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魏春霞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魏春霞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中卫供电公司 宁夏中卫市 755000)

摘要:国家城市电网的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因此对变电站设备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有效地保证居民以及工业的正常用电。状态检修是对设备的现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现行运行情况中可能存在的故障进行系统的监测,保证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转。

关键词:变电设备;设备检修;对策分析

引言

在变电站设备的检修中,主动性检修方式是有关设备状态的维修检测,其主要是在评价设备状态的前提下,依照设备运行的真实情况以及检测的最终结果,对运行中设备的健康状况进行判断,最终明确是否需对设备进行检修,同时还要明确检修的内容,以此替代定期检修的形式。因定期检修无法保障变电设备的突发故障得到及时的处理,为使变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在其工作时,便需对信息技术充分利用,通过实时检测电力设备的状态,有效保障电力输送的高效平稳,状态检测对保障变电站电力系统的稳定有关键作用。

1变电设备安全运行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架构越来越庞大复杂,加上城市居民以及工业生产对于用电的需求不断增大,电力企业也在不断扩大电网的覆盖范围,面对多变的现状如何确保变电设备的运行至关重要。变电设备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助于促进电网供电压力的减轻,同时有助于电力企业掌控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维护以及修理任务,并对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予以解决,是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2我国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现状研究

首先,定期检修不具有科学性,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在这样的一种检修制度下,没有考虑电气设备的环境差异、初始状态以及运行情况怎样,就一律施行“到期必修”的策略,其结果则往往会导致检修不足,或者检修过剩。这样对人身的安全、供电的可靠性以及设备的健康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此外,由于是定期的周期性试验,仍有可能在两次试验期间发生故障。

其次,定期检修不经济。电网的快速发展,供电企业在承受频繁的检修任务上变得非常困难。所谓定期检修即是以时间为周期的一种定期检修制度。这种方法虽然具有可利用率,但是却不是最经济的。一方面,定期检修导致一些运行状况良好的设备到期必修,增加了电气设备的检修费用,而且也加快了设备的磨损,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降低了设备的可利用率;另一方面,尽管有些设备有了缺陷,但是检修期未到,也就不能得到及时的修理,以至于等到发生了事故才进行抢修,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果继续按照定期检修的方法对电气设备进行周期性的检修,就需要大幅度的增加工作人员。显然,这就不符合减少人员,增加效率的经济发展思想。

最后,定期检修对供电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变电站自从实行了无人职守以后,由于操作人员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停电检修的任务,就会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经常性的造成在调度部门给定的检修时间内不能够按时完成相应任务,并且难以保证检修的质量以及安全措施的难以落实等。同时,由于定期检修使得停电时间较长,停电次数也比较多,从而造成检修工作的时间太长,也影响了用电的按时供给,对此检修部门和调度运行部门都有意见。此外,因为检修的需要增多变电设备的操作次数和停电次数,相对而言发生设备事故、人身伤亡的概率也会增加,对供电的可靠性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改革现有的检修制度,慢慢地从“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的方向过渡势在必行。

3变电站相关检修技术的对策

3.1深化对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认识

对变电设备进行状态维修的程序较为复杂,工作难度也相对较大。要求工作人员全面掌握先进的检修技术,熟悉每一种变电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构造,从而能够较好地应对各种设备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需要全体工作人员提高对于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认识,如果检修人员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或者经验,而是通过延长检修周期减少机械故障工作时间,从表面上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电力系统输送安全性,但实际上违背了设备安全运行的要求。长时间不检修,将无法发现潜在的问题,最终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影响、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单位应当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通过理论培训和技术锻炼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做好思想教育,强化检修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强调检修技术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同时要结合电力企业的管理现状制定健全的制度,强化监管工作。

3.2试验及维修计划的制定

依照状态量测试以及设备巡视的结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试验及例行维修方案,杜绝单纯的依照制定周期表实施检查,同时还要做好试验及维修的相关工作,抓住停机的机会,利于其合理安排设备的试验及维修。此外,在试验与维修时还需依照设备的状态及时进行调整,带电检测运行中的设备,进而对设备运行的状态进行准确判断。若结果显示为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无论是否达到预试的时间,均可采取免除或者延迟例行试验,若设备工况不良或者异常,可由管理人员决定是否采取停电措施,来实施例行或者诊断性的试验;若设备的问题较严重,则需实施大修,必要时可将部件更换。

3.3做好继电保护状态监测

在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二次回路极易出现故障,正因此,在电网运行过程中,要严格把关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工作,从而在科学、可靠的分析结果之上制定可行的状态检修方案。在对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监测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对直流系统、交流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例如直流电源、交流电源的运行参数、操作系统运行参数等;(2)检查线路的绝缘性和完整性,例如对直流系统回路绝缘良好性的检查、对TV及TA等二次回路绝缘性的检查等;(3)保证监测通信系统的良好运行环境。电网运行中,要及时把故障诊断识别系统提供的分析信息传输到电网主控中心,便于进行电力调度分配等。

3.4严格执行设备检修准则

检修准则是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的规定,尤其是在遇到检修问题之后,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科学检修。对现有的检修准则和管理机制进行完善,注意将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不断对变电设备检测手段进行革新。采取合理的培训,就设备检修准则的内容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正确引导员工安全作业、严格按照标准作业,确保整个检修过程认真、严谨,提高工作效率、预防事故的发生。

3.5关注状态量的情况

若状态量接近于注意值,则表明设备可能或者已存在故障。若设备正处于运行状态,需即刻报予设备的管理人员,开展跟踪监测;若设备正处于停电状态,在对故障的严重程度及类型明确前,通常避免投入运行。如果状态值已经超出了预警值,且此时的设备正处于运行中,则需即刻停电,从而开展诊断性的测试,对故障源进行维修,未消除隐患前不可将设备投入使用。

3.6做好线路巡视工作

线路的巡视工作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手段,也是状态检修模式下的重要环节。检修人员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认真对待线路检修工作,对接线发热和氧化严重部位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更换零器件,更要学习一些先进监测设备的使用方法,使变电线路的检修工作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结束语

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和不足将可能成为威胁用电安全的隐患,基于此,电力企业还需要关注变电设备的薄弱环节,通过应用先进技术掌握运行动态,并制定规范化的管理措施。这不但是保障电网安全的基础,也是在发生故障之后降低经济损失的关键手段。

参考文献

[1]殷常敏,段振茂.基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3):182.

[2]任涛,杨新增,陈曙东.变电站一次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状态检修策略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6,(18).

论文作者:魏春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  ;  ;  ;  ;  ;  ;  ;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魏春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