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中华文化认同与边疆文化安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边疆论文,中华文化论文,民族地区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12)05-0046-06
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强调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纵观世界发展潮流,各方文化相互激荡、文化认同危机频现、文化安全受到挑战。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境内外敌对势力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出版物等多种形式进行渗透、分裂破坏活动,以期达到破坏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破坏祖国统一的目的,并已严重威胁着中国边疆文化安全,面对复杂形势,文化认同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中华文化认同、文化安全释义
1.中华文化认同。广义的中华文化是指生活在中国领土上的古今各民族人民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中华文化专指各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及包括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多元一体”是中华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特征。“一体”指的是中华各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水乳交融、联系紧密的文化整体;“多元”指的是在整体的中华文化中保留和发展着各民族文化形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实现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边疆多民族地区文化认同的核心内容。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于某种文化予以认可并产生归属感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认同包括价值规范认同、宗教信仰认同、风俗习惯认同、语言文字认同、艺术认同等;广义的文化认同还包括国家文化认同、社会文化认同、群体文化认同、物质文化认同、制度文化认同、行为文化认同和精神文化认同等。在个人层面上,文化认同影响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在社会层面上,文化认同以民族文化为凝聚力,整合和辨识着多元文化中的人类群体,使其成为一种文化群体。因此,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是民族心理最核心、最深层的部分,一个民族对本民族强烈的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支柱。
国家的统一取决于国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取决于国民对国家的高度认同。中国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从根本上体现在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上。新疆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根植于心灵深处,这种强大的文化向心力,是多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不可忽视的力量。
2.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是指主权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意识形态、社会基本生活制度、语言符号系统、知识传统、宗教信仰等主要文化要素免于内部或外部敌对力量的侵蚀、破坏,以确保主权国家享有充分完整的文化主权,同时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协调一致,从而维护民族的自尊心和凝聚力,在国内民众中保持一种高度的国家共同文化认同。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文化安全的基本表现一是文化主权不受侵犯,即本国优秀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免受异质文化的渗透、控制、同化,保持其独立性;二是自主性,即保持本国国民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民族性和独特性以及对本国意识形态的自主选择性。
胡锦涛总书记早在2003年8月12日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就已经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的要求,继而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都将文化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并列,足以说明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文化安全已不可忽视。
3.中华文化认同与边疆文化安全。中华文化认同是与一个国家文化安全要素相吻合的同一价值体系,是文化安全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国家文化安全又为中华文化认同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因素。
少数民族地区只有实现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能形成对外来文化尤其是敌对势力散播的非文化安全信息的抵御和防范;而文化安全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国内的各个民族之间具有一致的国家共同文化认同。尽管多民族国家内不同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系统,有各自文化认同的标准,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了各个民族共有的一些文化特质,这种共有的文化特征,使各个不同的民族具有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心理,这种共同的文化心理使得各民族之间进一步水乳交融,构筑起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安全屏障。因此,文化认同感是影响国家文化安全最重要的因素。
二、边疆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文化交流不断的加深,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交流从物质产品领域向精神产品领域扩张,文化在国际政治斗争和国际经贸往来中正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文化霸权,对众多国家,包括中国的文化安全产生了直接影响,文化安全在全球变成越来越突出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新疆反映出边疆文化安全受到极大挑战。
