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领导干部调查研究的原则、类型和方法分析_调研方案论文

基层领导干部调查研究的原则、类型和方法分析_调研方案论文

领导干部基层调研的原则、类型与方法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干部论文,基层论文,原则论文,类型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领导干部尤其是具有一定政策决策权(一般是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是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纵观近些年各级领导干部基层调研的效果,不外乎两种情况:一部分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的过程就是形式主义泛滥、官僚主义盛行甚至滋生腐败的过程,不仅没有提高决策水平,反而弄得群众怨声载道,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另有一部分领导干部通过下基层调研密切了干群关系、提升了决策水平、推进了工作开展。之所以形成如此大的反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为基层调研主体的领导干部对基层调研的认识不同。前者认为基层调研根本不需要学习和总结,是一项“十分简单不过”的事情,“正常人都会”,“坐上车,带上秘书或几个人,随便找个地方,与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聊一聊、发表几句重要讲话、最后吃上一顿甚至还带上一些土特产品,调研工作就结束了。”后者则将基层调研作为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总结,在调研中把握了正确的基本原则、区分了不同类型、运用适当方式和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基层调研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门学问。要提高领导干部基层调研的水平和质量,就必须对基层调研工作本身进行系统研究,掌握其规律并加以灵活运用。

一、领导干部基层调研的原则

领导干部基层调研是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一种特殊活动,必须遵循认识论的规律。只有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正确的调研原则:

(一)端正调研态度的原则

调研态度是否端正,是能否做好调研工作的前提。而要端正调研态度,就必须充分认识基层调研工作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根本上说,人的正确认识的唯一来源就是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提高,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论基础,其在方法论上的表现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所以,调查研究不仅是体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载体,也是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工作方法的有效途径。这是我们党由弱到强、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和根本保证,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人都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邓小平强调,经过调查研究把下面的意见集中起来,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政策,再到群众中贯彻执行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离开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都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所以他率先垂范、力体力行,亲自深入群众搞调查研究,在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设计制定了改革开放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江泽民提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胡锦涛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更多地关注领导干部如何掌握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教育问题。现实生活中,部分领导干部并没有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调查研究的意义,而是基于一种工作任务应付了事,所以才会出现许多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的、官僚主义的基层调研行为。个别领导干部甚至认为,现代信息资讯如此发达,要了解基层情况,根本无需下去调查研究,“上网搜一搜、什么情况都清楚了”,表面上看,这并没有什么大错。网上调查的确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现代调查手段(本文将在后面进行分析)。但它作为基层调研的一种方法,不仅不能取代其他基层调研方法,更不能由此否定基层调研的意义。所以,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论证,还是从我们党成长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上;无论是从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全局,还是从关乎个人领导能力、领导水平、领导素质高低角度上,领导干部都必须真心实意地认识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老老实实地回答为什么要基层调研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真心实意重视基层调研的领导干部不是政治上合格的领导干部。

(二)明确目的性原则

“一个完整的调查研究通常由六个要素构成”,即调研目的、调研主体、调研客体、调研过程、调研方法、调研结果。[1]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是调研目的、调研方法、调研过程。调研目的是灵魂,调研方法是关键,调研过程是保证。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有一定目的的,调查研究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形式,是服务于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的。要取得满意的调研效果,必须首先明确调研的目的,弄清基层调研要干什么、怎么干?从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上看,明确调研的目的,既是整个调研活动的开始,又是检验调研活动成效的基本依据。如果调研活动目的不明确或是错误的,哪怕调研过程很规范、方式方法也很正确,其结果也必然南辕北辙。调研活动的根本目的一方面在于摸清情况、正确决策,另一方面在于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任何一个调研都必须具备的。在这一根本目的之下,每一个具体的调研活动,还应该有具体的目的,这需要调研主体具体分析。调研活动强烈的目的性,预示着调研活动的计划性。在调研活动中,每个领导干部都必须明确调研的具体目的是什么、怎么才能实现这一目的,由此形成一个周密的调研计划或方案。调研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是为实现调研目的而服务的,调研活动的质量如何主要以是否实现调研的目的及其实现程度来确定和检验。调研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能为调查而调查、为研究而研究。

