淋巴细胞白细胞总数比例将会产生大幅度的波动,如果此时服用某些药物,就很可能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干扰,得出假象。所以,我们在在对患者进行采血之前,应该是先询问患者服用过哪些药物,并在合适的采血时间内对这些干扰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也为动态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并且,为了保证血液检验质量,相关医护人员应该叮嘱患者注意休息,尽量避免剧烈运动.而对于化疗患者来说。需要再化疗之前,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血液结果的准确性,在这一过程中,采血部位不可以与静脉输液是同一支手臂。不然将会影响到最终的检验结果。

3.3采血标本保存

采集的各种血标本应妥善保存,以防止翻倒,造成标本污染和血量不足,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痛苦。血清标本应放入稳定的试架内,全血标本应放干固定盒内,以防撞翻和滴入其他物质而污染,血气分析标本抽好后,立即将注射器插入橡皮塞内或液体石蜡内与空气隔绝。

3.4送检时间

众所周知,血液检验是一个常规的实验诊断项目,其检验结果将会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然而,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的医疗单位中,常常因为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采集完的血液标本无法及时送去检验,虽然血液标本自身拥有强的培养基因,但如果放置时间较长,很可能会导致细菌迅速繁殖,造成血液标本的失效,同时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当血液标本采集之后,就要及时送去实验室进行检验,坚决不允许随意延长存放时间,以此来减少检验结果误差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李春艳.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120份[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09)

[2] 刘敏. 血液标本采集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当代医学. 2013(10)

[3] 廖仕生. 血液样本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的方法和措施[J]. 中外医疗. 2013(07)

论文作者:刘学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9

标签:;  ;  ;  ;  ;  ;  ;  ;  

探究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关键性措施论文_刘学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