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设计院 51062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确保绿色建筑的前提是低碳建筑,低碳理念逐渐地融入了超高层建筑设计中。在超高层建筑建设中,若节能环保工作不够完善,就会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将低碳理念运用到超高层建筑设计中,在满足城市发展的情况下,更好地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建筑设计;低碳理念;运用
0引言
目前,绿色健康建筑因其承载的内涵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把绿色健康建筑的适宜技术应用到传统标准体系中去,绿色建筑在最大的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同时,能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办公环境。从规划阶段便引入绿色健康建筑设计理念,根据项目绿色健康建筑的目标定位,结合项目所在的区域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按照实用、适用、舒适的原则,制定了绿色建筑和节能方案。
1 低碳理念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运用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改善环境
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因为人们过于关注发展,造成环境问题出现越来越多。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还能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温室效应的发生,从而提高空气质量,减少雾霾等环境污染的问题出现。
1.2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不可以只在乎眼前的利益,不重视未来的发展,因此,改善环境污染等问题对社会的长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当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标的问题,必须全面融入低碳理念。建筑设计中,引入低碳环保理念,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1.3 有利于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跟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多的机遇,但是也遇到了很多的挑战和困难。在建筑建设过程中,融入低碳理念及技术,是减少环境的污染的重要措施。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的发展水平比较低、项目投资的限制、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不高、施工流程的不熟练或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被忽略,造成绿色环保及低碳理念未能全面引入建筑工程建设中,所以,全面融入建筑设计理念有利于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2 建筑设计中低碳理念的特点
2.1 整体性
建筑不仅是人们生活及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尤为重要的设施之一,因此,建筑物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建筑建设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对环境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可以加强环境保护,建筑建设对环境的污染是整体的,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使其具有整体性,同时通过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将绿色环保理念有机协调到整体当中,从而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2.2 宜居性
宜居性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特点,因此,在超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做好几下两点:①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环境方面,将建筑物融入到环境当中,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保护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在超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把居住者的居住生活相关要求考虑到其中,充分彰显出建筑的宜居性。
2.3 可持续性
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考虑长久的发展问题,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将绿色环保及低碳理念充分融入到其中,并将其贯彻于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在目前的建筑行业发展中,关于建筑工程的施工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资源的消耗,充分利用建筑资源。
3低碳理念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3.1案例概述
广州市国际文化中心项目是高度达到320m的超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达到16万m2。改项目处于亚热带地区,四季不分明。在夏天,建筑周围的风速比较平稳,可为室内提供稳定舒适的通风环境,需要采取相应的防风措施。在冬天,南北两侧风速平稳,有利于自然通风。
3.2建筑遮阳设计
在夏季,塔楼东、西、南立面太阳辐射均比较强烈,建筑设计30%的功能房间使用了可调节的水平及垂直外遮阳,同时设置高性能玻璃和立体绿化,不仅可以减少阳光直射,还可以增加漫反射,使室内空间照度更为均匀,有效降低了太阳辐射。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本项目建筑外部遮阳系统在控制太阳能吸收量,减少建筑吸热峰值及冷却需求,提升室内自然光均有示范性意义。
3.3建筑隔热设计
在该项目屋面30%以上的面积运用种植绿化,加强窗间墙面的隔热措施,减少传导热量获得及丢失,使建筑室内气温降低,变得更加凉爽。这不仅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低碳环保,还可以提升建筑室内热舒适度。在该项目建筑设计中,尽量控制各朝向窗墙比不超过0.5,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满足规定性指标要求,且外窗各朝向太阳得热系数降低20%。在建筑立面窗间墙上运用太阳真空管与连续的强隔热分析结合起来,可以从环境中生成额外的能量,作为低碳的代表,使该项目能够形成一种新的生态建筑设计示范。
3.4 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在该项目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节能低碳的目的,还对照明控制系统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照明系统是该项目商业建筑中最大的能量消耗之一,该系统提供两套基本的照明控制策略,日光控制和活动感应。日光控制主要是采用光度计芯片,根据日照可供光度来实时调节照明等级。活动感应系统可以在没人活动区域自动关闭灯光,这两种策略可以为建筑中的节约强耗能能源,还可以延长照明灯的使用寿命,降低不必要的热增量。
3.5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
在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室内设计计算温度进行取值,因为室内温度取值的高低与建造暖通空调系统性的能源消耗有很大的联系。因此,需要根据该项目建筑的具体情况,结合广州气候、周围环境及室内要求等进行合理地取值。在超高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在空调主机能效比节能标准高12%,建议采用干式闭式冷却塔。设计新风比可调,过渡季节可实现全新风运行。
3.6景观节能设计
超高层建筑往往用地紧张,建筑密度大,景观绿化面积较难保证,然而设计中依然可以通过科学搞笑的手段实现景观节能。本项目设计中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达到大于50%,下凹式绿地等有调蓄水功能的绿地面积占总绿地面积的比例实现30%以上。同时为适应广州气候条件的乡土植物,不得移植野生植物和树龄超过30年的树木,场地绿化采用复层绿化设计形式,栽种多种类型植物,通过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对于这些植物的浇灌,采用滴灌或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以达到节能减排的较好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提倡节能和环保的今天,超高层建筑设计融入低碳理念是设计工作的重要方向,也是超高层建筑设计工作实现自身变革和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广州市国际文化中心项目超高层建筑的遮阳、隔热、照明、暖通、景观等设计,提出了低碳理念应用超高层建筑设计的要点,希望为行业提升超高层建筑低碳设计水平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武真真.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7(35):83.
[2]王国河.低碳理念下建筑设计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02):115.
[3]张雯燕.分析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155.
论文作者:刘祖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低碳论文; 理念论文; 过程中论文; 环境论文; 高层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