(三)求真务实的原则

求真务实是领导干部在基层调研活动的生命所在和最基本的特征,是基层调研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失去求真务实原则的把握,就失去了调研的意义,就谈不上真正的调研。调查贵在求实,研究重在求真。首先,求真务实要求调研活动不能预设结论。调研活动的灵魂在于目的性,但这并不是说调研活动可以预设结论,然后下去搜集相关材料,佐证其结论的正确性。这种调研除了能证明领导干部的“聪明”之外,没有任何意义。其次,求真务实要求领导干部要有容纳不同意见的胸怀。调研的重要目的是要收集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尤其是要了解群众的心声。群众的意见中有些可能是对某项政策的改进意见甚至是反对的声音。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基层调研不能只听赞扬声、只看闪光点,而应让基层干部和群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切忌报喜不报忧。能听到不同的意见、看法和观点,能看到不尽如人意的场景、情况,越有利于科学决策;越有利于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它不仅体现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也是调研活动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第三,求真务实要求充分尊重群众、不扰民。基层调研过程就是领导干部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学习的过程,要甘当小学生,充分尊重基层干部和群众,少摆官架子,多听少讲、多问少指示,切忌高高在上、指手画脚、鸿篇大论。同时,要尽量减少调研活动对基层正常工作的干扰,减少对群众的打扰。特别是欢迎仪式、警车开道等形式主义的东西,群众非常反感,要坚决杜绝。它实际上是特权意识甚至是封建官僚思想在现代的表现,与共产党的宗旨、与基层调研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格格不入。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之后的南方考察就取消了欢迎标语、警车开道、封路等,带头执行中央的“八项规定”,为领导干部调研活动树立了榜样。

(四)信息够用的原则

调查研究,既要调查也要研究。只调查不研究,不能去粗取精,实为为调查而调查的形式主义;只研究不调查,研究缺乏真实材料基础,实为闭门造车、拍脑袋决策的官僚主义。因此,调研信息应以够用为原则。一方面根据调研目的等不同、选择恰当的调研范围,切忌以点带面、缺乏代表性而导致调研信息不足,从而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通过调查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通过分析、研究进行信息筛选,把握其中的本质和规律性东西,最终才能形成正确的结论。面对当今转型社会不同阶层的大量利益诉求,面对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的广大群众对各项政策的不同评价,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各种快捷、多如牛毛的网络资讯,如果领导干部对此不能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不进行必要的过滤、筛选,就会无所适从而陷入材料、资讯的“漩涡”之中。领导干部的精力、信息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必须根据调研目的要求,按照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浩如烟海的意见、看法、建议等进行必要的去粗取精,不能被信息“牵着鼻子走”。因为,提出这些意见、看法、建议的群众,也要受具体历史条件的制约,他们的观点也会有历史的局限性,也可能只是从自我利益出发的,不一定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领导干部调研活动中不能人云亦云,避免陷入“民粹主义”的泥潭。这是对领导干部水平、能力的一种考验。

二、领导干部基层调研的类型

从认识论角度上看,把握事物的类型和性质,是确定认识目的、手段、方法的基本依据。所以,区分调查研究的不同类型和性质,就成为确定调查研究目的、手段、方法的前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调查研究划分为以下不同类型:

(一)从调查研究的途径上,可以把调查研究划分为文字调研和实地调研

文字调研又可以叫间接调研,它是调研主体通过现有的文字等材料了解某事物过去的情况或通过别人的调研材料了解某事物当下状况的过程。因为,已有他人或过去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它的特点是“更理性、更接近事物的本质”。[1]实地调研又可以叫直接调研,它是调研主体直接深入实地、深入第一线、深入基层了解某事物当下状况的过程,它的特点是更加生动、更加鲜活。我们一般说的领导干部基层调研主要指的是后者。可以把前者看成为后者所作的准备。这两类调研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的调研系统。

(二)从调研活动的指向不同上,可以将调研划分为决策资料收集型调研和决策结果宣传贯彻型调研

由于领导干部自身所处的位置和担负的使命,其调研活动通常都与决策有关,在某种意义上可看作决策调研。决策资料收集型主要是指在决策前后调研主体全方位了解、把握某事物状况或群众的意见、建议,为科学决策或再决策提供真实、有效、充分的第一手资料而进行的调研。其特点是侧重决策、再决策的质量和可操作性。决策结果宣传贯彻型主要是在路线、方针、政策一旦确定后,为增强基层贯彻执行的力度,领导干部通过调研宣传路线、方针、政策的意义、内涵、要求,释疑解惑,提高基层干部、群众贯彻执行这一决策结果的自觉性,减少阻力而进行的调研。其特点是侧重决策效果和基层的执行力,这类调研可以让媒体较多地介入,以扩大影响面。