1.意识形态领域分裂和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紧迫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突出表现为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对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冲击。在这一冲突中,新疆是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区情,比如经济欠发达、与内地的差距、多元文化、多民族聚居、跨语言生活学习、包括与多个国家接壤的跨境民族等诸多现实因素,成了西方国家特别是境外分裂势力借助各种途径蓄意制造矛盾和冲突的首选之地。随着实施并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对外交往的扩大,人员来往日益频繁,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现代化通讯手段的普及,国外敌对势力乘机以各种方式和渠道加紧对边疆的渗透。
新疆民族分裂势力活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小撮分裂分子编造出所谓“东突”理论,宣传“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东突”理论鼓噪所有操突厥语和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叫嚣要反对突厥族以外的一切民族,并在20世纪30年代、40年代付诸行动,遭到新疆各族人民的反对。时至今日,新疆境外民族分裂势力的活动从没有停止过,并形成了文煽武斗、文武兼施的基本策略。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呈升级态势,一方面,通过所谓学术研究篡改、歪曲甚至是杜撰的手法,宣传危害祖国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错误观点;借助网络等手段大肆宣传危害国家利益的谬论,致使民族分裂舆论宣传甚嚣尘上,攻击中国民族、宗教政策,向教育、历史、文化、影视、出版、网络、宣传等领域无孔不入地全面渗透。当前,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产生破坏和腐蚀作用的西方政治思潮中的新民族主义建立单一民族国家的主张,成为了极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民族分裂势力的暴力恐怖活动不断升级,鼓吹“圣战”,制造令人发指的暴力恐怖事件,对边疆各族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直接危害。上述事实充分表明,以破坏国家统一为本质的分裂主义思想对边疆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部分干部群众对中华民族大家庭长期以来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的传统文化的认同,对边疆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形成严重威胁。
2.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消解。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文化,它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字时代到来,文化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信息时代被迅速传播并发挥潜在作用,这些传播途径承载着多元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包括敌对势力所传播的宣传民族分裂主义等形形色色的腐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屏蔽了主流媒体的宣传和导向,使国家文化形态和文化主权遭到破坏,进而造成了群体的价值认同危机,这一点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多元文化并存的新疆表现得尤为突出。
新疆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的依据,应当是新疆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即新疆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边疆与中原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创造了边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绚烂多姿的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这里强调的中华文化认同,既包括各少数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感,也包括各少数民族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强烈归属。这种认同也必然使各少数民族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身份对中华民族产生一种归属感,也包含着对民族多样性和民族统一性的认同。正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新疆各民族这种高度的中华文化认同,成为了保障新疆稳定、国家领土完整、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重要因素。
但是,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损害中国的边疆文化安全。主要表现为利用广播电台、互联网等媒体进行舆论导向和宣传;利用期刊、文学作品和文艺演出借题发挥,宣泄不满情绪;非法印刷出版反动书刊,投寄张贴反动传单、标语,制造分裂舆论;利用录像带、光盘等煽动宗教狂热,鼓吹“圣战”;以民间文化活动或讲座为载体,引诱部分群众接受反动宣传,与我争夺基层群众。
通过上述手段,民族分裂势力一方面不顾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客观事实,不顾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这个客观事实,不顾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宗教文化并存这个客观事实,不断歪曲文化史、民族史、宗教史,为达到其分裂的目的打基础;另一方面,大肆鼓吹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主张建立独立的“东突厥斯坦国家”,宣扬“伊斯兰教法至上”、“伊斯兰意识形态统治一切文化”、“贯彻和执行伊斯兰革命”等思想,消解少数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同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煽动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宣称穆斯林是一个民族,尤其是新泛伊斯兰主义宣称:“穆斯林,不论其肤色、语言与国籍,他们是统一的民族,将从共同的文明遗产中获得思想的源泉。”这些蛊惑人心的口号和主张,致使一些对新疆历史文化知识知之甚少的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涉世不深的少数民族青少年深受其害,原有的中华文化认同被解构,产生了离心力,其结果使得边疆部分少数民族群众思想深层中在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等涉及文化认同层面,产生了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严重影响了边疆文化认同价值体系和认同机制的构建。
