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测绘行业的发展,测绘市场日益成熟起来,传统的测绘技术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测绘工作的需求,科技的进步使测绘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现代测绘技术以数字和3S为代表在地籍测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本文主要对地籍测量中的测绘工程技术应用进行探讨,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测绘工程;地籍测量;实践应用
引言:在社会不断进步,地籍测量慢慢的和测绘工程技术联系了起来,在根本上将地籍测量工作进行了改革。现在的地籍测量工作主要采用的是测绘工程技术,通过精确对土地所有权和境地进行测量,反映出土地的质量及分布的情况,为以后土地的管理提供更准确、规范和全面的数据,在地籍测量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测绘工程技术的特点
1.1 数字化程度高
在对外业中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应用测绘软件和计算机进行整理、分析等,进行相应的处理后能够将数字地形图自动测绘出来,并且在地形图的测绘过程中,不容易犯错,还可以对距离、坐标等数据信息进行自动提取,也有极高的准确度。
1.2 数据精度高
由于动态GPS、全站仪拥有非常高的精度,因此进行外业采集时,可以保证数据的高精度。对测量到的数据,不仅能够实现自动的记录、传输,还可以对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并成图,在作业的全过程时,不会使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受到影响,在方向、图像等方面的误差也能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可以准确的将外业测量的数据体现出来,使测量结果的精确性有了极大的保障。
1.3 测绘成果更加全面
在数字测图方面,需要对地形界址点等坐标进行测定,能将测点的属性明确出来,对测点的编码、连接信息等进行准确的记录,在成图时,在库中调出与测点编码相一致的图示符号,通过数字测图技术的应用,将信息进行连接、定位,能够为查询、检索提供技术支持,得到更加全面的测绘成果。
2 测绘工程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2.1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其技术理论是利用电磁波,通过传感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综合处理后得出地籍信息。遥感技术对最终成像进行分析,可以更加精准的掌握地面的情况,是一种具有极强综合性的技术。遥感技术一般使用绿光、红光及红外光三种光谱波段进行探测。通常情况下,遥感技术所成的影像技术可以分为影像―影像对比判读技术、影像一矢晕地图对比判读技术等多个种类的技术。由于影像技术种类较多,适用范围也较广,各自也有各自的优势、特点、缺点等,因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测量工作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技术,还可以将各种技术进行融合,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以提高测量的精准,实现高质量的测量,以较好的完成目标区域的动态监测。
2.2 数字化内业扫描技术
此种技术主要是对已有的地基图纸、地形图纸等地籍要素数据信息和已有的坐标数据等,将其导入计算机系统中,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整理、叠加、调整等处理,以进一步得出所要测量的地籍图册与信息,还能够利用所得地籍图纸和信息等将目标区域中涉及到的路线情况、街道布局等事项进行具体划分,并及时的对目标区域内的门牌号码、房屋布局以及地名等详细信息进行变更和填补,将地籍信息情况正确、全面、详细的表现出来。因此跟其它技术相比,数字化内业扫描技术具有更为准确、全面、完整的优势,能为接下来的地籍测量工作的施行和管理,提供更为专业、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GPS卫星定位技术
GPS定位技术的最大优势是利用网状结构对地籍测量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观测,不会受到测量工作地点的影响,打破了制约地籍测量开展的外在影响。只要能够保证GPS设备实现等级控制、设备运行良好、精确度符合规定以及网状结构位点的选取符合技术要求,就能够保证使地籍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满足我国对于地籍测量工作的标准和要求。
2.4 全野外数字测绘技术
利用数据采集软件,对各种地籍信息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按一定的格式进行储存和编制,同时根据数据信息将地理信息编册成草图,使地籍信息数据更加智能化的反映到直观表面上,特别是全野外数字测绘技术能够实现角度、距离的自动计算,但也有一点的缺点,保证不了系统硬件设备的质量,进行草图绘制时,就容易出错,还会极大的影响其所起到的作用、效果。因此,为了保证地籍测量工作的有效展开,就需要提前确认好系统硬件设备,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2.5 RTK定位技术
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产生了GPS―RTK定位技术,GPS―RTK定位技术要有两种方式:GPS―RTK接收机+测图软件,能够实时、动态的接受地籍信息数据,经过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预处理,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配绘草图,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GPS―RTK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克服集中数字测量模式的缺点,发挥各自的优点,可适应任何地形环境条件和任意比例尺地籍图的测绘,实现全天候、无障碍、快速、高精度、高效的内外业一体化采集地籍信息。不同与以前的测量方法,不需要在经过一系列的测量后再进行事后的解算才能得到精确到厘米的精度,而是直接就在野外的测量中就可以及时得到相同精度的信息,主要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前景则随养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广阔。与其他技术手段相比,具有数据信息实时提供、技术操作简单、省时、自动化、集成化程度较高,功能较为强大、作业精度较高等明显的优势。因此,GPS―RTK定位技术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3 测绘工程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重要作用
资料分析,对测区已有的地籍数据进行分析,熟悉测区地形,根据本身已有的设备和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的要求确定采用何种测量技术;数据获取,通过资料分析,直接利用已有的资料,如原始的正确的地籍档案资料等,野外直接采集与收集,数据采集根据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得到适宜的数据格式。数据获取的内容,包括全要素地形数据、地籍数据、地类数据、控制数据;数据编辑、整理、入库,对于获取的各种数据,按照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进行编辑、整理、入库,并进行各种统计、分析、汇总,最终建市地籍数据库,形成地籍管理系统。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为地籍测量工作带来更准确、更详实以及更加全面的信息,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地籍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能有效的降低了工作成本和人力投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地籍管理工作中地籍测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为土地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地籍测量工作中积极应用遥感技术、数字化内业扫描技术、GPS卫星定位技术、全野外数字测绘技术、RTK定位技术等现代测绘工程技术,促进我国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推动地籍测量工作的持续性、稳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珊珊.测绘工程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1):138.
[2]冯振平.浅析测绘工程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3):299.
[3]孙铁军,任伟.浅谈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导刊,2007(04).
论文作者:刘红闯,何亚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3
标签:测量论文; 技术论文; 数据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信息论文; 在地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