(三)从调研活动的内容不同上,可以将基层调研划分为一般性调研与专题性调研

一般性调研主要是调研主体为掌握所辖区域面上情况的而进行的调研。其特点侧重于熟悉情况,一般不作决策。刚上任的领导干部均应作此类调研。专题调研主要是调研主体基于某一方面的问题而进行的专门调研,其特点是深入、具体,针对性强,一般要作决策。领导干部应更多进行专题调研。根据专题调研内容的层次不同,又可分为重大战略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调研。重大战略问题调研主要针对具有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进行的调研,其特点是调研决策层次高,要么关乎国家层面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么关乎一个地区或组织发展的基本走向、战略定位。此类调研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精力和时间反复多次进行。热点、难点问题调研主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综合性的问题而进行的调研,其特点是调研决策的紧迫性、复杂性,对领导干部的临机处置能力要求较高。

(四)从调研活动主体的心理状态的不同上,可以将基层调研划分为情况反映型调研和群众疾苦慰问型调研

情况反映型调研主要是调研主体抓住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或基层典型案例进行解剖“麻雀式”的调研过程,以期从中找到规律、为上级决策和自身决策提供具有预见性的参考材料或典型经验模式。其特点是超前性和深入性,需要很强的理性判断能力。群众疾苦慰问型调研主要是主体满怀对基层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深厚感情,对其生活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过程。一方面,督促基层组织在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将其中带有普遍性、需要政策和法规支持的问题带回去研究,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帮助弱势群体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其特点是调研主体的对弱势群体发自内心的同情心、对漠视弱势群体生活疾苦行为的强烈愤恨。如果说前者主要依靠的是领导干部高度的理性自觉、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党性,那么,后者主要依靠的是领导干部强烈的道德自觉、对弱势群体应有的良心。

(五)从调研活动地域范围或客体的不同上,可以将调研活动划分为农村社区和城镇社区的调研

顾名思义,农村社区的调研就是在农村范围内、涉及“三农”问题的调研。城镇社区的调研就是在城镇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居民中进行的调研。说到调研,总有一些人认为就是农村社区调研,开展基层调研就往乡下跑。这显然是片面的。究竟选择在什么范围内的客体作为调研对象,这是由调研的目的所决定的。但无论是农村社区调研还是城镇社区调研,客体的选择都必须具有代表性。客体选择准确,才能获得全面、客观的信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可能一无所获或所获错误,遮蔽决策者的视线,影响到对事物本质的判断。所以,客体选择看似“简单”,实则是很有讲究的。

由于调研类型是从不同角度划分的,是为了帮助调研主体准确定位调研目的和手段。因此,同一项调研活动,可能同时属于几种类型。这就要求调研主体能够掌握不同类型调研的特点和规律,灵活加以运用。

三、领导干部基层调研的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认识论上说,认识事物的手段和方法对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至关重要。事物的性质和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认识事物的目的也是具体的、多样的,这就决定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不同类型的基层调研应有不同的具体目的和相应的不同手段或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事物复杂化程度的提高,调查研究的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习近平同志强调,“在运用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有效方法的同时,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化的特点,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2],以提高调研的效率和科学性。

(一)访谈(座谈)法

访谈(座谈)法就是调研主体召集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直接地、面对面地就某些方面的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看法、建议的一种调研方法。这是我们的领导干部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历史传统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主题要相对集中,切忌漫无边际;二是让参与座谈的基础干部和群众畅所欲言,切忌报喜不报忧。

(二)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社会学等社会科学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但在领导干部的调研活动运用不多,原因在于此法相对麻烦,既要设计问卷调查表,又要回收和统计。其实,为了更多、更准确地掌握某方面的情况、了解群众心声,领导干部调研完全可以运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统计大可运用现代统计软件去完成,并不麻烦。相反,问卷调查节省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时间,他们很欢迎。此法的运用也要注意把握两个原则:一是问卷设计与调研主题及目的高度吻合;二是问卷设计要尽可能简洁明了。