3.宗教文化安全受到全面挑战。宗教作为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的传统文化模式,对某些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也对现实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宗教这种强大的凝聚力及现代化的宣传手段,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不同民族国家、包括拥有跨界民族国家具有同一宗教信仰的人们,提供了跨越时空的认同途径和力量,这种力量足以给现代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带来极大影响。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宗教又往往与民族问题密不可分,这就使宗教文化与民族心理紧密相连,极易唤起人们的社会群体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跨文化的认同感,所以成为敌对势力附带政治恶意的文化载体,因而宗教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态势与中国边疆文化安全形势密不可分。
近年来,危害新疆稳定和边疆文化安全的民族分裂势力,就是打着宗教文化的旗帜,进行分裂国家、颠覆政府的一系列破坏活动。一方面,分裂势力打着宗教的旗号煽动宗教狂热,挑拨不同民族间的矛盾,煽动民族情绪、制造民族仇恨。这突出表现在民族分裂势力利用宗教、借助各种手段进行渗透,它的危害性是试图“在语言、思想、行动上联合起来”,使文化具有了明显的“离心”而不是“向心”的特征,这种渗透披着同根同源的外衣,煽动民族情绪,主张重建真正的伊斯兰秩序,要彻底摆脱“蒙昧状态”,将所谓共同语言、共同历史、共同宗教而联系的“突厥同胞”统一在一个“突厥民族”构成的民族国家里。为了进一步煽动民族情绪,他们还提出“如果我们不信仰伊斯兰教的话,就会被同化和消化掉”的反动口号,唤起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感情和宗教狂热,使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对其他民族群众产生不信任甚至仇视。民族分裂势力的这一行径,其本质就是要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祖国统一,把新疆从祖国领土中分裂出去,所以,中国反复强调:“分裂与反分裂斗争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是围绕着国家政权和主权展开的政治斗争,根本没有调和的余地。”
另一方面,民族分裂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对象从普通群众发展到了对青少年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重点渗透,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成为重点发展的对象,这是对边疆文化安全的战略性威胁。我们知道,青少年时期是他们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受到了歪曲甚至颠倒的历史教育影响,受到分裂势力和极端宗教势力的煽动、蛊惑,必然会形成与事实不符甚至是错误的思想认识,最终成为被分裂势力操控的工具。显然,民族分裂势力通过对宗教教义的曲解,向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进行极端思想的灌输,煽动宗教狂热,企图从思想上、行动上控制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其目的就是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争夺教育阵地、争夺青少年、争夺未来,就是要搞乱我们青年人的思想,动摇我们的执政基础,颠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进而达到分裂国家的图谋。事实证明,坚决抵御和防范宗教向学校的渗透,是维护边疆文化安全的战略使命,任重而道远。
严峻的现实给边疆各民族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正确认识新疆历史文化,自觉抵制分裂;如何创新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如何加强中华文化认同,自觉抵制分化势力的渗透,在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分裂与反分裂、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中肩负起使命,使各族群众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面对挑战,能够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过硬的政治信仰,成为边疆文化安全的迫切要求。
三、边疆文化安全中的中华文化认同应对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少数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直接关系到边疆文化安全,以先进文化引领各族群众,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确立中华文化认同的价值取向,无疑是实现各民族文化繁荣、共同进步的关键。
1.传承中华文化精髓,走出文化自觉的误区。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自觉是一个国家应对文化安全的基本态度,它反映着如何对待文化和不同文化的关系。文化自觉的两个主要表现,即不能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必须做到与时俱进,面向未来,选优汰劣。文化自觉意识要求我们既懂得本民族文化的历史形成过程,又了解和掌握文化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过程和未来的转型中,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实现文化的创新,使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如果一个国家连自己的发展历程都不清楚或不愿承认,那继承就成为一句空话,只能是自欺欺人。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中华文化认同,应当既是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也是对作为“多元一体”文化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必须认识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不是目的,其根本使命是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传统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物质根据地和创新动力源”,承载着对国家文化的普遍认同,与每个人的生活、社会活动息息相关,是文化安全的一部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是边疆文化安全的重要前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呈现的多元文化特征,表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也体现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浓郁文化特征,因此,对“多元一体”文化的传承成为边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集中体现。
在这里,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各民族群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继承中华文化精髓成为边疆文化安全的前提,因为,没有继承就无法创新,没有继承就难以把握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和方向,而中华文化精髓就是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所以,边疆文化安全客观上要求在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过程中,必须清楚地了解国家历史的发展脉络及规律,以澄清境外分裂势力蓄意制造的所谓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必须澄清所谓“东突厥斯坦”的历史;必须澄清边疆经济发展了本民族文化就会消亡的误读误解;不能把民族自觉变成盲目的排他和盲目的自大。但是,只有继承还不够,因为只继承没有创新,传统文化一样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化自觉的根本目的是要在文化转型中找到文化的出路、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文化活力。只有让各民族懂得了这一点,才能在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和本民族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提升民族文化的自主发展能力,在文化冲突和文化转型中进行文化正确、自主的选择,并成为文化传播、创新的主力军。
2.坚持中华先进文化,把握中华文化认同的正确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基于这一文化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群众性和创新性。只有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为边疆各民族找到共有的精神家园,为边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支持。
少数民族地区中华文化认同必须坚持对先进文化的认同,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先进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主要是指对中华先进文化的认同,当前,中华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先进文化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由于社会历史原因、特殊的地理环境等原因,新疆经济文化和教育水平总体较为落后,思想观念较为闭塞和滞后,这就给境外敌对势力可乘之机,致使人们在民族意识不断增强过程中而产生褊狭的民族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心理、民族价值观,往往都以民族文化为自己生存、发展的土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意识包括民族归属意识、平等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等会随之增强,这些意识是传统文化中薄弱或欠缺的,在强调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如果对普遍增强的民族意识缺乏正确引导,就容易出现强调本民族利益而忽略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或漠视和排斥其他民族利益的倾向。因此,我们强调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功能,不仅是要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支持,更重要的是在多民族、多宗教地区引导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和谐,消除民族间的隔阂,建立起各族群众共同的理想和信仰;针对敌对势力的分裂活动,增强各族群众国家核心利益高于一切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理念;针对敌对势力的战略性渗透,必须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合格的边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接班人;针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心理混淆是非、制造矛盾的行径,引导各族群众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努力做到人人知荣辱,全民讲法制,如此,方能营造一个和谐、和睦、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大家庭。
3.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多元融合。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世界是多元的,民族是多元的,文化也是多元的。“文化多元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民族认同是对抗全球压力的一个正常的、健康有益的反应。”多元化是历史形成的,优秀文化没有高低之分,它是各民族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的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又能体现民族文化特征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恰是在多元文化的激励中,吸收了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在相互吸纳、相互包容、推陈出新的过程中,构成了中华文化安全的屏障,致使中华文化延续5000年而从未中断,也才造就了世界文明史上一种文化数千年延绵不断的文化奇迹。毫无疑问,这一奇迹的产生,它既是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成员共同创造的,同时也无可争辩地表明中华文化在历史上被各民族认同的这个事实,从而保障着中华民族国家文化的安全,特别是保障了边疆多民族、多宗教地区的文化安全。
在“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背景下,必须看到,中华文化所呈现给世人的始终是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始终呈现出各民族是以兼容互补为生存发展的路径选择;始终保留着各民族多层面多类型的文化形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多元文化正是始终坚持了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相吻合,在强调“多元”民族文化的同时并没有排斥“一体”中华文化的标准,融合会通、兼容互补的多元文化才获得了勃勃生机。因此,建设和维护边疆文化安全,必须继承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拒绝抱残守缺,实现文化转型中的“扬弃”;必须注重提升边疆各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创造力,反对自我封闭,努力探寻文化生命力的上升通道,使各民族文化不断绽放奇葩,使多元文化持久和谐共处,相得益彰,有力回击敌对势力宣称的、蒙蔽了部分群众的所谓少数民族文化“被同化、被消灭”的谬论,如此才能建立起边疆牢不可破的文化安全屏障。
标签:文化论文; 文化认同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新疆历史论文; 边疆论文; 政治论文; 安全文化论文; 新疆生活论文; 先进文化论文; 宗教论文;