(三)网络调查法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微博这种互动及传播性极快的工具的出现,逐渐成为民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是民众表达意见和建议的重要平台,为领导干部调查社会舆情、掌握民意、研究方案、进行有效决策起到了积极作用”。[3]因此,领导干部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熟悉网络运行特点,掌握微博等工具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发挥网络特别是微博等工具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为科学决策服务。从目前情况看,网络调查法的运用要特别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克服领导干部的网络“恐惧症”,正常心态面对网络舆论,网络调查面对的是大量的基层网民,对他们意见建议的关注就是正常的基层调研;二是面对网络热点问题,领导干部一定要实事求是,以真诚树立形象、以真情取信网民、以真相赢得理解,切忌遮遮掩掩;三是网络调查数据海量,领导干部一定要有甄别能力,切忌成为网络舆论的“奴隶”。既要善于去粗取精,从海量的网络舆论找到问题的症结,吸取其中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又要善于引导网络舆论。网络调查能力已经成为现代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否则,可能会落后于时代,为社会所淘汰。

(四)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

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将其区别开来,必须进行定性研究;为了确定事物在实践过程中的作用,必须进行定量分析。因此,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领导干部基层调研过程中,许多人常常比较重视定性分析,满足于对调研对象的大概了解,对其发展速度、实现程度、影响范围等基本数据缺乏具体把握,导致其调研质量不高。邓小平在设计、领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就十分重视定量分析,它每到一地调研都要“问数字”、喜欢“算账”,“通过算账了解下情,通过算账摸清建设进展、发现存在问题、纠正工作失误,通过算账为重要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具体依据”。[4]

(五)避虚就实的方法

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弊端,就是容易造成下级只对上负责,一些基层干部总会“千方百计”给上级留下“好”印象。因此,许多基层干部都会为上级领导干部基层调研精心设计考察“盆景”,甚至弄虚作假,让领导干部看到的都是“成绩”、听到的都是“赞歌”。这样的调研不仅对科学决策毫无积极意义,反而会将决策引入歧途,而且会导致人民群众极大不满。所谓避虚就实的方法,就是调研主体在调研中有意不按基层干部设计的路线、参观点进行考察,而是自己临时决定路线、参观点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要想获取第一手真实资料,领导干部基层调研时直接深入“原生态”的地方和一线群众中去。

(六)亲自体验法

领导干部也是社会成员中的一员,只要放下架子,完全可以像一个普通群众一样生活。所谓亲自体验法,就是调研主体完全以一个普通人身份,直接深入群众生活的某些领域亲自体验的过程。比如,每周或每月进一次菜市场为自己家买一次菜、每周或每月乘一次地铁、公交上下班等。如此一来,领导干部对菜价的波动与高低、公交是否拥挤与方便等就一清二楚了,这比听汇报、看材料要直接得多、真实得多。现代社会虽然不叫“微服私访”,但却应提倡这种体验式调研方法。这种方法既简单、节省,又能直接面对群众,还能获取大量真实信息。

(七)智囊法

领导干部的精力、知识是有限的,因此,真正聪明的领导者善于借用外脑或智囊的力量,以弥补自身的不足。面对专业性较高的决策调研、战略性问题的决策调研、影响面宽的决策调研等,尤其需要借助专业研究机构及专家的力量和智慧。运用智囊法应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让专家、智囊完全按照学科理论方法、独立自主地得到结论,切忌预先设定“框框”,更不能让专家、智囊只是去“论证”领导干部已有结论的正确性,否则,就把专家、智囊变成了秘书,就会失去专家、智囊的意义;二是领导干部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能简单照搬专家、智囊的结论,切忌成为专家、智囊的“听声筒”,领导干部自己才是决策的主体,专家、智囊不能代替领导干部决策。否则,领导干部就是放弃了职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领导干部基层调研的方法也许远远不止上述七种,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还将继续发展。仅就我们所概括的这些调研方法而言,它们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一项基层调研活动往往会同时使用多种方法。但基层调研搞得好不好并不是看其使用了多少种方法,而是要看其是否选用恰当的方法、是否达到了调研目的,“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5]方法和手段服务于目的,领导干部在调研中必须牢记着一点。

该标题为《重庆社会科学》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论领导干部基层调研的原则、类型与方法》。

标签:;  ;  ;  

基层领导干部调查研究的原则、类型和方法分析_调研方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